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氣液分離裝置,它包括罐體(1),在罐體(1)上連通有進污管(2),在罐體(1)上還設有污液排放口(4),其特征在于:在罐體(1)內設有折流分離板部件(5),在折流分離板部件(5)上方設有隔板(8),在隔板(8)上均布有一組與罐體(1)內連通的消音器(6),在隔板(8)上設有支撐桿(7),支撐桿(7)上連接有外罩(9)。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結構簡單,安裝、維修簡便,氣液分離效果好,可有效降低設備噪聲,通用性強等等優點。
A gas-liquid separation device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氣液分離裝置
:本技術涉及一種排污
,具體地說就是一種氣液分離裝置。
技術介紹
:在各類以氣體壓縮機為代表的化工機械當中,由于氣體壓縮過程中會析出油、水等液體,為防止液體進入壓縮腔,造成壓縮機氣缸內發生液擊事故,需要將氣體中的液體分離后排出系統;而排出系統的是有壓力狀態的氣和液混合體,需要進行收集后分類排放,不得影響周邊環境,目前比較傳統的方式是將各排放點的氣、液通過管路接到一只緩沖分離容器中,然后利用容器當中的緩沖進行分離,將氣和液分離開來。傳統的緩沖分離容器是將帶壓力的廢氣、廢液混合體從各個進口直接導入緩沖分離容器內,由于氣體和液體的密度及物性不同,廢氣在緩沖分離容器內迅速膨脹降壓,通過頂部的放空管引至安全部位放空至大氣;廢液則在撞擊緩沖分離容器筒體內壁后,由于重力作用落入緩沖分離容器底部,定期通過閥門進行排放處理。而這種形式的緩沖分離容器是目前應用較為普遍的一種氣液收集處理裝置,可以滿足氣液分離后再排放的基本要求;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1)需單獨配備放空管,結構復雜,增加安裝、維護難度,由于此類緩沖分離容器收集的氣體介質無毒無害,且排放后壓力接近于常壓,因此完全具備就地釋放的條件,但由于此緩沖分離容器結構的局限性(氣、液釋放后沒有完全隔離),因此還需要單獨配備一段放空管將廢氣引至安全位置放空,這種設計不但結構復雜,而且增加了安裝和檢修的難度。(2)無獨立設置的氣液分離裝置,分離效果不明顯,此類緩沖分離容器僅僅是靠廢氣、廢液混合物進入罐體后,氣體產生膨脹后利用其與廢液密度的不同將其分離開來,廢氣通過緩沖分離容器頂部引管釋放,廢液通過緩沖分離容器底部的放污口接出進行排放。由于此設備中無獨立設置的氣液分離裝置,廢氣、廢液無法被徹底分離,廢液一旦連同廢氣從頂部被排出,將會對設備甚至環境造成污染。(3)無降噪裝置,排放時噪聲較大,帶壓力的廢氣、廢液直接排入罐體內時,會產生噪音,此類緩沖分離容器未設置有降噪裝置,噪聲會影響整臺設備的噪音系數,對環境產生影響。(4)罐體加工量大,通用性不強,由于一臺壓縮機或化工設備中往往有多個排污點,因此傳統緩沖分離容器上往往需要加工多個排污口以連接各個排污點,這就使得罐體的加工量大大增加。而由于每臺設備的排污點數量不盡相同,往往每次都需要根據設備排污點的數量來加工罐體的排污口,因此此類緩沖分離容器通用性不強。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就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氣液分離裝置。本申請提供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氣液分離裝置,它包括罐體,在罐體上連通有進污管,在罐體上還設有污液排放口,其特征在于:在罐體頂端設有開口,在罐體內設有折流分離板部件,在折流分離板部件上方設有隔板,在隔板上均布有一組與罐體內連通的消音器,在隔板上設有支撐桿,支撐桿上連接有外罩,所述外罩罩設在罐體頂端的開口外側且外罩的內壁與罐體的外壁之間設有一定間隙。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還可以有以下進一步的技術方案:在所述的進污管上并聯有一組進污支管,在每根進污支管上均設有對應配合控制閥。所述的折流分離板部件包括水平分布的上蓋板,在上蓋板寬度邊上通過過渡板連接有豎直分布的隔板,在隔板下端部連接有水平分布的下蓋板,在下蓋板上均布有一組氣孔。技術優點:本技術具有結構簡單,安裝、維修簡便,氣液分離效果好,可有效降低設備噪聲,通用性強等等優點。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中折流分離板部件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和2所示,一種氣液分離裝置,它包括一個上端開口的罐體1,在包括罐體1的中上部通過法蘭2a連通有進污管2,在罐體1外側的進污管2并聯有一組進污支管3,在每個進污支管3上均設有對應配合控制閥3a。在罐體1內的底部設有污液排放口4,在進污管2與罐體1連通口1a一側的罐體內設有與連通口1a對應分布的折流分離板部件5。所述的折流分離板部件5包括位于連通口1a上方的罐體內壁上焊接有水平分布的上蓋板5a,在連通口1a下方的罐體內壁上焊接有水平分布的下蓋板5b,在下蓋板5b上均布有一組氣孔5c。在上蓋板5a寬度邊上通過弧形的過渡板5d連接有豎直分布的隔板5e,所述隔板5e的長度方向的兩側端部均與罐體內壁焊接在一起。所述隔板5e下端部一側側壁與下蓋板5b寬度邊端面焊接在一起。所述的上蓋板5a和下蓋板5b位于隔板5e的左右兩側,通過上蓋板5a、過渡板5d、隔板5e以及下蓋板5b將罐體1內部空間分割成上空間a和下部空間b。所述的上蓋板5a、過渡板5d、隔板5e為一體式結構。在上蓋板5a下表面上焊接有與連通口1a對應分布豎板5f,所述的豎板5f的寬度小于隔板5e的寬度,在豎板5f底部通過弧形的過渡連接有平板5g,平板5g的一端與豎板5f焊接在一起并與豎板5f相互垂直。所述的豎板5f與平板5g為一體式結構且均為孔板。在上蓋板5a上方的罐體1內設有一個水平分布的隔板8,所述的隔板8為圓形,其外圓面與罐體1內壁焊接在一起。在隔板8上均布有一組消音器6,在隔板8設有與一組與消音器6對應分布的出氣孔1b,在所述的一組消音器6中間的頂蓋上豎直焊接有支撐桿7,在支撐桿7上端設有同軸分布的螺桿,在螺桿套有一個圓槽形的外罩9,且外罩9直徑大于罐體1的直徑,使得外罩9內壁與罐體1外壁之間還設有環形的間隙。在螺桿上端部設有與外罩9對應配合的鎖緊螺母7a。工作過程:廢氣與廢液的混合物從進入罐體1時直接撞擊到豎板5f上,液體通過豎板5f后在撞擊隔板5e,而后下落一部分會在撞擊平板5g,通過三次撞擊以及經過孔板的兩次過濾能有效將廢液中混合的廢氣分離出來。廢液會在隔板5e的引導下下落到罐體1底部并從污液排放口4排出。而由于上蓋板5a與隔板5e的阻擋,使得廢氣只能下行一段距離,因此廢氣能進一步與廢液分離,再從下蓋板5b上的氣孔5c中進入罐體1中的上空間a,這里杜絕了廢液進而罐體1中的上空間a的可能。廢氣在通過隔板8上的出氣孔1b進入消音器6,經過消音處理后,從外罩8內壁與罐體1外壁之間的環形間隙處排出。圖1中的空心箭頭為廢氣運動的方向而實心箭頭為廢液運動的方向。所述消音器6為外購部件,由于其是現有技術因此這里對其結構不再贅敘。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氣液分離裝置,它包括罐體(1),在罐體(1)上連通有進污管(2),在罐體(1)上還設有污液排放口(4),其特征在于:在罐體(1)頂端設有開口,在罐體(1)內設有折流分離板部件(5),在折流分離板部件(5)上方設有隔板(8),在隔板(8)上均布有一組與罐體(1)內連通的消音器(6),在隔板(8)上設有支撐桿(7),支撐桿(7)上連接有外罩(9),所述外罩(9)罩設在罐體(1)頂端的開口外側且外罩(9)的內壁與罐體(1)的外壁之間設有一定間隙。/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氣液分離裝置,它包括罐體(1),在罐體(1)上連通有進污管(2),在罐體(1)上還設有污液排放口(4),其特征在于:在罐體(1)頂端設有開口,在罐體(1)內設有折流分離板部件(5),在折流分離板部件(5)上方設有隔板(8),在隔板(8)上均布有一組與罐體(1)內連通的消音器(6),在隔板(8)上設有支撐桿(7),支撐桿(7)上連接有外罩(9),所述外罩(9)罩設在罐體(1)頂端的開口外側且外罩(9)的內壁與罐體(1)的外壁之間設有一定間隙。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玉東,朱峰,王孝磊,沈衛兵,
申請(專利權)人:安瑞科蚌埠壓縮機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