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帶可拆式調味碟的鍋,包括鍋體和至少一調味碟,所述調味碟上設有掛件,所述調味碟通過其上掛件可拆卸地掛接在所述鍋體的上端開口沿。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調味碟可以實現簡單拆裝,因此一方面有利于調味碟的拆卸清洗,另一方面也可以在裝箱打包時通過拆下調味碟來減小產品的裝箱打包體積。再者,調味碟的可拆式掛接結構,也使得用戶可以靈活調整調味碟的位置和數量,從而方便用戶的食用。
A pot with a detachable saucer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帶可拆式調味碟的鍋
本技術屬于炊具
,具體來說,是涉及一種帶可拆式調味碟的鍋。
技術介紹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火鍋、湯鍋等在食用時需要用到調料的鍋具,一般都不帶有調味碟,這就導致用戶食用時都必須要另外準備一個調味碟來使用,從而使得用戶食用起來很不方便。為此,中國技術專利CN201120360690.3公開了一種自帶調味碟的火鍋盆,其是在盆口的四方邊緣上設置有四個調味碟,調味碟固定連接在盆口上并與盆體形成一個整體,四個調味碟的碟口與盆口形成一個平面。其可以直接通過火鍋盆來使用調味碟,而無需另外準備調味碟,因此使用起來非常方便。但由于其調味碟是與火鍋盤固定為一體的,因此一方面不能實現調味碟的拆卸清洗,另一方面也不能根據用戶實際需求來靈活調整調味碟在火鍋盤上的位置以及調整調味碟的數量,再一方面還會增加鍋體的整體體積,給產品的裝箱打包帶來不便。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之不足,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帶可拆式調味碟的鍋,藉此在方便食用的基礎上,達到調味碟可以拆卸清洗、裝箱打包以及調味碟可以靈活調整位置和數量之目的。本技術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帶可拆式調味碟的鍋,包括鍋體和至少一調味碟,所述調味碟上設有掛件,所述調味碟通過其上掛件可拆卸地掛接在所述鍋體的上端開口沿。進一步,所述掛件為截面大體呈倒L形的掛臂結構,其包括自所述調味碟上端開口沿一側向外延伸的跨部和自該跨部末端向下延伸形成的夾緊部,所述跨部搭置在所述鍋體上端開口沿的上表面,所述夾緊部夾緊在所述鍋體上端開口沿的內周表面。進一步的,所述調味碟具有與所述鍋體上端開口沿的外周表面形狀相吻合的側壁,所述掛件成形在該側壁上。進一步的,所述鍋體上設有手柄,所述調味碟的底面設有與所述手柄相卡配的卡槽。作為一種實施方式,所述手柄包括左手柄和右手柄,所述調味碟具有前、后、左、右四個,該四個調味碟分別通過其上掛件掛接在所述鍋體的上端開口沿的前、后、左、右四側,且其中左、右兩個調味碟的底面分別通過其上卡槽對應與所述左手柄和所述右手柄卡接。作為另一種實施方式,所述手柄包括左手柄和右手柄,所述調味碟具有左、右兩個,該兩個調味碟分別通過其上掛件掛接在所述鍋體的上端開口沿的左、右兩側,且該兩個調味碟的底面分別通過其上卡槽對應與所述左手柄和所述右手柄卡接。進一步的,所述鍋體底面對稱設置有四個支腳,所述左手柄的下端與其中兩個支腳相連,所述右手柄的下端與另兩個支腳相連,所述左、右兩個調味碟的底面分別通過其上卡槽對應與所述左手柄和所述右手柄的上端卡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術由于鍋體上掛接有調味碟,因此能夠方便用戶的食用。同時,由于調味碟可以實現簡單拆裝,因此一方面有利于調味碟的拆卸清洗,另一方面也可以在裝箱打包時通過拆下調味碟來減小產品的裝箱打包體積,進而方便產品的裝箱打包。再者,調味碟的可拆式掛接結構,也使得用戶可以靈活調整調味碟的位置和數量,具體來說,其使用時可以根據用戶數量和所在方位,而將相應數量的調味碟掛接在鍋體上端開口沿的對應位置,從而進一步方便用戶的食用。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一種帶可拆式調味碟的鍋的實施例一俯視立體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一種帶可拆式調味碟的鍋的實施例一仰視立體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一種帶可拆式調味碟的鍋的實施例一主視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中所述調味碟的俯視立體示意圖。圖5是本技術中所述調味碟的仰視立體示意圖。圖6是本技術一種帶可拆式調味碟的鍋的實施例二俯視立體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給出的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如圖1至圖5所示,本技術實施例一所述一種帶可拆式調味碟的鍋,包括鍋體1和前、后、左、右四個調味碟2,調味碟2上設有掛件21,調味碟2通過其上掛件21可拆卸地掛接在鍋體1的上端開口沿11上。具體的,掛件21為截面大體呈倒L形的掛臂結構,其包括自調味碟2上端開口沿一側向外延伸的跨部211和自該跨部211末端向下延伸形成的夾緊部212,跨部211搭置在鍋體1上端開口沿11的上表面,夾緊部212夾緊在鍋體1上端開口沿的內周表面,從而使得調味碟2掛接在鍋體上端開口沿后不會晃動。進一步的,調味碟2具有與鍋體1上端開口沿11的外周表面形狀相吻合的側壁20,掛件21成形在該側壁20上。進一步的,鍋體1上設有手柄,調味碟2的底面設有與手柄相卡配的卡槽22。手柄包括左手柄31和右手柄32,前、后、左、右四個調味碟2分別通過其上掛件21掛接在鍋體1的上端開口沿11的前、后、左、右四側,且其中左、右兩個調味碟2的底面分別通過其上卡槽22對應與左手柄31和右手柄32卡接。進一步的,鍋體1底面對稱設置有四個支腳12,左手柄31的下端與其中兩個支腳相連,右手柄32的下端與另兩個支腳相連,左、右兩個調味碟2的底面分別通過其上卡槽22對應與左手柄31和右手柄32的上端卡接。如圖6所示,本技術實施例二所述一種帶可拆式調味碟的鍋,與實施例一所不同的是所述調味碟2具有左、右兩個,該兩個調味碟2分別通過其上掛件21掛接在鍋體1的上端開口沿11的左、右兩側,且該兩個調味碟2的底面分別通過其上卡槽22對應與左手柄31和右手柄32卡接。而作為本技術的其它實施例,還可以根據用戶數量和所在方位,而將相應數量的調味碟掛接在鍋體上端開口沿的對應位置進行使用。此外,本技術中鍋體1可以是方形、圓形等各種形狀,調味碟2可以是圓形、方形、半圓形等各種形狀。以上所述者,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技術實施的范圍,即大凡依本技術申請專利范圍及技術說明內容所作的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技術專利涵蓋的范圍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帶可拆式調味碟的鍋,包括鍋體和至少一調味碟,其特征在于:所述調味碟上設有掛件,所述調味碟通過其上掛件可拆卸地掛接在所述鍋體的上端開口沿。/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帶可拆式調味碟的鍋,包括鍋體和至少一調味碟,其特征在于:所述調味碟上設有掛件,所述調味碟通過其上掛件可拆卸地掛接在所述鍋體的上端開口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帶可拆式調味碟的鍋,其特征在于:所述掛件為截面大體呈倒L形的掛臂結構,其包括自所述調味碟上端開口沿一側向外延伸的跨部和自該跨部末端向下延伸形成的夾緊部,所述跨部搭置在所述鍋體上端開口沿的上表面,所述夾緊部夾緊在所述鍋體上端開口沿的內周表面。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一種帶可拆式調味碟的鍋,其特征在于:所述調味碟具有與所述鍋體上端開口沿的外周表面形狀相吻合的側壁,所述掛件成形在該側壁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帶可拆式調味碟的鍋,其特征在于:所述鍋體上設有手柄,所述調味碟的底面設有與所述手柄相卡配的卡槽。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杜戴峰,
申請(專利權)人:杜戴峰,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