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儲控一體化鋰電池,包括電池本體和底座,所述電池本體的前端表面依次設置有調節旋鈕、撥動開關、USB輸出端口、二腳輸出端口和正負極輸出觸頭,所述電池本體的尾端設置有散熱片;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中,通過在電池本體的散熱片處螺栓固定安裝有散熱罩,散熱罩內的散熱扇通過線路與電池本體電性連接,且在電池本體的表面安裝控制散熱扇的撥動開關,通過撥動開關開啟散熱扇,能夠對電池本體的散熱片進行輔助散熱,而散熱罩成U型結構罩接在散熱片的外側,在保證通風的前提下提高電池本體的散熱效果,同時,在電池本體的底端設置有帶有矩形凹槽的底座,底座能夠將電池本體與外界環境隔絕,避免積水滲入電池本體內。
An integrated storage and control lithium battery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儲控一體化鋰電池
本技術涉及鋰電池
,尤其涉及一種儲控一體化鋰電池。
技術介紹
鋰電池,是一類由鋰金屬或鋰合金為負極材料、使用非水電解質溶液的電池。由于鋰金屬的化學特性非常活潑,使得鋰金屬的加工、保存、使用,對環境要求非常高。所以,鋰電池長期沒有得到應用。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現在鋰電池已經成為了主流。隨著鋰電池的發展,現有儲控一體化鋰電池具有調控功率等特點,但是儲控一體化鋰電池較多的元器件會比傳統鋰電池的額外損耗大,常見于熱量形式的損耗,而現有儲控一體化鋰電池的散熱效果不理想,影響儲控一體化鋰電池正常運作,同時,鋰電池阻水能力差,容易導致鋰電池內滲水或漏電的情況發生。為此,提出了一種儲控一體化鋰電池用以解決上述弊端。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儲控一體化鋰電池。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儲控一體化鋰電池,包括電池本體和底座,所述電池本體的前端表面依次設置有調節旋鈕、撥動開關、USB輸出端口、二腳輸出端口和正負極輸出觸頭,所述電池本體的尾端設置有散熱片,且散熱片的外圍位于電池本體表面螺栓固定有散熱罩,所述散熱罩內側對應散熱片安裝有散熱扇,且散熱扇通過線路和撥動開關與電池本體電性連接,所述電池本體的下方設置有底座,且底座的內側表面開設有凹槽,所述電池本體的底面粘接有防滑墊塊,且防滑墊塊插入連接在底座的凹槽內。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電池本體的表面包裹有保溫罩,且保溫罩的內表面通過絨層與電池本體的表面貼合,所述保溫罩內表面的邊緣處通過魔術貼與電池本體的側壁面粘接,所述魔術貼由魔術貼勾面和魔術貼毛面構成,且魔術貼勾面縫接在保溫罩內表面的邊緣處,并且魔術貼毛面粘合連接在電池本體的側壁面。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電池本體的防滑墊塊共設有多個,且多個防滑墊塊分布在電池本體底面的四個拐角處,多個所述防滑墊塊與底座的凹槽一一對應,所述凹槽為矩形結構,且凹槽內側底面設置有橡膠墊。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底座內側的中間位置等距開設有多個條槽。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保溫罩為皮革材質,且保溫罩內表面的邊緣處等距縫接有多個魔術貼勾面,所述魔術貼勾面與魔術貼毛面一一對應。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電池本體的的前端表面設置有兩個撥動開關,且兩個撥動開關分別與電池本體的電源和散熱扇相對應。本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術中,通過在電池本體的散熱片處螺栓固定安裝有散熱罩,散熱罩內的散熱扇通過線路與電池本體電性連接,且在電池本體的表面安裝控制散熱扇的撥動開關,通過撥動開關開啟散熱扇,能夠對電池本體的散熱片進行輔助散熱,而散熱罩成U型結構罩接在散熱片的外側,在保證通風的前提下提高電池本體的散熱效果,同時,在電池本體的底端設置有帶有矩形凹槽的底座,電池本體底面的防滑墊塊對應底座的凹槽,從而有利于底座的安裝,底座能夠將電池本體與外界環境隔絕,避免積水滲入電池本體內,從而提高裝置的阻水能力,其中底座的內表面等距開設有多個條槽,條槽為電池本體的空氣流通提供空間,從而有利于電池本體底面散熱;本技術中,在電池本體的表面包裹有保溫罩,通過將保溫罩內表面邊緣處縫接的魔術貼勾面與電池本體側壁面粘接的魔術貼毛面連接,便于將保溫罩固定在電池本體的表面,促使保溫罩內表面的絨層與電池本體貼合,有效緩解電池本體熱量的散失,從而避免低溫環境下電池本體運行不暢的情況發生,而保溫罩采用魔術貼連接的方式,拆裝便捷,實用性強。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一種儲控一體化鋰電池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一種儲控一體化鋰電池的俯視圖;圖3為本技術一種儲控一體化鋰電池的底座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一種儲控一體化鋰電池的保溫罩結構示意圖。圖例說明:1、電池本體;2、保溫罩;3、魔術貼;4、底座;5、絨層;6、USB輸出端口;7、正負極輸出觸頭;8、凹槽;9、防滑墊塊;10、調節旋鈕;11、撥動開關;12、二腳輸出端口;13、散熱片;14、散熱罩;15、散熱扇;16、條槽。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技術中的具體含義。根據本技術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儲控一體化鋰電池。現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如圖1-3所示,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一種儲控一體化鋰電池,包括電池本體1和底座4,電池本體1的前端表面依次設置有調節旋鈕10、撥動開關11、USB輸出端口6、二腳輸出端口12和正負極輸出觸頭7,電池本體1的尾端設置有散熱片13,且散熱片13的外圍位于電池本體1表面螺栓固定有散熱罩14,散熱罩14內側對應散熱片13安裝有散熱扇15,且散熱扇15通過線路和撥動開關11與電池本體1電性連接,電池本體1的下方設置有底座4,且底座4的內側表面開設有凹槽8,電池本體1的底面粘接有防滑墊塊9,且防滑墊塊9插入連接在底座4的凹槽8內,通過撥動開關11開啟散熱罩14內的散熱扇15,散熱罩14成U型結構罩接在散熱片13的外側,在保證通風的前提下通過散熱扇15對電池本體1的散熱片13進行輔助散熱,且撥動開關11可隨關隨停,使用更方便,通過將電池本體1底面的防滑墊塊9插入底座4的矩形凹槽8內,使得底座4能夠將電池本體1與外界環境隔絕,避免積水滲入電池本體1內,而底座4的內表面等距開設有多個條槽16,條槽16為電池本體1底面的空氣流通提供空間,有利于電池本體1底面散熱,在進行使用時,通過USB輸出端口6、二腳輸出端口12和正負極輸出觸頭7多渠道輸出電力,通過功率調節旋鈕8可以調節輸出功率,功率的調節為現有技術,在此不做過多闡述;在一個實施例中,電池本體1的表面包裹有保溫罩2,且保溫罩2的內表面通過絨層5與電池本體1的表面貼合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儲控一體化鋰電池,包括電池本體(1)和底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池本體(1)的前端表面依次設置有調節旋鈕(10)、撥動開關(11)、USB輸出端口(6)、二腳輸出端口(12)和正負極輸出觸頭(7),所述電池本體(1)的尾端設置有散熱片(13),且散熱片(13)的外圍位于電池本體(1)表面螺栓固定有散熱罩(14),所述散熱罩(14)內側對應散熱片(13)安裝有散熱扇(15),且散熱扇(15)通過線路和撥動開關(11)與電池本體(1)電性連接,所述電池本體(1)的下方設置有底座(4),且底座(4)的內側表面開設有凹槽(8),所述電池本體(1)的底面粘接有防滑墊塊(9),且防滑墊塊(9)插入連接在底座(4)的凹槽(8)內。/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儲控一體化鋰電池,包括電池本體(1)和底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池本體(1)的前端表面依次設置有調節旋鈕(10)、撥動開關(11)、USB輸出端口(6)、二腳輸出端口(12)和正負極輸出觸頭(7),所述電池本體(1)的尾端設置有散熱片(13),且散熱片(13)的外圍位于電池本體(1)表面螺栓固定有散熱罩(14),所述散熱罩(14)內側對應散熱片(13)安裝有散熱扇(15),且散熱扇(15)通過線路和撥動開關(11)與電池本體(1)電性連接,所述電池本體(1)的下方設置有底座(4),且底座(4)的內側表面開設有凹槽(8),所述電池本體(1)的底面粘接有防滑墊塊(9),且防滑墊塊(9)插入連接在底座(4)的凹槽(8)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儲控一體化鋰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池本體(1)的表面包裹有保溫罩(2),且保溫罩(2)的內表面通過絨層(5)與電池本體(1)的表面貼合,所述保溫罩(2)內表面的邊緣處通過魔術貼(3)與電池本體(1)的側壁面粘接,所述魔術貼(3)由魔術貼勾面和魔術貼毛面構成...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林雪娜,方桓周,
申請(專利權)人:林雪娜,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