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防止高旁減壓閥內漏的管道結構,包括:主蒸汽管道、高旁減壓閥、冷再管道以及串接于主蒸汽管道與高旁減壓閥之間的電動隔離閥;其中,主蒸汽管道與電動隔離閥的蒸汽入口相連通;電動隔離閥的蒸汽出口與高旁減壓閥的蒸汽入口相連通;高旁減壓閥的蒸汽出口與冷再管道相連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能解決現有技術中高旁減壓閥內漏容易影響機組和減壓閥后接管道的安全性和經濟性的問題。
A pipeline structure to prevent internal leakage of high pressure relief valve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防止高旁減壓閥內漏的管道結構
本技術涉及火力發電
,尤其涉及一種防止高旁減壓閥內漏的管道結構。
技術介紹
在火力發電廠中,發電機組通常會設置有旁路系統,從而起到保護再熱器、縮短汽輪機的啟動時間、回收工質和熱量、防止鍋爐超壓及維持鍋爐熱備用狀態等作用。旁路系統中通常設置有高旁減壓閥,為鍋爐流入的蒸汽進行降壓操作。通常在旁路系統中,高旁減壓閥的前端通過主蒸汽管道與鍋爐相連通,且高旁減壓閥的后端連通冷再管道,通過冷再管道連接其他結構,如低壓凝氣器、高壓凝氣器或水泵等。然而,在機組啟動過程中,經常存在濕蒸汽沖刷或雜質卡澀高旁減壓閥的閥門,造成閥門密封面損傷,進而導致高旁減壓閥經常出現內漏事故,這將導致大量高焓值的蒸汽無法進入汽輪機做工,帶來機組熱損失,嚴重威脅發電機組的安全性和經濟性。高旁減壓閥一旦內漏不但影響機組的安全性和經濟性,而且由于管道超溫和噴水減溫會導致高旁減壓閥后接管道產生熱應力疲勞,威脅其后接管道的運行安全,影響整個發電機組的正常運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供一種防止高旁減壓閥內漏的管道結構,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高旁減壓閥內漏容易影響機組和減壓閥后接管道的安全性和經濟性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出了一種防止高旁減壓閥內漏的管道結構,包括:主蒸汽管道、高旁減壓閥、冷再管道以及串接于所述主蒸汽管道與所述高旁減壓閥之間的電動隔離閥;其中,所述主蒸汽管道與所述電動隔離閥的蒸汽入口相連通;所述電動隔離閥的蒸汽出口與所述高旁減壓閥的蒸汽入口相連通;所述高旁減壓閥的蒸汽出口與所述冷再管道相連通。優選地,所述防止高旁減壓閥內漏的管道結構,還包括:與所述電動隔離閥和所述高旁減壓閥分別電連接的電動執行機構。優選地,所述防止高旁減壓閥內漏的管道結構,還包括:固定于所述主蒸汽管道的固體物檢測傳感器,其中,所述固體物檢測傳感器與所述電動隔離閥的蒸汽入口相隔第一預定距離;所述電動執行機構,包括:與所述固體物檢測傳感器電連接的第一執行子機構,所述第一執行子機構還與所述電動隔離閥的第二閥門控制開關電連接。優選地,所述防止高旁減壓閥內漏的管道結構,還包括:固定于所述主蒸汽管道的溫度檢測傳感器,其中,所述溫度檢測傳感器與所述電動隔離閥的蒸汽入口相隔第二預定距離;所述電動執行機構,包括:與所述溫度檢測傳感器電連接的第二執行子機構,所述第二執行子機構還與所述電動隔離閥的第二閥門控制開關電連接。優選地,所述防止高旁減壓閥內漏的管道結構,還包括:固定于所述主蒸汽管道、且與所述第二執行子機構電連接的壓力檢測傳感器,其中,所述壓力檢測傳感器與所述電動隔離閥的蒸汽入口相隔第三預定距離。優選地,所述防止高旁減壓閥內漏的管道結構中,所述電動隔離閥包括:設置于所述電動隔離閥的閥門處的全開到位檢測傳感器;所述電動執行機構,包括:與所述全開到位檢測傳感器電連接的第三執行子機構,所述第三執行子機構還與所述高旁減壓閥的第一閥門控制開關電連接;以及,所述高旁減壓閥,包括:設置于所述高旁減壓閥的閥門處的全關到位檢測傳感器;所述第三執行子機構還與全關到位檢測傳感器電連接,還與所述電動隔離閥的第二閥門控制開關電連接。優選地,所述防止高旁減壓閥內漏的管道結構,還包括:與所述電動執行機構電連接的外部控制信號收發器。優選地,所述防止高旁減壓閥內漏的管道結構中,所述電動隔離閥的蒸汽出口與所述高旁減壓閥的蒸汽入口相焊接。優選地,所述防止高旁減壓閥內漏的管道結構,還包括:固定于所述主蒸汽管道內的固體物過濾網。本申請提出的技術方案,將電動隔離閥串接于主蒸汽管道與高旁減壓閥之間;其中,主蒸汽管道與電動隔離閥的蒸汽入口相連通;電動隔離閥的蒸汽出口與高旁減壓閥的蒸汽入口相連通;然后,高旁減壓閥的蒸汽出口與所述冷再管道相連通。因此,當高旁減壓閥出現內漏情況時,通過關閉電動隔離閥的閥門,能夠阻斷主蒸汽管道中的蒸汽進入該高旁減壓閥,從而解決高旁減壓閥內漏問題,減少因濕蒸汽沖刷或雜質卡澀高旁減壓閥,造成閥門密封面損傷,導致的高旁減壓閥經常出現內漏事故,提高發電機組的安全性和經濟性。并且減少高旁減壓閥后接冷再管道的熱應力疲勞,提高整個發電機組的運行安全性。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示出的結構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第一種防止高旁減壓閥內漏的管道結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防止高旁減壓閥內漏的管道結構的實景結構圖;圖3是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第二種防止高旁減壓閥內漏的管道結構的結構示意圖。圖1至圖3所示各結構的附圖標號說明:本技術目的的實現、功能特點及優點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具體實施方式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需要說明,本技術實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諸如上、下、左、右、前、后……)僅用于解釋在某一特定姿態(如附圖所示)下各部件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運動情況等,如果該特定姿態發生改變時,則該方向性指示也相應地隨之改變。另外,在本技術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其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至少一個該特征。在本技術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至少兩個,例如兩個,三個等,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在本技術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連接”、“固定”等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除非另有明確的限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技術中的具體含義。另外,本技術各個實施例之間的技術方案可以相互結合,但是必須是以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能夠實現為基礎,當技術方案的結合出現相互矛盾或無法實現時應當認為這種技術方案的結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術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請參見圖1,圖1為本技術實施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防止高旁減壓閥內漏的管道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蒸汽管道(1)、高旁減壓閥(2)、冷再管道(3)以及串接于所述主蒸汽管道(1)與所述高旁減壓閥(2)之間的電動隔離閥(4);其中,/n所述主蒸汽管道(1)與所述電動隔離閥(4)的蒸汽入口相連通;/n所述電動隔離閥(4)的蒸汽出口與所述高旁減壓閥(2)的蒸汽入口相連通;/n所述高旁減壓閥(2)的蒸汽出口與所述冷再管道(3)相連通。/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防止高旁減壓閥內漏的管道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蒸汽管道(1)、高旁減壓閥(2)、冷再管道(3)以及串接于所述主蒸汽管道(1)與所述高旁減壓閥(2)之間的電動隔離閥(4);其中,
所述主蒸汽管道(1)與所述電動隔離閥(4)的蒸汽入口相連通;
所述電動隔離閥(4)的蒸汽出口與所述高旁減壓閥(2)的蒸汽入口相連通;
所述高旁減壓閥(2)的蒸汽出口與所述冷再管道(3)相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與所述電動隔離閥(4)和所述高旁減壓閥(2)分別電連接的電動執行機構(5)。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固定于所述主蒸汽管道(1)的固體物檢測傳感器(6),其中,所述固體物檢測傳感器(6)與所述電動隔離閥(4)的蒸汽入口相隔第一預定距離;
所述電動執行機構(5),包括:與所述固體物檢測傳感器(6)電連接的第一執行子機構(501),所述第一執行子機構(501)還與所述電動隔離閥(4)的第二閥門控制開關(401)電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固定于所述主蒸汽管道(1)的溫度檢測傳感器(7),其中,所述溫度檢測傳感器(7)與所述電動隔離閥(4)的蒸汽入口相隔第二預定距離;
所述電動執行機構(5),包括:與所述溫度檢測傳感器(7)電連接的第二執行子機構(502),所述第二執行子機構(502)還與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鄧雷凱,王善雷,
申請(專利權)人:華潤電力湖北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湖北;4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