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變速器、動力驅動系統及車輛技術方案

    技術編號:23045099 閱讀: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3:58
    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變速器、動力驅動系統及車輛,變速器包括:三排行星齒輪機構、輸入軸、第一中間軸、第二中間軸、第一同步器和第二同步器,第一行星齒輪機構的第一齒圈與變速器的殼體固定連接,第二行星齒輪機構的第二行星架與變速器的輸出端相連,第三行星齒輪機構的第三齒圈與變速器的殼體固定連接,第三行星齒輪機構的第三行星架與第二齒圈相連,第一同步器將第一中間軸與第一行星架連接或者將第一中間軸與第一太陽輪連接,第二同步器將第一中間軸與第二太陽輪連接或者將第一中間軸與第二行星架連接。根據本發明專利技術的變速器,通過設置三行星排雙同步器結構,可以實現快速、平順、可靠地換擋,且變速器的結構簡單,便于維護。

    Transmission, power drive system and vehicle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變速器、動力驅動系統及車輛
    本專利技術屬于車輛制造
    ,具體而言,涉及一種變速器、動力驅動系統及車輛。
    技術介紹
    混合驅動汽車、電動汽車、增程式電動汽車是未來汽車發展方向,也是新能源汽車主要形式。相關技術中,動力傳動系統的結構復雜、工作模式復雜且控制策略繁瑣,能量轉換效率有待提高,不能充分利用發動機動能和電池電能,存在能量二次轉換、控制復雜,效率低的問題。具體而言,相關技術中,車輛的片式離合器和片式制動器控制換擋,但當這兩個部件不工作時,因為潤滑的緣故,會存在拖曳力矩,造成整個變速器的效率不高。另外,相關技術中的多擋變速器中,多數是通過撥叉、滑套在離合器切斷動力時來選擇擋位,齒輪對數較多,占用空間大,結構復雜,由此存在改進空間。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專利技術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效率高且結構簡單,換擋平穩的變速器。本專利技術還提出一種具有上述變速器的動力驅動系統。本專利技術還提出一種具有上述動力驅動系統的車輛。根據本專利技術的變速器,包括:第一行星齒輪機構,所述第一行星齒輪機構包括第一太陽輪、第一行星輪、第一行星架和第一齒圈,所述第一齒圈與所述變速器的殼體固定連接;第二行星齒輪機構,所述第二行星齒輪機構包括第二太陽輪、第二行星輪、第二行星架和第二齒圈,所述第二行星架與所述變速器的輸出端相連;第三行星齒輪機構,所述第三行星齒輪機構包括第三太陽輪、第三行星輪、第三行星架和第三齒圈,所述第三齒圈與所述變速器的殼體固定連接,所述第三行星架與所述第二齒圈相連;輸入軸,所述輸入軸與所述第一太陽輪相連;第一中間軸;第二中間軸,所述第二中間軸與所述第二太陽輪及所述第三太陽輪相連;第一同步器,所述第一同步器將所述第一中間軸與所述第一行星架連接或者將所述第一中間軸與所述第一太陽輪連接;第二同步器,所述第二同步器將所述第一中間軸與所述第二太陽輪連接或者將所述第一中間軸與所述第二行星架連接。根據本專利技術的變速器,通過設置三行星排雙同步器結構,可以實現快速、平順、可靠地換擋,且變速器的結構簡單,便于維護。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變速器的輸出端包括:輸出齒輪,所述輸出齒輪空套在所述第一中間軸。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輸入軸、所述第一中間軸、所述第二中間軸沿軸向順次布置,所述第一行星齒輪機構、所述輸出齒輪、所述第二行星齒輪機構、所述第三行星齒輪機構沿軸向順次布置。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同步器布置在所述第一行星齒輪機構與所述輸出齒輪之間,所述第二同步器布置在所述輸出齒輪與所述第二行星齒輪機構之間。在一些實施例中,根據本專利技術的變速器還包括:主動齒輪、惰輪和被動齒輪,所述主動齒輪與所述惰輪嚙合,所述惰輪與所述被動齒輪嚙合,所述被動齒輪與所述輸入軸相連。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變速器掛入第一擋,所述第一同步器將所述第一中間軸與所述第一行星架連接,所述第二同步器將所述第一中間軸與所述第二太陽輪連接。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變速器掛入第二擋,所述第一同步器將所述第一中間軸與所述第一行星架連接,所述第二同步器將所述第一中間軸與所述第二行星架連接。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變速器掛入第三擋,所述第一同步器將所述第一中間軸與所述第一太陽輪連接,所述第二同步器將所述第一中間軸與所述第二太陽輪連接。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變速器掛入第四擋,所述第一同步器將所述第一中間軸與所述第一太陽輪連接,所述第二同步器將所述第一中間軸與所述第二行星架連接。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動力驅動系統,包括:驅動電機和根據本專利技術的變速器,所述驅動電機與所述輸入軸動力耦合連接。本專利技術的動力驅動系統通過設置本專利技術所述的變速器從而具有相應的優點,在此不再贅述。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的變速器為包括主動齒輪、惰輪和被動齒輪的變速器,所述驅動電機與所述主動齒輪相連,所述驅動電機和所述第一行星齒輪機構均布置在所述主動齒輪的同一側。本專利技術的車輛通過設置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動力驅動系統,從而相對于現有技術所具有的優勢相同,在此不再贅述。本專利技術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專利技術的實踐了解到。附圖說明本專利技術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圖1是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變速器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變速器100;殼體10;主動齒輪101;惰輪102;被動齒輪103;第一太陽輪11;第一齒圈12;第一行星架13;第一行星輪14;第二太陽輪21;第二齒圈22;第二行星架23;第二行星輪24;第三太陽輪31;第三齒圈32;第三行星架33;第三行星輪34;輸入軸4;第一中間軸5;第二中間軸6;輸出齒輪7;第一同步器8;第二同步器9;驅動電機200;差速器300。具體實施方式下面詳細描述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專利技術,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制。下面參考圖1描述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變速器100。如圖1所示,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變速器100包括:第一行星齒輪機構、第二行星齒輪機構、第三行星齒輪機構、輸入軸4、第一中間軸5、第二中間軸6、第一同步器8和第二同步器9。車輛的扭矩可以通過輸入軸4輸入到變速器100中,在變速器100中扭矩可以經過第一行星齒輪機構、第二行星齒輪機構和第三行星齒輪機構最終由變速器100的輸出端輸出。同步器用于將變速器100內各部件的連接以實現擋位切換。第一行星齒輪機構可以包括多個第一行星輪14,多個第一行星輪14與第一行星架13相連,第二行星齒輪機構可以包括多個第二行星輪24,多個第二行星輪24與第二行星架23相連,第三行星齒輪機構可以包括多個第三行星輪34,多個第三行星輪34與第三行星架33相連。當各個行星齒輪機構的太陽輪轉動時,各個太陽輪可以帶動與之相對應的行星輪轉動,與行星輪所對應的行星架可以選擇性的轉動。如當齒圈固定,行星架不固定時,太陽輪輸入,行星輪轉動并帶動行星架輸出;當行星架固定,齒圈不固定時,太陽輪輸入,行星輪轉動并帶動齒圈輸出;當行星架和齒圈都不固定時,太陽輪和齒圈輸入,行星輪轉動并帶動行星架輸出;當行星架和齒圈都不固定時,太陽輪和行星架輸入,行星輪轉動并帶動齒圈輸出。第一行星齒輪機構包括第一太陽輪11、第一行星輪14、第一行星架13和第一齒圈12,第一齒圈12與變速器100的殼體10固定連接,這樣,扭矩在第一行星齒輪機構內傳遞時,扭矩可以由第一行星架13或第一太陽輪11輸入到第一行星齒輪機構中,并由第一行星架13從第一行星齒輪機構中輸出。第二行星齒輪機構包括第二太陽輪21、第二行星輪24、第二行星架23和第二齒圈22,第二行星架23與變速器100的輸出端相連,這樣,扭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變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行星齒輪機構,所述第一行星齒輪機構包括第一太陽輪、第一行星輪、第一行星架和第一齒圈,所述第一齒圈與所述變速器的殼體固定連接;/n第二行星齒輪機構,所述第二行星齒輪機構包括第二太陽輪、第二行星輪、第二行星架和第二齒圈,所述第二行星架與所述變速器的輸出端相連;/n第三行星齒輪機構,所述第三行星齒輪機構包括第三太陽輪、第三行星輪、第三行星架和第三齒圈,所述第三齒圈與所述變速器的殼體固定連接,所述第三行星架與所述第二齒圈相連;/n輸入軸,所述輸入軸與所述第一太陽輪相連;/n第一中間軸;/n第二中間軸,所述第二中間軸與所述第二太陽輪及所述第三太陽輪相連;/n第一同步器,所述第一同步器將所述第一中間軸與所述第一行星架連接或者將所述第一中間軸與所述第一太陽輪連接;/n第二同步器,所述第二同步器將所述第一中間軸與所述第二太陽輪連接或者將所述第一中間軸與所述第二行星架連接。/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變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行星齒輪機構,所述第一行星齒輪機構包括第一太陽輪、第一行星輪、第一行星架和第一齒圈,所述第一齒圈與所述變速器的殼體固定連接;
    第二行星齒輪機構,所述第二行星齒輪機構包括第二太陽輪、第二行星輪、第二行星架和第二齒圈,所述第二行星架與所述變速器的輸出端相連;
    第三行星齒輪機構,所述第三行星齒輪機構包括第三太陽輪、第三行星輪、第三行星架和第三齒圈,所述第三齒圈與所述變速器的殼體固定連接,所述第三行星架與所述第二齒圈相連;
    輸入軸,所述輸入軸與所述第一太陽輪相連;
    第一中間軸;
    第二中間軸,所述第二中間軸與所述第二太陽輪及所述第三太陽輪相連;
    第一同步器,所述第一同步器將所述第一中間軸與所述第一行星架連接或者將所述第一中間軸與所述第一太陽輪連接;
    第二同步器,所述第二同步器將所述第一中間軸與所述第二太陽輪連接或者將所述第一中間軸與所述第二行星架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變速器的輸出端包括:輸出齒輪,所述輸出齒輪空套在所述第一中間軸。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變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輸入軸、所述第一中間軸、所述第二中間軸沿軸向順次布置,所述第一行星齒輪機構、所述輸出齒輪、所述第二行星齒輪機構、所述第三行星齒輪機構沿軸向順次布置。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變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同步器布置在所述第一行星齒輪機構與所述輸出齒輪之間,所述第二同步器布置在所述輸出齒輪與所述第二行星齒輪機構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速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德華陳記龍付才林
    申請(專利權)人: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性生交片免费无码看人| 无码精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伊人蕉久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麻豆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 | a级毛片无码免费真人久久| 精品无码AV无码免费专区| 免费无码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麻豆aⅴ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播放|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在线| 国产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 西西午夜无码大胆啪啪国模| 麻豆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 无码av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国产av无码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专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专区| 无码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蜜臀| 高清无码v视频日本www|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无码| 亚洲av激情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精品人妻中文无码AV在线| 无码日韩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无需播放器在线观看|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漫画| 亚洲熟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导航| av潮喷大喷水系列无码| JAVA性无码HD中文| 无码日韩人妻av一区免费| 无码无套少妇毛多18PXXXX| 亚洲av无码专区首页|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www电影| 免费A级毛片无码A| 免费无码H肉动漫在线观看麻豆 |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久久|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性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