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抑菌、護膚功效組合的皂用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包括以下重量份組分:野菊花300~800份,黃芩300~800份,馬齒莧300~800份。制備方法如下:按重量份稱取野菊花300~800份,黃芩300~800份,馬齒莧300~800份,加水煎煮,提取2次,第一次加入水量為上述三種組分總重量的8~12倍,煎煮0.5~2小時,第二次加入水量為上述三種組分總重量的6~10倍,煎煮0.1~1小時,過濾后合并濾液,常壓濃縮至0.5~2g生藥/mL,備用;將步驟(1)所得水提濃縮液加入1~3倍重量的乙醇,邊加邊攪拌,放置10~15小時,分離上清液,減壓濃縮至無醇味,于50~80℃真空干燥,即得抑菌、護膚功效組合的悅清濁皂用組合物。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專利技術具有很好的抗菌、抑菌、護膚效果。
A soap composition with antibacterial and skin care functions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抑菌、護膚功效組合的皂用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本專利技術涉及肥皂,具體涉及抑菌、護膚功效組合的皂用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技術介紹
藥皂除了具有清潔去污的功能,還具有抗菌、殺菌的作用,其廣泛地應用于生活和醫藥上。藥皂因其強大的去污和抗菌、止癢消炎功能,因而成為家庭對付細菌的首選物品,但在實際生活中,市面上很多藥皂并不為家庭所廣泛采用,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傳統的藥皂具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傳統的藥皂添加的藥物成分大都是酚類化合物、硼酸類化合物和硫磺類化合物等一些具有刺激性的化學物質,這類傳統藥皂對皮膚有明顯的刺激性,對于皮膚細嫩的兒童和女性尤其嚴重,頻繁使用易導致皮膚出現過敏現象。許多中藥根據其理化特性不同而被運用到各類化妝品中。具有殺菌消炎作用的中藥,如黃芩為清熱燥濕藥,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抗炎抗過敏的作用,具有較廣的抗菌譜,故被添加入功能性化妝品中。另外,文獻研究表明蘆薈、薏苡仁、鼠李等含脂類、蠟類的物質,可覆蓋于皮膚或粘膜表面而起保護其表面的作用,具有抗菌、消炎、抗敏等作用。此外,綠茶中的多酚兒茶素和兒茶素,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和殺菌作用,故綠茶提取物中的茶多酚等物質也常被用做抗菌類藥妝的原料。目前,國內外均有抗菌藥皂產品上市,如上海藥皂、納愛斯硫磺藥皂、澳洲Gamophen藥用抗菌香皂等。還有加入了天然中草藥成分的潔面皂,如佰草集旗下產品舒盈祛痘潔面皂中添加了藏紅花、蘆薈、忍冬等成分以達抗菌祛痘的功效。中國專利申請CN102766548A公開了一種抗菌消炎、護膚美容的藥皂及其制備方法,其組成成分以質量份計為皂基87-92份,蜂膠提取物6-9份,香精油2-4份。是以皂基為基礎,通過添加具有特效功能的蜂膠提取物,并配以輔助療效的植物香精油而制得的一種新型藥皂。該專利技術藥皂能夠抗菌消炎,對傷口愈合有一定療效,且性能溫和、具有護膚美容的效果。但是該專利技術起到抗菌消炎效果的為蜂膠提取物中的萜烯類和有機酸類化合物,能抗菌、止癢、消炎、止血、防凍、防裂、軟化角質、抗潰瘍,保護潰瘍面,促進壞死組織脫落;這種抗菌消炎效果非常有限,主要是起到美容效果。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效果顯著的抗菌消炎藥皂用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抗菌消炎藥皂用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組分:野菊花300~800份,黃芩300~800份,馬齒莧300~800份。所述的藥皂包括以下重量份組分:野菊花400~600份,黃芩400~600份,馬齒莧400~600份。所述的藥皂中野菊花、黃芩和馬齒莧的重量比為1:1:1。所述的野菊花中含有黃酮類化合物以及黃酮葡萄糖苷類化合物。所述的黃芩中含有黃酮類化合物。所述的馬齒莧中含有馬齒莧酰胺。一種抑菌、護膚功效組合的皂用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提取按重量份稱取野菊花300~800份,黃芩300~800份,馬齒莧300~800份,加水煎煮,提取2次,第一次加入水量為上述三種組分總重量的8~12倍,煎煮0.5~2小時,第二次加入水量為上述三種組分總重量的6~10倍,煎煮0.1~1小時,過濾后合并濾液,常壓濃縮至0.5~2g生藥/mL,備用;(2)純化將步驟(1)所得水提濃縮液加入1~3倍重量的乙醇,邊加邊攪拌,放置10~15小時,分離上清液,減壓濃縮至無醇味,于50~80℃真空干燥,即得抗菌消炎藥皂用組合物。所得抑菌、護膚功效組合的皂用組合物中含有黃酮類化合物10~15wt%,黃酮葡萄糖苷類化合物5~8wt%,馬齒莧酰胺10~20wt%。本專利技術采用了三種具有清熱解毒藥、清熱燥濕藥、清熱解毒藥或活血化瘀藥性能的中草藥野菊花、黃芩、馬齒莧為原料,利用三味藥的協同作用,獲得具有抗炎的療效,改善微循環的作用的組合物,以此多味藥制成的藥皂,將可能具有很好的抗菌、抑菌的效果。其中:1.野菊花為菊科植物野菊ChrysanthemumindicumL.的干燥頭狀花序。秋、冬二季花初開放時采摘,曬干,或蒸后曬干。本品清熱解毒,瀉火平肝。用于疔瘡癰腫,目赤腫痛,頭暈眩暈。外用適量,煎湯外洗或制膏外涂。野菊花中主要含有黃酮類、黃酮葡萄糖苷類等成分,其中,黃酮類化合物:香葉木素(chrysoeriol)、木犀草素(luteolin)、芹菜素(apigenin)、山奈酚(kaempferol)、大黃酚(chrysophanol)、蒙花苷(linarin)、金合歡素(acacetin)、金合歡素7-O-(6″-O-乙酰基)-β-D-葡萄糖(acacetin7-O-(6″-O-acetyl)-β-D-glucopyranoside)。黃酮葡萄糖苷類化合物: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luteolin-7-O-β-D-glucopyranoside)。其他:β-谷甾醇。野菊花,具有清熱解毒、疏風散熱、清肝明目的功效,民間有中草藥中“廣譜抗生素”的稱號,入藥或茶飲,能防治菌痢、感冒、腸炎、便秘等多種疾病,并含有揮發油、黃酮類物質、野菊花內酯、野菊花醇、β-胡蘿卜素以及綠原酸等多種有效成分。體外抗菌試驗表明,野菊花具有廣譜抗菌的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喉桿菌、傷寒桿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痢疾桿菌、大腸埃希菌、綠膿假單胞菌、福式志賀菌均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并有顯著的抗炎作用。野菊花總黃酮對二甲苯誘導的小鼠耳腫脹、角叉菜膠誘導的大鼠足腫脹、棉球誘導的大鼠肉芽腫均具有抑制作用。也有研究表明,野菊花中綠原酸、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和蒙花苷為野菊花的抗炎藥效成分。將野菊花加入組方,配合放血治療面部激素依賴性皮炎,發現有一定效果。野菊花還具有抗病毒作用。野菊花提取物可以在多環節發揮作用,既可在與病毒共同溫育時直接滅活病毒,又能抑制病毒吸附和穿入細胞膜感染細胞,同時它還能對已經侵入細胞的病毒有一定作用。2.黃芩為唇形科植物黃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Georgi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出去根須和泥沙,曬后撞去粗皮,曬干。本品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濕溫、暑濕,胸悶嘔惡,濕熱痞滿,瀉痢,黃疸,肺熱咳嗽,高熱煩渴,血熱吐衄,臃腫瘡毒,胎動不安。黃芩中主要含有黃酮類及其他類成分,其中,黃酮類化合物:黃芩苷(baicalin)、黃芩素(baicalein)、漢黃芩苷(wogonoside)、漢黃芩素(wogonin)等。其他:木蝴蝶素A(oxylinA)、木蝴蝶素A-7-葡萄糖醛酸苷(oroxylinA-7-glucuronide)、黃芩黃酮Ⅰ(skullcapflavoneⅠ)、黃芩黃酮(skllcapflavoneⅡ)、去甲漢黃芩素(norwogonin)、白楊素(chrysin)、5,7,4’-三羥基-8-甲氧基黃酮(5,7,4’-hydroxy-8-methoxyflavone)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抑菌、護膚功效組合的皂用組合物,其特征在于,該組合物為由以下三種原料組成的清濁方提取且純化后的提純物,所述清濁方包括:野菊花300~800重量份,黃芩300~800重量份,馬齒莧300~800重量份。/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抑菌、護膚功效組合的皂用組合物,其特征在于,該組合物為由以下三種原料組成的清濁方提取且純化后的提純物,所述清濁方包括:野菊花300~800重量份,黃芩300~800重量份,馬齒莧300~800重量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消炎藥皂用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濁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組分:野菊花400~600份,黃芩400~600份,馬齒莧400~600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消炎藥皂用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藥皂中野菊花、黃芩和馬齒莧的重量比為1:1:1。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抑菌、護膚功效組合的皂用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野菊花中含有黃酮類化合物以及黃酮葡萄糖苷類化合物。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抑菌、護膚功效組合的皂用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黃芩中含有黃酮類化合物。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抑菌、護膚功效組合的皂用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馬齒莧中含有馬齒莧酰胺。
7.一種如權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抑菌、護膚功效組合的皂用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偉毅,王珍明,李喬銘,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制皂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