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廢氣凈化塔。包括塔體,塔體上設置進氣管和排污管,塔體內設置格柵、噴淋管、活性炭層和除霧器,塔體內位于進氣管下方處設置下液斗,下液斗包括下液口,下液斗下方設置傳動裝置;傳動裝置包括葉輪、轉軸、轉盤、拉繩、固定桿、轉動輪和下壓塊。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污水落下作用到葉輪處促使葉輪轉動產生動力,并帶動下壓塊上下運動,打勻排污管口處污水中含有的粉塵、顆粒,同時,在下壓塊向上運動時,能夠帶動部分污水小范圍回流,即對排污管管口處產生吸力,有助于清潔排污管管口,防止堵塞。
A kind of waste gas purification tower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廢氣凈化塔
本專利技術涉及環保設備
,尤其是一種廢氣凈化塔。
技術介紹
廢氣中通常會攜帶大量粉塵及有害物質,不能直接排放到大氣中,因此就需要使用到濕式洗滌塔。在經過霧化帶走廢氣中的粉塵、顆粒后,污水下落并從排污管處排出,此時粉塵、顆粒在污水中并不均勻分布,在污水流至排污管處時,如存在過于集中的粉塵、顆粒,易造成排污管的堵塞,且排污管難以清理。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廢氣凈化塔。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一種廢氣凈化塔,包括塔體,所述塔體上設置有進氣管和排污管,所述塔體內位于進氣管上方處,由下至上依次設置有格柵、噴淋管、活性炭層和除霧器,所述塔體內位于所述進氣管下方處設置有下液斗,所述下液斗包括有下液口,所述下液斗下方設置有傳動裝置;所述傳動裝置包括葉輪、轉軸、轉盤、拉繩、固定桿、轉動輪和下壓塊;所述轉軸一端轉動設置在所述塔體內壁上,所述葉輪設置在所述轉軸上且位于所述下液口正下方,所述轉盤設置在所述轉軸另一端端部處,所述固定桿設置在所述塔體內壁上,所述轉動輪設置在所述固定桿上,所述拉繩一端與所述轉盤側壁相連,另一端穿過所述轉動輪后與所述下壓塊相連,所述下壓塊設置在所述排污管位于所述塔體內側的端口的側邊處。上述方案中,優選的,所述葉輪與所述轉軸固定連接。上述方案中,優選的,所述拉繩與所述轉盤側壁的外沿處相連。上述方案中,優選的,所述固定桿固設在所述塔體內壁上,且所述固定桿設置的位置與轉盤位置相鄰。上述方案中,優選的,所述固定桿下沿所在水平面位于所述轉盤上沿所在水平面的上方。上述方案中,優選的,所述轉動輪固設在所述固定桿上。上述方案中,優選的,所述下壓塊位于所述固定桿正下方。上述方案中,優選的,所述排污管包括第一管和第二管,所述第一管設置在所述塔體上,所述第二管套設在所述第一管上,且所述第二管與所述第一管連接處設置有密封圈。通過設計可拆分式排污管,拆卸后清理更為方便有效。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通過污水落下作用到葉輪處促使葉輪轉動產生動力,并帶動下壓塊上下運動,打勻排污管口處污水中含有的粉塵、顆粒,同時,在下壓塊向上運動時,能夠帶動部分污水小范圍回流,即對排污管管口處產生吸力,有助于清潔排污管管口,防止堵塞。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轉盤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參見圖1和圖2,一種廢氣凈化塔,包括塔體1,塔體1頂部具有排氣口11,內部具有空腔,塔體1上還設置有進氣管12和排污管13,其中進氣管12設置在塔體1下半部位置處,其一端位于塔體1內且該端與塔體1內的空腔連通,另一端位于塔體1外,且進氣管12與塔體1連接處密封設置;排污管13設置在塔體1底部位置處,其同樣一端位于塔體1內且該端與塔體1內的空腔連通,另一端位于塔體1外,位于塔體1內的一端端部處的下沿與塔體1內側底面相抵靠。所述塔體1內位于進氣管12上方處,由下至上依次設置有格柵21、噴淋管22、活性炭層23和除霧器24。格柵21為具有大網孔,大網孔沿垂直方向開設,廢氣穿過格柵后呈分散狀;噴淋管22上具有若干噴嘴221,噴嘴221將液體呈霧狀噴出,在水霧作用下,廢氣中的粉塵、顆粒隨水霧下落,噴淋管22與外部水池222相連,通過水泵223將水池222內的液體從噴嘴221處噴出;活性炭層23用于阻擋廢氣中攜帶的部分水氣;除霧器24用于將廢氣中剩余攜帶的水汽去除,最終,凈化完成的廢氣向上從塔體1的排氣口11處外排。所述塔體1內位于所述進氣管12下方處設置有下液斗3,所述下液斗3包括有下液口31,下液斗呈椎體,其外沿形狀大小與塔體相匹配,優選的方式為直接將下液件焊接在塔體內壁上,霧化后落下的水由下液斗收集,并從下液口處落下。所述下液斗3下方設置有傳動裝置,所述傳動裝置包括葉輪41、轉軸42、轉盤43、拉繩44、固定桿45、轉動輪46和下壓塊47。所述轉軸42一端轉動設置在所述塔體1內壁上,優選的,在塔體1內壁上開設凹槽,凹槽內設置軸承,轉軸該端與軸承相連。所述葉輪41設置在所述轉軸42上且位于所述下液口31正下方,優選的,所述葉輪41與所述轉軸42固定連接。所述轉盤43設置在所述轉軸42另一端端部處,優選的,轉盤43與轉軸42同心且兩者固定連接。所述固定桿45設置在所述塔體1內壁上,優選的,所述固定桿45固設在所述塔體1內壁上,且所述固定桿45設置的位置與轉盤43位置相鄰,所述固定桿45下沿所在水平面位于所述轉盤43上沿所在水平面的上方。所述轉動輪46設置在所述固定桿45上,優選的,兩者的連接方式為固定連接,所述拉繩44一端與所述轉盤43側壁相連,另一端穿過所述轉動輪46后與所述下壓塊47相連,優選的,所述拉繩44與所述轉盤43側壁的外沿處相連。所述下壓塊47設置在所述排污管13位于所述塔體1內側的端口的側邊處,優選的,所述下壓塊47位于所述固定桿45正下方。下壓塊47為具有一定重量的塊狀部件,材質優選為鐵質。為便于排污管的清理,且排污管通常位于塔體處的一端易臟易堵塞,因此將排污管設計為可拆卸式。所述排污管13包括第一管131和第二管132,所述第一管131設置在所述塔體1上,即第一管131一端位于塔體1內,另一端位于塔體1外,所述第二管132套設在所述第一管131上,且所述第二管132與所述第一管131連接處設置有密封圈。通過下液斗3處落下的污水沖擊到葉輪41上,帶動葉輪41轉動,葉輪41帶動轉軸42旋轉,從而使得轉盤43隨之旋轉,通過拉繩44與轉動輪46的配合,帶動下壓塊47一上一下的運動,打散排污管13該處管口處污水中含有的粉塵、顆粒,減少排污管堵塞風險,同時,在下壓塊47向上運動時,能夠帶動部分污水小范圍回流,即對排污管13管口處產生吸力,有助于清潔排污管管口,防止堵塞。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專利技術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廢氣凈化塔,包括塔體,所述塔體上設置有進氣管和排污管,所述塔體內位于進氣管上方處,由下至上依次設置有格柵、噴淋管、活性炭層和除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塔體內位于所述進氣管下方處設置有下液斗,所述下液斗包括有下液口,所述下液斗下方設置有傳動裝置;/n所述傳動裝置包括葉輪、轉軸、轉盤、拉繩、固定桿、轉動輪和下壓塊;/n所述轉軸一端轉動設置在所述塔體內壁上,所述葉輪設置在所述轉軸上且位于所述下液口正下方,所述轉盤設置在所述轉軸另一端端部處,所述固定桿設置在所述塔體內壁上,所述轉動輪設置在所述固定桿上,所述拉繩一端與所述轉盤側壁相連,另一端穿過所述轉動輪后與所述下壓塊相連,所述下壓塊設置在所述排污管位于所述塔體內側的端口的側邊處。/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廢氣凈化塔,包括塔體,所述塔體上設置有進氣管和排污管,所述塔體內位于進氣管上方處,由下至上依次設置有格柵、噴淋管、活性炭層和除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塔體內位于所述進氣管下方處設置有下液斗,所述下液斗包括有下液口,所述下液斗下方設置有傳動裝置;
所述傳動裝置包括葉輪、轉軸、轉盤、拉繩、固定桿、轉動輪和下壓塊;
所述轉軸一端轉動設置在所述塔體內壁上,所述葉輪設置在所述轉軸上且位于所述下液口正下方,所述轉盤設置在所述轉軸另一端端部處,所述固定桿設置在所述塔體內壁上,所述轉動輪設置在所述固定桿上,所述拉繩一端與所述轉盤側壁相連,另一端穿過所述轉動輪后與所述下壓塊相連,所述下壓塊設置在所述排污管位于所述塔體內側的端口的側邊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廢氣凈化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葉輪與所述轉軸固定連接。
3.根據權...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曾波濤,聶慧君,李媚,梅明軍,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宏電環保設備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