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基于用戶能力的小區(qū)選擇
本專利技術涉及通信系統(tǒng)。特別地但不排他地,本專利技術涉及根據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3GPP)標準或其等同項或衍生項而進行操作的無線通信系統(tǒng)及其裝置。特別地但不排他地,本專利技術涉及在所謂的新空口(NR)/下一代(NG)/5G型通信設備與長期演進(LTE)型通信設備之間共享用于支持補充上行鏈路(SUL)載波頻率的提供和使用的機制。
技術介紹
3GPP標準的最新發(fā)展被稱為演進分組核心(EPC)網絡和演進UMTS陸地無線電接入網絡(E-UTRAN)的長期演進(LTE),也通稱為“4G”。另外,術語“5G”和“新空口”(NR)是指預期支持各種應用和服務的演進中的通信技術。例如,在下一代移動網絡(NGMN)聯盟的“NGMN5G白皮書”V1.0中描述了5G網絡的各種詳情,該文獻可從https://www.ngmn.org/5g-white-paper.html獲得。3GPP旨在通過所謂的3GPP下一代(NextGen)無線電接入網絡(RAN)和3GPPNextGen核心(NGC)網絡來支持5G。根據3GPP標準,NodeB(或LTE中的“eNB”、5G中的“gNB”)是通信裝置(用戶設備或“UE”)連接至核心網絡并與其它通信裝置或遠程服務器進行通信所經由的基站。通信裝置可以例如是移動通信裝置,諸如移動電話、智能電話、用戶設備、個人數字助理、膝上型/平板計算機、web瀏覽器和/或電子書閱讀器等。這種移動(或者甚至一般是固定的)裝置通常由用戶操作(但是其還可以將所謂的“物聯網”裝置和類似的機器類型通信裝 ...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由蜂窩通信系統(tǒng)中的用戶設備即UE進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n從基站接收小區(qū)選擇信息以用于選擇該基站所操作的小區(qū),其中,所述基站被配置為在上行鏈路通信即UL通信和DL通信所用的第一載波或補充UL載波上接收UL通信;/n對在所述小區(qū)中接收到的信號進行測量;以及/n基于以下各項來判斷針對所述小區(qū)的至少一個小區(qū)選擇標準是否已滿足:所述測量的結果;從所接收到的小區(qū)選擇信息中獲得的參數;以及UE支持在所述小區(qū)中使用所述補充UL載波的能力;/n其中,所述參數:/n在所述UE支持在所述小區(qū)中使用所述補充UL載波的情況下,是從第一小區(qū)選擇信息中獲得的;以及/n在所述UE不支持在所述小區(qū)中使用所述補充UL載波的情況下,是從與所述第一小區(qū)選擇信息不同的第二小區(qū)選擇信息中獲得的。/n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20170929 GB 1715921.11.一種由蜂窩通信系統(tǒng)中的用戶設備即UE進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從基站接收小區(qū)選擇信息以用于選擇該基站所操作的小區(qū),其中,所述基站被配置為在上行鏈路通信即UL通信和DL通信所用的第一載波或補充UL載波上接收UL通信;
對在所述小區(qū)中接收到的信號進行測量;以及
基于以下各項來判斷針對所述小區(qū)的至少一個小區(qū)選擇標準是否已滿足:所述測量的結果;從所接收到的小區(qū)選擇信息中獲得的參數;以及UE支持在所述小區(qū)中使用所述補充UL載波的能力;
其中,所述參數:
在所述UE支持在所述小區(qū)中使用所述補充UL載波的情況下,是從第一小區(qū)選擇信息中獲得的;以及
在所述UE不支持在所述小區(qū)中使用所述補充UL載波的情況下,是從與所述第一小區(qū)選擇信息不同的第二小區(qū)選擇信息中獲得的。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還包括:在系統(tǒng)信息廣播中接收所述小區(qū)選擇信息。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小區(qū)選擇信息包括用于在所述UE支持在所述小區(qū)中使用所述補充UL載波的情況下與所述測量的結果進行比較的至少一個小區(qū)選擇參數,以及所述第二小區(qū)選擇信息包括用于在所述UE不支持在所述小區(qū)中使用所述補充UL載波的情況下與所述測量的結果進行比較的至少一個不同的小區(qū)選擇參數。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個小區(qū)選擇參數包括(例如,取決于所述小區(qū)和/或所述補充UL載波的)小區(qū)特定的小區(qū)選擇參數。
5.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個小區(qū)選擇參數包括最小需要接收信號電平值(例如,“Srxlev”的最小需要接收信號電平值)。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還包括:基于所述判斷,進行以下操作中至少之一:預占所述小區(qū);(再)選擇所述小區(qū);以及將所述小區(qū)添加到服務小區(qū)的集合(例如,載波聚合)。
7.根據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小區(qū)包括(例如,具有不與4G載波共享的相關通信帶寬的)新空口載波即NR載波或5G載波。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補充載波是用于與新空口載波即NR載波或5G載波聚合的4G載波或長期演進載波即LTE載波。
9.根據權利要求1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補充UL載波在多個用戶設備和/或多個小區(qū)之間共享。
10.根據權利要求1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載波在與第一無線電接入技術(例如,新空口無線電接入技術即NR無線電接入技術或5G無線電接入技術)相關聯的頻帶上工作,以及所述補充載波在與第二無線電接入技術(例如,長期演進無線電接入技術即LTE無線電接入技術)相關聯的頻帶上工...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陳玉華,A·蘇亞雷斯,
申請(專利權)人:日本電氣株式會社,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日本;JP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