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光伏太陽能電池濕法刻蝕簡易水膜裝置
本技術涉及光伏電池制作
,尤其涉及一種光伏太陽能電池濕法刻蝕簡易水膜裝置。
技術介紹
太陽能電池作為綠色、環保的新能源受到全世界的廣泛關注。全球光伏產業發展非常迅速,國內的光伏產業不斷發展壯大。隨著行業的不斷發展,客戶對電池片的外觀要求也越來越高。濕法刻蝕是電池生產環節過程中一個關鍵步驟,濕法刻蝕過程控制不好,就會產生刻蝕邊表面,影響電池片外觀。目前行業里濕法刻蝕普遍使用Schmid與Rena兩種設備,Schmid濕法刻蝕設備設計安裝水膜裝置,很好保護硅片表面外觀,穩定性較高,但這種設備比較貴,而且耗酸量大,生產成本相對較高,很多廠家不愿意選擇該種設備進行生產;Rena濕法刻蝕設備未設計安裝水膜裝置,設備相對便宜,而且耗酸量小,但由于缺失水膜裝置,容易產生大量刻蝕邊表面,嚴重影響電池片外觀。廠家后續也開發設計出自己的水膜裝置,但是價格比較貴,售價昂貴,不適用于中小企業。因此,亟需本領域技術員針對現有的RENA刻蝕設備研發一種光伏太陽能電池濕法刻蝕簡易水膜裝置,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光伏太陽能電池濕法刻蝕簡易水膜裝置,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具體方案如下:一種光伏太陽能電池濕法刻蝕簡易水膜裝置,包括滾輪,硅片進口位置處設有水膜裝置,所述水膜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滾輪上方的噴水管,以及與所述噴水管連通的進水管,以及所述噴水管上設置的多個噴水孔,所述噴水孔正對所述滾輪上方通過的硅片噴射。 >具體的,所述進水管上還連接有流量控制裝置以及壓力控制裝置。具體的,所述噴水管還連接有動力旋轉裝置,所述動力旋轉裝置可以控制所述噴水管轉動,以此來控制所述噴水孔噴射出來的水噴射到所述硅片上表面。具體的,還包括沿所述硅片的入料方向設置在所述噴水管后方的擠水輥。具體的,所述擠水輥的中部直徑D2與兩端直徑D1的差值不小于所述硅片的厚度。具體的,所述擠水輥中部直徑D2為30.92mm,所述擠水輥兩端直徑D1為32mm,所述擠水輥傳動軸直徑d為9mm,所述擠水輥的兩端直徑D1的長度L為25mm。具體的,所述噴水管與所述擠水輥之間的距離為20-40cm。具體的,所述硅片出口位置處還設有擋板,所述擋板距離通過的所述硅片上方的垂直距離距離D為0.8-1.2cm。具體的,所述噴水孔的孔徑為1mm,孔間距為1-2mm。具體的,本裝置適用于RENA刻蝕設備。本技術提供的光伏太陽能電池濕法刻蝕簡易水膜裝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現有刻蝕設備的基礎上進行改造,改造成本低,可以有效提高刻蝕過程的A級品率,為企業減少生產成本。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本技術提供的水膜裝置結構示意圖。圖2為壓板工作狀態示意圖。圖3為擠水輥結構示意圖。圖中:10、滾輪20、噴水管21、進水管22、噴水孔30、擠水輥40、硅片50、擋板。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圖1為本技術提供的水膜裝置結構示意圖,圖2為壓板工作狀態示意圖,圖3為擠水輥結構示意圖。參照圖1-3所示,本技術一種光伏太陽能電池濕法刻蝕簡易水膜裝置,包括滾輪10,硅片進口位置(硅片的入料方向在圖1和圖2中參見箭頭所示)處設有水膜裝置,所述水膜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滾輪10上方的噴水管20,以及與所述噴水管20連通的進水管21,以及所述噴水管20上設置的多個噴水孔22,所述噴水孔22正對所述滾輪10上方通過的硅片40噴射。具體的,所述進水管21上還連接有流量控制裝置(未圖示)及壓力控制裝置(未圖示),來控制噴水管20的噴水量和噴水壓力,因其為現有技術的一部分,故未做圖示意。具體的,所述噴水管20還連接有動力旋轉裝置,所述動力旋轉裝置可以控制所述噴水管20轉動,以此來控制所述噴水孔22噴射出來的水的噴射角度,保證可以噴射到所述硅片40上表面。具體的,還包括沿所述硅片40的入料方向設置在所述噴水管20后方的擠水輥30,硅片通過擠水輥后,擠水輥30可以使硅片表面的水珠附著均勻。具體的,所述擠水輥30的中部直徑D2與兩端直徑D1的差值不小于所述硅片40的厚度。具體的,所述擠水輥30中部直徑D2為30.92mm,所述擠水輥30兩端直徑D1為32mm,所述擠水輥30傳動軸直徑d為9mm,所述擠水輥30的兩端直徑D1的長度L為25mm。具體的,所述噴水管20與所述擠水輥30之間的距離為20-40cm。具體的,所述硅片40出口位置處還設有擋板50,所述擋板50距離通過的所述硅片40上方的垂直距離距離D為0.8-1.2cm。具體的,所述噴水孔22的孔徑為1mm,孔間距為1-2mm。具體的,本裝置適用于RENA刻蝕設備。上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實施例進行了描述,但是本技術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技術的啟示下,在不脫離本技術宗旨和權利要求所保護的范圍情況下,還可做出很多形式,這些均屬于本技術的保護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光伏太陽能電池濕法刻蝕簡易水膜裝置,包括滾輪(10),其特征在于:硅片進口位置處設有水膜裝置,所述水膜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滾輪(10)上方的噴水管(20),以及與所述噴水管(20)連通的進水管(21),以及所述噴水管(20)上設置的多個噴水孔(22),所述噴水孔(22)正對所述滾輪(10)上方通過的硅片(40)噴射。/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光伏太陽能電池濕法刻蝕簡易水膜裝置,包括滾輪(10),其特征在于:硅片進口位置處設有水膜裝置,所述水膜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滾輪(10)上方的噴水管(20),以及與所述噴水管(20)連通的進水管(21),以及所述噴水管(20)上設置的多個噴水孔(22),所述噴水孔(22)正對所述滾輪(10)上方通過的硅片(40)噴射。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光伏太陽能電池濕法刻蝕簡易水膜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管(21)上還連接有流量控制裝置以及壓力控制裝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光伏太陽能電池濕法刻蝕簡易水膜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噴水管(20)還連接有動力旋轉裝置,所述動力旋轉裝置可以控制所述噴水管(20)轉動,以此來控制所述噴水孔(22)噴射出來的水噴射到所述硅片(40)上表面。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光伏太陽能電池濕法刻蝕簡易水膜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沿所述硅片(40)的入料方向設置在所述噴水管(20)后方的擠水輥(30)。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光伏太陽能電池濕法刻蝕簡易水膜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擠水輥(3...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曾德棟,鮑亞平,陳議文,崔紅云,韓錦明,
申請(專利權)人:海南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海南;46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