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種植技術領域,公開了提供南方紅豆杉的嫁接方法及其雜交種子園的營建方法。南方紅豆杉的嫁接方法包括:2月中旬對南方紅豆杉進行嫁接,嫁接時,選用的接穗為主梢,長度1.5~2cm,接穗上的接芽包括頂芽或腋芽,所述接穗帶葉1~3片。該嫁接方法嫁接南方紅豆杉可使南方紅豆杉傷口愈合率高,后期形成的冠型好,抽梢成活率高。雜交種子園的營建方法,包括:按照上述方法提供的南方紅豆杉的嫁接方法分別嫁接得到母本植株和父本植株;在種子園中種植嫁接后的母本植株和父本植株,母本植株與父本植株的株數配比為18~20:1,行距和株距分別為1.7~1.9m、1.7~1.9m。該雜交種子園可滿足其珍貴用材林造林良種用種。
Grafting methods of Taxus chinensis and construction methods of hybrid seed orchard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南方紅豆杉的嫁接方法及其雜交種子園的營建方法
本專利技術涉及種植
,具體而言,涉及南方紅豆杉的嫁接方法及其雜交種子園的營建方法。
技術介紹
南方紅豆杉,常綠喬木,樹皮淡灰色,縱裂成長條薄片;芽鱗頂端鈍或稍尖,脫落或部分宿存于小枝基部。葉2列,近鐮刀形,長1.5~4.5厘米,背面中脈帶上無乳頭角質突起,或有時有零星分布,或與氣孔帶鄰近的中脈兩邊有1至數條乳頭狀角質突起,顏色與氣孔帶不同,淡綠色,邊帶寬而明顯。種子倒卵圓形或柱狀長卵形,長7~8毫米,通常上部較寬,生于紅色肉質杯狀假種皮中。種子可榨油;樹皮含單寧;木材可供作用材。南京和上海都有栽培;用種子繁殖,也可扦插。分布于長江流域以南各省區,以及河南和陜西。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南方紅豆杉具有較高的材用經濟價值、園林價值和藥用價值,因此,繁育出優質的南方紅豆杉具有重要意義。鑒于此,特提出本專利技術。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南方紅豆杉的嫁接方法及其雜交種子園的營建方法。本專利技術是這樣實現的:第一方面,實施例提供一種南方紅豆杉的嫁接方法,包括:2月中旬對南方紅豆杉進行嫁接,嫁接時,選用的接穗為主梢,長度1.5~2cm,接穗上的接芽包括頂芽或腋芽,接穗帶葉1~3片。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接穗靠近接口處的桿徑為0.2~0.3cm;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接穗為主梢,長度1.5~2cm。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嫁接時采用食品級保鮮膜作為綁帶;優選地,綁帶寬2.5~3cm。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嫁接用的砧木為2~3年生苗,地徑1~2cm,砧木保留最低的一輪側枝3~4枝截干。第二方面,實施例提供一種雜交種子園的營建方法,包括:按照上述任一實施方法提供的南方紅豆杉的嫁接方法分別嫁接得到母本植株和父本植株;在種子園中種植嫁接后的母本植株和父本植株,母本植株與父本植株的株數配比為18~20:1,行距和株距分別為1.7~1.9m、1.7~1.9m;或者,在種植園中種植砧木,行距和株距分別為1.7~1.9m、1.7~1.9m;然后將雌性接穗和雄性接穗分別按照上述任一實施方式提供的嫁接方法嫁接到對應的砧木上對應得到母本植株和父本植株,母本植株與父本植株的株數配比為18~20:1。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母本植株的雌性接穗來自于:6~8年生,樹高3.5~4.0m,地徑6.2~6.6cm的雌性南方紅豆杉。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父本植株的雄性接穗來自于:15~20年生,樹高8~10m,胸徑16~18cm的雄性南方紅豆杉。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父本植株可移動。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嫁接后抹除砧木萌芽;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抹除時間為每年3月至5月和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2月中旬嫁接有利于南方紅豆杉傷口愈合,提高抽梢率;選用主梢作為接穗,嫁接后全抽主梢,可保證形成完整冠型,避免選擇側枝嫁接出現偏冠,接穗長度1.5~2cm,用主干的葉腋嫁接,可增加優良品種的擴繁量。而合適葉片數量(1~3片)能保證正常的光合作用,及合適的水分蒸騰,可保證嫁接抽梢的成活率。本專利技術提供的雜交種子園的營建方法,由于父本和母本均是采用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嫁接方法嫁接得到,因此,該雜交種子園可滿足珍貴用材林造林良種用種的繁育。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專利技術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范圍的限定,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圖1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實施例雜交種子園的營建方法母本和父本分布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實施例中未注明具體條件者,按照常規條件或制造商建議的條件進行。所用試劑或儀器未注明生產廠商者,均為可以通過市售購買獲得的常規產品。下面對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南方紅豆杉的嫁接方法和雜交種子園的營建方法進行具體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南方紅豆杉的嫁接方法,包括:2月中旬對南方紅豆杉進行嫁接,嫁接時,選用的接穗為主梢,長度1.5~2cm,接穗上的接芽包括頂芽或腋芽,所述接穗帶葉1~3片。南方紅豆杉在2月份中旬樹液開始流動,氣溫回暖,芽未萌動,是南方紅豆嫁接最佳時期,南方紅豆杉的愈合率與抽梢率最高;3月上旬嫁接的南方紅豆杉出現接穗掉芽現象;9月下旬睛天多雨水少,溫度較高,空氣相對干燥;12月上旬嫁接南方紅豆杉處在休眠期,氣溫較低,不利于南方紅豆杉傷口愈合。因此在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方案中采用2月中旬春樹液開始流動、芽尚未萌動時開始嫁接有利于南方紅豆杉傷口愈合,提高抽梢率。以主梢作為接穗可形成完整冠型。不選擇側枝作為接穗是由于側枝會偏冠。合適葉片數量(1~3片)能保證正常的光合作用,及合適的水分蒸騰,可保證嫁接抽梢的成活率。而帶1片葉能保證光合作用的同時、減少水份蒸騰,更有利于接芽的正常生長極顯著提高了南方紅豆杉嫁接抽梢成活率。優選地,在進行嫁接時可以選擇“7”字型嫁接法進行嫁接,7”字型嫁接法是:在砧木的腹部,橫向切一刀長度約0.5cm(一般0.4~0.6cm),縱向切一刀長度約2cm(一般1.8~2.3cm),深達形成層,橫、縱兩刀型如“7”字型;將切口由上而下撬開皮;接穗長度5-8cm,面向砧木的面削面長度為約2cm,背對砧木的面削小斜面長約0.3cm;將接穗插入砧木接口,并互相對準形成層后,用綁帶將穗條與砧木縛緊。“7”字型芽接法,其有傷口較小的特點,在接穗與砧木相連接的四周均會形成愈傷組織,易成活,可用于不同部位芽的嫁接。優選地,選擇較粗的接穗進行嫁接更有利于傷口愈合和抽梢,具體的,接穗靠近接口處的桿徑為0.2~0.3cm。進一步地,為保證抽梢率,選擇接穗時要求接穗上的接芽飽滿。優選地,嫁接時采用食品級保鮮膜作為綁帶可促進接穗提早成芽,提高主梢的成活率。優選地,為了得到更優質的嫁接苗,嫁接用的砧木為2~3年生容器苗,地徑1~2cm,砧木保留最低的一輪側枝3~4枝截干。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雜交種子園的營建方法,具體可以是兩種:1.按照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南方紅豆杉的嫁接方法分別嫁接得到母本植株和父本植株;在種子園中種植嫁接后的母本植株和父本植株,母本植株與父本植株的株數配比為18~20:1|,行距和株距分別為1.7~1.9m、1.7~1.9m。或者:2.在種植園中種植砧木,行距和株距分別為1.7~1.9m、1.7~1.9m;然后將雌性接穗和雄性接穗分別嫁接到對應的砧木。上對應得到母本植株和父本植株,母本植株與父本植株的株數配比為18~20:1。由于南方紅豆杉珍貴用材造林良種率低,建立種子園以滿足其珍貴用材林造林良種用種。由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雜交種子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南方紅豆杉的嫁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2月中旬對南方紅豆杉進行嫁接,嫁接時,選用的接穗為主梢,長度1.5~2cm,所述接穗上的接芽包括頂芽或腋芽,所述接穗帶葉1~3片。/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南方紅豆杉的嫁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月中旬對南方紅豆杉進行嫁接,嫁接時,選用的接穗為主梢,長度1.5~2cm,所述接穗上的接芽包括頂芽或腋芽,所述接穗帶葉1~3片。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南方紅豆杉的嫁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穗靠近接口處的桿徑為0.2~0.3c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南方紅豆杉的嫁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嫁接時采用食品級保鮮膜作為綁帶。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南方紅豆杉的嫁接方法,其特征在于,綁帶寬2.5~3c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南方紅豆杉的嫁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嫁接用的砧木為2~3年生容器苗,地徑1~2cm,所述砧木保留最低的一輪側枝3~4枝截干。
6.一種雜交種子園的營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按照如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南方紅豆杉的嫁接方法分別嫁接得到母本植株和父本植株;在種子園中種植嫁接后的母本植株和父本植株,所述母本植株與所述父本植株的株數配比為18~20:1,行距和株距...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楚秀麗,周志春,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