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組合溫差集熱器上下循環組合接頭,包括上接頭和下接頭,所述上接頭管體一端設有下循環口,另一端設有上循環口,下循環口處的接頭與進水管相連通,上接頭管體其它各分接頭分別與各集熱管的一端相連通,上接頭管體與進水管相通的接頭與相鄰的分接頭之間相隔絕;所述下接頭的管體一端的彎頭處的接頭與進水管相連通,下接頭管體的各分接頭分別與各集熱管相連通。采用PP-R新材料制作組合溫差集熱器上下循環組合接頭,極大地簡化了溫差集熱器制作連接技術,把集熱器的連接制作變成普通水管連接技術,有利于集熱器的普及應用,具有結構簡單合理、抗震性好、組合容易、使用維修方便和運行安全可靠的優點。(*該技術在2018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組合溫差集熱器上下循環組合接頭
本技術涉及一種連接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將多根集熱管連接起來組合為太陽能集熱器的組合溫差集熱器上下循環組合接頭。
技術介紹
目前,國內外真空管集熱器與平板集熱器除了沒有足夠剛度、強度和長度外,上述集熱器存在制作工藝復雜、技術要求高和產品造價高的缺點,普通百姓難以接受。為此,本申請人于2006年10月30日申請了名稱為"組合單元溫差循環集熱器"、專利號為"200620066673.8"的技術專利。但是上述專利在實施中,各水管的連接缺乏專有的連接裝置,使組合單元溫差循環集熱器開發遇到了困難。若采用常用的水管接頭,由于硬質材料和金屬的固有特性,當兩管中心線偏差較大時,就無法連接,即使連接上了也容易產生泄漏。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點,本技術提供一種采用PP-R新材料制作的具有連接容易、維修方便和使用安全可靠的組合溫差集熱器上下循環組合接頭。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法是 一種組合溫差集熱器上下循環組合接頭,包括上接頭和下接頭,所述上接頭管體一端設有下循環口,另一端設有上循環口,下循環口處的接頭與進水管相連通,上接頭管體其它各分接頭分別與各集熱管的一端相連通,上接頭管體與進水管相通的接頭與相鄰的分接頭之間相隔絕;所述下接頭的管體一端的彎頭處的接頭與進水管相連通,下接頭管體的各分接頭分別與各集熱管相連通。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采用PP-R新材料制作組合溫差集熱器上下循環組合接頭,極大地簡化了溫差集熱器制作連接技術,把集熱器的連接制作變成普通水管連接技術,有利于集熱器的普及應用,具有結構簡單合理、抗震性好、組合容易、使用維修方便和運行安全可靠的優點,適用于在太陽能集熱器上應用。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中l-上接頭,2-下接頭,3-集熱管,4-分接頭,5-接頭,6-上循環口,7-下循環口。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參見圖1, 一種組合溫差集熱器上下循環組合接頭,包括上接頭1和下接頭2,所述上接頭l管體一端設有下循環口 7,另一端設有上循環口6,下循環口7處的接頭與進水管相連通,上接頭1管體其它各分接頭4分別與各集熱管3的一端相連通,上接頭1管體與進水管相通的接頭5與相鄰的分接頭4之間相隔絕;所述下接頭2的管體一端的彎頭處的接頭5與進水管相連通,下接頭2管體的各分接頭4分別與各集熱管3相連通。利用本技術連接的水管組合溫差集熱器,完全能滿足與建筑屋面和墻面構建化的需求,達到太陽集熱器與建筑之間的統一結合;水管組合溫差集熱器采用6-9米超長水管,使大面積集熱單元產業化,為太陽能制冷及海水淡化提供廉價豐足的熱源;同時,組合集熱器結構具有良好的地域適應性。權利要求1、一種組合溫差集熱器上下循環組合接頭,其特征是包括上接頭和下接頭,所述上接頭管體一端設有下循環口,另一端設有上循環口,下循環口處的接頭與進水管相連通,上接頭管體其它各分接頭分別與各集熱管的一端相連通,上接頭管體與進水管相通的接頭與相鄰的分接頭之間相隔絕;所述下接頭的管體一端的彎頭處的接頭與進水管相連通,下接頭管體的各分接頭分別與各集熱管相連通。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組合溫差集熱器上下循環組合接頭,包括上接頭和下接頭,所述上接頭管體一端設有下循環口,另一端設有上循環口,下循環口處的接頭與進水管相連通,上接頭管體其它各分接頭分別與各集熱管的一端相連通,上接頭管體與進水管相通的接頭與相鄰的分接頭之間相隔絕;所述下接頭的管體一端的彎頭處的接頭與進水管相連通,下接頭管體的各分接頭分別與各集熱管相連通。采用PP-R新材料制作組合溫差集熱器上下循環組合接頭,極大地簡化了溫差集熱器制作連接技術,把集熱器的連接制作變成普通水管連接技術,有利于集熱器的普及應用,具有結構簡單合理、抗震性好、組合容易、使用維修方便和運行安全可靠的優點。文檔編號F24J2/46GK201262489SQ20082020783公開日2009年6月24日 申請日期2008年7月31日 優先權日2008年7月31日專利技術者賴鑑輔 申請人:賴鑑輔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組合溫差集熱器上下循環組合接頭,其特征是:包括上接頭和下接頭,所述上接頭管體一端設有下循環口,另一端設有上循環口,下循環口處的接頭與進水管相連通,上接頭管體其它各分接頭分別與各集熱管的一端相連通,上接頭管體與進水管相通的接頭與相鄰的分接頭之間相隔絕;所述下接頭的管體一端的彎頭處的接頭與進水管相連通,下接頭管體的各分接頭分別與各集熱管相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賴鑑輔,
申請(專利權)人:賴鑑輔,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44[中國|廣東]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