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模具配件打孔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臺、設置于工作臺頂面上的電機、打孔裝置及放料裝置,所述電機安裝于所述工作臺的左側,所述打孔裝置及放料裝置設置于所述工作臺的右側,所述電機的輸出軸朝右設置;所述打孔裝置設置于所述電機的右側,所述放料裝置設置于所述打孔裝置的后側;所述打孔裝置包括連軸、鉆頭及兩組固定塊,所述放料裝置包括滑板及兩組滑軌,所述滑板滑動設置于兩組滑軌上,所述滑板的頂面后端設有一擋板,所述擋板正對鉆頭設置;所述滑板后端的工作臺上還設有一推動機構,所述推動機構與所述滑板的后端面相接觸,所述推動機構推動所述滑板在所述滑軌上進行前后移動。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高了打孔效率及質量。
A punching device for Die accessories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模具配件打孔裝置
本技術涉及一模具生產加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模具配件打孔裝置。
技術介紹
現有技術中,對于模具配件進行打孔的時候,一般情況都是直接利用鉆床進行打孔,在這個過程中,在打孔一次的時候,其打孔質量并不是很好,需要多次打孔才能夠打好,這種方式中,效率會比較低,而且多次打孔會影響打孔質量。同時,在打孔之后,鉆頭脫離產品的時候,鉆頭的轉動方向與打孔的方向是一致的,在鉆頭脫離孔位的時候,孔位的側壁會對鉆頭的側部造成一定的磨損,影響刀具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目的是提供一種模具配件打孔裝置,通過使用該結構,提高產品的打孔質量。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模具配件打孔裝置,包括工作臺、設置于工作臺頂面上的電機、打孔裝置及放料裝置,所述電機安裝于所述工作臺的左側,所述打孔裝置及放料裝置設置于所述工作臺的右側,所述電機的輸出軸朝右設置;所述打孔裝置設置于所述電機的右側,所述放料裝置設置于所述打孔裝置的后側;所述打孔裝置包括連軸、鉆頭及兩組固定塊,兩組所述固定塊安裝于所述工作臺上,所述連軸的中部移動插設于兩組所述固定塊上,所述連軸的前端及后端分別設置于兩組所述固定塊的前端外部及后端外部,所述連軸垂直于所述電機的輸出軸設置,所述鉆頭安裝于所述連軸的后端;所述連軸的中部設有對稱設置的前端環形凸起及后端環形凸起,所述前端環形凸起為前大后小的錐形結構,所述后端環形凸起為后大前小的錐形結構,所述電機的輸出軸上設有一錐形凸起,所述錐形凸起的左側直徑大于所述錐形凸起的右側直徑,所述錐形凸起的外緣面與所述前端環形凸起及后端環形凸起的外緣面相匹配,所述錐形凸起設置于所述前端環形凸起與后端環形凸起之間;所述放料裝置包括滑板及兩組滑軌,兩組所述滑軌安裝于所述工作臺的頂面上,兩組所述滑軌分別設置于所述固定塊的左側及右側,所述滑軌平行于所述連軸設置,所述滑板滑動設置于兩組所述滑軌上,所述滑板的頂面后端設有一擋板,所述擋板正對所述鉆頭設置;所述滑板后端的工作臺上還設有一推動機構,所述推動機構與所述滑板的后端面相接觸,所述推動機構推動所述滑板在所述滑軌上進行前后移動。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錐形凸起為橡膠制成。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推動機構包括凸輪、抓桿及彈簧,所述凸輪的底部經一轉軸與所述工作臺轉動相連,所述抓桿的右側與所述凸輪的頂面左側相連,所述凸輪的外緣面與所述滑板的后端面相接觸,所述彈簧的一端與所述抓桿的右端相連,另一端與所述擋板的后端相連,所述抓桿帶動所述凸輪逆時針轉動,所述凸輪推動所述滑板向前移動,所述抓桿帶動所述凸輪順時針轉動,所述彈簧拉動所述滑板向后移動。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滑板的頂面中部設有一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與所述擋板之間構成放料空腔,所述限位板的頂面設有一缺口,所述缺口正對所述鉆頭設置。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滑板的頂面左側及右側分別安裝板,兩組所述安裝板分別設置于所述放料空腔的左側及右側。上述技術方案中,每組所述安裝板上螺接有一限位桿,所述限位桿的內端插設于所述放料空腔內。上述技術方案中,一組所述滑軌的前端頂面上設有一滑板限位機構,所述滑板限位機構包括凸塊及調節螺栓,所述凸塊安裝于所述滑軌的頂面上,所述調節螺栓螺接于所述凸塊上,且所述調節螺栓的后端正對所述滑板的前端面設置。由于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1.本技術中通過放料裝置對產品進行放置,利用推動機構推動放料裝置碰觸鉆頭,鉆頭會推動后端環形凸起與電機輸出軸上面的錐形凸起的外緣面接觸,這樣能夠帶動連軸及鉆頭轉動,利用鉆頭對產品進行加工,加工完成之后放料裝置脫離鉆頭的時候,會帶動鉆頭及連軸向后移動,使錐形凸起與后端環形凸起脫離,并碰觸到前端環形凸起,帶動鉆頭反向轉動,快速的實現鉆頭與產品的脫離,同時將初步加工的孔位進行快速的反向加工,提高打孔質量,而且便于產品與鉆頭的分離,減少刀具的磨損,延長刀具的使用壽命。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一中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實施例一中產品打孔過程中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實施例一中產品打孔完成之后脫離鉆頭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工作臺;2、電機;3、連軸;4、鉆頭;5、固定塊;6、前端環形凸起;7、后端環形凸起;8、錐形凸起;9、滑板;10、滑軌;11、擋板;12、產品;13、凸輪;14、抓桿;15、彈簧;16、限位板;17、放料空腔;18、缺口;19、安裝板;20、限位桿;21、凸塊;22、調節螺栓;23、轉軸。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描述:實施例一:參見圖1~3所示,一種模具配件打孔裝置,包括工作臺1、設置于工作臺1頂面上的電機2、打孔裝置及放料裝置,所述電機安裝于所述工作臺的左側,所述打孔裝置及放料裝置設置于所述工作臺的右側,所述電機的輸出軸朝右設置;所述打孔裝置設置于所述電機的右側,所述放料裝置設置于所述打孔裝置的后側;所述打孔裝置包括連軸3、鉆頭4及兩組固定塊5,兩組所述固定塊安裝于所述工作臺上,所述連軸的中部移動插設于兩組所述固定塊上,所述連軸的前端及后端分別設置于兩組所述固定塊的前端外部及后端外部,所述連軸垂直于所述電機的輸出軸設置,所述鉆頭4安裝于所述連軸3的后端;所述連軸3的中部設有對稱設置的前端環形凸起6及后端環形凸起7,所述前端環形凸起為前大后小的錐形結構,所述后端環形凸起為后大前小的錐形結構,所述電機的輸出軸上設有一錐形凸起8,所述錐形凸起的左側直徑大于所述錐形凸起的右側直徑,所述錐形凸起的外緣面與所述前端環形凸起及后端環形凸起的外緣面相匹配,所述錐形凸起設置于所述前端環形凸起與后端環形凸起之間。也就是錐形凸起的外緣面與前、后端環形凸起的外緣面均為斜面,在錐形凸起轉動的時候,與前端環形凸起或者后端環形凸起的外緣面接觸的時候,能夠帶動連軸同步轉動。所述放料裝置包括滑板9及兩組滑軌10,兩組所述滑軌安裝于所述工作臺的頂面上,兩組所述滑軌分別設置于所述固定塊的左側及右側,所述滑軌平行于所述連軸設置,所述滑板滑動設置于兩組所述滑軌上,所述滑板的頂面后端設有一擋板11,所述擋板正對所述鉆頭設置;所述滑板9后端的工作臺上還設有一推動機構,所述推動機構與所述滑板的后端面相接觸,所述推動機構推動所述滑板在所述滑軌上進行前后移動。在本實施例中,在使用時,操作人員先將產品12放在滑板上,產品的后端抵在擋板上面,然后操作人員抓住推動機構,推動滑板及產品向前推動,產品先碰觸到鉆頭,然后推動鉆頭及連軸向前移動,這樣后端環形凸起的外緣面就會碰觸到電機輸出軸上面的錐形凸起,以錐形凸起順時針轉動為例,錐形凸起碰觸到后端環形凸起之后,會帶動后端環形凸起逆時針轉動,這樣就會帶動連軸及鉆頭逆時針轉動,同時錐形凸起也會組織連軸繼續向前游動,這樣推動機構帶動推板及產品向前移動的時候,會通過鉆頭對產品進行鉆孔加工。鉆孔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模具配件打孔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臺、設置于工作臺頂面上的電機、打孔裝置及放料裝置,所述電機安裝于所述工作臺的左側,所述打孔裝置及放料裝置設置于所述工作臺的右側,所述電機的輸出軸朝右設置;/n所述打孔裝置設置于所述電機的右側,所述放料裝置設置于所述打孔裝置的后側;/n所述打孔裝置包括連軸、鉆頭及兩組固定塊,兩組所述固定塊安裝于所述工作臺上,所述連軸的中部移動插設于兩組所述固定塊上,所述連軸的前端及后端分別設置于兩組所述固定塊的前端外部及后端外部,所述連軸垂直于所述電機的輸出軸設置,所述鉆頭安裝于所述連軸的后端;/n所述連軸的中部設有對稱設置的前端環形凸起及后端環形凸起,所述前端環形凸起為前大后小的錐形結構,所述后端環形凸起為后大前小的錐形結構,所述電機的輸出軸上設有一錐形凸起,所述錐形凸起的左側直徑大于所述錐形凸起的右側直徑,所述錐形凸起的外緣面與所述前端環形凸起及后端環形凸起的外緣面相匹配,所述錐形凸起設置于所述前端環形凸起與后端環形凸起之間;/n所述放料裝置包括滑板及兩組滑軌,兩組所述滑軌安裝于所述工作臺的頂面上,兩組所述滑軌分別設置于所述固定塊的左側及右側,所述滑軌平行于所述連軸設置,所述滑板滑動設置于兩組所述滑軌上,所述滑板的頂面后端設有一擋板,所述擋板正對所述鉆頭設置;/n所述滑板后端的工作臺上還設有一推動機構,所述推動機構與所述滑板的后端面相接觸,所述推動機構推動所述滑板在所述滑軌上進行前后移動。/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模具配件打孔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臺、設置于工作臺頂面上的電機、打孔裝置及放料裝置,所述電機安裝于所述工作臺的左側,所述打孔裝置及放料裝置設置于所述工作臺的右側,所述電機的輸出軸朝右設置;
所述打孔裝置設置于所述電機的右側,所述放料裝置設置于所述打孔裝置的后側;
所述打孔裝置包括連軸、鉆頭及兩組固定塊,兩組所述固定塊安裝于所述工作臺上,所述連軸的中部移動插設于兩組所述固定塊上,所述連軸的前端及后端分別設置于兩組所述固定塊的前端外部及后端外部,所述連軸垂直于所述電機的輸出軸設置,所述鉆頭安裝于所述連軸的后端;
所述連軸的中部設有對稱設置的前端環形凸起及后端環形凸起,所述前端環形凸起為前大后小的錐形結構,所述后端環形凸起為后大前小的錐形結構,所述電機的輸出軸上設有一錐形凸起,所述錐形凸起的左側直徑大于所述錐形凸起的右側直徑,所述錐形凸起的外緣面與所述前端環形凸起及后端環形凸起的外緣面相匹配,所述錐形凸起設置于所述前端環形凸起與后端環形凸起之間;
所述放料裝置包括滑板及兩組滑軌,兩組所述滑軌安裝于所述工作臺的頂面上,兩組所述滑軌分別設置于所述固定塊的左側及右側,所述滑軌平行于所述連軸設置,所述滑板滑動設置于兩組所述滑軌上,所述滑板的頂面后端設有一擋板,所述擋板正對所述鉆頭設置;
所述滑板后端的工作臺上還設有一推動機構,所述推動機構與所述滑板的后端面相接觸,所述推動機構推動所述滑板在所述滑軌上進行前后移動。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紅博,羅敬賽,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鴻普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