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布了一種茶葉連續揉捻裝置,它包括振動平臺、進料臺、第一茶葉揉捻機、第二茶葉揉捻機和茶葉儲存箱,振動平臺頂部設置有傾斜臺面,進料臺、第一茶葉揉捻機、第二茶葉揉捻機和茶葉儲存箱固定在傾斜臺面上,第一茶葉揉捻機和第二茶葉揉捻機之間的揉捻腔之間連接過料斗,第二茶葉揉捻機的揉捻腔與茶葉儲存箱之間連接出料斗,進料臺的底部設置有臺座,進料臺的頂部設置有進料口,進料臺的側面與第一茶葉揉捻機的揉捻腔之間連接進料斗。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振動平臺將茶葉振動自動落入到第一茶葉揉捻機和第二茶葉揉捻機中揉捻,揉捻完成后自動落入到茶葉儲存箱內,實現了連續化揉捻,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了效率,節約了生產成本。
A continuous rolling device for tea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茶葉連續揉捻裝置
本技術屬于茶葉加工
,具體為一種茶葉連續揉捻裝置。
技術介紹
茶葉揉捻機是一種可保持茶葉纖維組織不致破壞,且能確保茶葉品質均一的茶葉加工的自動化設備。現有茶葉揉捻機需要人工給料和出料,其缺點在于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針對以上問題,提供一種茶葉連續揉捻裝置,能夠使茶葉進行連續化揉捻,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了效率,節約了生產成本。為實現以上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茶葉連續揉捻裝置,它包括振動平臺、進料臺、第一茶葉揉捻機、第二茶葉揉捻機和茶葉儲存箱,振動平臺頂部設置有傾斜臺面,進料臺、第一茶葉揉捻機、第二茶葉揉捻機和茶葉儲存箱固定在傾斜臺面上,第一茶葉揉捻機和第二茶葉揉捻機之間的揉捻腔之間連接過料斗,第二茶葉揉捻機的揉捻腔與茶葉儲存箱之間連接出料斗,進料臺的底部設置有臺座,進料臺的頂部設置有進料口,進料臺的側面與第一茶葉揉捻機的揉捻腔之間連接進料斗。為了進一步提高茶葉振動出料效果,振動平臺包括平臺本體、振動電機、支撐柱和支撐座,支撐座的底部固定連接固定座,支撐柱的下端穿插在支撐座頂部的圓孔內,平臺本體與支撐座之間設置有彈簧,彈簧套設在支撐柱上,振動電機安裝在平臺本體的底部。為了進一步提高茶葉振動出料效果,過料斗焊接固定在第一茶葉揉捻機和第二茶葉揉捻機的揉捻腔之間。為了進一步提高茶葉振動出料效果,進料斗的出料口與第一茶葉揉捻機的揉捻腔之間通過焊接固定。為了進一步提高茶葉振動出料效果,出料斗焊接固定在第二茶葉揉捻機的揉捻腔與茶葉儲存箱之間。為了進一步提高茶葉振動出料效果,傾斜臺面的傾斜角度為10-30°。使用時,振動平臺每隔3-5分鐘振動一次,振動頻率和振動時間根據茶葉的出料效果進行調節和設置,振動平臺的目的在于能夠實現茶葉的順利進料和出料,實現連續化揉捻,首先,茶葉通過進料口放入到進料臺內,振動平臺振動,進料臺內儲放的茶葉從進料斗進入到第一茶葉揉捻機的揉捻腔內進行揉捻,經第一茶葉揉捻機揉捻后,為進一步提高揉捻效果,振動平臺振動繼續振動,使茶葉進入到第二茶葉揉捻機內揉捻,揉捻完成后,振動平臺振動繼續振動,茶葉通過出料斗滑落到茶葉儲存箱內。第一茶葉揉捻機和第二茶葉揉捻機在揉捻過程中振動平臺暫停運轉。本技術的有益效果:1、本技術通過振動平臺將茶葉振動自動落入到第一茶葉揉捻機和第二茶葉揉捻機中揉捻,揉捻完成后自動落入到茶葉儲存箱內,實現了連續化揉捻,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了效率,節約了生產成本。2、本技術通過中的茶葉先后經過第一茶葉揉捻機和第二茶葉揉捻機揉捻,使揉捻效果大幅提高,進而提高了成品茶葉的品質。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中振動平臺的立體示意圖。圖中所述文字標注表示為:1、振動平臺;2、進料臺;3、進料斗;4、進料口;5、第一茶葉揉捻機;6、過料斗;7、第二茶葉揉捻機;8、出料斗;9、茶葉儲存箱;101、固定座;102、支撐座;103、支撐柱;104、彈簧;105、平臺本體;106、振動電機;107、傾斜臺面;201、臺座。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領域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進行詳細描述,本部分的描述僅是示范性和解釋性,不應對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有任何的限制作用。如圖1-圖2所示,本技術的具體結構為:一種茶葉連續揉捻裝置,它包括振動平臺1、進料臺2、第一茶葉揉捻機5、第二茶葉揉捻機7和茶葉儲存箱9,振動平臺1頂部設置有傾斜臺面107,進料臺2、第一茶葉揉捻機5、第二茶葉揉捻機7和茶葉儲存箱9固定在傾斜臺面107上,第一茶葉揉捻機5和第二茶葉揉捻機7之間的揉捻腔之間連接過料斗6,第二茶葉揉捻機7的揉捻腔與茶葉儲存箱9之間連接出料斗8,進料臺2的底部設置有臺座201,進料臺2的頂部設置有進料口4,進料臺2的側面與第一茶葉揉捻機5的揉捻腔之間連接進料斗3。在本實施例中,為了進一步提高茶葉振動出料效果,振動平臺1包括平臺本體105、振動電機106、支撐柱103和支撐座102,支撐座102的底部固定連接固定座101,支撐柱103的下端穿插在支撐座102頂部的圓孔內,平臺本體105與支撐座102之間設置有彈簧104,彈簧104套設在支撐柱103上,振動電機106安裝在平臺本體105的底部。在本實施例中,為了進一步提高茶葉振動出料效果,過料斗6焊接固定在第一茶葉揉捻機5和第二茶葉揉捻機7的揉捻腔之間。在本實施例中,為了進一步提高茶葉振動出料效果,進料斗3的出料口與第一茶葉揉捻機5的揉捻腔之間通過焊接固定。在本實施例中,為了進一步提高茶葉振動出料效果,出料斗8焊接固定在第二茶葉揉捻機7的揉捻腔與茶葉儲存箱9之間。在本實施例中,為了進一步提高茶葉振動出料效果,傾斜臺面107的傾斜角度為10-30°。工作原理:振動平臺每隔3-5分鐘振動一次,振動頻率和振動時間根據茶葉的出料效果進行調節和設置,振動平臺的目的在于能夠實現茶葉的順利進料和出料,實現連續化揉捻,首先,茶葉通過進料口放入到進料臺2內,振動平臺振動,進料臺2內儲放的茶葉從進料斗3進入到第一茶葉揉捻機5的揉捻腔內進行揉捻,經第一茶葉揉捻機5揉捻后,為進一步提高揉捻效果,振動平臺振動繼續振動,使茶葉進入到第二茶葉揉捻機7內揉捻,揉捻完成后,振動平臺振動繼續振動,茶葉通過出料斗8滑落到茶葉儲存箱9內。第一茶葉揉捻機5和第二茶葉揉捻機7在揉捻過程中振動平臺暫停運轉。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技術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技術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僅是本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由于文字表達的有限性,而客觀上存在無限的具體結構,對于本
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潤飾或變化,也可以將上述技術特征以適當的方式進行組合;這些改進潤飾、變化或組合,或未經改進將技術的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應視為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茶葉連續揉捻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振動平臺(1)、進料臺(2)、第一茶葉揉捻機(5)、第二茶葉揉捻機(7)和茶葉儲存箱(9),振動平臺(1)頂部設置有傾斜臺面(107),進料臺(2)、第一茶葉揉捻機(5)、第二茶葉揉捻機(7)和茶葉儲存箱(9)固定在傾斜臺面(107)上,第一茶葉揉捻機(5)和第二茶葉揉捻機(7)之間的揉捻腔之間連接過料斗(6),第二茶葉揉捻機(7)的揉捻腔與茶葉儲存箱(9)之間連接出料斗(8),進料臺(2)的底部設置有臺座(201),進料臺(2)的頂部設置有進料口(4),進料臺(2)的側面與第一茶葉揉捻機(5)的揉捻腔之間連接進料斗(3)。/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茶葉連續揉捻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振動平臺(1)、進料臺(2)、第一茶葉揉捻機(5)、第二茶葉揉捻機(7)和茶葉儲存箱(9),振動平臺(1)頂部設置有傾斜臺面(107),進料臺(2)、第一茶葉揉捻機(5)、第二茶葉揉捻機(7)和茶葉儲存箱(9)固定在傾斜臺面(107)上,第一茶葉揉捻機(5)和第二茶葉揉捻機(7)之間的揉捻腔之間連接過料斗(6),第二茶葉揉捻機(7)的揉捻腔與茶葉儲存箱(9)之間連接出料斗(8),進料臺(2)的底部設置有臺座(201),進料臺(2)的頂部設置有進料口(4),進料臺(2)的側面與第一茶葉揉捻機(5)的揉捻腔之間連接進料斗(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茶葉連續揉捻裝置,其特征在于,振動平臺(1)包括平臺本體(105)、振動電機(106)、支撐柱(103)和支撐座(102),支撐座(102)的底部固定連接固定座(101),支...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小虎,
申請(專利權)人:湖南鴻大茶葉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湖南;4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