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鍋爐封頭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加強型鍋爐封頭,包括鍋爐封頭本體,所述鍋爐封頭本體包括橢圓頭部和直筒部,所述直筒部的底端為開口端,所述橢圓頭部和直筒部的過渡處設置有加強結構組件,所述加強結構組件包括第一加強板以及垂直焊接在第一加強板兩側第二加強板和第三加強板,所述第二加強板和第三加強板對稱設置,所述第一加強板、第二加強板和第三加強板的頂部均開設有弧形切面,所述弧形切面和橢圓頭部的內壁貼合。通過在橢圓頭部和直筒部的過渡處增設加強結構組件,使得加強結構組件能夠同時對橢圓頭部和直筒部進行支撐,從而有效提升了鍋爐封頭本體的結構強度。
A strengthened boiler head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加強型鍋爐封頭
本技術涉及鍋爐封頭
,具體為一種加強型鍋爐封頭。
技術介紹
封頭是指用以封閉容器端部使其內外介質隔離的元件,又稱端蓋。圓筒形容器的封頭一般都是迥轉殼體。按封頭表面的形狀可分為凸形、錐形、平板形和組合形。橢圓形不銹鋼電爐封頭具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專利技術人經研究發現,傳統的橢圓形不銹鋼電爐封頭結構比較固定,使用時容易發生形變,從而導致介質隔離效果差,如何專利技術一種加強型鍋爐封頭來解決這些問題,成為了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彌補以上不足,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加強型鍋爐封頭,旨在改善傳統的橢圓形不銹鋼電爐封頭使用時容易發生形變,從而導致介質隔離效果差的問題。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加強型鍋爐封頭,包括鍋爐封頭本體,所述鍋爐封頭本體包括橢圓頭部和直筒部,所述直筒部的底端為開口端,所述橢圓頭部和直筒部的過渡處設置有加強結構組件,所述加強結構組件包括第一加強板以及垂直焊接在第一加強板兩側第二加強板和第三加強板,所述第二加強板和第三加強板對稱設置,所述第一加強板、第二加強板和第三加強板的頂部均開設有弧形切面,所述弧形切面和橢圓頭部的內壁貼合。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所述鍋爐封頭本體為由橢圓頭部和直筒部構成的一體成型封頭,制作工藝簡單,可參照現有的工藝。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所述第一加強板、第二加強板和第三加強板的高度相同,所述第一加強板、第二加強板和第三加強板均為厚度不小于8mm的不銹鋼板,結構強度高。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所述第一加強板、第二加強板和第三加強板均通過焊接的方式固定在鍋爐封頭本體中,可先將第一加強板、第二加強板和第三加強板進行組焊。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所述第一加強板、第二加強板和第三加強板的高度相同均豎直設置,所述第一加強板、第二加強板和第三加強板的高度相同距離開口端的高度不超過30mm。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所述直筒部底端的內外兩側均開設有圓弧倒角。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一種加強型鍋爐封頭,在現有技術的橢圓形不銹鋼鍋爐封頭基礎上進行改進,鍋爐封頭本體為由橢圓頭部和直筒部構成的一體成型封頭,通過在橢圓頭部和直筒部的過渡處增設加強結構組件,使得加強結構組件能夠同時對橢圓頭部和直筒部進行支撐,可先將第一加強板、第二加強板和第三加強板進行組焊,然后在將加強結構組件整體焊接在鍋爐封頭本體中,從而有效提升了鍋爐封頭本體的結構強度,使用過程中不容易變形,鍋爐封頭本體內外介質隔離效果好,適合推廣使用。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鍋爐封頭本體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加強結構組件第一視覺下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加強結構組件第二視覺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鍋爐封頭本體;101-橢圓頭部;102-直筒部;103-開口端;104-圓弧倒角;2-加強結構組件;201-第一加強板;202-第二加強板;203-第三加強板;204-弧形切面。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閱圖1-4,本技術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加強型鍋爐封頭,包括鍋爐封頭本體1,所述鍋爐封頭本體1包括橢圓頭部101和直筒部102,所述直筒部102的底端為開口端103,在現有技術的橢圓形不銹鋼鍋爐封頭基礎上進行改進,所述橢圓頭部101和直筒部102的過渡處設置有加強結構組件2,增設了加強結構組件2,所述加強結構組件2包括第一加強板201以及垂直焊接在第一加強板201兩側第二加強板202和第三加強板203,所述第二加強板202和第三加強板203對稱設置,所述第一加強板201、第二加強板202和第三加強板203的頂部均開設有弧形切面204,所述弧形切面204和橢圓頭部101的內壁貼合,通過在橢圓頭部101和直筒部102的過渡處增設加強結構組件2,使得加強結構組件2能夠同時對橢圓頭部101和直筒部102進行支撐,可先將第一加強板201、第二加強板202和第三加強板203進行組焊,然后在將加強結構組件2整體焊接在鍋爐封頭本體1中,從而有效提升了鍋爐封頭本體1的結構強度,使用過程中不容易變形。具體的,所述鍋爐封頭本體1為由橢圓頭部101和直筒部102構成的一體成型封頭,制作工藝簡單,可參照現有的工藝。具體的,所述第一加強板201、第二加強板202和第三加強板203的高度相同,所述第一加強板201、第二加強板202和第三加強板203均為厚度不小于8mm的不銹鋼板,結構強度高。具體的,所述第一加強板201、第二加強板202和第三加強板203均通過焊接的方式固定在鍋爐封頭本體1中,可先將第一加強板201、第二加強板202和第三加強板203進行組焊。具體的,所述第一加強板201、第二加強板202和第三加強板203的高度相同均豎直設置,所述第一加強板201、第二加強板202和第三加強板203的高度相同距離開口端103的高度不超過30mm。具體的,所述直筒部102底端的內外兩側均開設有圓弧倒角104。具體的,在現有技術的橢圓形不銹鋼鍋爐封頭基礎上進行改進,鍋爐封頭本體1為由橢圓頭部101和直筒部102構成的一體成型封頭,通過在橢圓頭部101和直筒部102的過渡處增設加強結構組件2,使得加強結構組件2能夠同時對橢圓頭部101和直筒部102進行支撐,可先將第一加強板201、第二加強板202和第三加強板203進行組焊,然后在將加強結構組件2整體焊接在鍋爐封頭本體1中,從而有效提升了鍋爐封頭本體1的結構強度,使用過程中不容易變形,鍋爐封頭本體1內外介質隔離效果好,適合推廣使用。需要說明的是,鍋爐封頭本體1具體的使用方法采用本領域現有技術,故不再詳細贅述。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技術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技術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技術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技術的原理,在不脫離本技術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技術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技術范圍內。本技術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加強型鍋爐封頭,包括鍋爐封頭本體(1),所述鍋爐封頭本體(1)包括橢圓頭部(101)和直筒部(102),所述直筒部(102)的底端為開口端(103),其特征在于:所述橢圓頭部(101)和直筒部(102)的過渡處設置有加強結構組件(2),所述加強結構組件(2)包括第一加強板(201)以及垂直焊接在第一加強板(201)兩側第二加強板(202)和第三加強板(203),所述第二加強板(202)和第三加強板(203)對稱設置,所述第一加強板(201)、第二加強板(202)和第三加強板(203)的頂部均開設有弧形切面(204),所述弧形切面(204)和橢圓頭部(101)的內壁貼合。/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加強型鍋爐封頭,包括鍋爐封頭本體(1),所述鍋爐封頭本體(1)包括橢圓頭部(101)和直筒部(102),所述直筒部(102)的底端為開口端(103),其特征在于:所述橢圓頭部(101)和直筒部(102)的過渡處設置有加強結構組件(2),所述加強結構組件(2)包括第一加強板(201)以及垂直焊接在第一加強板(201)兩側第二加強板(202)和第三加強板(203),所述第二加強板(202)和第三加強板(203)對稱設置,所述第一加強板(201)、第二加強板(202)和第三加強板(203)的頂部均開設有弧形切面(204),所述弧形切面(204)和橢圓頭部(101)的內壁貼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加強型鍋爐封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鍋爐封頭本體(1)為由橢圓頭部(101)和直筒部(102)構成的一體成型封頭。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加強型鍋爐封頭,...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梁艷平,季振寬,王文功,
申請(專利權)人:青島旭升封頭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