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鋰離子蓄電池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24367002 閱讀: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5:02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新能源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鋰離子蓄電池,包括電池本體和外殼,外殼內部設置有空腔,外殼頂部連通設置有開口;優選的,還包括端蓋、四組螺栓、左螺紋桿、右螺紋桿、前固定桿、后固定桿、左移動板、右移動板、兩組左驅動桿、兩組右驅動桿和調節板,外殼內部下半區域橫向設置有隔板,外殼底部連通設置有檢修口,端蓋設置有四組固定孔,隔板底部左半區域和右半區域分別設置有左連接板和右連接板,左連接板和右連接板中央區域分別設置有左軸承和右軸承,左螺紋桿左端設置有與左軸承過盈配合的左轉軸,右螺紋桿右端設置有與右軸承過盈配合的右轉軸。結構簡單,便于進行移動,并且占用空間小,降低使用局限性。

    A kind of lithium ion battery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鋰離子蓄電池
    本技術涉及新能源
    ,具體為一種鋰離子蓄電池。
    技術介紹
    眾所周知,鋰離子電池是一種二次電池(充電電池),它主要依靠鋰離子在正極和負極之間移動來工作,在充放電過程中,Li+在兩個電極之間往返嵌入和脫嵌,充電時,Li+從正極脫嵌,經過電解質嵌入負極,負極處于富鋰狀態,放電時則相反;現有的鋰離子蓄電池包括電池本體和外殼,外殼內部設置有空腔,外殼頂部連通設置有開口,電池本體位于空腔內部;現有的鋰離子蓄電池使用時,電池本體固定在外殼內部,然后安裝在預留位置;現有的鋰離子蓄電池使用中發現,電池本體在搬運或者安裝時往往需要進行移動,但是電池本體體積大,重量也較大,造成其移動性能較差。
    技術實現思路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了一種鋰離子蓄電池,其結構簡單,便于進行移動,并且占用空間小,降低使用局限性。(二)技術方案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鋰離子蓄電池,包括電池本體和外殼,外殼內部設置有空腔,外殼頂部連通設置有開口;優選的,還包括端蓋、四組螺栓、左螺紋桿、右螺紋桿、前固定桿、后固定桿、左移動板、右移動板、兩組左驅動桿、兩組右驅動桿和調節板,所述外殼內部下半區域橫向設置有隔板,外殼底部連通設置有檢修口,所述端蓋設置有四組固定孔,外殼底部設置有四組螺紋槽,每組所述螺栓均穿過一組所述固定孔然后螺裝至一組所述螺紋槽內部,電池本體插入至空腔內部,隔板底部左半區域和右半區域分別設置有左連接板和右連接板,左連接板和右連接板中央區域分別設置有左軸承和右軸承,所述左螺紋桿左端設置有與左軸承過盈配合的左轉軸,所述右螺紋桿右端設置有與右軸承過盈配合的右轉軸,左螺紋桿右端與右螺紋桿左端連接,所述左移動板中央區域、前半區域和后半區域分別設置有左螺紋孔、左滑動孔和左限位孔,所述右移動板中央區域、前半區域和后半區域分別設置有右螺紋孔、右滑動孔和右限位孔,所述前固定桿穿過左滑動孔和右滑動孔,所述后固定桿穿過左限位孔和右限位孔,前固定桿和后固定桿的兩端分別與左連接板和右連接板連接,所述調節板頂部左半區域設置有兩組左連接塊,調節板頂部右半區域設置有兩組右連接塊,所述兩組左驅動桿的頂端分別與左移動板底部前半區域和后半區域鉸接,兩組左驅動桿的底端分別與兩組左連接塊鉸接,所述兩組右驅動桿的頂端分別與右移動板底部前半區域和后半區域鉸接,兩組右驅動桿的底端分別與兩組右連接塊鉸接,調節板底部四個角處均設置有支腿,每組所述支腿底端均可轉動設置有腳輪,端蓋四個角處均設置有過渡孔,每組所述腳輪底端均位于一組所述過渡孔內部,左螺紋桿與右螺紋桿外螺紋相反。優選的,還包括左限位塊,所述左限位塊頂端與隔板連接,左限位塊與左移動板接觸。優選的,還包括右限位塊,所述右限位塊頂端與隔板連接。優選的,所述外殼左側壁和右側壁均連通設置有操作口,左轉軸左端和右轉軸右端分別處于兩組所述操作口內部,并且左轉軸左端和右轉軸右端分別設置有六邊形槽。優選的,所述隔板頂部和外殼內側壁均設置有減震墊,減震墊與電池本體接觸。優選的,四組螺栓底端均不凸出于端蓋。優選的,每組所述腳輪外部均設置有橡膠環。(三)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提供了一種鋰離子蓄電池,具備以下有益效果:1、該鋰離子蓄電池,通過使四組腳輪發生伸縮,提高了電池本體的移動能力,在電池本體需要進行移動時,旋轉左轉軸或者右轉軸使四組腳輪伸出端蓋即可,大大提高了使用便捷性。2、該鋰離子蓄電池,通過四組螺栓將端蓋固定在外殼上,可便于使用者對隔板下方的部件進行維修。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結構示意圖;圖2為左螺紋桿、右螺紋桿、前固定桿、后固定桿、左移動板、右移動板、左連接板、右連接板、左軸承、右軸承、左轉軸和右轉軸的連接示意俯視圖;圖3為左轉軸和六邊形槽的左視圖;圖4為圖1中A部的局部放大圖。圖中:1、電池本體;2、外殼;3、端蓋;4、螺栓;5、左螺紋桿;6、右螺紋桿;7、前固定桿;8、后固定桿;9、左移動板;10、右移動板;11、左驅動桿;12、右驅動桿;13、調節板;14、隔板;15、左連接板;16、右連接板;17、左軸承;18、右軸承;19、左轉軸;20、右轉軸;21、左連接塊;22、右連接塊;23、支腿;24、腳輪;25、左限位塊;26、右限位塊;27、六邊形槽;28、減震墊;29、橡膠環。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閱圖1-4,一種鋰離子蓄電池,包括電池本體1和外殼2,外殼2內部設置有空腔,外殼2頂部連通設置有開口;還包括端蓋3、四組螺栓4、左螺紋桿5、右螺紋桿6、前固定桿7、后固定桿8、左移動板9、右移動板10、兩組左驅動桿11、兩組右驅動桿12和調節板13,外殼2內部下半區域橫向設置有隔板14,外殼2底部連通設置有檢修口,端蓋3設置有四組固定孔,外殼2底部設置有四組螺紋槽,每組螺栓4均穿過一組固定孔然后螺裝至一組螺紋槽內部,電池本體1插入至空腔內部,隔板14頂部和外殼2內側壁均設置有減震墊28,減震墊28與電池本體1接觸,減震墊28提高電池本體1的減震能力,隔板14底部左半區域和右半區域分別設置有左連接板15和右連接板16,左連接板15和右連接板16中央區域分別設置有左軸承17和右軸承18,左螺紋桿5左端設置有與左軸承17過盈配合的左轉軸19,右螺紋桿6右端設置有與右軸承18過盈配合的右轉軸20,左螺紋桿5右端與右螺紋桿6左端連接,左移動板9中央區域、前半區域和后半區域分別設置有左螺紋孔、左滑動孔和左限位孔,右移動板10中央區域、前半區域和后半區域分別設置有右螺紋孔、右滑動孔和右限位孔,前固定桿7穿過左滑動孔和右滑動孔,后固定桿8穿過左限位孔和右限位孔,前固定桿7和后固定桿8的兩端分別與左連接板15和右連接板16連接,調節板13頂部左半區域設置有兩組左連接塊21,調節板13頂部右半區域設置有兩組右連接塊22,兩組左驅動桿11的頂端分別與左移動板9底部前半區域和后半區域鉸接,兩組左驅動桿11的底端分別與兩組左連接塊21鉸接,兩組右驅動桿12的頂端分別與右移動板10底部前半區域和后半區域鉸接,兩組右驅動桿12的底端分別與兩組右連接塊22鉸接,調節板13底部四個角處均設置有支腿23,每組支腿23底端均可轉動設置有腳輪24,端蓋3四個角處均設置有過渡孔,每組腳輪24底端均位于一組過渡孔內部,每組腳輪24外部均設置有橡膠環29,增加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左螺紋桿5與右螺紋桿6外螺紋相反,外殼2左側壁和右側壁均連通設置有操作口,左轉軸19左端和右轉軸20右端分別處于兩組操作口內部,并且左轉軸19左端和右轉軸20右端分別設置有六邊形槽27,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鋰離子蓄電池,包括電池本體(1)和外殼(2),外殼(2)內部設置有空腔,外殼(2)頂部連通設置有開口;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端蓋(3)、四組螺栓(4)、左螺紋桿(5)、右螺紋桿(6)、前固定桿(7)、后固定桿(8)、左移動板(9)、右移動板(10)、兩組左驅動桿(11)、兩組右驅動桿(12)和調節板(13),所述外殼(2)內部下半區域橫向設置有隔板(14),外殼(2)底部連通設置有檢修口,所述端蓋(3)設置有四組固定孔,外殼(2)底部設置有四組螺紋槽,每組所述螺栓(4)均穿過一組所述固定孔然后螺裝至一組所述螺紋槽內部,電池本體(1)插入至空腔內部,隔板(14)底部左半區域和右半區域分別設置有左連接板(15)和右連接板(16),左連接板(15)和右連接板(16)中央區域分別設置有左軸承(17)和右軸承(18),所述左螺紋桿(5)左端設置有與左軸承(17)過盈配合的左轉軸(19),所述右螺紋桿(6)右端設置有與右軸承(18)過盈配合的右轉軸(20),左螺紋桿(5)右端與右螺紋桿(6)左端連接,所述左移動板(9)中央區域、前半區域和后半區域分別設置有左螺紋孔、左滑動孔和左限位孔,所述右移動板(10)中央區域、前半區域和后半區域分別設置有右螺紋孔、右滑動孔和右限位孔,所述前固定桿(7)穿過左滑動孔和右滑動孔,所述后固定桿(8)穿過左限位孔和右限位孔,前固定桿(7)和后固定桿(8)的兩端分別與左連接板(15)和右連接板(16)連接,所述調節板(13)頂部左半區域設置有兩組左連接塊(21),調節板(13)頂部右半區域設置有兩組右連接塊(22),所述兩組左驅動桿(11)的頂端分別與左移動板(9)底部前半區域和后半區域鉸接,兩組左驅動桿(11)的底端分別與兩組左連接塊(21)鉸接,所述兩組右驅動桿(12)的頂端分別與右移動板(10)底部前半區域和后半區域鉸接,兩組右驅動桿(12)的底端分別與兩組右連接塊(22)鉸接,調節板(13)底部四個角處均設置有支腿(23),每組所述支腿(23)底端均可轉動設置有腳輪(24),端蓋(3)四個角處均設置有過渡孔,每組所述腳輪(24)底端均位于一組所述過渡孔內部,左螺紋桿(5)與右螺紋桿(6)外螺紋相反。/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鋰離子蓄電池,包括電池本體(1)和外殼(2),外殼(2)內部設置有空腔,外殼(2)頂部連通設置有開口;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端蓋(3)、四組螺栓(4)、左螺紋桿(5)、右螺紋桿(6)、前固定桿(7)、后固定桿(8)、左移動板(9)、右移動板(10)、兩組左驅動桿(11)、兩組右驅動桿(12)和調節板(13),所述外殼(2)內部下半區域橫向設置有隔板(14),外殼(2)底部連通設置有檢修口,所述端蓋(3)設置有四組固定孔,外殼(2)底部設置有四組螺紋槽,每組所述螺栓(4)均穿過一組所述固定孔然后螺裝至一組所述螺紋槽內部,電池本體(1)插入至空腔內部,隔板(14)底部左半區域和右半區域分別設置有左連接板(15)和右連接板(16),左連接板(15)和右連接板(16)中央區域分別設置有左軸承(17)和右軸承(18),所述左螺紋桿(5)左端設置有與左軸承(17)過盈配合的左轉軸(19),所述右螺紋桿(6)右端設置有與右軸承(18)過盈配合的右轉軸(20),左螺紋桿(5)右端與右螺紋桿(6)左端連接,所述左移動板(9)中央區域、前半區域和后半區域分別設置有左螺紋孔、左滑動孔和左限位孔,所述右移動板(10)中央區域、前半區域和后半區域分別設置有右螺紋孔、右滑動孔和右限位孔,所述前固定桿(7)穿過左滑動孔和右滑動孔,所述后固定桿(8)穿過左限位孔和右限位孔,前固定桿(7)和后固定桿(8)的兩端分別與左連接板(15)和右連接板(16)連接,所述調節板(13)頂部左半區域設置有兩組左連接塊(21),調節板(13)頂部右半區域設置有兩組右連接塊(22),所述兩組左驅動桿(11)的頂端分別與左移動板(9)底部前半區域和后半區域鉸接,...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何軍華
    申請(專利權)人:湖南科艦能源發展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湖南;4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抽搐| 亚洲毛片av日韩av无码| 久久无码av亚洲精品色午夜 |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内射人妻少妇无码一本一道|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国产无码一区二区在线| 日本无码色情三级播放| 麻豆aⅴ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不卡在线观看下载|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福利 | gogo少妇无码肉肉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 亚洲?V无码成人精品区日韩 |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高潮|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观看| 黄色成人网站免费无码av|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 无码毛片内射白浆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无码| 无码粉嫩小泬无套在线观看 | 国产爆乳无码一区二区麻豆|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蜜| 国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专区|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小12箩利洗澡无码视频网站| 国产免费AV片无码永久免费| 国产精品亚洲аv无码播放|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无码高清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久|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观看|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66 | 中文字幕无码视频专区| 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