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汽車安全警示柱精密模具,包括下模座、左側模具、右側模具和開模組件,所述下模座表面開有滑動槽,所述左側模具和右側模具均位于下模座頂部,且左側模具和右側模具底部與滑動槽內壁滑動連接,所述開模組件安裝與下模座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開模組件對左側模具和右側模具進行開模,通過多個頂開件同時運動,實現對左側模具和右側模具各部位同時施加外力進行頂開開模處理,從而有效的實現開模動作,避免因開模不穩導致產品損壞。
A precise mould for automobile safety warning post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汽車安全警示柱精密模具
本技術涉及警示柱模具
,具體為一種汽車安全警示柱精密模具。
技術介紹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及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產品的結構越來越多樣化,而隨著產品結構的多樣化,使得模具結構越來越復雜多樣。其中,注塑模具是一種生產塑膠制品的工具;也是賦予塑膠制品完整結構和精確尺寸的工具。在生產汽車安全警示柱時,先將受熱融化的材料由高壓射入模腔,經冷卻固化后,得到成型產品,但由于安全警示柱為長型圓柱結構,警示柱較長,在進行左右開模時,由于模具較大,無法有效的將左右模具同時平穩的打開,開模取出產品時卻非常不便,不但操作困難且容易損傷產品。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汽車安全警示柱精密模具,以達到實現對左右模板同時開模的目的。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汽車安全警示柱精密模具,包括下模座、左側模具、右側模具和開模組件,所述下模座表面開有滑動槽,所述左側模具和右側模具均位于下模座頂部,且左側模具和右側模具底部與滑動槽內壁滑動連接,所述開模組件安裝與下模座上。優選的,所述開模組件由絲桿、限位桿、頂開件和驅動件組成,所述下模座內開有調節腔,且驅動件安裝固定于調節腔內,所述絲桿設有兩個,且對稱分布在下模座表面,所述絲桿一端通過軸承與下模座轉動連接,且絲桿一端與驅動件一端固定,所述限位桿固定在下模座表面,所述限位桿設有兩個,且對稱分布在絲桿兩側,所述頂開件設有多個,且等距分布在絲桿上。優選的,所述頂開件由滑動塊、頂出桿、弧形板、連接套和圓板組成,所述滑動塊內開有螺紋孔,且通過螺紋孔與絲桿螺紋連接,所述滑動塊滑動套在限位桿外側,所述連接套、圓板、頂出桿和弧形板均設有兩個,且兩個連接套對稱分布固定在滑動塊兩側,所述頂出桿一端通過銷軸與連接套轉動連接,且頂出桿另一端通過銷軸與圓板轉動連接,所述圓板外側與弧形環板內壁滑動連接,且兩個弧形圓板分別固定在左側模具和右側模具一側外壁。優選的,所述驅動件由驅動電機、傳動齒輪和齒形帶組成,所述驅動電機安裝固定在調節腔內,所述傳動齒輪設有三個,且分別固套在兩個絲桿和驅動電機輸出端外側,所述齒形帶套在三個傳動齒輪外側,且齒形帶內齒與傳動齒輪嚙合。優選的,所述絲桿頂部固定有固定板,且固定板底部與兩個限位桿固定。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術通過開模組件對左側模具和右側模具進行開模,通過多個頂開件同時運動,實現對左側模具和右側模具各部位同時施加外力進行頂開開模處理,從而有效的實現開模動作,避免因開模不穩導致產品損壞。2.本技術絲桿頂部固定有固定板,使絲桿在轉動時,保障頂部不晃動。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主視局部剖視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側視局部剖視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1中A處放大圖。圖中:1-下模座;2-左側模具;3-右側模具;4-開模組件;5-滑動槽;6-絲桿;7-限位桿;8-頂開件;9-驅動件;10-調節腔;11-滑動塊;12-頂出桿;13-弧形板;14-連接套;15-圓板;16-驅動電機;17-傳動齒輪;18-齒形帶;19-固定板。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閱圖1-3,圖示中的一種汽車安全警示柱精密模具,包括下模座1、左側模具2、右側模具3和開模組件4,所述下模座1表面開有滑動槽5,所述左側模具2和右側模具3均位于下模座1頂部,且左側模具2和右側模具3底部與滑動槽5內壁滑動連接,所述開模組件4安裝與下模座1上,通過開模組件4實現對左側模具2和右側模具3同步開模。開模組件4由絲桿6、限位桿7、頂開件8和驅動件9組成,所述下模座1內開有調節腔10,且驅動件9安裝固定于調節腔10內,所述絲桿6設有兩個,且對稱分布在下模座1表面,所述絲桿6一端通過軸承與下模座1轉動連接,且絲桿6一端與驅動件9一端固定,所述限位桿7固定在下模座1表面,所述限位桿7設有兩個,且對稱分布在絲桿6兩側,所述頂開件8設有多個,且等距分布在絲桿6上,通過驅動件9提供動力,帶動絲桿6轉動,從而使多個頂開件8實現對左側模具2和右側模具3的頂開。頂開件8由滑動塊11、頂出桿12、弧形板13、連接套14和圓板15組成,所述滑動塊11內開有螺紋孔,且通過螺紋孔與絲桿6螺紋連接,所述滑動塊11滑動套在限位桿7外側,所述連接套14、圓板15、頂出桿12和弧形板13均設有兩個,且兩個連接套14對稱分布固定在滑動塊11兩側,所述頂出桿12一端通過銷軸與連接套14轉動連接,且頂出桿12另一端通過銷軸與圓板15轉動連接,所述圓板15外側與弧形環板內壁滑動連接,且兩個弧形圓板15分別固定在左側模具2和右側模具3一側外壁,通過滑動塊11的向下移動,使兩個頂出桿12向兩側撐開,從而實現使左側模具2和右側模具3的頂開。驅動件9由驅動電機16、傳動齒輪17和齒形帶18組成,所述驅動電機16安裝固定在調節腔10內,所述傳動齒輪17設有三個,且分別固套在兩個絲桿6和驅動電機16輸出端外側,所述齒形帶18套在三個傳動齒輪17外側,且齒形帶18內齒與傳動齒輪17嚙合,通過驅動電機16轉動,帶動傳動齒輪17轉動,從而使絲桿6轉動。具體的實施方式:在完成澆筑、冷卻固化后,通過驅動電機16轉動,帶動與之輸出端固定的傳動齒輪17轉動,由于三個傳動齒輪17通過齒形帶18傳動連接,從而使兩個絲桿6同步轉動,滑動塊11與絲桿6螺紋連接,從而使滑動塊11在絲桿6上移動,通過滑動塊11向下移動,使兩側的頂出桿12向外撐開,即使左側模具2和右側模具3同步向兩側撐開,實現開模動作,且圓板15與弧形板13不固定,左側模具2和右側模具3可以實現取下檢修維護。絲桿6頂部固定有固定板19,且固定板19底部與兩個限位桿7固定,使絲桿6在轉動時,保障頂部不晃動。本方案中,驅動電機16優選Y80M1-2型號,電機運行電路為常規電機正反轉控制程序,電路運行為現有常規電路,本技術中涉及的電路以及控制均為現有技術,在此不進行過多贅述。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類的關系術語僅僅用來將一個實體或者操作與另一個實體或操作區分開來,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這些實體或操作之間存在任何這種實際的關系或者順序。而且,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技術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技術的原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汽車安全警示柱精密模具,包括下模座(1)、左側模具(2)、右側模具(3)和開模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1)表面開有滑動槽(5),所述左側模具(2)和右側模具(3)均位于下模座(1)頂部,且左側模具(2)和右側模具(3)底部與滑動槽(5)內壁滑動連接,所述開模組件(4)安裝與下模座(1)上。/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汽車安全警示柱精密模具,包括下模座(1)、左側模具(2)、右側模具(3)和開模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1)表面開有滑動槽(5),所述左側模具(2)和右側模具(3)均位于下模座(1)頂部,且左側模具(2)和右側模具(3)底部與滑動槽(5)內壁滑動連接,所述開模組件(4)安裝與下模座(1)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安全警示柱精密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開模組件(4)由絲桿(6)、限位桿(7)、頂開件(8)和驅動件(9)組成,所述下模座(1)內開有調節腔(10),且驅動件(9)安裝固定于調節腔(10)內,所述絲桿(6)設有兩個,且對稱分布在下模座(1)表面,所述絲桿(6)一端通過軸承與下模座(1)轉動連接,且絲桿(6)一端與驅動件(9)一端固定,所述限位桿(7)固定在下模座(1)表面,所述限位桿(7)設有兩個,且對稱分布在絲桿(6)兩側,所述頂開件(8)設有多個,且等距分布在絲桿(6)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汽車安全警示柱精密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頂開件(8)由滑動塊(11)、頂出桿(12)、弧形板(13)、連接套(14)和圓板(15)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正軍,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鑫立揚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