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改變流體旋轉流場方向的裝置,包括第一旋流機構、第二旋流機構和外筒,第一旋流機構和第二旋流機構依次交替排布于外筒的內部;第一旋流機構包括第一級旋流葉片、第一安裝底座和第一拼接件,第一級旋流葉片均勻等距設置在第一安裝底座上,第一安裝底座固定連接在第一拼接件表面;第二旋流機構包括第二級旋流葉片、第二安裝底座和第二拼接件,第二級旋流葉片均勻設置在第二安裝底座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根據不同的應用環境選擇最適合的旋流葉片級數、型號、組合方式或順序;定型注塑零件拼接,加工簡單,工時少;流道內相鄰旋流機構旋轉方向的改變,從而顯著提高了微粒脫除效率;葉片貼合流場運行,減少運行阻力即運行成本。
A device for changing the direction of fluid flow field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改變流體旋轉流場方向的裝置
本技術涉及工業廢氣處理中固液微粒脫除設備
,具體涉及一種改變流體旋轉流場方向的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常規的形如管束式、應用于脫除固液微粒的裝置具有以下基本原理或特征:1)流道內沿流體運動方向布置多級葉片,隨著流體運動,產生旋轉流場;但是,目前幾乎所有形如圓柱形流道的內部流場調節方式均為通過葉片組產生旋轉流場,而所有旋流葉片對應的旋轉流場方向都是一致的;2)流道內葉片為多級結構;即流體經過一級葉片整流,產生相應旋轉流場后繼續在流道內運動,再次經過下一級葉片整流,并繼續產生相應的旋轉流場。多級葉片結構流道內,一般包含2到4級葉片。目前市場上類似產品所對應的圓柱形流道內,每一級葉片與下一級葉片所產生旋轉流場的旋轉方向均是一致的,導致微粒脫除的效率降低;3)流道內每級葉片均由若干個小葉片單元組成,每個小葉片單元一般為帶折邊的板狀結構,呈一定角度固定;并且每級葉片結構相同,從而導致針對于不同的應用環境不能進行靈活調整和組合。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改變流體旋轉流場方向的裝置,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設計合理,根據不同的應用環境選擇最適合的旋流葉片級數、型號、組合方式或順序;定型注塑零件拼接,加工簡單,工時少;流道內相鄰旋流機構旋轉方向的改變,從而顯著提高了微粒脫除效率;葉片貼合流場運行,減少運行阻力即運行成本。為實現以上目的,本技術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改變流體旋轉流場方向的裝置,包括第一旋流機構、第二旋流機構和外筒,所述第一旋流機構、第二旋流機構均設有若干個,且第一旋流機構和第二旋流機構依次交替排布于外筒的內部;所述第一旋流機構包括第一級旋流葉片、第一安裝底座和第一拼接件,所述第一級旋流葉片設有若干個,且均勻等距設置在第一安裝底座上,所述第一安裝底座固定連接在第一拼接件表面;所述第二旋流機構包括第二級旋流葉片、第二安裝底座和第二拼接件,所述第二級旋流葉片設有若干個,且均勻設置在第二安裝底座上,所述第二安裝底座固定連接在第二拼接件表面;所述第二拼接件與第一拼接件固定連接。優選地,所述第一旋流機構所形成旋轉流場的旋轉方向與第二旋流機構所形成旋轉流場的旋轉方向相反。優選地,所述第一級旋流葉片和第二級旋流葉片的形狀為圓弧形狀,所述第一級旋流葉片和第二級旋流葉片的葉片夾角呈角度函數,所述角度函數表示為A=F(L),是以垂直于幾何中心軸的平面在截面上相交直線的相對位置作為變量L,葉片夾角A相對于變量L的函數,所述幾何中心軸為外筒的幾何中心軸線;所述角度函數在定義區間內連續,且處處存在不恒為0的二階導。優選地,所述第一旋流機構、第二旋流機構的幾何輪廓投影率在75-100%范圍內。優選地,所述第一級旋流葉片與第一安裝底座通過卡扣或插槽相互拼接、定位,所述第二級旋流葉片與第二安裝底座通過卡扣或插槽相互拼接、定位。優選地,所述第一拼接件與第二拼接件均為一體一次性注塑件,且所述第一拼接件與第二拼接件之間通過o型密封圈密封連接。優選地,所述第一拼接件與第二拼接件中間設有空腔,所述空腔內安裝有水管,所述第一拼接件與第二拼接件表面固定安裝有噴嘴,所述噴嘴與空腔相連通。優選地,分別位于兩端的第一拼接件或第二拼接件均通過承插焊接固定。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改變流體旋轉流場方向的裝置。具備以下有益效果:根據不同的第一級旋流葉片或第二級旋流葉片的角度函數,可以相互組合的多種排列方式,有多種優化空間選擇,并且第一拼接件或第二拼接件級數、型號、組合方式或順序也根據不同環境作出相應的調整;定型注塑零件拼接,加工簡單,工時少;流道內相鄰旋流機構旋轉方向的改變,從而使微粒在進入不同的旋轉流場時的碰撞機率能夠大幅增加,易于凝聚成為大顆粒,從而實現從氣相的分離;繼而提高微粒的脫除效率;葉片貼合流場運行,減少運行阻力即運行成本。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圖1本技術應用實例側視截面圖;圖2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3本技術的旋轉流場定義說明圖;圖4本技術的葉片夾角定義說明圖;圖5本技術的葉片夾角曲線參數定義說明圖;圖6本技術位于兩端的第一拼接件或第二拼接件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號說明:1、第一旋流機構;2、第二旋流機構;3、外筒;4、第一級旋流葉片;5、第一安裝底座;6、第一拼接件;7、第二級旋流葉片;8、第二安裝底座;9、第二拼接件。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技術中的附圖,對本技術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地描述。實施例一,如圖1至圖6所示,一種改變流體旋轉流場方向的裝置,包括第一旋流機構1、第二旋流機構2和外筒3,第一旋流機構1、第二旋流機構2均設有若干個,且第一旋流機構1和第二旋流機構2依次交替排布于外筒3的內部;第一旋流機構1包括第一級旋流葉片4、第一安裝底座5和第一拼接件6,第一級旋流葉片4設有若干個,且均勻等距設置在第一安裝底座5上,第一安裝底座5固定連接在第一拼接件6表面;第二旋流機構2包括第二級旋流葉片7、第二安裝底座8和第二拼接件9,第二級旋流葉片7設有若干個,且均勻設置在第二安裝底座8上,第二安裝底座8固定連接在第二拼接件9表面;第二拼接件9與第一拼接件6固定連接。使用時,將裝置與廢氣處理裝置的內壁密封連接在一起;并使第一旋流機構1與第二旋流機構2依次交替排布在外筒3的內部,從而通過第一級旋流葉片4和第二級旋流葉片7分別在外筒3范圍內,形成各個獨立的流場整流裝置,并可根據不同環境對相鄰的第一級旋流葉片4和第二級旋流葉片7之間的距離(以下簡稱級間距離)進行調整,而且第一級旋流葉片4或第二級旋流葉片7在沿流體運動方向之后的旋轉流場運行距離內對應的第一拼接件6或第二拼接件9形式、數量也根據不同環境作出相應的調整,以優化空間選擇,提高微粒脫除效率。實施例二,基于實施例一的進一步改進,第一旋流機構1所形成旋轉流場的旋轉方向與第二旋流機構2所形成旋轉流場的旋轉方向相反。例如在本實施例中,本裝置共有四極旋流機構,并且本申請對于第一級旋流葉片4和第二級旋流葉片7,根據葉片結構方式分為右旋葉片和左旋葉片,流場經過右旋葉片后,所產生的旋轉流場旋轉方向為正向;流場經過左旋葉片后,所產生的旋轉流場旋轉方向為反向;則每個旋流機構對應的每級葉片旋轉流場方向可依次為:正-反-正-反或反-正-反-正;從而使微粒在進入不同的旋轉流場時的碰撞機率能夠大幅增加,易于凝聚成為大顆粒,從而實現從氣相的分離;繼而提高微粒的脫除效率。實施例三,基于實施例一的進一步改進,第一級旋流葉片4和第二級旋流葉片7的形狀為圓弧形狀,第一級旋流葉片4和第二級旋流葉片7的葉片夾角呈角度函數,角度函數表示為A=F(L),是以垂直于幾何中心軸的平面在截面上相交直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改變流體旋轉流場方向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旋流機構(1)、第二旋流機構(2)和外筒(3),所述第一旋流機構(1)、第二旋流機構(2)均設有若干個,且第一旋流機構(1)和第二旋流機構(2)依次交替排布于外筒(3)的內部;/n所述第一旋流機構(1)包括第一級旋流葉片(4)、第一安裝底座(5)和第一拼接件(6),所述第一級旋流葉片(4)設有若干個,且均勻等距設置在第一安裝底座(5)上,所述第一安裝底座(5)固定連接在第一拼接件(6)表面;/n所述第二旋流機構(2)包括第二級旋流葉片(7)、第二安裝底座(8)和第二拼接件(9),所述第二級旋流葉片(7)設有若干個,且均勻設置在第二安裝底座(8)上,所述第二安裝底座(8)固定連接在第二拼接件(9)表面;所述第二拼接件(9)與第一拼接件(6)固定連接。/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改變流體旋轉流場方向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旋流機構(1)、第二旋流機構(2)和外筒(3),所述第一旋流機構(1)、第二旋流機構(2)均設有若干個,且第一旋流機構(1)和第二旋流機構(2)依次交替排布于外筒(3)的內部;
所述第一旋流機構(1)包括第一級旋流葉片(4)、第一安裝底座(5)和第一拼接件(6),所述第一級旋流葉片(4)設有若干個,且均勻等距設置在第一安裝底座(5)上,所述第一安裝底座(5)固定連接在第一拼接件(6)表面;
所述第二旋流機構(2)包括第二級旋流葉片(7)、第二安裝底座(8)和第二拼接件(9),所述第二級旋流葉片(7)設有若干個,且均勻設置在第二安裝底座(8)上,所述第二安裝底座(8)固定連接在第二拼接件(9)表面;所述第二拼接件(9)與第一拼接件(6)固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改變流體旋轉流場方向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流機構(1)所形成旋轉流場的旋轉方向與第二旋流機構(2)所形成旋轉流場的旋轉方向相反。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改變流體旋轉流場方向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級旋流葉片(4)和第二級旋流葉片(7)的形狀為圓弧形狀,所述第一級旋流葉片(4)和第二級旋流葉片(7)的葉片夾角呈角度函數,所述角度函數表示為A=F(L),是以垂直于幾何中心軸的平面在截面...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何濤,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瑞亞安環保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