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椅子扶手連接結構,包括扶手(1)本體,在椅子扶手與椅子靠背或靠背棚邊(3)之間設有連接件(2),所述連接件包括一定位拉手(21)和拉手座,定位拉手可活動地連接在拉手座上,拉手座可活動地連接在椅子靠背或靠背棚邊上;扶手上開設有一滑槽(11)和若干定位孔(12),拉手座與滑槽(11)成可滑動連接,定位拉手(21)上設有與定位孔(12)相配合的定位塊。采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椅子扶手連接結構可方便地將扶手板與椅子靠背或靠背棚邊調整固定。(*該技術在2018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椅子部件,具體地說是一種椅子扶手板與椅子靠背或 靠背棚邊之間的連接機構。
技術介紹
常見的椅子,特別是休閑椅,通常都設有靠背調節機構。如一種較為常見 的躺椅,它是通過調節扶手與靠背支腳的支撐角度,以將靠背調節到一個舒適 的角度。目前市場上的一種情侶式休閑椅,它由椅座、扶手板、靠背等部件組 成,其靠背或靠背棚邊與扶手之間通常只是直接用直角鐵件夾住,這種結構的 缺點是靠背的調節極不方便;直角鐵件不容易夾持住,容易滑脫。
技術實現思路
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技術提供一種用于連接椅子扶手與椅 子靠背或靠背棚邊的連接結構,這種連接結構可方便地將扶手板與椅子靠背或 靠背棚邊連接并將椅子靠背或靠背棚邊調整到合時的位置進行固定。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椅子扶手連接結構,包括扶手本體,在椅子扶手與椅子靠背或靠背棚 邊之間設有連接件,所述連接件包括一定位拉手和拉手座,定位拉手可活動地 連接在拉手座上,拉手座可活動地連接在椅子靠背或靠背棚邊上;扶手上開設 有一滑槽和若干定位孔,拉手座與滑槽成可滑動連接,定位拉手上設有與定位 孔相配合的定位塊。進一歩的,所述拉手座包括第一導柱和第二導柱,第一導柱和第二導柱的 兩端分別通過連接塊相連,定位拉手可活動地連接在第二導柱上;扶手上的滑槽為內外兩側貫通的滑槽,第一導柱貫穿滑行于滑槽中,滑槽上方的扶手板位 于第一導柱和第二導柱形成的空腔內。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本技術,可方便地調節椅子靠背,且定位可靠、 不易滑脫,大大增加了靠背或靠背棚邊與扶手連接的安全牢固度。附圖說明圖1為采用第一種實施例的椅子扶手連接結構的休閑椅結構示意圖2為第一種實施例的椅子扶手連接結構的連接件與扶手配合結構示意圖3為第一種實施例的椅子扶手連接結構的連接件結構示意圖4為第二種實施例的椅子扶手連接結構的連接件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參見附圖1-3,采用本實施例椅子扶手連接結構的休閑椅包括扶手1、靠背、 頂棚4、椅座5,所述靠背上設有靠背棚邊3,在椅子扶手1與靠背棚邊3之間 設有連接件2,所述連接件包括定位拉手21和拉手座。所述拉手座包括第一導 柱22和第二導柱23,第一導柱和第二導柱的兩端分別通過連接塊25相連,定 位拉手21可活動地連接在第二導柱23上。扶手上開設有一滑槽11和若干定位 孔12,定位拉手21上設有與定位孔12相配合的定位塊26。扶手上的滑槽11 為內外兩側貫通的滑槽,第一導柱22貫穿滑行于滑槽11中,滑槽上方的扶手 板13位于第一導柱和第二導柱形成的空腔內。拉手座可活動地連接在靠背棚邊 上。為了保證連接件2的正常滑行,扶手頂面到滑槽11之間的扶手板13的厚 度為恒定值。拉手座與扶手之間的滑動連接除了采用上述結構外,還可以采用其他結構, 如在扶手的側壁開設有滑槽,拉手座上設有導輪,導輪滑行于該滑槽中,連 接件2通過導輪的滑動而實現與扶手1的滑動配合。圖3是本技術一種實施例的椅子扶手連接件,該連接件的拉手座一側設有滑塊24,相應的,在椅子靠背或靠背棚邊3上設有滑槽31,滑塊與滑槽成 滑動連接,使得拉手座可活動地連接在靠背棚邊上。進一步的,可以在靠背棚 邊的下部安裝連接片,滑槽開設在連接片上,拉手座的滑塊與滑槽成滑動連接。圖4是本技術另一種實施例的椅子扶手連接件,該拉手座的一側設有 可伸縮或彎曲連桿結構28,連接件通過該連桿結構可活動地連接在椅子靠背或 靠背棚邊上。為了減少連接塊25與扶手板之間的摩擦,以及為使連接件平穩滑動,在第 一導柱的兩端各設有一塊墊片26,所述墊片與扶手的兩側表面相接觸。所述的扶手1為水平狀扶手或彎曲狀扶手,扶手上的滑槽11相對應的為水 平狀滑槽或彎曲狀滑槽。所述的連接件為鐵質材料。為避免扶手頂面因與第二導柱23的頻繁摩擦而 受損,可在扶手頂面上覆有一層鐵片,鐵片上開設有與定位孔12相匹配的開孔。權利要求1、一種椅子扶手連接結構,包括扶手本體,其特征在于在椅子扶手(1)與椅子靠背或靠背棚邊(3)之間設有連接件(2),所述連接件包括一定位拉手(21)和拉手座,定位拉手(21)可活動地連接在拉手座上,拉手座可活動地連接在椅子靠背或靠背棚邊上(3);扶手上開設有一滑槽(11)和若干定位孔(12),拉手座與滑槽成可滑動連接,定位拉手上設有與定位孔相配合的定位塊(26)。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椅子扶手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座包括第一導柱(22)和第二導柱(23),第一導柱和第二導柱的兩端分別通過連 接塊(25)相連,定位拉手(21)可活動地連接在第二導柱(23)上;扶手上 的滑槽(11)為內外兩側貫通的滑槽,第一導柱貫穿滑行于滑槽中,滑槽上方 的扶手板(13)位于第一導柱和第二導柱形成的空腔內。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椅子扶手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第一導柱的兩 端設有墊片(27),所述墊片位于扶手的兩側。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椅子扶手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扶手(21) 為水平狀扶手或彎曲狀扶手,扶手上的滑槽(11)相對應的為水平狀滑槽或彎 曲狀滑槽。5、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椅子扶手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接件 為鐵質材料;扶手頂面上覆有一層鐵片,鐵片上開設有與定位孔(12)相匹配 的開孔。6、 如權利要求l-5任一項所述的椅子扶手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椅子 靠背或靠背棚邊上設有滑槽(31),拉手座上設有與滑槽(31)成滑動連接的 滑塊(24)。7、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椅子扶手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椅子靠背或靠 背棚邊上安裝有連接片,連接片上開設有滑槽,所述滑槽與滑塊(24)成滑動 連接。8、 如權利要求l-5任一項所述的椅子扶手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拉手 座上設有一連桿結構(28),連接件通過連桿結構可活動地連接在椅子靠背或 靠背棚邊上。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椅子扶手連接結構,包括扶手(1)本體,在椅子扶手與椅子靠背或靠背棚邊(3)之間設有連接件(2),所述連接件包括一定位拉手(21)和拉手座,定位拉手可活動地連接在拉手座上,拉手座可活動地連接在椅子靠背或靠背棚邊上;扶手上開設有一滑槽(11)和若干定位孔(12),拉手座與滑槽(11)成可滑動連接,定位拉手(21)上設有與定位孔(12)相配合的定位塊。采用本技術的椅子扶手連接結構可方便地將扶手板與椅子靠背或靠背棚邊調整固定。文檔編號A47C1/026GK201227023SQ200820121799公開日2009年4月29日 申請日期2008年7月28日 優先權日2008年7月28日專利技術者俞榮林 申請人:俞榮林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椅子扶手連接結構,包括扶手本體,其特征在于:在椅子扶手(1)與椅子靠背或靠背棚邊(3)之間設有連接件(2),所述連接件包括一定位拉手(21)和拉手座,定位拉手(21)可活動地連接在拉手座上,拉手座可活動地連接在椅子靠背或靠背棚邊上(3);扶手上開設有一滑槽(11)和若干定位孔(12),拉手座與滑槽成可滑動連接,定位拉手上設有與定位孔相配合的定位塊(26)。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俞榮林,
申請(專利權)人:俞榮林,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33[中國|浙江]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