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鋼管打磨裝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方設有橫板,所述橫板的下端四角處均固定連接有支撐板,四根所述支撐板的下端均與底板上端固定連接,所述橫板的下端滑動連接有安裝板,所述安裝板的下端固定連接有兩塊安裝塊,兩塊所述安裝塊上均轉動貫穿設有轉動桿,兩根所述轉動桿相對的一端均固定連接有固定塊,所述底板內設有空腔,所述空腔內固定連接有電機,所述橫板的下方設有用于對安裝板進行驅動的驅動機構,所述空腔內設有用于對鋼管進行打磨的打磨機構,所述空腔內設有用于對其中一根轉動桿進行轉動的轉動機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對鋼管打磨效果好,打磨效率高。
A steel pipe grinding device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鋼管打磨裝置
本技術涉及鋼管加工
,尤其涉及一種鋼管打磨裝置。
技術介紹
具有空心截面,其長度遠大于直徑或周長的鋼材,按截面形狀分為圓形、方形、矩形和異形鋼管;按材質分為碳素結構鋼鋼管、低合金結構鋼鋼管、合金鋼鋼管和復合鋼管;按用途分為輸送管道用、工程結構用、熱工設備用、石油化工工業用、機械制造用、地質鉆探用、高壓設備用鋼管等;按生產工藝分為無縫鋼管和焊接鋼管,其中無縫鋼管又分熱軋和冷軋兩種,焊接鋼管又分直縫焊接鋼管和螺旋縫焊接鋼管。現有的鋼管生產之后,表面較為粗糙,需要對其進行打磨,現有的打磨方式通常采用磨光機對其進行打磨,打磨效率低,打磨效果不好。為此,我們提出來一種鋼管打磨裝置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打磨效率低,打磨效果較差的問題,而提出的一種鋼管打磨裝置。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鋼管打磨裝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方設有橫板,所述橫板的下端四角處均固定連接有支撐板,四根所述支撐板的下端均與底板上端固定連接,所述橫板的下端滑動連接有安裝板,所述安裝板的下端固定連接有兩塊安裝塊,兩塊所述安裝塊上均轉動貫穿設有轉動桿,兩根所述轉動桿相對的一端均固定連接有固定塊,所述底板內設有空腔,所述空腔內固定連接有電機,所述橫板的下方設有用于對安裝板進行驅動的驅動機構,所述空腔內設有用于對鋼管進行打磨的打磨機構,所述空腔內設有用于對其中一根轉動桿進行轉動的轉動機構。優選地,所述驅動機構包括水平設置的圓盤,所述電機的驅動軸上端轉動貫穿底板并與圓盤同軸固定連接,所述圓盤的上端非圓心處轉動連接有偏轉桿,所述偏轉桿遠離圓盤的一端與安裝板的側壁轉動連接。優選地,所述打磨機構包括與空腔豎直轉動連接的傳動軸,所述電機上同軸固定連接有第一皮帶輪,所述傳動軸上同軸固定連接有第二皮帶輪,所述第一皮帶輪與第二皮帶輪通過皮帶傳動連接,所述傳動軸的上端轉動貫穿底板并同軸固定連接有打磨盤。優選地,所述轉動機構包括與空腔內側壁豎直轉動連接的轉軸,所述轉軸與傳動軸之間通過第一傳動機構傳動連接,位于右側的兩根所述支撐板之間固定連接有連接板,位于右側的所述轉動桿貫穿連接板設置,所述轉動桿外固定套接有轉動套筒,所述轉動套筒的左端與連接板的右側壁轉動連接,所述轉軸的上端轉動貫穿底板并與轉動套筒之間通過斜齒輪組傳動連接。優選地,所述第一傳動機構包括第三皮帶輪和第四皮帶輪,所述第三皮帶輪與傳動軸同軸固定連接,所述第四皮帶輪與轉軸同軸固定連接,所述第三皮帶輪與第四皮帶輪之間通過皮帶傳動連接。優選地,所述斜齒輪組包括相互嚙合的第一斜齒輪和第二斜齒輪,所述第一斜齒輪與轉軸的上端同軸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斜齒輪與轉動套筒同軸固定連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1、通過設置驅動機構和打磨機構,電機帶動圓盤和傳動軸轉動,圓盤帶動偏轉桿轉動,偏轉桿帶動安裝板來回移動,從而可以帶動鋼管進行來回移動,傳動軸帶動打磨盤轉動,便于對鋼管進行打磨;2、通過設置轉動機構,電機帶動傳動軸轉動,傳動軸帶動轉軸轉動,轉軸帶動轉動桿轉動,轉動桿帶動鋼管轉動,從而使鋼管轉動,從而可以對其進行全方位打磨,打磨效果好,且便于操作。本技術對鋼管打磨效果好,打磨效率高。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提出的一種鋼管打磨裝置的正面結構透視圖;圖2為圖1中A處的放大圖。圖中:1底板、2橫板、3支撐板、4安裝板、5安裝塊、6轉動桿、7固定塊、8空腔、9電機、10驅動機構、11打磨機構、12轉動機構、13圓盤、14偏轉桿、15傳動軸、16第一皮帶輪、17第二皮帶輪、18打磨盤、19轉軸、20第一傳動機構、21連接板、22轉動套筒、23斜齒輪組、24第三皮帶輪、25第四皮帶輪、26第一斜齒輪、27第二斜齒輪。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參照圖1-2,一種鋼管打磨裝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方設有橫板2,橫板2的下端四角處均固定連接有支撐板3,四根支撐板3的下端均與底板1上端固定連接,橫板2的下端滑動連接有安裝板4,安裝板4的下端固定連接有兩塊安裝塊5,兩塊安裝塊5上均轉動貫穿設有轉動桿6,兩根轉動桿6相對的一端均固定連接有固定塊7,底板1內設有空腔8,空腔8內固定連接有電機9,需要之一的是,電機9可采用型號為Y315M-10的電機,且易于外部電源電性連接,為現有技術,具體不做贅述,橫板2的下方設有用于對安裝板4進行驅動的驅動機構10,具體的,驅動機構10包括水平設置的圓盤13。本技術中,電機9的驅動軸上端轉動貫穿底板1并與圓盤13同軸固定連接,圓盤13的上端非圓心處轉動連接有偏轉桿14,偏轉桿14遠離圓盤13的一端與安裝板4的側壁轉動連接,空腔8內設有用于對鋼管進行打磨的打磨機構11,進一步的,打磨機構11包括與空腔8豎直轉動連接的傳動軸15,電機9上同軸固定連接有第一皮帶輪16,傳動軸15上同軸固定連接有第二皮帶輪17,第一皮帶輪16與第二皮帶輪17通過皮帶傳動連接,傳動軸15的上端轉動貫穿底板1并同軸固定連接有打磨盤18,空腔8內設有用于對其中一根轉動桿6進行轉動的轉動機構12,需要說明的是,轉動機構12包括與空腔8內側壁豎直轉動連接的轉軸19,轉軸19與傳動軸15之間通過第一傳動機構20傳動連接,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傳動機構20包括第三皮帶輪24和第四皮帶輪25。本技術中,第三皮帶輪24與傳動軸15同軸固定連接,第四皮帶輪25與轉軸19同軸固定連接,第三皮帶輪24與第四皮帶輪25之間通過皮帶傳動連接,位于右側的兩根支撐板3之間固定連接有連接板21,位于右側的轉動桿6貫穿連接板21設置,轉動桿6外固定套接有轉動套筒22,轉動套筒22的左端與連接板21的右側壁轉動連接,轉軸19的上端轉動貫穿底板1并與轉動套筒22之間通過斜齒輪組23傳動連接,值得一提的是,斜齒輪組23包括相互嚙合的第一斜齒輪26和第二斜齒輪27,第一斜齒輪26與轉軸19的上端同軸固定連接,第二斜齒輪27與轉動套筒22同軸固定連接。本技術使用時,將鋼管固定在兩塊固定塊7之間,然后開啟電機9,電機9的驅動軸帶動第一皮帶輪16和圓盤13轉動,圓盤13帶動偏轉桿14偏轉,偏轉桿14帶動安裝板4進行往復移動,安裝板4帶動兩塊安裝塊5移動,兩塊安裝塊5分別帶動兩塊固定塊7移動,兩塊固定塊7帶動鋼管來回移動;第一皮帶輪16通過皮帶帶動第二皮帶輪17移動,第二皮帶輪17帶動傳動軸15轉動,傳動軸15帶動打磨盤18和第三皮帶輪24轉動,第三皮帶輪24通過皮帶帶動第四皮帶輪25轉動,第四皮帶輪25帶動轉軸19轉動,轉軸19帶動第一斜齒輪26轉動,第一斜齒輪26帶動第二斜齒輪27轉動,第二斜齒輪27帶動轉動套筒22轉動,轉動套筒22帶動轉動桿6轉動,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鋼管打磨裝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方設有橫板(2),所述橫板(2)的下端四角處均固定連接有支撐板(3),四根所述支撐板(3)的下端均與底板(1)上端固定連接,所述橫板(2)的下端滑動連接有安裝板(4),所述安裝板(4)的下端固定連接有兩塊安裝塊(5),兩塊所述安裝塊(5)上均轉動貫穿設有轉動桿(6),兩根所述轉動桿(6)相對的一端均固定連接有固定塊(7),所述底板(1)內設有空腔(8),所述空腔(8)內固定連接有電機(9),所述橫板(2)的下方設有用于對安裝板(4)進行驅動的驅動機構(10),所述空腔(8)內設有用于對鋼管進行打磨的打磨機構(11),所述空腔(8)內設有用于對其中一根轉動桿(6)進行轉動的轉動機構(12)。/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鋼管打磨裝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方設有橫板(2),所述橫板(2)的下端四角處均固定連接有支撐板(3),四根所述支撐板(3)的下端均與底板(1)上端固定連接,所述橫板(2)的下端滑動連接有安裝板(4),所述安裝板(4)的下端固定連接有兩塊安裝塊(5),兩塊所述安裝塊(5)上均轉動貫穿設有轉動桿(6),兩根所述轉動桿(6)相對的一端均固定連接有固定塊(7),所述底板(1)內設有空腔(8),所述空腔(8)內固定連接有電機(9),所述橫板(2)的下方設有用于對安裝板(4)進行驅動的驅動機構(10),所述空腔(8)內設有用于對鋼管進行打磨的打磨機構(11),所述空腔(8)內設有用于對其中一根轉動桿(6)進行轉動的轉動機構(1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鋼管打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機構(10)包括水平設置的圓盤(13),所述電機(9)的驅動軸上端轉動貫穿底板(1)并與圓盤(13)同軸固定連接,所述圓盤(13)的上端非圓心處轉動連接有偏轉桿(14),所述偏轉桿(14)遠離圓盤(13)的一端與安裝板(4)的側壁轉動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鋼管打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機構(11)包括與空腔(8)豎直轉動連接的傳動軸(15),所述電機(9)上同軸固定連接有第一皮帶輪(16),所述傳動軸(15)上同軸固定連接有第二皮帶輪(17)...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于富強,于立新,吳偉,穆闖,
申請(專利權)人:天津市力拓鋼制品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天津;1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