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偏心旋壓機構。該偏心旋壓機構包括尾頂、偏心模、偏心模支撐軸以及尾頂盤;所述偏心模支撐軸的一端連接在所述尾頂上,且所述偏心模支撐軸與所述尾頂為偏心連接;所述偏心模與偏心模支撐軸同心的套設在所述偏心模支撐軸上,且以所述偏心模支撐軸為軸,所述偏心模可繞所述偏心模支撐軸旋轉;所述尾頂盤連接在所述偏心模支撐軸的另一端上,且所述尾頂盤與所述偏心模支撐軸為偏心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偏心旋壓機構結構緊湊,且偏心模承載能力大,可用于收口旋壓加工開口更小的封閉薄壁罐狀產品和薄壁型回轉件,提高了封閉薄壁罐狀產品的收口工藝適用性及薄壁型回轉件的加工適用性,同時也保證了旋壓加工成品的精度水平。
An eccentric spinning mechanism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偏心旋壓機構
本技術涉及旋壓加工
,具體涉及一種偏心旋壓機構。
技術介紹
金屬旋壓是用于將金屬塑性成形的加工工藝,通過該工藝能夠較容易地制作各種旋轉對稱的薄壁回轉件和各種管件等。而在金屬旋壓的加工工藝中,收口旋壓是金屬旋壓中重要的工藝分支。收口旋壓是利用旋壓工具使罐狀毛坯或管狀毛坯的直徑減小的成型方式,從而形成產品的收口形狀。但是,收口旋壓一直存在收口旋壓精度難以保證的難題。同時,對于薄壁產品,該旋壓工藝還存在收口旋壓難度大、夾具夾緊難度高以及廢品率隨壁厚減小而提高的難題。在現有的其他旋壓方案中,加工封閉罐狀產品常用偏心模機構固定于尾頂。其中,為了保證產品能夠固定在模具上,同時保證產品的加工同軸度,頂壓部件為一般的旋壓機尾頂,而偏心模則通過懸臂梁結構的機構與尾頂軸側方連接。由于尾頂軸自身占用了一部分空間,所以在旋壓加工的時候,偏心模的尺寸及產品可加工的最小口徑也受到了限制。而且,由于使用的是懸臂梁架構連接偏心模與尾頂,導致收口旋壓時,機構允許加工載荷降低,使可進行加工的產品壁厚與材料的范圍又進一步縮小。從而,進一步限制了封閉罐狀產品收口旋壓的加工范圍。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提供了一種偏心旋壓機構。本技術的偏心旋壓機構結構緊湊,且允許加工載荷大,整體剛性高,可用于旋壓加工開口更小的封閉薄壁罐狀產品和薄壁型回轉件的收口形狀,提高了封閉薄壁罐狀產品的收口工藝適用性及薄壁型回轉件的加工適用性,擴大了加工適用范圍,同時也保證了旋壓加工成品的精度水平。本技術的目的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偏心旋壓機構,包括尾頂、偏心模、偏心模支撐軸以及尾頂盤;所述偏心模支撐軸的一端連接在所述尾頂上,且所述偏心模支撐軸與所述尾頂為偏心連接;所述偏心模與所述偏心模支撐軸同心的套設在所述偏心模支撐軸上,且以所述偏心模支撐軸為軸,所述偏心模可繞所述偏心模支撐軸旋轉;所述尾頂盤連接在所述偏心模支撐軸的另一端上,且所述尾頂盤與所述偏心模支撐軸為偏心連接。作為優選實施例的一種偏心旋壓機構,所述偏心模通過第一軸承組設置在所述偏心模支撐軸上。作為優選實施例的一種偏心旋壓機構,所述偏心模支撐軸與所述尾頂固定連接。作為優選實施例的一種偏心旋壓機構,所述偏心模的外表面為回轉曲面。作為優選實施例的一種偏心旋壓機構,所述尾頂盤能以自身軸向為軸旋轉。作為更優選實施例的一種偏心旋壓機構,所述尾頂盤通過軸套與所述偏心模支撐軸偏心連接;其中,所述尾頂盤的連接端通過第二軸承組設置在軸套的套孔上;所述軸套的外壁與所述偏心模支撐軸固定連接。作為更優選實施例的一種偏心旋壓機構,沿所述軸套的徑向,所述軸套的一側外壁具有偏心模支撐軸安裝位;且所述軸套通過偏心模支撐軸安裝位固定連接在所述偏心模支撐軸上。作為優選實施例的一種偏心旋壓機構,所述尾頂盤與所述尾頂同心。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如下優點和有益效果:(1)本技術的偏心旋壓機構中,偏心模支撐軸的一端與尾頂固定連接,另一端通過軸套與尾頂盤連接,在工作狀態下尾頂盤頂壓工件時,偏心模支撐軸兩端相對固定,形成力學上的簡支梁結構,使得整體偏心旋壓機構的加工允許承載能力更大;同時,偏心模支撐軸與尾頂軸進行有機整合,在同等承載能力下,整體結構相較于現有的偏心模結構更緊湊;進而,使整體機構可加工的收口旋壓工件的收口口徑更小,特別是對于薄壁或壁厚更大的罐狀產品的加工,加工過程更穩定,成品率更高,有效解決了現有偏心模結構的對于加工罐狀產品的收口口徑范圍小與壁厚范圍小的局限問題。(2)本技術的偏心旋壓機構中,偏心模的連接方式采用簡支梁結構支撐,而簡支梁的承載能力更大、受力后變形量更小以及工作性能更穩定,有效保證了旋壓加工成品的精度水平;并且,對現有的多數旋壓機均適用,通用性高;同時,可完成自主退料,無需額外退料裝置即可完成退料工作,更方便操作人員上下料工作。附圖說明圖1為具體實施例中本技術的偏心旋壓機構工作時的剖視結構示意圖;附圖標注:1-尾頂,2-偏心模,3-偏心模支撐軸,4-尾頂盤,5-旋壓刀輪,6-第一軸承組,7-軸套,71-偏心模支撐軸安裝位,8-第二軸承組,9-軸承隔套,10-螺母,11-模具,12-工件。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及附圖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但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及實施方式不限于此。在本技術實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第一””、“第二”等,僅用于區分描述,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順序、以特定的順序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更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參見圖1所示,本技術的偏心旋壓機構,包括尾頂1、偏心模2、偏心模支撐軸3以及尾頂盤4。其中,所述偏心模支撐軸3的一端連接在所述尾頂1上,具體的,所述偏心模支撐軸3與所述尾頂1固定連接。且所述偏心模支撐軸3與所述尾頂1為偏心連接。在可選的實施例中,偏心模支撐軸3與尾頂1之間固定連接的方式可采用焊接,或者通過內螺紋與外螺紋的配合方式等固定連接方式。通過固定連接,使偏心模支撐軸3與尾頂1之間不能發生相對轉動。而所述偏心模2套設在所述偏心模支撐軸3上,并且,偏心模2與所述偏心模支撐軸3為同心設置。而且,所述偏心模2以所述偏心模支撐軸3為軸可旋轉。在旋壓工作時,偏心模2的外表面直接與旋壓工件的內壁表面接觸,偏心模2以偏心模支撐軸3為軸可旋轉,使偏心模2在旋壓加工時可隨工件的旋轉而轉動,從而旋壓工件進行旋壓加工。具體的,在可選的實施例中,所述偏心模2通過第一軸承組6設置在所述偏心模支撐軸3上,偏心模2的中間開設有階梯孔,第一軸承組6的軸承內圈固定在偏心模支撐軸3上,而第一軸承組6的軸承外圈與偏心模2的階梯孔內壁固定連接,從而使偏心模2通過第一軸承組6可以以偏心模支撐軸3為軸而繞偏心模支撐軸3旋轉。在優選的實施例中,第一軸承組6為一對軸承,且采用一對軸承的第一軸承組6通過軸承隔套9間隔開。如此,以使第一軸承組6的一對軸承保持足夠的距離,從而使偏心模支撐軸3的受力作用點保持足夠的距離,避免兩個受力作用點過近并偏向整個偏心模支撐軸3的中心位置,減少了偏心模支撐軸3的變形量,進而減少工作狀態的模具工作跳動和加工誤差。而且,所述偏心模2的外表面為根據加工要求設計的回轉曲面,以適應罐狀產品和薄壁型回轉件的內壁形狀,滿足罐狀產品和薄壁型回轉件的曲面內壁要求,使工件緊貼偏心模2的外表面進行旋壓加工后,工件成品的形狀與尺寸可達到要求。此外,所述尾頂盤4連接在所述偏心模支撐軸3的另一端上,而且,具體的,所述尾頂盤4與所述偏心模支撐軸3為偏心連接。在優選的實施例中,所述尾頂盤4與所述尾頂1同心。并且,所述尾頂盤4以自身軸向為軸可旋轉。偏心模支撐軸3的一端與尾頂1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偏心旋壓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尾頂(1)、偏心模(2)、偏心模支撐軸(3)以及尾頂盤(4);所述偏心模支撐軸(3)的一端連接在所述尾頂(1)上,且所述偏心模支撐軸(3)與所述尾頂(1)為偏心連接;所述偏心模(2)與所述偏心模支撐軸(3)同心的套設在所述偏心模支撐軸(3)上,且以所述偏心模支撐軸(3)為軸,所述偏心模(2)可繞所述偏心模支撐軸(3)旋轉;所述尾頂盤(4)連接在所述偏心模支撐軸(3)的另一端上,且所述尾頂盤(4)與所述偏心模支撐軸(3)為偏心連接。/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偏心旋壓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尾頂(1)、偏心模(2)、偏心模支撐軸(3)以及尾頂盤(4);所述偏心模支撐軸(3)的一端連接在所述尾頂(1)上,且所述偏心模支撐軸(3)與所述尾頂(1)為偏心連接;所述偏心模(2)與所述偏心模支撐軸(3)同心的套設在所述偏心模支撐軸(3)上,且以所述偏心模支撐軸(3)為軸,所述偏心模(2)可繞所述偏心模支撐軸(3)旋轉;所述尾頂盤(4)連接在所述偏心模支撐軸(3)的另一端上,且所述尾頂盤(4)與所述偏心模支撐軸(3)為偏心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偏心旋壓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模(2)通過第一軸承組(6)設置在所述偏心模支撐軸(3)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偏心旋壓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模支撐軸(3)與所述尾頂(1)固定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偏心旋壓機構,...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路,周平虎,謝惠文,鄭驍,晏鑫,童兆軍,黃曉楚,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博賽數控機床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