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是一種空調器的室內機蒸發器,其包括:由折段管板組合連固的翹片式列管,連通每兩根該列管的“U”形彎管。在一級進液管板串聯的一組該列管末端列管上,通過一只一級三通彎管分別接通相對的兩段二級進液管板的兩根該列管,再通過兩只二級分三通彎管,將其他諸該列管分為四組由“U”形彎管串接的并聯的管組,再由四只大跨度“U”形彎管將四組并聯管組的末端列管,分別接固在出氣管板上;在出氣管板上,再通過相應的“U”形彎管連通構成具有四個出氣管口的出氣管板。(*該技術在2011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空調器的改進,具體講是一種空調器的室內機蒸發器。其屬于空調器設備
現有空調室內機的換熱器多為三段折管板的換熱器,其諸翅片列管一般分為兩路,再由若干“U”形彎管連通構成兩組管組并聯的換熱器。這種換熱器并聯的管組過長,會造成致冷劑流動速度及蒸發(或冷卻)速度較慢,導致整個制冷系統能力偏小。在換熱器的換熱面積一定的條件下,制冷系統的熱交換能力與外交系數(散熱片與空氣間的熱交換系統),內交系數(致冷劑與散熱片間的換熱系數),以及致冷劑流量大小有關。在換熱器一定的情況下,通過增大致冷劑流量,來提高系統能力是可行的。但致冷劑流量過大,會導致產生水流聲過大。本技術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新式的空調器的室內機蒸發器。該器要結構簡單,縮短管組長度,增加管組內致冷劑流量,從而加快致冷劑蒸發(或冷卻)速度,達到提高系統能力的效果。本技術的任務是由以下技術方案完成的,研制了一種空調器的室內機蒸發器,其包括由折段管板組合連固的翹片式列管,連通每兩根該列管的“U”形彎管,其特征在于在一級進液管板串聯的一組該列管末端列管上,通過一只一級三通彎管分別接通相對的兩段二級進液管板的兩根該列管,再通過兩只二級分三通彎管,將其他諸該列管分為四組由“U”形彎管串接的并聯的管組,其中,兩只二級分三通彎管是分別在二級進液管板上,通過連通每兩根該列管的“U”形彎管,將其他諸該列管分為四組由“U”形彎管串接的并聯管組;再由四只大跨度“U”形彎管將四組并聯管組的末端列管,分別接通在出氣管板上;在出氣管板上,再通過相應的“U”形彎管連通構成具有四個出氣管口的出氣管板。本空調器的室內機蒸發器所述的諸該列管,其數目為4的倍數。本空調器的室內機蒸發器所述的在一級進液管板串聯的一組該列管,其列管組的列管數為1-8根。本空調器的室內機蒸發器所述的二級進液管板上的諸該列管,其列管組的列管數為6-18根。本空調器的室內機蒸發器所述的出氣管板上的諸該列管,其列管組的列管數為8-24根。本空調器的室內機蒸發器所述的折段管板,其為三折段管板附加一級進液管板的組合折段管板,在相對的兩段二級進液管板之間設有管板支撐架。本技術的優點有(1)設計新穎,結構簡單,諸列管四路分流,相對于增大了一次通過列管的流體截面積,使得蒸發(或冷卻)速度加快;(2)縮短了管組列管的長度,使致冷劑流量適當增加,達到提高系統能力的目的;(3)由于分流四路運行致冷劑,可以減小致冷劑相對流速,從而降低致冷劑流動聲音;(4)合理分配諸列管分組排列布局,有利于致冷劑均衡流動,提高了系統的內交系數。本技術的實施例結合附圖說明如下圖1為空調器的室內機蒸發器結構主視圖;圖2為空調器的室內機蒸發器結構右視圖;圖3為空調器的室內機蒸發器結構左視圖。參見圖1-3以制冷運行為例,圖中“⊙”表示致冷劑流出方向,“+”表示致冷劑流進方向。本空調器的室內機蒸發器,包括由折段管板組合連固的翹片式列管1,連通每兩根該列管1的“U”形彎管8。在一級進液管板7串聯的一組4根該列管1末端列管1′上,通過一只一級三通彎管5分別接通相對的兩段二級進液管板10、13的兩根該列管1″,再通過兩只二級分三通彎管9、11,將其他諸該列管1分為四組由“U”形彎管8串接的并聯的管組,其中,兩只二級分三通彎管9、11是分別在二級進液管板10、13上,通過連通每兩根該列管的“U”形彎管8,將其他諸該列管1分為四組由“U”形彎管8串接的并聯管組;再由四只大跨度“U”形彎管12、14、18、20將四組并聯管組的末端列管21、22、23、24,分別接通在出氣管板19上;在出氣管板19上,再通過相應的“U”形彎管8連通構成具有四個出氣管口21、22、23、24的出氣管板19。本空調器的室內機蒸發器所述的諸該列管1,其數目為36根。本空調器的室內機蒸發器所述的在一級進液管板7串聯的一組該列管1,其列管1組的列管數為4根。本空調器的室內機蒸發器所述的二級進液管板10、13上的諸該列管,其列管組的列管數分別為12、8根。本空調器的室內機蒸發器所述的出氣管板上的諸該列管,其列管組的列管數為8-24根。本空調器的室內機蒸發器所述的折段管板,其為三折段管板10、13、19附加一級進液管板7的組合折段管板,在相對的兩段二級進液管板10、13之間設有管板支撐架15、25。權利要求1.一種空調器的室內機蒸發器,其包括由折段管板組合連固的翹片式列管,連通每兩根該列管的“U”形彎管,其特征在于在一級進液管板串聯的一組該列管末端列管上,通過一只一級三通彎管分別接通相對的兩段二級進液管板的兩根該列管,再通過兩只二級分三通彎管,將其他諸該列管分為四組由“U”形彎管串接的并聯的管組,其中,兩只二級分三通彎管是分別在二級進液管板上,通過連通每兩根該列管的“U”形彎管,將其他諸該列管分為四組由“U”形彎管串接的并聯管組;再由四只大跨度“U”形彎管將四組并聯管組的末端列管,分別接固在出氣管板上;在出氣管板上,再通過相應的“U”形彎管連通構成具有四個出氣管口的出氣管板。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空調器的室內機蒸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諸該列管,其數目為4的倍數。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空調器的室內機蒸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在一級進液管板串聯的一組該列管,其列管組的列管數為1-8根。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空調器的室內機蒸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級進液管板上的諸該列管,其列管組的列管數為6-18根。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空調器的室內機蒸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氣管板上的諸該列管,其列管組的列管數為8-24根。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空調器的室內機蒸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段管板,其為三折段管板附加一級進液管板的組合折段管板,在相對的兩段二級進液管板之間設有管板支撐架。專利摘要本技術是一種空調器的室內機蒸發器,其包括:由折段管板組合連固的翹片式列管,連通每兩根該列管的“U”形彎管。在一級進液管板串聯的一組該列管末端列管上,通過一只一級三通彎管分別接通相對的兩段二級進液管板的兩根該列管,再通過兩只二級分三通彎管,將其他諸該列管分為四組由“U”形彎管串接的并聯的管組,再由四只大跨度“U”形彎管將四組并聯管組的末端列管,分別接固在出氣管板上;在出氣管板上,再通過相應的“U”形彎管連通構成具有四個出氣管口的出氣管板。文檔編號F25B39/02GK2463756SQ0120142公開日2001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01年2月13日 優先權日2001年2月13日專利技術者王正太, 梁曉東, 宋強, 許偉, 劉敏學 申請人:海爾集團公司, 青島海爾空調器有限總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空調器的室內機蒸發器,其包括:由折段管板組合連固的翹片式列管,連通每兩根該列管的“U”形彎管,其特征在于:在一級進液管板串聯的一組該列管末端列管上,通過一只一級三通彎管分別接通相對的兩段二級進液管板的兩根該列管,再通過兩只二級分三通彎管,將其他諸該列管分為四組由“U”形彎管串接的并聯的管組,其中,兩只二級分三通彎管是分別在二級進液管板上,通過連通每兩根該列管的“U”形彎管,將其他諸該列管分為四組由“U”形彎管串接的并聯管組;再由四只大跨度“U”形彎管將四組并聯管組的末端列管,分別接固在出氣管板上;在出氣管板上,再通過相應的“U”形彎管連通構成具有四個出氣管口的出氣管板。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正太,梁曉東,宋強,許偉,劉敏學,
申請(專利權)人:海爾集團公司,青島海爾空調器有限總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95[中國|青島]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