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膜式”加油站汽油油氣控制裝置是一種可同時儲存兩種不同性質的氣體、各自容積可變的貯氣罐,其特征在于它由普通立式鋼罐和氣囊形狀的隔膜兩大部分構成。適用于控制加油站汽油儲罐油蒸氣的排放。隔膜將鋼罐內腔分隔為罐體空間和氣囊空間兩個互不相通的空間。罐體空間接通地下油罐,接收和貯存地下油罐排放的油氣,并隨時提供地下油罐抽出汽油后出現空間需要補充的氣體。氣囊空間通向大氣環境,始終吸入和排出新鮮空氣,其容積隨著罐體內油氣增加或減少而縮小或漲大,配合油氣周轉過程所需要的空間變化。地下油罐呼出和吸入的油氣始終在裝置的罐體空間內存放和周轉,不再向大氣環境揮發,實現油氣“零排放”,消除污染,阻止揮發損耗損失。(*該技術在201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一種可同時儲存兩種不同性質的氣體、各自容積可變的貯氣罐,其特征在于它由普通立式鋼罐和氣囊形狀的隔膜兩大部分構成。適用于控制加油站汽油儲罐油蒸氣的排放。
技術介紹
汽油是一種揮發性極強的液體燃料。加油站購進汽油卸入地下油罐時會將油罐內相同體積的油氣置換出來;銷售過程中抽出地下油罐內的汽油后會吸進新鮮空氣補充罐內出現的空間,這樣會加速汽油的蒸發。這一過程稱為地下油罐“大呼吸”。每噸汽油體積約1.4m3,“大呼吸”置換排放的油氣也是1.4m3。每排放1m3油氣造成油品揮發損失可達1kg左右。2003年全國消耗汽油6000萬噸,在加油站“大呼吸”排放的油氣有8400萬m3,揮發損失汽油達8.4萬噸。損失金額超過3億元。同時,油氣含有苯等致癌物質,對人體有害,對大氣環境有污染。國內有的油庫曾經用機械式的聚氣罐、集氣罐來控制油罐“呼吸”排放的油氣。例如升降式聚氣罐是在罐內裝設升降板,通過電動力量使升降板上升或下降,改變聚氣罐容積,周轉地下油罐呼吸的油蒸氣,不讓油蒸氣排放到大氣環境。其他方法還有濕式套筒集氣罐、活塞式集氣罐等等。(見中石化出版社99。4。《煉油廠油品儲運》P331和烴加工出版社90。7。《石油庫管理手冊》P252)。但是,這些設備成本較高、消耗能源、操作復雜、維護不方便。國外加油站油氣回收設備供應商推銷的油氣控制裝置價格昂貴,國內加油站也難于承受。目前,加油站汽油油氣揮發污染大氣環境的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有效解決。隨著環保要求日趨嚴格,加油站業主期盼效果好、價格低的油氣控制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加油站油氣揮發損耗和污染環境問題的思路是在油氣排放時,用一種容器把油氣存放起來;在地下油罐抽出油后出現空間需要氣體補充時,用存放的油氣作為補充的氣體返回地下罐。做到把地下油罐“大呼吸”的油氣封閉起來,杜絕油氣揮發排放。本技術采取的技術方案是在立式鋼罐內設計一種容積可變的氣囊形狀的隔膜。將罐體內腔分隔為罐體空間和氣囊空間兩個互不相通的空間。罐體空間連接通地下油罐,接收和貯存地下油罐排放的油氣,并隨時提供地下油罐抽出汽油后出現空間需要補充的氣體。氣囊空間通向大氣環境并貯存新鮮空氣,在吸入或排出新鮮空氣的同時,其容積隨著罐體內油氣增加或減少而縮小或漲大。配合油氣周轉過程所需要的空間變化。裝置外殼是普通立式鋼板罐體。制作工藝簡單,各地取材方便。氣囊形狀的隔膜選用高強度、防靜電的薄膜材料。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地下油罐呼出和吸入的油氣始終在裝置的罐體空間內存放和周轉,氣囊吸入和排出的始終是新鮮空氣。油氣因此被封閉隔離,不再向大氣環境揮發,實現油氣“零排放”,消除污染,阻止揮發損耗損失。與不采用本裝置比較,相當于加油站每經銷一噸汽油就收回1.4kg汽油,收益明顯。其特點1,無需運行費用。裝置屬于低壓儲氣裝置。氣囊容積的漲大或縮小依靠地下罐進油卸油和加油抽油產生的正負壓力驅動。不需水電人工等費用消耗。2,制作成本低。投建一套這樣的油氣控制裝置,對于每天銷售汽油15噸的加油站,一年左右油氣減少揮發損失帶來的收益就可以收回投資。而裝置使用壽命大于20年。附圖說明圖1是“隔膜式”加油站汽油油氣控制裝置油氣進入前的示意圖圖2是“隔膜式”加油站汽油油氣控制裝置油氣進入后的示意圖圖3是“隔膜式”加油站汽油油氣控制裝置安裝的示意圖圖4是圖1的A-A剖面圖圖5是圖2的B-B剖面圖圖中,1立式鋼罐外殼、2氣囊、3油氣的進出口、4新鮮空氣的進出口、5地下汽油罐、6地下油罐出氣管線、7罐內充滿的油氣、8靜電導除板、9油氣管線、10凝結的汽油流入地下油罐的管線、11阻火器實施方式1.油氣進入裝置前,氣囊(2)處于漲大狀態,氣囊內充滿新鮮空氣。如圖1、圖4所示;加油站進油卸油時,地下油罐(5)置換出來的油氣通過管線(9)和油氣的進出口(3)進入裝置的罐體內,直到罐內充滿油氣(7)。氣囊(2)被油氣擠壓逐步收縮成癟狀,如圖2、圖5所示,加油站銷售時,隨著地下油罐汽油的抽出,油氣返回地下油罐補充出現的空間,這時新鮮空氣從罐頂的進出口(4)進入氣囊,氣囊逐步漲大,直到成為圖1、圖4所示的狀態。如此周而復始。受環境溫度影響會有部分油氣凝結為汽油,經管線(10)流入地下油罐。2.安裝方式見圖3,裝置的油氣進出口(3)與地下油罐(5)的出氣管線(6)接通,管路上分別串接閥門。連接的管路屬于短程低壓輸氣管道,可以忽略高差及沿程相對密度變化影響。配管直徑與地下罐原有出氣管管徑一致。幾個牌號汽油罐共用一個裝置時,只需將需要連接的汽油罐出氣管并連后接到裝置的油氣進出口(3)即可。3.安全措施。在裝置的油氣進出口配接阻火器(11)、靜電導除板(8)。罐體必須按照規范做好防雷接地。權利要求1,“隔膜式”加油站汽油油氣控制裝置是一種可同時儲存汽油油氣和空氣兩種氣體、各自容積可變的貯氣罐裝置,其特征在于它由鋼板制作的罐體和薄膜制作的氣囊形狀的隔膜兩大部分構成。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是罐內裝設了一種高強度防靜電薄膜制作的與罐體容積相當、將罐體內腔分隔為兩個互不相通空間的氣囊形狀的隔膜。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是氣囊形狀隔膜的制作特點是將薄膜圓筒兩端圓周平分六段,每相鄰兩端對折壓粘合攏,呈“人”字形結合的封閉形式。專利摘要“隔膜式”加油站汽油油氣控制裝置是一種可同時儲存兩種不同性質的氣體、各自容積可變的貯氣罐,其特征在于它由普通立式鋼罐和氣囊形狀的隔膜兩大部分構成。適用于控制加油站汽油儲罐油蒸氣的排放。隔膜將鋼罐內腔分隔為罐體空間和氣囊空間兩個互不相通的空間。罐體空間接通地下油罐,接收和貯存地下油罐排放的油氣,并隨時提供地下油罐抽出汽油后出現空間需要補充的氣體。氣囊空間通向大氣環境,始終吸入和排出新鮮空氣,其容積隨著罐體內油氣增加或減少而縮小或漲大,配合油氣周轉過程所需要的空間變化。地下油罐呼出和吸入的油氣始終在裝置的罐體空間內存放和周轉,不再向大氣環境揮發,實現油氣“零排放”,消除污染,阻止揮發損耗損失。文檔編號B60S5/02GK2771619SQ200420037599公開日2006年4月12日 申請日期2004年7月15日 優先權日2004年7月15日專利技術者鄒松林 申請人:鄒松林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隔膜式”加油站汽油油氣控制裝置是一種可同時儲存汽油油氣和空氣兩種氣體、各自容積可變的貯氣罐裝置,其特征在于它由鋼板制作的罐體和薄膜制作的氣囊形狀的隔膜兩大部分構成。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鄒松林,
申請(專利權)人:鄒松林,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31[中國|上海]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