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終端、基站、通信方法以及集成電路本申請是申請日為2014年6月24日、申請號為201480079671.X、專利技術名稱為“終端、基站、發送方法以及接收方法”的中國專利技術專利申請的分案申請。
本專利技術涉及終端、基站、發送方法以及接收方法。
技術介紹
在3GPPLTE(3GPPLTE: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LongTermEvolution,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長期演進)中,采用正交頻分多址(OFDMA: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Access)作為下行線路的通信方式。在適用了3GPPLTE的無線通信系統中,基站(有時稱為eNB)使用預先確定的通信資源發送同步信號(SCH:SynchronizationChannel)和廣播信號(BCH:BroadcastChannel)。然后,終端(以下,有時被稱為UE:UserEquipment)首先捕捉SCH,從而確保與基站之間的同步。然后,終端通過讀取BCH信息而獲取基站特定的參數(例如,頻率帶寬等)(例如,參照非專利文獻1~3)。另外,終端在獲取到基站特定的參數之后,通過對基站進行連接請求,建立與基站的通信。基站根據需要對建立了通信的終端通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DownlinkControlChannel)等控制信道發送控制信息。然后,終端對接收到的PDCCH信號中包含的多個控制信息分別進行“盲(blind)判定”。即,控制信息包括循環冗余校驗 ...
【技術保護點】
1.終端,其特征在于,包括:/n接收單元,接收下行線路控制信息和下行線路數據;/n控制單元,基于所述下行線路控制信息,決定用于相對于所述下行線路數據的響應信號的發送的上行線路控制信道資源;以及/n發送單元,使用正交碼序列之一與循環位移之一的組合發送所述響應信號,所述正交碼序列之一與循環位移之一的組合是根據所決定的上行線路控制信道資源和所述正交碼序列之一與循環位移之一的組合的關聯來決定的,/n所述關聯與相鄰的循環位移之間的差相關,所述相鄰的循環位移與正交碼序列之一組合,/n在本終端被設定為允許以跨越多個子幀的重復來發送所述響應信號的覆蓋增強模式的情況下使用的所述差獨立于在本終端未被設定為所述覆蓋增強模式的情況下使用的所述差而設定。/n
【技術特征摘要】
1.終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單元,接收下行線路控制信息和下行線路數據;
控制單元,基于所述下行線路控制信息,決定用于相對于所述下行線路數據的響應信號的發送的上行線路控制信道資源;以及
發送單元,使用正交碼序列之一與循環位移之一的組合發送所述響應信號,所述正交碼序列之一與循環位移之一的組合是根據所決定的上行線路控制信道資源和所述正交碼序列之一與循環位移之一的組合的關聯來決定的,
所述關聯與相鄰的循環位移之間的差相關,所述相鄰的循環位移與正交碼序列之一組合,
在本終端被設定為允許以跨越多個子幀的重復來發送所述響應信號的覆蓋增強模式的情況下使用的所述差獨立于在本終端未被設定為所述覆蓋增強模式的情況下使用的所述差而設定。
2.終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單元,接收下行線路控制信息和下行線路數據;
控制單元,基于所述下行線路控制信息,決定用于相對于所述下行線路數據的響應信號的發送的上行線路控制信道資源;以及
發送單元,使用正交碼序列之一與循環位移之一的組合發送所述響應信號,所述正交碼序列之一與循環位移之一的組合是根據所決定的上行線路控制信道資源和所述正交碼序列之一與循環位移之一的組合的關聯來決定的,
所述關聯與相鄰的循環位移之間的差相關,所述相鄰的循環位移與正交碼序列之一組合,
在本終端被設定為覆蓋增強模式且所述接收單元接收到被允許以跨越多個子幀的重復來發送的所述下行線路控制信息的情況下使用的所述差獨立于在本終端未被設定為所述覆蓋增強模式的情況下使用的所述差而設定。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終端,在所述覆蓋增強模式下,所述接收單元接收以跨越多個子幀的重復來發送的所述下行線路控制信息。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終端,所述覆蓋增強模式下的所述關聯與在本終端未被設定為所述覆蓋增強模式的情況下使用的所述關聯不同。
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終端,所述覆蓋增強模式下的所述差與在本終端未被設定為所述覆蓋增強模式的情況下使用的所述差不同。
6.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終端,在所述覆蓋增強模式下,所述發送單元以跨越多個子幀的重復來發送所述響應信號。
7.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終端,在所述覆蓋增強模式下,所述發送單元在從接收到所述下行線路數據的最后一子幀起規定個數的子幀后,發送所述響應信號。
8.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終端,在所述覆蓋增強模式下,所述接收單元接收以跨越多個子幀的重復來發送的所述下行線路數據。
9.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
接收工序,終端接收下行線路控制信息和下行線路數據;
控制工序,所述終端基于所述下行線路控制信息,決定用于相對于所述下行線路數據的響應信號的發送的上行線路控制信道資源;以及
發送工序,所述終端使用正交碼序列之一與循環位移之一的組合發送所述響應信號,所述正交碼序列之一與循環位移之一的組合是根據所決定的上行線路控制信道資源和所述正交碼序列之一與循環位移之一的組合的關聯來決定的,
所述關聯與相鄰的循環位移之間的差相關,所述相鄰的循環位移與正交碼序列之一組合,
在所述終端被設定為允許以跨越多個子幀的重復來發送所述響應信號的覆蓋增強模式的情況下使用的所述差獨立于在所述終端未被設定為所述覆蓋增強模式的情況下使用的所述差而設定。
10.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
接收工序,終端接收下行線路控制信息和下行線路數據;
控制工序,所述終端基于所述下行線路控制信息,決定用于相對于所述下行線路數據的響應信號的發送的上行線路控制信道資源;以及
發送工序,所述終端使用正交碼序列之一與循環位移之一的組合發送所述響應信號,所述正交碼序列之一與循環位移之一的組合是根據所決定的上行線路控制信道資源和所述正交碼序列之一與循環位移之一的組合的關聯來決定的,
所述關聯與相鄰的循環位移之間的差相關,所述相鄰的循環位移與正交碼序列之一組合,
在所述終端被設定為覆蓋增強模式且接收到被允許以跨越多個子幀的重復來發送的所述下行線路控制信息的情況下使用的所述差獨立于在所述終端未被設定為所述覆蓋增強模式的情況下使用的所述差而設定。
11.集成電路,其特征在于,控制以下處理:
接收處理,接收下行線路控制信息和下行線路數據;
控制處理,基于所述下行線路控制信息,決定用于相對于所述下行線路數據的響應信號的發送的上行線路控制信道資源;以及
發送處理,使用正交碼序列之一與循環位移之一的組合發送所述響應信號,所述正交碼序列之一與循環位移之一的組合是根據所決定的上行線路控制信道資源和所述正交碼序列之一與循環位移之一的組合的關聯來決定的,
所述關聯與相鄰的循環位移之間的差相關,所述相鄰的循環位移與正交碼序列之一組合,
在終端被設定為允許以跨越多個子幀的重復來發送所述響應信號的覆蓋增強模式的情況下使用的所述差獨立于在所述終端未被設定為所述覆蓋增強模式的情況下使用的所述差而設定。
12.集成電路,其特征在于,控制以下處理:
接收處理,接收下行線路控制信息和下行線路數據;
控制處理,基于所述下行線路控制信息,決定用于相對于所述下行線路數據的響應信號的發送的上行線路控制信道資源;以及
發送處理,使用正交碼序列之一與循環位移之一的組合發送所述響應信號,所述正交碼序列之一與循環位移之一的組合是根據所決定的上行線路控制信道資源和所述正交碼序列之一與循環位移之一的組合的關聯來決定的,
所述關聯與相鄰的循環位移之間的差相關,所述相鄰的循環位移與正交碼序列之一組合,
在終端被設定為覆蓋增強模式且在接收到被允許以跨越多個子幀的重復來發送的所述下行線路控制信息的情況下使用的所述差獨立于在所述終端未被設定為所述覆蓋增強模式的情況下使用的所述差而設定。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山本哲矢,高馳,鈴木秀俊,中尾正悟,
申請(專利權)人:太陽專利托管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美國;US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