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位置可隱藏和變換的車載機器人裝置制造方法及圖紙

    技術編號:24338544 閱讀: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2 23:26
    一種位置可變換的車載機器人裝置,包括駕駛臺、扶手箱和汽車電子控制單元;駕駛臺的臺面中設置有第一通孔,駕駛臺中設置有第一車載機器人,第一車載機器人下側設置有第一升降裝置,扶手箱的箱面中設置有第二通孔,扶手箱中設置有第二車載機器人,第二車載機器人下側設置有第二升降裝置。本發明專利技術可根據聲音來源的位置判斷交互主體為前排駕駛員和乘客還是后排乘客,實現了車載機器人在駕駛臺和扶手箱上的交替出現,方便了后排乘客與車載實體機器人交互,減小了后排乘客與車載機器人交互的局限性,模擬了同一個車載機器人從駕駛臺位置變換到另一個扶手箱位置的視覺感受,提高了駕駛員或者乘客的交互體驗。

    A vehicle mounted robot with position concealment and transformation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位置可隱藏和變換的車載機器人裝置
    本專利技術涉及機械領域,尤其涉及車載設備技術,具體而言是一種位置可變換的車載機器人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實體車載機器人是固定安裝在駕駛臺中間位置,執行車內聲音來源發出的指令,包括駕駛位和前后排乘客位的指令。現有技術中,由于實體車載機器人在駕駛臺上固定不動,離后排乘客距離較遠,因此實體車載機器人只能與駕駛者或者前排乘客進行交互,而后排乘客與車載實體機器人交互不方便,導致實體車載機器人與后排乘客的交互性不足,增大了后排乘客與車載機器人交互的局限性,降低了后排乘客的交互體驗。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位置可變換的車載機器人裝置,所述的這種位置可變換的車載機器人裝置要解決現有技術中后排乘客與車載實體機器人交互不方便,導致實體車載機器人與后排乘客的交互性不足的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的一種位置可變換的車載機器人裝置,包括駕駛臺、扶手箱和汽車電子控制單元,所述的駕駛臺位于扶手箱的前方,所述的汽車電子控制單元設置有若干個信號輸入端和信號輸出端;所述的駕駛臺的臺面中設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的駕駛臺中設置有第一車載機器人,所述的第一車載機器人下側設置有第一升降裝置,所述的第一車載機器人的下端與第一升降裝置的動力輸出端連接,所述的第一車載機器人的信號輸出端與汽車電子控制單元的信號輸入端連接。所述的扶手箱的箱面中設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的扶手箱中設置有第二車載機器人,所述的第二車載機器人下側設置有第二升降裝置,所述的第一車載機器人的下端與第二升降裝置的動力輸出端連接,所述的第二車載機器人的信號輸出端與汽車電子控制單元的信號輸入端連接。優選地,所述的第一升降裝置包括第一齒輪和第一齒條,所述的第一齒輪和第一齒條相互嚙合,所述的第一齒條的上端與第一車載機器人固定連接,所述的第一齒輪通過傳動機構與第一電機的輸出軸連接,所述的第一電機的控制端與汽車電子控制單元的信號輸出端連接。優選地,所述的第二升降裝置包括第二齒輪和第二齒條,所述的第二齒輪和第二齒條相互嚙合,所述的第二齒條的上端與第二車載機器人固定連接,所述的第二齒輪通過傳動機構與第二電機的輸出軸連接,所述的第二電機的控制端與汽車電子控制單元的信號輸出端連接。優選地,所述的駕駛臺中設置有兩個第一上蓋,兩個所述的第一上蓋與駕駛臺構成平行于駕駛臺臺面的滑動副,兩個所述的第一上蓋的下側面上各自均設置有第三齒條,兩個所述的第一上蓋的下側各自均設置有一個第三齒輪,所述的第三齒輪與第三齒條互相嚙合,兩個所述的第三齒輪均通過傳動機構與一個第三電機的輸出軸連接,兩個所述的第三齒輪的旋轉方向相反,所述的第三電機的控制端與汽車電子控制單元的信號輸出端連接。優選地,所述的扶手箱中設置有兩個第二上蓋,兩個所述的第二上蓋與駕駛臺構成平行于駕駛臺臺面的滑動副,兩個所述的第二上蓋的下側面上各自均設置有第四齒條,兩個所述的第二上蓋的下側各自均設置有一個第四齒輪,所述的第四齒輪與第四齒條互相嚙合,兩個所述的第四齒輪均通過傳動機構與一個第四電機的輸出軸連接,兩個所述的第四齒輪的旋轉方向相反,所述的第四電機的控制端與汽車電子控制單元的信號輸出端連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可根據聲音來源的位置判斷交互主體為前排駕駛員和乘客還是后排乘客,實現了車載機器人在駕駛臺和扶手箱上的交替出現,方便了后排乘客與車載實體機器人交互,減小了后排乘客與車載機器人交互的局限性,模擬了同一個車載機器人從駕駛臺位置變換到另一個扶手箱位置的視覺感受,提高了駕駛員或者乘客的交互體驗,解決了車載機器人出現在不同位置需要在車內加載物理行動路徑難度極大的問題。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位置可變換的車載機器人裝置的第一升降裝置的第一個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位置可變換的車載機器人裝置的第一升降裝置的第二個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位置可變換的車載機器人裝置的第一升降裝置的第三個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位置可變換的車載機器人裝置的第二升降裝置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位置可變換的車載機器人裝置的第一車載機器人第一個升降過程示意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位置可變換的車載機器人裝置的第一車載機器人第二個升降過程示意圖。圖7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位置可變換的車載機器人裝置的第一車載機器人第三個升降過程示意圖。圖8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位置可變換的車載機器人裝置的第一車載機器人第四個升降過程示意圖。圖9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位置可變換的車載機器人裝置的第二車載機器人第一個升降過程示意圖。圖10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位置可變換的車載機器人裝置的第二車載機器人第二個升降過程示意圖。圖11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位置可變換的車載機器人裝置的第二車載機器人第三個升降過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描述,但本專利技術并不限制于本實施例,凡是采用本專利技術的相似結構及其相似變化,均應列入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實施例1如圖1~圖11所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位置可變換的車載機器人裝置,包括駕駛臺16、扶手箱17和汽車電子控制單元,所述的駕駛臺16位于扶手箱17的前方,所述的汽車電子控制單元設置有若干個信號輸入端和信號輸出端;所述的駕駛臺16的臺面中設置有第一通孔8,所述的駕駛臺16中設置有第一車載機器人5,所述的第一車載機器人5下側設置有第一升降裝置,所述的第一車載機器人5的下端與第一升降裝置的動力輸出端連接,所述的第一車載機器人5的信號輸出端與汽車電子控制單元的信號輸入端連接。所述的扶手箱17的箱面中設置有第二通孔15,所述的扶手箱17中設置有第二車載機器人14,所述的第二車載機器人14下側設置有第二升降裝置,所述的第一車載機器人5的下端與第二升降裝置的動力輸出端連接,所述的第二車載機器人14的信號輸出端與汽車電子控制單元的信號輸入端連接。優選地,所述的第一升降裝置包括第一齒輪3和第一齒條4,所述的第一齒輪3和第一齒條4相互嚙合,所述的第一齒條4的上端與第一車載機器人5固定連接,所述的第一齒輪3通過傳動機構與第一電機(圖中未示)的輸出軸連接,所述的第一電機的控制端與汽車電子控制單元的信號輸出端連接。優選地,所述的第二升降裝置包括第二齒輪11和第二齒條10,所述的第二齒輪11和第二齒條10相互嚙合,所述的第二齒條10的上端與第二車載機器人14固定連接,所述的第二齒輪11通過傳動機構與第二電機(圖中未示)的輸出軸連接,所述的第二電機的控制端與汽車電子控制單元的信號輸出端連接。優選地,所述的駕駛臺16中設置有兩個第一上蓋7,兩個所述的第一上蓋7與駕駛臺16構成平行于駕駛臺16臺面的滑動副,兩個所述的第一上蓋7的下側面上各自均設置有第三齒條,兩個所述的第一上蓋7的下側各自均設置有一個第三齒輪1,所述的第三齒輪1與第三齒條互相嚙合,兩個所述的第三齒輪1均通過傳動機構與一個第三電機(圖中未示)的輸出軸連接,兩個所述的第三齒輪1的旋轉方向相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位置可變換的車載機器人裝置,包括駕駛臺、扶手箱和汽車電子控制單元,所述的駕駛臺位于扶手箱的前方,所述的汽車電子控制單元設置有若干個信號輸入端和信號輸出端,其特征在于:/n所述的駕駛臺的臺面中設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的駕駛臺中設置有第一車載機器人,所述的第一車載機器人下側設置有第一升降裝置,所述的第一車載機器人的下端與第一升降裝置的動力輸出端連接,所述的第一車載機器人的信號輸出端與汽車電子控制單元的信號輸入端連接;/n所述的扶手箱的箱面中設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的扶手箱中設置有第二車載機器人,所述的第二車載機器人下側設置有第二升降裝置,所述的第一車載機器人的下端與第二升降裝置的動力輸出端連接,所述的第二車載機器人的信號輸出端與汽車電子控制單元的信號輸入端連接。/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位置可變換的車載機器人裝置,包括駕駛臺、扶手箱和汽車電子控制單元,所述的駕駛臺位于扶手箱的前方,所述的汽車電子控制單元設置有若干個信號輸入端和信號輸出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駕駛臺的臺面中設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的駕駛臺中設置有第一車載機器人,所述的第一車載機器人下側設置有第一升降裝置,所述的第一車載機器人的下端與第一升降裝置的動力輸出端連接,所述的第一車載機器人的信號輸出端與汽車電子控制單元的信號輸入端連接;
    所述的扶手箱的箱面中設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的扶手箱中設置有第二車載機器人,所述的第二車載機器人下側設置有第二升降裝置,所述的第一車載機器人的下端與第二升降裝置的動力輸出端連接,所述的第二車載機器人的信號輸出端與汽車電子控制單元的信號輸入端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位置可變換的車載機器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升降裝置包括第一齒輪和第一齒條,所述的第一齒輪和第一齒條相互嚙合,所述的第一齒條的上端與第一車載機器人固定連接,所述的第一齒輪通過傳動機構與第一電機的輸出軸連接,所述的第一電機的控制端與汽車電子控制單元的信號輸出端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位置可變換的車載機器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升降裝置包括第二齒輪和第二齒...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潘曉蕾
    申請(專利權)人:延鋒偉世通電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上海;31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无码内射| 蜜臀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之道高清无码视频|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无码|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京东传媒| 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大道东京热无码一区| 亚洲另类无码专区丝袜|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 国产乱人伦无无码视频试看| 久久精品中文无码资源站|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蜜臀 | 久久精品岛国av一区二区无码| 亚洲av永久无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夜夜嗨| 久久ZYZ资源站无码中文动漫|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网站| 永久免费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人AV在线无码影院观看|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爽到高潮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毛片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 无码av免费网站| 无码精品久久久天天影视|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v|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码老牛影视| 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图|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麻豆按摩 | 国产精品亚洲аv无码播放|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专区不卡|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痴汉|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BBBBXXXX | 人妻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水蜜桃亚洲AV无码精品| 人妻无码久久精品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