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帶剎車的旅行箱,包括箱體箱、固定桿套和齒輪箱,所述箱體內左部設置有內室,所述內室左端設置有箱蓋,所述固定桿套設置在箱體右端部內前后兩側,所述固定桿套內設置有拉桿,所述拉桿上端設置有把手,所述箱體上端中部設置有手提,箱體下端設置有齒輪箱,齒輪箱下部右側設置有電池。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使用時,微型電機通過傳動軸帶動齒輪一轉動,齒輪一嚙合齒輪二轉動,齒輪二帶動絲桿轉動,絲桿作用升降板,使升降板帶動支撐柱下將,支撐柱下降與地面接觸,將旅行箱頂起,使滾輪脫離地面,從而實現防止旅行箱溜走的問題,有利于旅行箱的剎車。
A kind of suitcase with brake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帶剎車的旅行箱
本技術涉及生活旅行用品
,具體是一種帶剎車的旅行箱。
技術介紹
旅行箱,(suitcase)是箱包中的一類。它包括有箱包體、伸縮拉桿和箱包底輪,因其使用方便而受到廣泛使用。旅行箱有著漫長的歷史。旅行箱,從僅供容納衣物的木箱、大皮箱,到如今形態各異的便攜式手提箱、拉桿箱,人們手中的旅行箱在不斷演進。目前現有的技術中,旅行箱使用時,由于旅行箱帶有靈活的輪子,其方便,省力深受使用者青睞。但是輪子靈活省力同時但是也帶來一些弊端,例如在方等車時,易發生溜坡旅行箱不易停止滑行,導致行李箱不易控制,影響行李箱的使用。因此,本領域技術人員提供了一種帶剎車的旅行箱,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帶剎車的旅行箱,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帶剎車的旅行箱,包括箱體箱、固定桿套和齒輪箱,所述箱體內左部設置有內室,所述內室左端設置有箱蓋,所述固定桿套設置在箱體右端部內前后兩側,所述固定桿套內設置有拉桿,所述拉桿上端設置有把手,所述箱體上端中部設置有手提,箱體下端設置有齒輪箱,齒輪箱下部右側設置有電池。使用時,通過把手拉動拉桿,在旅行箱滾輪作用下,拖動旅行箱移動,便于行李箱的移動,在遇到臺階時,通過手提將旅行箱提起,便于旅行箱的搬運,有利于旅行箱的使用。作為本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電池外側設置有固定殼,固定殼上端設置有微型電機,微型電機左端設置有傳動軸。使用時,使用時,電池為微型電機供電,微型電機通過傳動軸帶動齒輪齒輪箱內部結構轉動,有利于齒輪箱的運轉。作為本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傳動軸上左右兩部均設置有齒輪一,齒輪箱內底端左右對稱設置有支撐架,支撐架上端中部設置有絲桿;所述絲桿上端設置有齒輪二,齒輪二與齒輪一嚙合連接,所述絲桿下端通過軸承與齒輪箱底端轉動連接。使用時,微型電機通過傳動軸帶動齒輪一轉動,齒輪一嚙合齒輪二轉動,齒輪二帶動絲桿轉動,有利于絲桿連接結構的升降。作為本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絲桿上外側設置有升降板,升降板前后兩端均設置有支撐柱,支撐柱下端穿過齒輪箱與滾輪對應設置;所述箱體右端部上側設置有開關盒,開關盒與微型電機電性連接,開關盒右端設置有控制開關。使用時,絲桿作用升降板,使升降板帶動支撐柱下將,支撐柱下降與地面接觸,將旅行箱頂起,使滾輪脫離地面,從而實現防止旅行箱溜走的問題,通過控制開關控制微型電機的正反轉。作為本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術使用時,微型電機通過傳動軸帶動齒輪一轉動,齒輪一嚙合齒輪二轉動,齒輪二帶動絲桿轉動,絲桿作用升降板,使升降板帶動支撐柱下將,支撐柱下降與地面接觸,將旅行箱頂起,使滾輪脫離地面,從而實現防止旅行箱溜走的問題,有利于旅行箱的剎車。2、本技術使用時,通過把手拉動拉桿,在兩滾輪作用下,拖動旅行箱移動,便于行李箱的移動;通過控制開關控制微型電機正反轉,從而實現使支撐柱伸出與縮回,實現了旅行定點的停止,便于旅行箱的使用。附圖說明圖1為一種帶剎車的旅行箱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一種帶剎車的旅行箱中齒輪箱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一種帶剎車的旅行箱中支撐柱18的連接示意圖。圖中:1、箱體;2、固定桿套;3、拉桿;4、把手;5、箱蓋;6、內室;7、手提;8、齒輪箱;9、滾輪;10、開關盒;11、控制開關;12、傳動軸;13、微型電機;14、齒輪一;15、齒輪二;16、支撐架;17、絲桿;18、支撐柱;19、電池;20、連接板。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閱圖1~3,本技術實施例中,一種帶剎車的旅行箱,包括箱體1箱、固定桿套2和齒輪箱8,所述箱體1內左部設置有內室6,所述內室6左端設置有箱蓋5,所述固定桿套2設置在箱體1右端部內前后兩側,所述固定桿套2內設置有拉桿3,所述拉桿3上端設置有把手4,所述箱體1上端中部設置有手提7,箱體1下端設置有齒輪箱8,齒輪箱8下部右側設置有電池19。使用時,通過把手4拉動拉桿3,在旅行箱滾輪作用下,拖動旅行箱移動,便于行李箱的移動,在遇到臺階時,通過手提7將旅行箱提起,便于旅行箱的搬運,有利于旅行箱的使用。所述電池19外側設置有固定殼,固定殼上端設置有微型電機13,微型電機13左端設置有傳動軸12。使用時,使用時,電池19為微型電機13供電,微型電機13通過傳動軸12帶動齒輪齒輪箱8內部結構轉動,有利于齒輪箱8的運轉。傳動軸12上左右兩部均設置有齒輪一14,齒輪箱8內底端左右對稱設置有支撐架16,支撐架16上端中部設置有絲桿17;所述絲桿17上端設置有齒輪二15,齒輪二15與齒輪一14嚙合連接,所述絲桿17下端通過軸承與齒輪箱8底端轉動連接。使用時,微型電機13通過傳動軸12帶動齒輪一14轉動,齒輪一14嚙合齒輪二15轉動,齒輪二15帶動絲桿17轉動,有利于絲桿17連接結構的升降。所述絲桿17上外側設置有升降板20,升降板20前后兩端均設置有支撐柱18,支撐柱18下端穿過齒輪箱8與滾輪9對應設置;所述箱體1右端部上側設置有開關盒10,開關盒10與微型電機13電性連接,開關盒10右端設置有控制開關11。使用時,絲桿17作用升降板20,使升降板20帶動支撐柱18下將,支撐柱18下降與地面接觸,將旅行箱頂起,使滾輪9脫離地面,從而實現防止旅行箱溜走的問題,通過控制開關11控制微型電機13的正反轉。本技術的工作原理是:本技術使用時,通過把手4拉動拉桿3,在兩滾輪9作用下,拖動旅行箱移動,便于行李箱的移動;使用時,電池19為微型電機13供電,通過控制開關11控制微型電機13的正反轉,當微型電機13正轉時,微型電機13通過傳動軸12帶動齒輪一14轉動,齒輪一14嚙合齒輪二15轉動,齒輪二15帶動絲桿17轉動,絲桿17作用升降板20,使升降板20帶動支撐柱18下將,支撐柱18下降與地面接觸,將旅行箱頂起,使滾輪9脫離地面,從而實現防止旅行箱溜走的問題,有利于旅行箱的剎車,旅行箱需要拉走時,按下控制開關11使微型電機13返轉,使支撐柱18縮回,滾輪與地面接觸,保證旅行箱可以正常拖走,便于旅行箱的使用。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術人員在本技術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及其技術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帶剎車的旅行箱,包括箱體(1)箱、固定桿套(2)和齒輪箱(8),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1)內左部設置有內室(6),所述內室(6)左端設置有箱蓋(5),所述固定桿套(2)設置在箱體(1)右端部內前后兩側,所述固定桿套(2)內設置有拉桿(3),所述拉桿(3)上端設置有把手(4),所述箱體(1)上端中部設置有手提(7),箱體(1)下端設置有齒輪箱(8),齒輪箱(8)下部右側設置有電池(19),所述電池(19)外側設置有固定殼,固定殼上端設置有微型電機(13),微型電機(13)左端設置有傳動軸(12),傳動軸(12)上左右兩部均設置有齒輪一(14),齒輪箱(8)內底端左右對稱設置有支撐架(16),支撐架(16)上端中部設置有絲桿(17),所述絲桿(17)上端設置有齒輪二(15),齒輪二(15)與齒輪一(14)嚙合連接,所述絲桿(17)下端通過軸承與齒輪箱(8)底端轉動連接,所述絲桿(17)上外側設置有升降板(20),升降板(20)前后兩端均設置有支撐柱(18),支撐柱(18)下端穿過齒輪箱(8)與滾輪(9)對應設置。/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帶剎車的旅行箱,包括箱體(1)箱、固定桿套(2)和齒輪箱(8),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1)內左部設置有內室(6),所述內室(6)左端設置有箱蓋(5),所述固定桿套(2)設置在箱體(1)右端部內前后兩側,所述固定桿套(2)內設置有拉桿(3),所述拉桿(3)上端設置有把手(4),所述箱體(1)上端中部設置有手提(7),箱體(1)下端設置有齒輪箱(8),齒輪箱(8)下部右側設置有電池(19),所述電池(19)外側設置有固定殼,固定殼上端設置有微型電機(13),微型電機(13)左端設置有傳動軸(12),傳動軸(12)上左右兩部均設置有齒輪一(14),齒輪箱(8)內...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森,
申請(專利權)人:孫森,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