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實現用采暖熱水加熱浴缸浴洗水的缸套裝置,它作為金屬浴缸的附件,使用采暖熱水作為熱源,安裝在熱水供暖系統中,使采暖、浴洗兼容。該裝置特點是在普通金屬浴缸外套裝一個可容采暖熱水的罐套,利用浴缸熱傳導實現采暖熱水與浴缸內浴洗水的熱交換。該裝置維持了浴缸原有的結構及功能,設有進排水口、集水斗、插入式橡膠水封裝置,以其組合關系實現了采暖、浴洗水互不混合和安裝方便,完成熱交換的采暖熱水通過重力回水管輸回入鍋爐熱交換器進行循環。(*該技術在200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可安裝入熱水供暖系統(重力循環方式或機械回水方式),利用采暖熱水間接加熱浴缸容水至浴洗溫度的缸套裝置,特別適合熱水采暖住宅使用,可隨時制備浴洗熱水。通常浴缸熱水是直接供給的,需要特殊熱水鍋爐及熱水管路,不宜用供熱鍋爐及供熱管道兼容。熱水用量也不好控制。熱水供暖的供水標準溫度為95℃,而浴洗溫度一般要求在35℃-44℃之間,可否通過一種裝置形成采暖熱水與浴洗水的熱交換,間接制備浴洗熱水,實現熱水供暖與浴洗水加熱系統兼容呢?本技術提供了一種金屬浴缸容水的間接加熱缸套裝置,在不改變熱水供暖系統及浴缸原有功能的前題下,實現了采暖熱水與浴洗水的熱交換,完成熱交換的采暖熱水通過重力回水管輸回鍋爐房熱交換器進行循環。本技術是這樣實現的在金屬浴缸外套裝一個具有一定保溫性能的薄殼缸套,二者保持一定間隙以維持一定容水量,同時要顧及浴缸的安裝方便,缸套上部有一采暖熱水進水口,底部有一采暖熱水回水口,及一個供浴缸泄水管通過的插入式橡膠水封裝置,缸套一端內壁附有一個收集缸套內作為熱源的采暖熱水超限溢流及浴缸浴洗水溢流的集水斗及泄水導管,聯通至缸套底部排水口排放。當浴缸盛有浴洗冷水時,打開采暖供水閥門向缸套裝置注入采暖熱水,此時采暖熱水回水閥門應關閉,在該回水閥前適當位置裝置一液位計,可用玻璃管或其它耐熱透明材料代替,與缸套組成“聯通器”,用以觀察缸套內水位。亦可用溢流管顯示達標水位,當水位達到溢流界線時,關閉閥門,否則過量采暖熱水則通過溢流集水斗及導管排泄掉。當浴缸水溢出時,同樣流入集水斗或溢流管排泄。浴缸金屬壁作為傳熱介質進行熱傳導,加熱浴水直至浴缸金屬壁兩側水溫平衡,間斷攪動浴缸水可加速熱交換速度一般15分鐘即可完成熱交換過程,由于浴缸、缸套容水量相當,當采暖熱水達90℃左右時,一次加熱過程可獲得40℃左右的標準浴洗水溫。若排放缸套水至回水管,重新注入高溫采暖熱水,重復多次熱交換會使浴缸水溫不斷升高。本技術系附加在浴缸外的缸套裝置,浴缸的架設按照缸套類型不同有兩種方式,一種缸套用于浴缸邊沿較大的一類,可砌磚支撐浴缸上沿架設,另一種缸套用于浴缸邊沿較窄的一類;浴缸可直接座落在缸套底部內凹的支撐凸墩上,該墩的另一面(缸底)用磚砌筑支撐。本技術實現對缸套制造材料僅有強度及耐熱變形要求,一般薄鋼板、耐熱塑料、尼龍、玻璃纖維板及加筋復合石膏板等均可,保溫效果可通過缸體外壁附貼發泡聚安脂,泡沫塑料板等實現,最好依照缸套形體、整體成型與缸套粘合成一體。如果保溫層與缸套分離安置,或施工安裝時單做保溫處理也可以。技術的使用及具體結構如圖所示。附圖說明圖1是熱水采暖,浴洗水加熱系統圖。圖2、3及4、5是兩種類型的缸套、浴缸安裝剖視圖。圖6是缸套浴缸橫剖面圖。圖7是橡膠水封裝置視圖。圖8是橡膠水封套管視圖。圖1示意出本技術在一種類型的熱水采暖系統中的安裝圖。采暖系統是由鍋爐熱交換器〔21〕,熱水管〔22〕,膨脹水箱〔23〕,散熱器〔24〕,采暖回水管〔25〕構成。浴缸加熱系統是由采暖熱水管〔26〕,浴缸〔27〕,缸套〔28〕,重力回水管〔29〕,集水池〔30〕及管道泵〔31〕,熱水閥〔32〕組成。其中,聯接缸套的重力回水管系單獨敷設,回水集中后用泵送回鍋爐熱交換器。在非采暖季節,通過管路及閘門變換流向仍可停止采暖而只供浴缸加熱需用的熱源水,也可由此系統直接經由閥門〔32〕向浴缸輸送浴洗熱水。參照圖2、3、4、5該裝置包括缸套〔1〕或〔2〕,它是套裝在金屬浴缸外,近乎標準浴缸形體,大于浴缸尺寸的薄殼容器。其上口索口與浴缸沿下外壁吻合,缸套具有保溫性能,它的兩種造形應滿足浴缸架設方便,并盡可能保持其與浴缸套裝后的有效容積等于或大于浴缸容水量,并保證四壁及底部都與浴缸維持一定間距,四周約60mm,底部約200mm,用以容納作為熱源的采暖熱水。缸套上部有一采暖熱水進水口〔3〕,與來自熱水鍋爐的供水管道相通。底部三個排水口,一個是采暖熱水回水口〔4〕它與單獨敷設的重力回水管道聯通。一個是作為浴缸排水管通路的排水口〔5〕,該排水口安裝了一個插入式橡膠水封裝置〔6〕,它可實現浴缸與缸套組裝時浴缸排水管穿缸套時安裝方便,并能實現內外封水目的,另一個排水口〔7〕是與集水斗〔8〕及導管聯通的,用以排泄浴缸溢水及過量的加熱用采暖熱水,集水斗是附合于缸套一端內壁的半橢園盤狀漏斗,橢園長軸尺寸應大于浴缸溢水口直徑2-3倍,位置在溢水口正下方15mm左右,用以集接浴缸外溢的浴洗水及過量的加熱水,而不致使采暖熱水流入浴缸。集水斗及導管可與缸套內壁鑄成一體,導管與缸底排水口〔7〕聯通。插入式橡膠水封裝置〔6〕見圖7是一個外封缸套,內封浴缸排水管的水封。其外封缸套依靠螺母〔15〕壓緊缸套〔1〕〔2〕的膠墊圈〔10〕,內封浴缸排水管依靠多層齒狀橡膠套管〔12〕包裹水管〔11〕的阻水作用及其上封蓋〔14〕扣壓膠套管端頭的封水作用。該封水裝置〔6〕。是由與缸套栓固結合的金屬或尼龍外絲套管〔13〕并在缸雙側套裝封水膠墊圈〔10〕套管內插入多齒狀橡膠套管〔12〕見圖8,上端有一用金屬(或尼龍)制做的封蓋〔14〕,其作用是將多齒狀橡膠套管端部與外絲套管壓緊在一起,達到封水作用。液位計〔16〕是獨立安裝的透明管,是用上部開口的玻璃管或其它耐熱透明材料取代,它裝在止回閥前與缸套底部引出的管道相通,并便于觀察的位置,液位計上口高度應高于浴缸溢水口液位計也可用溢流管指示達標水位。圖2、3、4、5中所示的缸套為兩種類型,一種是用于大沿浴缸支撐缸沿架設方法適宜的缸套〔1〕圖2、3;另一種是支撐浴缸底部安裝方法采用的缸套〔2〕圖4、5,缸套底部有前后有兩道內凹,用以支撐浴缸的座墩高約200mm,應具有一定承壓強度,此處的缸套壁將承墊浴缸、浴水及人體重量,內凹的外側座在缸套的支撐墩上,該內凹不隔斷缸套容水。缸套外層為保溫層。集水斗也可只用于缸套內水溢流,浴缸水溢流仍采用通常浴缸溢流管排放,如圖2。權利要求1.一種可安裝在熱水供暖(重力循環或機械回水方式),系統中,可注入供暖熱水加熱金屬浴缸實現與浴缸容水進行熱交換的缸套裝置,該裝置由一個套裝在浴缸外面具有保溫性能的缸套,在其上面有供暖水進水口,出水口,供暖水、浴洗水過量溢流集水斗及導管,插入式橡膠水封裝置,其特征是缸套與浴缸間可容納與浴缸水量相當的供暖熱水,但與浴缸水互不混合,維持浴缸原有結構及性能,并實現熱交換后的低溫水流入鍋爐回水管路。2.按權利要求1規定的罐套裝置,其特征是近乎標準金屬浴缸形狀,外形尺寸大于浴缸的容器,缸套上口索口可與浴缸邊沿下外壁吻合,具有保溫性能的薄殼容器,保溫層可附合于缸套外壁,也可獨立保溫處理,按照配套的浴缸邊沿大小不同,缸套有兩種類型,一種是浴缸、缸套獨立支撐的不接觸式〔1〕,另一種是缸套底部有兩道內凹支撐墩,支撐浴缸的內凹式〔2〕,該墩不分隔斷缸套內容水。3.按權利要求1、2規定的缸套裝置其特征是集水斗〔8〕是一個呈半橢圓盤狀漏斗,橢園長軸尺寸大于浴缸溢水孔直徑2-3倍,位置在浴缸溢水口下方15mm左右,可集結浴缸溢水口流出的浴洗水及缸套內過量的供暖熱水,集水斗及導管可附著缸套端部內壁鑄成一體與缸套底部排水孔〔7〕聯接,它避免了加熱水及浴洗水的混合,亦可省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可安裝在熱水供暖(重力循環或機械回水方式),系統中,可注入供暖熱水加熱金屬浴缸實現與浴缸容水進行熱交換的缸套裝置,該裝置由一個套裝在浴缸外面具有保溫性能的缸套[1][2],在其上面有供暖水進水口[3],出水口[4][5][7],供暖水、浴洗水過量溢流集水斗及導管[8],插入式橡膠水封裝置[6],其特征是缸套與浴缸間可容納與浴缸水量相當的供暖熱水,但與浴缸水互不混合,維持浴缸原有結構及性能,并實現熱交換后的低溫水流入鍋爐回水管路。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繩,
申請(專利權)人:黃繩,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37[中國|山東]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