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防止昆蟲幼蟲爬出的料盆,為頂面不完全開口的盆體,盆體的內表面經過拋光處理,或者盆體的內表面由內至外依次涂有彈性材料涂層、含氟聚合物底漆層以及氟聚合物面漆層,或者盆體主要由盆體主體和片體組成,盆體主體的頂面完全開口,片體覆蓋在盆體主體的頂面上,且片體為環狀,片體上設有充氣孔,片體面向盆體主體的表面上設有紅外感應器,盆體主體的外部設有控制器和氣瓶,紅外感應器與控制器連接,控制器與氣瓶上的閥門連接,氣瓶與充氣孔連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防止昆蟲幼蟲爬出的料盆,可在料盆中養殖大量昆蟲幼蟲,且能夠有效防止昆蟲幼蟲從料盆內部爬出,構思巧妙,實用性較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防止昆蟲幼蟲爬出的料盆
本技術屬于昆蟲養殖
,涉及一種防止昆蟲幼蟲爬出的料盆。
技術介紹
現有的黑水虻蟲養殖主要分為溝養和盆養兩種養殖方式。溝養以地面挖溝做水泥硬化方式飼養,其問題在于如需要規?;曫B會使用非常多的土地,而且在飼養幼蟲階段要取得幼蟲及肥料需要用到大量的人工,環境的控制上也因為固定在地面上,有許多的不可控制因素產生,如環境溫度的變化無法控制、黑水虻蟲不受控制地亂爬等。盆養以現有的周轉箱塑料盆的方式在層架上飼養,雖然此種飼養方式可以通過在較小的空間來解決環境控制的問題,但存在無法養殖大量幼蟲以及幼蟲會不斷向外亂爬的問題。因此,研究一種既能養殖大量黑水虻蟲等昆蟲幼蟲、又能防止其從內部爬出的養殖料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養殖料盆無法養殖大量昆蟲幼蟲以及昆蟲幼蟲容易從養殖料盆中爬出的問題,提供一種防止昆蟲幼蟲爬出的料盆。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方案如下:防止昆蟲幼蟲爬出的料盆,為頂面不完全開口的盆體?,F有技術中常見的料盆都為完全開口的盆體,幼蟲很容易經由盆體的內表面爬出,本技術通過將盆體的頂面設置為不完全開口結構,有效防止了幼蟲爬出,由于盆體內部幼蟲較多,幼蟲沿盆體的側壁爬動較為容易,因為盆體內部的幼蟲會為待爬出的幼蟲提供一定的支撐力,而幼蟲沿盆體的頂壁爬動相對困難得多,因為盆體具有一定的高度,盆體內部的幼蟲數量有限,無法為待爬出的幼蟲提供一定的支撐力,在重力的作用下,待爬出的幼蟲很容易從盆體的頂壁掉落,重新回到盆體內部,本技術基于該原理設計了料盆的結構,有效防止了幼蟲爬出。作為優選的方案:如上所述的防止昆蟲幼蟲爬出的料盆,盆體的內表面經過拋光處理,拋光處理(Polishing)即利用柔性拋光工具和磨料顆?;蚱渌麙伖饨橘|對工件表面進行的修飾加工,拋光處理能夠有效降低盆體的內表面的粗糙程度,減少幼蟲與盆體的內表面之間的摩擦力,使得幼蟲不容易經由盆體的內表面爬出,進一步降低了幼蟲的爬出概率,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不限于此,其他能夠降低盆體的內表面的粗糙度的工藝同樣適用于本技術。如上所述的防止昆蟲幼蟲爬出的料盆,盆體的內表面由內至外依次涂有彈性材料涂層、含氟聚合物底漆層以及氟聚合物面漆層,涂層的設置提高了盆體的內表面的光滑度,進一步避免了幼蟲從盆體中爬出,同時涂層的設置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盆體的抗化學腐蝕能力,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不限于此,其他能夠降低盆體的內表面的粗糙度的涂層同樣適用于本技術。如上所述的防止昆蟲幼蟲爬出的料盆,主要由盆體主體和片體組成,盆體主體的頂面完全開口,片體覆蓋在盆體主體的頂面上,且片體為環狀。如上所述的防止昆蟲幼蟲爬出的料盆,片體上設有充氣孔,片體面向盆體主體的表面上設有紅外感應器,盆體主體的外部設有控制器和氣瓶;紅外感應器與控制器連接,控制器與氣瓶上的閥門連接,氣瓶與充氣孔連通;紅外感應器用于感應在片體面向盆體主體的表面上移動的幼蟲,并在感應到幼蟲時向控制器發送信號A,在未感應到幼蟲時向控制器發送信號B,控制器在收到信號A后控制氣瓶上的閥門開啟,在收到信號B后控制氣瓶上的閥門關閉。當幼蟲爬到片體面向盆體主體的表面時,紅外感應器向控制器發送信號A,控制器控制氣瓶上的閥門開啟,此時開始充氣,在氣流的沖擊下,幼蟲掉落至盆體主體內,有效阻斷了幼蟲爬出,當幼蟲掉落后,紅外感應器向控制器發送信號B,控制器控制氣瓶上的閥門關閉,此時停止充氣,至再次有幼蟲爬到片體面向盆體主體的表面時,再進行新一輪的工作,通過氣流沖擊防止幼蟲爬出,簡單高效,且不會對幼蟲產生較大的傷害。如上所述的防止昆蟲幼蟲爬出的料盆,盆體主體和片體的材質相同,二者一體成型,此時,更容易加工成型。如上所述的防止昆蟲幼蟲爬出的料盆,盆體主體為立方體,片體為矩形環,盆體主體和片體的形狀不限于此,此處僅示出較為常用的結構。如上所述的防止昆蟲幼蟲爬出的料盆,盆體主體的長度和寬度為2000mm,高度為150mm,片體內側邊緣的長度和寬度為1940mm,即矩形環的環寬為30mm,矩形環的環寬適宜,既能保證盆體主體內氣體充足,又能有效避免昆蟲幼蟲爬出,盆體主體的尺寸不限于此,可根據實際需求進行調整,此處給出的盆體主體的尺寸能夠保證一盆可置放料源400公斤,養殖40公克黑水虻蟲卵所孵化出幼蟲。如上所述的防止昆蟲幼蟲爬出的料盆,盆體主體的底部安裝有四個導向輪,四個導向輪分布在兩行兩列上,行平行于盆體主體的長度方向,列平行于盆體主體的寬度方向,同行中兩個導向輪之間的距離為980mm,同列中兩個導向輪之間的距離為1250mm,導向輪的設置有利于盆體主體的移動,導向輪具體的數量和排列方式不限于此,可根據實際需求進行調整。本技術為解決養殖大量昆蟲幼蟲時其容易從養殖料盆內部爬出的問題采用的核心技術手段是將盆體的頂面設置為不完全開口結構,除此之外,還提供了一些可供搭配的技術手段:1)對盆體的內表面進行拋光處理;2)在盆體的內表面設置光滑涂層;3)在盆體的頂壁設置紅外感應充氣裝置。這三個可供搭配的技術手段可各自獨立地與核心技術手段組合,也可以相互組合后再與核心技術手段組合,只要能有效防止昆蟲幼蟲爬出即可。有益效果:本技術的防止昆蟲幼蟲爬出的料盆可同時養殖大量昆蟲幼蟲,且能夠有效防止昆蟲幼蟲從料盆內部爬出,構思巧妙,實用性較好。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防止昆蟲幼蟲爬出的料盆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防止昆蟲幼蟲爬出的料盆的俯視圖;圖3為本技術的防止昆蟲幼蟲爬出的料盆的主視圖;圖4為本技術的防止昆蟲幼蟲爬出的料盆的左視圖。其中,1-導向輪,2-片體,3-盆體主體。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技術。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技術而不用于限制本技術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技術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技術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實施例1防止昆蟲幼蟲爬出的料盆,其立體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該料盆為頂面不完全開口的盆體;其中,盆體的內表面經過拋光處理;該料盆由立方體形狀的盆體主體3和矩形環狀的片體2組成,二者材質相同,且一體成型,料盆的三視圖,如圖2~4所示;盆體主體3的頂面完全開口,盆體主體3的長度和寬度為2000mm,高度為150mm,盆體主體3的外部設有控制器和氣瓶;盆體主體3的底部安裝有四個導向輪1,四個導向輪分布在兩行兩列上,行平行于盆體主體3的長度方向,列平行于盆體主體3的寬度方向,同行中兩個導向輪之間的距離為980mm,同列中兩個導向輪之間的距離為1250mm;片體覆蓋在盆體主體3的頂面上,片體內側邊緣的長度和寬度為1940mm;其中,片體上設有充氣孔,片體面向盆體主體的表面上設有紅外感應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防止昆蟲幼蟲爬出的料盆,其特征是:為頂面不完全開口的盆體,盆體的內表面由內至外依次涂有彈性材料涂層、含氟聚合物底漆層以及氟聚合物面漆層。/n
【技術特征摘要】
1.防止昆蟲幼蟲爬出的料盆,其特征是:為頂面不完全開口的盆體,盆體的內表面由內至外依次涂有彈性材料涂層、含氟聚合物底漆層以及氟聚合物面漆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昆蟲幼蟲爬出的料盆,其特征在于,盆體的內表面經過拋光處理。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昆蟲幼蟲爬出的料盆,其特征在于,主要由盆體主體和片體組成,盆體主體的頂面完全開口,片體覆蓋在盆體主體的頂面上,且片體為環狀。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昆蟲幼蟲爬出的料盆,其特征在于,片體上設有充氣孔,片體面向盆體主體的表面上設有紅外感應器,盆體主體的外部設有控制器和氣瓶;
紅外感應器與控制器連接,控制器與氣瓶上的閥門連接,氣瓶與充氣孔連通;
紅外感應器用于感應在片體面向盆體主體的表面上移動的幼蟲,并在感應到幼蟲時向控制器發送信號A,在未感應到幼蟲時向...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世通,游振德,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農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