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超聲內窺鏡裝置,屬于醫療器械領域。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超聲內窺鏡裝置,包括:超聲導航穿刺針,用于穿刺定位;超聲椎間孔鏡,用于在手術區域同步進行內窺鏡成像觀察以及超聲觀察;超聲探測器,內部穿設有具有第三超聲件,用于對特定視野進行超聲觀察;以及顯示裝置,用于對第一超聲件、內窺鏡組件、第二超聲件以及第三超聲件采集的信號進行顯像。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的超聲內窺鏡裝置能夠使超聲探頭有機會近距離接近神經組織,同時對手術全程進行實時超聲成像,對穿刺、減壓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重要組織損傷提供幫助,實現重要組織清晰準確地超聲識別,且無射線輻射,增加了手術安全性。
An ultrasonic endoscope device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超聲內窺鏡裝置
本專利技術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超聲內窺鏡裝置。
技術介紹
微創手術因其損傷小、恢復快、成本效益高、患者接受度好,成為目前外科技術發展的趨勢。經皮椎間孔鏡技術目前已成為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管狹窄癥的重要的手術方式。然而,該手術局具有一定的學習曲線,手術具有一定難度和風險,整個過程要求術者擁有良好的影像解剖基礎和鏡下操作經驗,手術難度包括以下兩個方面:第一,入路建立過程,穿刺過程不可視,準確性差,需反復透視、調整,穿刺過程中可能出現神經、血管及腹部臟器損傷;第二,減壓操作時,鏡下視野可見區域小,解剖結構辨識存在一定困難,經驗不足的術者可能出現“位置迷失”,當視野出血較多時,可造成鏡下視野模糊,表面結構亦無法辨識,鏡下融合操作常存在神經根、硬脊膜、根動脈損傷風險,也經常出現髓核殘留。超聲具有可實時動態顯像,無電離輻射,費用低廉的特點。但是由于椎間孔區域深在加之骨周圍成像的特殊性,傳統超聲經皮無法對椎間孔區域進行清晰顯像。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進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在腰椎經椎間孔手術時對手術過程進行實時超聲成像的超聲內窺鏡裝置。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超聲內窺鏡裝置,具有這樣的特征,包括:超聲導航穿刺針,內部穿設有第一超聲件,用于穿刺定位形成手術通道;超聲椎間孔鏡,內部穿設有內窺鏡組件以及第二超聲件,用于通過手術通道進入手術區域從而同時進行內窺鏡成像觀察以及超聲觀察;超聲探測器,內部穿設有具有第三超聲件,該超聲探測器穿設在超聲椎間孔鏡中,用于對特定視野進行超聲觀察;以及顯示裝置,具有多個信號接收插口,分別與第一超聲件、內窺鏡組件、第二超聲件以及第三超聲件連接,用于對第一超聲件、內窺鏡組件、第二超聲件以及第三超聲件采集的信號進行顯像。在本專利技術提供的超聲內窺鏡裝置中,還可以具有這樣的特征:其中,超聲導航穿刺針包括:針體套筒,一端為尖端,另一端為尾端,內部具有沿針體套管長度方向貫穿設置的第一超聲件通道以及沿針體套管長度方向貫穿設置針芯通道,尖端側面開設有與第一超聲件通道相通的窗口;以及針芯,穿設在針芯通道內。在本專利技術提供的超聲內窺鏡裝置中,還可以具有這樣的特征:其中,第一超聲件包括:第一超聲探頭,設置在第一超聲件通道內窗口相對應的位置;第一超聲驅動軸,穿設在第一超聲件通道內,用于驅動第一超聲探頭;第一超聲信號接頭,用于與所述信號接收插口連接從而在所述顯示裝置、所述第一超聲驅動軸以及第一超聲探頭之間傳輸信號;以及第一超聲信號線,用于連接所述第一超聲驅動軸、所述第一超聲探頭以及所述第一超聲信號接頭。在本專利技術提供的超聲內窺鏡裝置中,還可以具有這樣的特征:其中,針筒套管的尾端設置有兩片尾翼從而方便握持。在本專利技術提供的超聲內窺鏡裝置中,還可以具有這樣的特征:其中,針芯通道與針筒套管同軸。在本專利技術提供的超聲內窺鏡裝置中,還可以具有這樣的特征:其中,超聲椎間孔鏡包括:套管,具有器械通道、第二超聲件通道、內窺鏡主通道、輸液主通道、排液主通道;內窺鏡支管,具有內窺鏡支道,設置在套管的一端;輸排液支管,具有輸液支通道以及排液支通道,設置在套管設有的內窺鏡支管的一端;以及至少一個信號接頭,用于與信號接收插口連接從而在顯示裝置與內窺鏡組件以及第二超聲件之間傳輸信號,器械通道沿套管長度方向貫穿設置,用于容納超聲探測器,第二超聲件通道沿套管長度方向貫穿設置,用于容納第二超聲件,內窺鏡主通道沿套管長度方向設置,一端在套管遠離內窺鏡支管的一端與外界連通,另一端與內窺鏡支道連通,用于容納內窺鏡組件,內窺鏡支道沿內窺鏡支管長度方向設置,一端在內窺鏡支管遠離套管的一端與外界連通,另一端與內窺鏡主通道連通,輸液主通道沿套管長度方向設置,一端在套管遠離輸排液支管的一端與外界連通,另一端與輸液支通道連通,排液主通道沿套管長度方向設置,一端在套管遠離輸排液支管的一端與外界連通,另一端與排液支通道連通,輸液支通道沿輸排液支管長度方向設置,一端在輸排液支管遠離套管的一端與外界連通,另一端與輸液主通道連通,排液支通道沿輸排液支管長度方向設置,一端在輸排液支管遠離套管的一端與外界連通,另一端與排液主通道連通。在本專利技術提供的超聲內窺鏡裝置中,還可以具有這樣的特征:其中,第二超聲件包括:第二超聲探頭,設置在第二超聲件通道遠離內窺鏡支管的一端;第二超聲驅動軸,穿設在第二超聲件通道內,用于驅動第二超聲探頭;以及第二超聲信號連接線,用于連接第二超聲驅動軸以及信號接頭。在本專利技術提供的超聲內窺鏡裝置中,還可以具有這樣的特征:其中,內窺鏡組件包括:內窺鏡,設置在內窺鏡主通道遠離內窺鏡支管的一端;以及內窺鏡連接線,用于連接內窺鏡以及信號接頭。在本專利技術提供的超聲內窺鏡裝置中,還可以具有這樣的特征:其中,超聲探測器包括:超聲探測器套管,具有沿長度方向設置且貫穿的第三超聲件通道。在本專利技術提供的超聲內窺鏡裝置中,還可以具有這樣的特征:其中,第三超聲件包括:第三超聲探頭,安裝在超聲探測器套管一端;第三超聲驅動軸,穿設在第三超聲件通道內,用于驅動第二超聲探頭;第三超聲信號接頭,用于與所述信號接收插口連接從而在所述顯示裝置、第三超聲驅動軸以及第三超聲探頭之間傳輸信號;以及第三超聲信號連接線,用于連接所述第三超聲驅動軸、第三超聲探頭以及第三超聲信號接頭。專利技術的作用與效果根據本專利技術所涉及的超聲內窺鏡裝置,因為具有用于穿刺定位的超聲導航穿刺針、具有內窺鏡組件以及第二超聲件的用于在手術區域同步進行內窺鏡成像觀察以及超聲觀察的超聲椎間孔鏡、用于對特定視野進行超聲觀察超聲探測器穿設在超聲椎間孔鏡中,用于對特定視野進行超聲觀察以及用于顯像的顯示裝置,所以,本專利技術提供的超聲內窺鏡裝置能夠利用了椎間孔手術時建立的通道,使超聲探頭有機會近距離接近神經組織,同時對手術全程進行實時超聲成像,對穿刺、減壓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重要組織損傷提供幫助,實現重要組織清晰準確地超聲識別,且無射線輻射,能夠保障椎間孔鏡手術過程中的安全性要求,增加了手術安全性。此外本專利技術提供的超聲內窺鏡裝置還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等優點。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中超聲內窺鏡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中超聲導航穿刺針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中超聲導航穿刺針的部分結構剖視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中超聲導航針的部分區域放大圖;圖5是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中針體套管的水平截面圖;圖6是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中針芯的結構示意圖;圖7是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中超聲探頭進行前方環掃時的掃描范圍示意圖;圖8是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中超聲探頭進行側面環掃時的掃描范圍示意圖;圖9是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中超聲椎間孔鏡的結構示意圖;圖10是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中超聲椎間孔鏡的剖視圖;圖11是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中套管的水平截面圖;圖12是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中超聲探測器的結構示意圖;以及圖13是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中顯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專利技術實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超聲內窺鏡裝置,用于在腰椎經椎間孔手術時超聲輔助定位顯像,其特征在于,包括:/n超聲導航穿刺針,內部穿設有第一超聲件,用于穿刺定位形成手術通道;/n超聲椎間孔鏡,內部穿設有內窺鏡組件以及第二超聲件,用于通過所述手術通道進入手術區域從而同時進行內窺鏡成像觀察以及超聲觀察;/n超聲探測器,內部穿設有具有第三超聲件,該超聲探測器穿設在所述超聲椎間孔鏡中,用于對特定視野進行超聲觀察;以及/n顯示裝置,具有多個信號接收插口,分別與所述第一超聲件、所述內窺鏡組件、所述第二超聲件以及所述第三超聲件連接,用于對所述第一超聲件、所述內窺鏡組件、所述第二超聲件以及所述第三超聲件采集的信號進行顯像。/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超聲內窺鏡裝置,用于在腰椎經椎間孔手術時超聲輔助定位顯像,其特征在于,包括:
超聲導航穿刺針,內部穿設有第一超聲件,用于穿刺定位形成手術通道;
超聲椎間孔鏡,內部穿設有內窺鏡組件以及第二超聲件,用于通過所述手術通道進入手術區域從而同時進行內窺鏡成像觀察以及超聲觀察;
超聲探測器,內部穿設有具有第三超聲件,該超聲探測器穿設在所述超聲椎間孔鏡中,用于對特定視野進行超聲觀察;以及
顯示裝置,具有多個信號接收插口,分別與所述第一超聲件、所述內窺鏡組件、所述第二超聲件以及所述第三超聲件連接,用于對所述第一超聲件、所述內窺鏡組件、所述第二超聲件以及所述第三超聲件采集的信號進行顯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聲內窺鏡裝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超聲導航穿刺針包括:
針體套筒,一端為尖端,另一端為尾端,內部具有沿所述針體套管長度方向貫穿設置的第一超聲件通道以及沿所述針體套管長度方向貫穿設置針芯通道,所述尖端側面開設有與所述第一超聲件通道相通的窗口;以及
針芯,穿設在所述針芯通道內。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超聲內窺鏡裝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第一超聲件包括:
第一超聲探頭,設置在所述第一超聲件通道內所述窗口相對應的位置;
第一超聲驅動軸,穿設在所述第一超聲件通道內,用于驅動所述第一超聲探頭;
第一超聲信號接頭,用于與所述信號接收插口連接從而在所述顯示裝置、所述第一超聲驅動軸以及第一超聲探頭之間傳輸信號;以及
第一超聲信號線,用于連接所述第一超聲驅動軸、所述第一超聲探頭以及所述第一超聲信號接頭。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超聲內窺鏡裝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針筒套管的尾端設置有兩片尾翼從而方便握持。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超聲內窺鏡裝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針芯通道與所述針筒套管同軸。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聲內窺鏡裝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超聲椎間孔鏡包括:
套管,具有器械通道、第二超聲件通道、內窺鏡主通道、輸液主通道、排液主通道;
內窺鏡支管,具有內窺鏡支道,設置在所述套管的一端;
輸排液支管,具有輸液支通道以及排液支通道,設置在所述套管設有的所述內窺鏡支管的一端;以及
至少一個信號接頭,用于與所述信號接收插口連接從而在所述顯示裝置與所述內窺鏡組件以及所述第二超聲件之間傳輸信號,<...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自強,羅怡平,張瑋,邵杰,趙檢,李博,陳鍇,李明,
申請(專利權)人:陳自強,羅怡平,張瑋,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