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進出水裝置及電器,進出水裝置包括:流通部件,流通部件具有第一進水口、第二進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流通部件內部形成有第一絕緣流道和第二絕緣流道,第一絕緣流道導通第一進水口和第一出水口,第二絕緣流道導通第二進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本方案提供的進出水裝置,增加了流通部件的功能,使得流通部件同時具有進水及出水的功能,且本方案一個流通部件即具有兩個流道,減少了管子的數量,在安裝過程中,減少安裝步驟,縮短了裝配時間,降低了成本,且由于減少了管子的數量,進而減少了供進出水裝置安裝的安裝孔的數量,降低了漏水隱患,此外,兩個流道為絕緣流道,降低漏電的風險,提升產品的使用安全。
Water inlet and outlet devices and electrical appliances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進出水裝置及電器
本技術涉及進出水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進出水裝置及一種電器。
技術介紹
現有的熱水器通常連接兩個水管,每個水管為單流道水管,其中一個水管供冷水流入熱水器內膽,另一個水管供熱水流出,這種單流道水管存在如下缺點:水管功能單一,需要多個水管組合實現多流路,成本高且安裝復雜。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至少之一,本技術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進出水裝置。本技術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上述進出水裝置的電器。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第一方面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進出水裝置,包括:流通部件,所述流通部件具有第一進水口、第二進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流通部件內部形成有第一絕緣流道和第二絕緣流道,所述第一絕緣流道導通所述第一進水口和所述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二絕緣流道導通所述第二進水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口。本技術上述實施例提供的進出水裝置,設置流通部件內形成有第一絕緣流道和第二絕緣流道,這樣,增加了流通部件的功能,例如,設置第一絕緣流道進水,第二絕緣流道出水,使得流通部件同時具有進水及出水的功能,或者,設置第一絕緣流道供冷水流通,第二絕緣流道供熱水流通,使得流通部件同時具有供冷水及熱水的功能,且較現有的利用多個單通道管子實現多流道的方案而言,本方案一個流通部件即具有兩個流道,減少了管子的數量,在安裝過程中,減少安裝步驟,縮短了裝配時間,降低了成本,且由于減少了管子的數量,進而減少了供進出水裝置安裝的安裝孔的數量,降低了漏水隱患,此外,兩個流道為絕緣流道,降低漏電的風險,提升產品的使用安全。另外,本技術提供的上述實施例中的進出水裝置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術特征: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一絕緣流道包括多個子流通段,多個所述子流通段之間連通并形成折流分布。在本方案中,設置多個子流通段之間連通并形成折流分布,使得第一絕緣流道的長度增加,利用水的等效電阻特性,進一步增強第一絕緣流道的防電性,避免漏電風險,提升產品的使用安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二絕緣流道與多個所述子流通段間壁設置。在本方案中,第二絕緣流道與多個子流通段間壁設置,這樣,一方面使得第二絕緣流道與多個子流道之間互不干擾,保證第一絕緣流道與第二絕緣流道之間的相互獨立性,另一方面,第二絕緣流道與多個子流通段之間的間壁設計,有利于降低第二絕緣流道與多個子流通之間的熱傳遞效率,減少熱量損失。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所述流通部件包括第一管體及第二管體,所述第二管體套裝于所述第一管體外,所述第二管體內壁與第一管體外壁之間形成有縫隙,所述第一管體內具有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與所述縫隙導通且形成所述第一絕緣流道,所述第二通道形成所述第二絕緣流道。在本方案中,第二管體套裝于第一管體外,使得第一管體與第二管體形成一個整體的管子,這樣,在安裝過程中,第一管體與第二管體可以一同安裝到位,減少安裝步驟,縮短了裝配時間,降低了成本,且由于第一管體與第二管體形成一個整體的管子,僅需一個安裝孔即可實現第一管體與第二管體的安裝,減少了安裝孔的數量,降低了漏水隱患,同時,設置第一通道與縫隙導通且形成第一絕緣流道,第二通道形成第二絕緣流道,這樣,兩個管體之間結構簡單,且第一絕緣流道和第二絕緣流道的阻力小,有利于提升水在流道內流通的順暢性,提升水流速度,提高進水及出水的效率。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一通道內設有封堵件,所述第一進水口位于所述封堵件的一側,所述第一通道位于所述封堵件與所述第一進水口之間的部位與所述縫隙連通。在本方案中,第一通道位于封堵件與第一進水口之間的部位與縫隙連通,這樣,水沿第一進水口進入第一通道,經封堵件的阻攔轉向縫隙中,使得第一絕緣流道的長度增加,利用水的等效電阻特性,進一步增強第一絕緣流道的防電性,避免漏電風險,提升產品的使用安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二管體的一端設有開口,所述開口與所述縫隙連通,其中,所述開口作為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或所述第二管體的側壁上鄰近所述開口的一端凹陷形成有凹口,所述凹口作為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或所述第二管體設有多個凸起,多個所述凸起沿所述開口的邊緣間隔的分布,相鄰所述凸起之間限定出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作為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或所述第二管體的側壁上設有一個或多個排水孔,一個或多個所述排水孔作為所述第一出水口。在本方案中,設置第二管體的一端設有開口,開口作用第一出水口或第一出水口鄰近開口,這樣有利于充分利用縫隙,進一步延長第一絕緣流道的長度,進一步增強第一絕緣流道的防電性,避免漏電風險,提升產品的使用安全。上述技術方案中,沿所述第一管體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管體具有相對的第一側及第二側,其中,所述第一出水口位于所述第一側,所述第二進水口位于所述第二側。在本方案中,設置第一出水口位于第一側,第二進水口位于第二側,也可以理解為,第一出水口和第二進水口位于第一管體上相對的兩側,使得第一出水口和第二進水口之間具有一定的距離,避免水在第一絕緣流道內沿第一出水口排出后,立即沿第二進水口進入第二絕緣流道,降低第一絕緣流道和第二絕緣流道之間躥流風險,舉例地,設計第一絕緣流道供冷水流入,第二絕緣流道供熱水流出,通過增加第一出水口和第二進水口之間的距離,避免冷水未經加熱即沿第二進水口進入第二絕緣流道,保證熱水的溫度,且通過冷水在一側流入,熱水在另一側流出,有利于減少冷熱中和的消耗,進一步保證熱水的溫度。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一管體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管體內,另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管體外,且所述第一管體在所述第二管體外的部分設有所述第二進水口。在本方案中,設置第一管體的一部分位于第二管體內,另一部分位于第二管體外,也即第一管體的長度較第二管體的長度長,第二絕緣流道形成于第一管體的第二通道,這樣有利于增加第二絕緣流道的長度,進而利用水的等效電阻特性,進一步增強第二絕緣流道的防電性,避免漏電風險,提升產品的使用安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進出水裝置還具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與所述第一管體的外壁及所述第二管體的內壁抵靠。在本方案中,通過限位件實現第一管體與第二管體的連接及鎖定,結構更簡單,安裝更方便。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一管體為三型聚丙烯管;和/或所述第二管體為第一管套;和/或所述第一管體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管體內,另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管體外,且所述第一管體在所述第二管體外的部分套裝有第二管套。在本方案中,設置第一管體為三型聚丙烯管,三型聚丙烯管具有環保、輕質高強、耐腐蝕、內壁光滑不結垢、使用壽命長的優點。設置第二管體為第一管套,這樣,第二管體具有一定的絕緣特性,進一步增加產品的防電效果。設置第一管體在第二管體外的部分套裝有第二管套,這樣,第一管體在第二管體外的部分具有一定的絕緣特性,進一步增加產品的防電效果。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所述進出水裝置具有接頭,所述接頭內具有兩個通道,所述第一絕緣流道和所述第二絕緣流道與兩個所述通道一一對應連通。在本方案中,設置第一絕緣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進出水裝置,其特征在于,/n所述進出水裝置包括流通部件,所述流通部件具有第一進水口、第二進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流通部件內部形成有第一絕緣流道和第二絕緣流道,所述第一絕緣流道導通所述第一進水口和所述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二絕緣流道導通所述第二進水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口。/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進出水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進出水裝置包括流通部件,所述流通部件具有第一進水口、第二進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流通部件內部形成有第一絕緣流道和第二絕緣流道,所述第一絕緣流道導通所述第一進水口和所述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二絕緣流道導通所述第二進水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進出水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絕緣流道包括多個子流通段,多個所述子流通段之間連通并形成折流分布。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進出水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絕緣流道與多個所述子流通段間壁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進出水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通部件包括第一管體及第二管體,所述第二管體套裝于所述第一管體外,所述第二管體內壁與第一管體外壁之間形成有縫隙,所述第一管體內具有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與所述縫隙導通且形成所述第一絕緣流道,所述第二通道形成所述第二絕緣流道。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進出水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通道內設有封堵件,所述第一進水口位于所述封堵件的一側,所述第一通道位于所述封堵件與所述第一進水口之間的部位與所述縫隙連通。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進出水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管體的一端設有開口,所述開口與所述縫隙連通,其中,
所述開口作為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或
所述第二管體的側壁上鄰近所述開口的一端凹陷形成有凹口,所述凹口作為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或
所述第二管體設有多個凸起,多個所述凸起沿所述開口的邊緣間隔的分...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勇奇,王明,
申請(專利權)人:蕪湖美的廚衛電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