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綠色施工環保圍擋,包括路面,所述路面上端面固定有圍擋,所述圍擋內設有進水機構,所述進水機構包括蓄水腔,所述圍擋右側固定有儲水腔,所述儲水腔內設有上端貫穿所述圍擋右端以及所述蓄水腔的進水管道,所述進水管道內設有抽送水的水泵,所述蓄水腔下端壁設有連通所述儲水腔的出水管道,所述進水管道上下兩側的所述蓄水腔左右端壁均固定有限位塊,上側兩個所述限位塊上側以及下側兩個所述限位塊下側均設有活塞板,該裝置結構簡單,操作便捷,該裝置可減少施工產生的揚塵,且當行人經過正在噴霧的圍擋附近時,通過傳動,可暫時停止噴霧,防止噴濕行人,在無風的情況下,噴霧對著施工地噴霧,減少對行人的影響。
A green construc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closure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綠色施工環保圍擋
本專利技術涉及施工領域,具體為一種綠色施工環保圍擋。
技術介紹
施工圍擋是建筑施工現場必不可少的配套項目,施工工地由于施工環境的影響,尤其是在市內施工,會產生大量的揚塵,會影響施工工地附近的空氣質量;現有的圍擋結構比較簡單,只起到隔離的作用,沒有起到抑制揚塵的作用在風大的情況下,揚塵不能被圍擋阻擋,揚塵污染更嚴重,而有些帶噴水的圍擋,在噴霧時一直處于工作狀態,在有行人經過圍擋時,會噴濕行人,對行人產生影響。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綠色施工環保圍擋,克服施工揚塵等問題,從而抑制揚塵且不影響行人。本專利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本專利技術的一種綠色施工環保圍擋,包括路面,所述路面上端面固定有圍擋;所述圍擋內設有進水機構,所述進水機構包括蓄水腔,所述圍擋右側固定有儲水腔,所述儲水腔內設有上端貫穿所述圍擋右端以及所述蓄水腔的進水管道,所述進水管道內設有抽送水的水泵,所述蓄水腔下端壁設有連通所述儲水腔的出水管道,所述進水管道上下兩側的所述蓄水腔左右端壁均固定有限位塊,上側兩個所述限位塊上側以及下側兩個所述限位塊下側均設有活塞板,所述蓄水腔內設有貫穿兩個所述活塞板的升降桿,所述蓄水腔上端壁內設有輸送水的輸水管道,所述蓄水腔右端壁內設有開口向左的平移腔,所述平移腔內設有左端位于上側所述活塞板與上側所述限位塊之間的平移塊,所述平移塊右端固定有從動桿,所述從動桿右端與所述平移腔右端壁之間固定連接有壓縮彈簧,所述圍擋左側設有控制所述升降桿升降的升降機構,所述圍擋上端內設有進行噴霧操作的噴霧機構,所述蓄水腔上側還設有根據是否有風從而改變所述噴霧機構噴霧角度的風扇機構;進行除塵時,所述進水機構工作,將所述儲水腔內的水通過所述噴霧機構噴出,當有風的存在時,所述風扇機構工作,從而改變所述噴霧機構的噴霧角度,從而可以更好的除塵,在行人經過所述升降機構時,控制所述升降桿升降,從而改變水的輸送方向,從而暫停所述噴霧機構工作,當行人通過后,所述升降機構自動復位,從而再次噴霧防塵,減少對行人的影響。進一步地,所述升降機構包括固定在所述路面上端面的減速帶,所述路面內設有升降腔,所述減速帶內設有下端壁連通所述升降腔的下壓腔,所述升降腔內設有升降板以及兩個連接所述升降腔下端壁與所述升降板的伸縮彈簧,所述升降腔下端壁固定連接有兩個與所述升降板前后兩端摩擦連接的摩擦塊,所述下壓腔內設有可升降的下壓板,所述升降板上端面固定有兩個上端與所述下壓板固定連接的連接桿,所述升降腔上下端壁均固定有一個接觸開關與一側電磁鐵,兩個所述電磁鐵之間設有鐵板且所述鐵板上端面固定連接有兩個上端與所述升降腔上端壁固定連接的從動腔,所述升降板右端位于兩個所述接觸開關之間,所述升降桿下端貫穿所述蓄水腔下端壁與所述升降腔上端壁且與所述鐵板固定連接。進一步地,所述噴霧機構包括開口向上且右端壁連通外界空間的轉動腔,所述轉動腔左端壁轉動連接有傳動軸,所述傳動軸與所述轉動腔左端壁之間通過第一扭轉彈簧固定連接,所述轉動腔內設有傾斜的從動塊,所述從動塊內設有開口向左的從動槽,所述傳動軸右端位于所述從動槽內且固定連接有從動軸,所述從動軸前后兩端分別與所述從動槽前后端壁轉動連接,所述從動塊右端面還固定連接有噴霧器,所述輸水管道上端貫穿所述轉動腔下端壁且與所述噴霧器下端固定連接,所述轉動腔下端壁內設有開口向上的撥動腔,所述撥動腔左右端壁間轉動連接有旋轉軸,所述旋轉軸左端固定有上端位于所述轉動腔內的撥動桿,所述傳動軸左端固定連接有下端位于所述撥動桿上端前側的傳動桿,所述進水管道左端壁轉動連接有右端貫穿所述升降桿的轉動軸,所述轉動軸右端固定連接有渦輪葉,所述轉動軸左端固定連接有第一鏈輪,所述旋轉軸右端固定連接有第二鏈輪,所述第二鏈輪與所述第一鏈輪之間通過鏈條連接。進一步地,所述風扇機構包括開口向上且連通所述轉動腔的推動腔,所述推動腔右端壁內設有開口向右的旋轉腔,所述推動腔左端壁轉動連接有右端貫穿所述推動腔右端壁且位于所述旋轉腔內的風扇軸,所述風扇軸右端固定連接有風扇葉,所述風扇軸右端與所述旋轉腔左端壁之間通過第二扭轉彈簧固定連接,所述旋轉腔下端壁設有下端連通外界空間的出風管道,所述風扇軸左端螺紋連接有上端位于所述從動塊左側的推動板,所述從動桿上端貫穿所述推動腔上端壁且位于所述推動板右側。進一步地,所述摩擦塊與所述升降板之間的摩擦力略小于兩個所述伸縮彈簧的彈力,當所述升降板與上側所述接觸開關接觸時,上側所述電磁鐵會工作產生磁力與所述鐵板相吸,所述升降板與下側所述接觸開關接觸時,下側所述電磁鐵會工作產生磁力與所述鐵板相吸,所述電磁鐵與所述鐵板之間的磁力遠大于所述從動腔的彈力,水對所述活塞板上表面的壓力遠小于兩個所述從動腔的彈力。進一步地,初始狀態下,所述從動塊與所述噴霧器處于向右傾斜向上的狀態,下側所述活塞板與下側兩個所述限位塊下端面接觸,上側所述活塞板與上側兩個所述限位塊分離。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該裝置結構簡單,操作便捷,該裝置可減少施工產生的揚塵,且當行人經過正在噴霧的圍擋附近時,通過傳動,可暫時停止噴霧,防止噴濕行人,在無風的情況下,噴霧對著施工地噴霧,減少對行人的影響。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專利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圖1中A-A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圖1中B處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圖1中C-C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圖1-4對本專利技術進行詳細說明,其中,為敘述方便,現對下文所說的方位規定如下:下文所說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與圖1本身投影關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結合附圖1-4所述的一種綠色施工環保圍擋,包括路面10,所述路面10上端面固定有圍擋56,所述圍擋56內設有進水機構62,所述進水機構62包括蓄水腔45,所述圍擋56右側固定有儲水腔48,所述儲水腔48內設有上端貫穿所述圍擋56右端以及所述蓄水腔45的進水管道47,所述進水管道47內設有抽送水的水泵42,所述蓄水腔45下端壁設有連通所述儲水腔48的出水管道46,所述進水管道47上下兩側的所述蓄水腔45左右端壁均固定有限位塊43,上側兩個所述限位塊43上側以及下側兩個所述限位塊43下側均設有活塞板44,所述蓄水腔45內設有貫穿兩個所述活塞板44的升降桿50,所述蓄水腔45上端壁內設有輸送水的輸水管道35,所述蓄水腔45右端壁內設有開口向左的平移腔59,所述平移腔59內設有左端位于上側所述活塞板44與上側所述限位塊43之間的平移塊60,所述平移塊60右端固定有從動桿21,所述從動桿21右端與所述平移腔59右端壁之間固定連接有壓縮彈簧58,所述圍擋56左側設有控制所述升降桿50升降的升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綠色施工環保圍擋,包括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上端面固定有圍擋;/n所述圍擋內設有進水機構,所述進水機構包括蓄水腔,所述圍擋右側固定有儲水腔,所述儲水腔內設有上端貫穿所述圍擋右端以及所述蓄水腔的進水管道,所述進水管道內設有抽送水的水泵,所述蓄水腔下端壁設有連通所述儲水腔的出水管道,所述進水管道上下兩側的所述蓄水腔左右端壁均固定有限位塊,上側兩個所述限位塊上側以及下側兩個所述限位塊下側均設有活塞板,所述蓄水腔內設有貫穿兩個所述活塞板的升降桿,所述蓄水腔上端壁內設有輸送水的輸水管道,所述蓄水腔右端壁內設有開口向左的平移腔,所述平移腔內設有左端位于上側所述活塞板與上側所述限位塊之間的平移塊,所述平移塊右端固定有從動桿,所述從動桿右端與所述平移腔右端壁之間固定連接有壓縮彈簧,所述圍擋左側設有控制所述升降桿升降的升降機構,所述圍擋上端內設有進行噴霧操作的噴霧機構,所述蓄水腔上側還設有根據是否有風從而改變所述噴霧機構噴霧角度的風扇機構;/n進行除塵時,所述進水機構工作,將所述儲水腔內的水通過所述噴霧機構噴出,當有風的存在時,所述風扇機構工作,從而改變所述噴霧機構的噴霧角度,從而可以更好的除塵,在行人經過所述升降機構時,控制所述升降桿升降,從而改變水的輸送方向,從而暫停所述噴霧機構工作,當行人通過后,所述升降機構自動復位,從而再次噴霧防塵,減少對行人的影響。/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綠色施工環保圍擋,包括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上端面固定有圍擋;
所述圍擋內設有進水機構,所述進水機構包括蓄水腔,所述圍擋右側固定有儲水腔,所述儲水腔內設有上端貫穿所述圍擋右端以及所述蓄水腔的進水管道,所述進水管道內設有抽送水的水泵,所述蓄水腔下端壁設有連通所述儲水腔的出水管道,所述進水管道上下兩側的所述蓄水腔左右端壁均固定有限位塊,上側兩個所述限位塊上側以及下側兩個所述限位塊下側均設有活塞板,所述蓄水腔內設有貫穿兩個所述活塞板的升降桿,所述蓄水腔上端壁內設有輸送水的輸水管道,所述蓄水腔右端壁內設有開口向左的平移腔,所述平移腔內設有左端位于上側所述活塞板與上側所述限位塊之間的平移塊,所述平移塊右端固定有從動桿,所述從動桿右端與所述平移腔右端壁之間固定連接有壓縮彈簧,所述圍擋左側設有控制所述升降桿升降的升降機構,所述圍擋上端內設有進行噴霧操作的噴霧機構,所述蓄水腔上側還設有根據是否有風從而改變所述噴霧機構噴霧角度的風扇機構;
進行除塵時,所述進水機構工作,將所述儲水腔內的水通過所述噴霧機構噴出,當有風的存在時,所述風扇機構工作,從而改變所述噴霧機構的噴霧角度,從而可以更好的除塵,在行人經過所述升降機構時,控制所述升降桿升降,從而改變水的輸送方向,從而暫停所述噴霧機構工作,當行人通過后,所述升降機構自動復位,從而再次噴霧防塵,減少對行人的影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綠色施工環保圍擋,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機構包括固定在所述路面上端面的減速帶,所述路面內設有升降腔,所述減速帶內設有下端壁連通所述升降腔的下壓腔,所述升降腔內設有升降板以及兩個連接所述升降腔下端壁與所述升降板的伸縮彈簧,所述升降腔下端壁固定連接有兩個與所述升降板前后兩端摩擦連接的摩擦塊,所述下壓腔內設有可升降的下壓板,所述升降板上端面固定有兩個上端與所述下壓板固定連接的連接桿,所述升降腔上下端壁均固定有一個接觸開關與一側電磁鐵,兩個所述電磁鐵之間設有鐵板且所述鐵板上端面固定連接有兩個上端與所述升降腔上端壁固定連接的從動腔,所述升降板右端位于兩個所述接觸開關之間,所述升降桿下端貫穿所述蓄水腔下端壁與所述升降腔上端壁且與所述鐵板固定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綠色施工環保圍擋,其特征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炳炎,
申請(專利權)人:李炳炎,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