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擦凈機前離子風吹掃裝置,其包括高壓風管、離子棒,所述離子棒通過連接組件固定在高壓風管上;所述高壓風管的周向設置一排出氣口,所述高壓風管上出氣口與離子棒的電極針形成一夾角,高壓流體經出氣口流出形成的扇形空氣流將離子棒電離出的正負離子輸送至車體上,以消除車體灰塵中靜電。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擦凈機前離子風吹掃裝置,其結構合理,操作便捷,有效消除了車體灰塵靜電,保證了后續的擦凈效果,提高車體噴漆的附著力,提升車身油漆噴涂效果。
An ion air blowing device in front of the cleaning machine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擦凈機前離子風吹掃裝置
本技術屬于汽車制造
,涉及一種擦凈機前離子風吹掃裝置。
技術介紹
擦凈工藝是涂裝表面處理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其主要作用是消除被涂物表面附帶的打磨灰、拋光灰、靜電等,以避免因此造成的漆膜缺陷。保證涂裝前車身表面潔凈是涂裝質量重要且最基本的保證。在擦凈工藝執行之前,需要對車體表面的灰塵進行處理,以消除車體表面的灰塵及靜電,保證擦凈工藝執行的效果;若擦凈工藝執行前未對車體表面灰塵進行預先處理,則會延長擦凈工藝的執行時間,消耗擦凈工藝中使用的擦凈裝置的壽命,增加生產成本。因此,亟需設計一種擦凈機前離子風吹掃裝置,解決存在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提供的一種擦凈機前離子風吹掃裝置,其結構合理,操作便捷,有效消除了車體灰塵靜電,保證了后續的擦凈效果,提高車體噴漆的附著力,提升車身油漆噴涂效果。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的一種擦凈機前離子風吹掃裝置,其包括高壓風管、離子棒,所述離子棒通過連接組件固定在高壓風管上;所述高壓風管的周向設置一排出氣口,所述高壓風管上出氣口與離子棒的電極針形成一夾角,高壓流體經出氣口流出形成的扇形空氣流將離子棒電離出的正負離子輸送至車體上,以消除車體灰塵中靜電。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高壓風管上出氣口與離子棒的電極針形成的夾角為30-60°。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連接組件包括上環體、下環體及轉接件,所述上環體及下環體扣合固定在高壓風管的周向,所述轉接件固定在上環體上,所述離子棒固定在轉接件上。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轉接件為V型件,所述轉接件一端固定在上環體上,其另一端固定在離子棒上。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高壓風管上出氣口與離子棒的電極針形成的夾角為39°。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連接組件的數量不少于兩件。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高壓風管的周向設置的出氣口沿高壓風管的軸線方向設置。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高壓風管的出氣口均布設置,所述連接組件與出氣口交錯設置。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高壓風管相鄰出氣口之間的距離為80-100mm。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轉接件上的V型角與車體前進方向相對,使得離子棒電離出的正負離子輸送方向與高壓風管上出氣口的方向相交。本技術有益效果:本技術提供的一種擦凈機前離子風吹掃裝置,其結構合理,操作便捷,有效消除了車體灰塵靜電,保證了后續的擦凈效果,提高車體噴漆的附著力,提升車身油漆噴涂效果。附圖說明通過結合以下附圖所作的詳細描述,本技術的上述優點將變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這些附圖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技術,其中:圖1是本技術所述一種擦凈機前離子風吹掃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之上環體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之下環體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之轉接件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技術之高壓風管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技術所述擦凈機前離子風吹掃裝置的應用實施例對應示意圖;圖7是圖6對應擦凈機前離子風吹掃裝置沿高壓風管軸線方向的側視圖。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如下:10.高壓風管;11.出氣口;20.離子棒;30.連接組件;31.上環體;32.下環體;33.轉接件;40.固定板;50.軸承座。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和附圖,對本技術進行詳細說明。在此記載的實施例為本技術的特定的具體實施方式,用于說明本技術的構思,均是解釋性和示例性的,不應解釋為對本技術實施方式及本技術范圍的限制。除在此記載的實施例外,本領域技術人員還能夠基于本申請權利要求書和說明書所公開的內容采用顯而易見的其它技術方案,這些技術方案包括采用對在此記載的實施例的做出任何顯而易見的替換和修改的技術方案。本說明書的附圖為示意圖,輔助說明本技術的構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狀及其相互關系。請注意,為了便于清楚地表現出本技術實施例的各部件的結構,各附圖之間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繪制。相同的參考標記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本申請所述一種擦凈機前離子風吹掃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及圖5所示,其包括高壓風管10、離子棒20,所述離子棒20通過連接組件30固定在高壓風管10上;所述高壓風管10的周向設置一排出氣口11,所述高壓風管10上出氣口11與離子棒20的電極針形成一夾角,高壓流體經出氣口11流出形成的扇形空氣流將離子棒20電離出的正負離子輸送至車體上,以消除車體灰塵中靜電。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高壓風管10上出氣口11與離子棒20的電極針形成的夾角為30-60°,高壓流體經出氣口11流出形成扇形空氣流,扇形空氣流將離子棒20電離出的正負離子輸送至車體上;當物體表面所帶電荷為負電荷時,它會吸引氣流中的正電荷,當物體表面所帶電荷為正電荷時,它會吸引氣流中的負電荷,從而使物體表面上的靜電被中和,以消除車體灰塵中靜電。本技術中,連接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至圖4所示,連接組件30包括上環體31、下環體32及轉接件33,所述上環體31及下環體32扣合固定在高壓風管10的周向,所述轉接件33固定在上環體31上,所述離子棒20固定在轉接件33上。圖5是本技術之高壓風管的結構示意圖,所述高壓風管10的周向設置的出氣口11沿高壓風管10的軸線方向設置,所述高壓風管10的出氣口11均布設置,所述連接組件30與出氣口11交錯設置,以避免連接組件30上的上環體31、下環體32將高壓風管10上的出氣口11堵住而影響出氣效果。本技術中,所述高壓風管10相鄰出氣口11之間的距離為80-100mm。在圖5所示的實施例中,所述高壓風管10相鄰出氣口11之間的距離為100mm,高速的壓縮空氣通過高壓風管10的出氣口11噴出,以將離子棒20電離出的正負離子輸送至車體上。本申請中,所述轉接件33為V型件,所述轉接件33一端固定在上環體31上,其另一端固定在離子棒20上。所述轉接件上的V型角與車體前進方向相對,使得離子棒20電離出的正負離子輸送方向與高壓風管上出氣口的方向相交,高壓流體經出氣口11流出形成的扇形空氣流將離子棒20電離出的正負離子輸送至車體上,以消除車體灰塵中靜電。圖6及圖7是本技術所述擦凈機前離子風吹掃裝置的應用實施例的示意圖,本申請所述擦凈機前離子風吹掃裝置的兩端由固定板40及軸承座50固定,所述連接組件30的數量三件,以保證離子棒20固定的可靠性。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高壓風管10上出氣口11與離子棒20的電極針形成的夾角θ為39°,使得離子棒20電離出的正負離子輸送方向與高壓風管上出氣口的方向相交,高壓流體經出氣口11流出形成扇形空氣流,扇形空氣流將離子棒20電離出的正負離子輸送至車體上;當物體表面所帶電荷為負電荷時,它會吸引氣流中的正電荷,當物體表面所帶電荷為正電荷時,它會吸引氣流中的負電荷,從而使物體表面上的靜電被中和,以消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擦凈機前離子風吹掃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壓風管、離子棒,所述離子棒通過連接組件固定在高壓風管上;所述高壓風管的周向設置一排出氣口,所述高壓風管上出氣口與離子棒的電極針形成一夾角,高壓流體經出氣口流出形成的扇形空氣流將離子棒電離出的正負離子輸送至車體上。/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擦凈機前離子風吹掃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壓風管、離子棒,所述離子棒通過連接組件固定在高壓風管上;所述高壓風管的周向設置一排出氣口,所述高壓風管上出氣口與離子棒的電極針形成一夾角,高壓流體經出氣口流出形成的扇形空氣流將離子棒電離出的正負離子輸送至車體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擦凈機前離子風吹掃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壓風管上出氣口與離子棒的電極針形成的夾角為30-6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擦凈機前離子風吹掃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組件包括上環體、下環體及轉接件,所述上環體及下環體扣合固定在高壓風管的周向,所述轉接件固定在上環體上,所述離子棒固定在轉接件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擦凈機前離子風吹掃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接件為V型件,所述轉接件一端固定在上環體上,其另一端固定在離子棒上。
5.根據權利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海峰,孫俊達,高峰,朱云云,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炎凌嘉業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