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固廢垃圾立式余熱鍋爐排煙溫度調控裝置,屬于溫度調控裝置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在立式余熱鍋爐的隔墻水冷壁上開設若干個工藝孔,將工藝彎管安裝在工藝孔處,工藝孔處設置有煙氣流量調節(jié)閥,換熱裝置為立式余熱鍋爐原有的對流管束,Ⅰ、Ⅱ、Ⅲ級對流管束的上下兩端分別與各級對流管束上集箱和下集箱連通,Ⅰ級對流管束上集箱與Ⅱ級對流管束下集箱相連通;Ⅱ級對流管束上集箱與Ⅲ級對流管束下集箱相連通;給水旁通管道上安裝調節(jié)閥與換熱裝置的Ⅰ級對流管束下集箱相連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在余熱鍋爐上設置煙氣流量調節(jié)閥,使余熱鍋爐部分受熱面被短路,嚴格控制余熱鍋爐排煙溫度在500?550℃范圍內,抑制二惡英的二次生成。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固廢垃圾立式余熱鍋爐排煙溫度調控裝置
本技術涉及一種固廢垃圾立式余熱鍋爐排煙溫度調控裝置,屬于溫度調控裝置
技術介紹
中國城市化進程不可避免,而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之一就是城市固體垃圾的急劇增加。因此,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的工作意義重大。焚燒技術可實現減量化,是目前最有效、經濟的垃圾處理技術之一。垃圾焚燒發(fā)電不僅可以有效解決城市生活垃圾減容和無害化問題,還能充分利用焚燒產生的熱能,實現垃圾資源化這一目標,屬于我國鼓勵發(fā)展的產業(yè),已成為我國垃圾處理的一個重要發(fā)展方向。但如果焚燒工藝不當,排放的煙氣中會含有大量有毒的二惡英類物質。目前,從生活垃圾焚燒廠排放出來的二惡英已經占二惡英排放總量的相當大比例,嚴格控制垃圾焚燒中二惡英產生是十分重要的。如何有效防治二次污染,使垃圾焚燒發(fā)電項目更好地發(fā)揮環(huán)境效益,最大限度地減輕對環(huán)境的影響,也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生活垃圾在焚燒過程中的二惡英的生成機理相當復雜,生活垃圾中本身就含有微量的二惡英,由于二惡英具有熱穩(wěn)定性,盡管大部分在高溫燃燒時得以分解,但仍會有一部分在燃燒以后排放出來。當燃燒不充分、煙氣中含過多的未燃燼物質時,已經分解的二惡英在余熱鍋爐尾部煙氣溫度300-500℃的環(huán)境下,將會重新生成。因此,為了減少二惡英的排放,除了控制燃燒過程使其完全分解外,另一個重要措施就是避免余熱鍋爐排煙溫度低于500℃,防止二惡英在低溫區(qū)再次合成。目前,垃圾焚燒項目的主流技術都采用燃燒爐作為焚燒主體,焚燒后產生的高溫煙氣進入二燃室,為了保證二惡英的充分分解,鍋爐設計時要求控制合適的煙氣流速及溫度,以保證煙氣在二燃室出口煙氣溫度大于等于1100℃,充分分解二惡英。按通常的換熱方式設計的換熱余熱鍋爐,煙氣經過的第一、二通道采用水冷結構,第三通道至對流管束末端的側墻采用包墻水冷壁結構,煙氣經過該區(qū)域排出鍋爐,排煙溫度為500-550℃左右;如果排煙溫度從500℃降到300℃的過程中沒有采取使之急冷的有效措施,將導致二惡英再次生成。根據調研和采樣分析,當前我國生活垃圾焚燒爐煙氣二惡英排放濃度滿足國標的排放率僅為60%,仍需加強生活垃圾焚燒爐二惡英的排放控制。根據固廢垃圾焚燒技術中二惡英的生成機理,目前在余熱鍋爐煙氣低溫區(qū)急冷是不可行的,為了避免由于余熱鍋爐排煙溫度低于500℃,導致二惡英的再次生成,可以在立式的余熱鍋爐中布置煙氣的溫度調控裝置技術。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進而提供一種固廢垃圾立式余熱鍋爐排煙溫度調控裝置。本技術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固廢垃圾立式余熱鍋爐排煙溫度調控裝置,包括:隔墻水冷壁、工藝彎管、工藝孔、煙氣流量調節(jié)閥和換熱裝置;其中,所述立式余熱鍋爐的隔墻水冷壁上開設若干個工藝孔,彎制處理工藝彎管,將工藝彎管安裝在工藝孔處,所述工藝孔處設置有煙氣流量調節(jié)閥,所述換熱裝置為立式余熱鍋爐原有的對流管束,包括:Ⅰ級對流管束、Ⅱ級對流管束、Ⅲ級對流管束、Ⅰ級對流管束下集箱、Ⅰ級對流管束上集箱、Ⅱ級對流管束下集箱、Ⅱ級對流管束上集箱、Ⅲ級對流管束下集箱和Ⅲ級對流管束上集箱;所述Ⅰ級對流管束的上下兩端分別與Ⅰ級對流管束上集箱和Ⅰ級對流管束下集箱連通;所述Ⅱ級對流管束的上下兩端分別與Ⅱ級對流管束上集箱和Ⅱ級對流管束下集箱連通;所述Ⅲ級對流管束的上下兩端分別與Ⅲ級對流管束上集箱和Ⅲ級對流管束下集箱連通;所述Ⅰ級對流管束上集箱與Ⅱ級對流管束下集箱通過管道相連通;所述Ⅱ級對流管束上集箱與Ⅲ級對流管束下集箱通過管道相連通;所述給水管道上設置旁通管道,旁通管道上安裝調節(jié)閥,所述旁通管道與換熱裝置的Ⅰ級對流管束下集箱相連通。所述煙氣流量調節(jié)閥和調節(jié)閥為電動調節(jié)閥或手動調節(jié)閥。所述煙氣流量調節(jié)閥和調節(jié)閥的開度大小根據余熱鍋爐排煙溫度進行調節(jié)。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本技術通過在立式余熱鍋爐采用煙氣流量調節(jié)閥的技術,嚴格控制余熱鍋爐排煙溫度在500-550℃范圍內。防止煙溫低于500℃,抑制二惡英的二次生成,并使排入大氣的煙氣中二惡英濃度達到排放標準0.1ngTEQ/m3且盡可能降得更低,既進行了垃圾的減量化、無害化處理,又不對人們健康造成損害,并且該排煙溫度調控裝置技術具有實用性且效率較高。本技術中煙氣流量調節(jié)閥的開度大小根據余熱鍋爐排煙溫度來進行調節(jié),通過打開煙氣流量調節(jié)閥,使部分煙氣從煙氣流量調節(jié)閥直接通過,從而使余熱鍋爐部分受熱面被短路,進而提高余熱鍋爐排煙溫度,可以有效的防止二惡英的再次生成。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一種固廢垃圾立式余熱鍋爐排煙溫度調控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圖1的A-A剖視圖。圖3為本技術換熱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中的附圖標記,1為隔墻水冷壁,2為工藝彎管,3為工藝孔,4為煙氣流量調節(jié)閥,5為Ⅰ級對流管束,6為Ⅱ級對流管束,7為Ⅲ級對流管束,8為Ⅰ級對流管束下集箱,9為Ⅰ級對流管束上集箱,10為Ⅱ級對流管束下集箱,11為Ⅱ級對流管束上集箱,12為Ⅲ級對流管束下集箱,13為Ⅲ級對流管束上集箱。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技術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本實施例在以本技術技術方案為前提下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但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下述實施例。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施例所涉及的一種固廢垃圾立式余熱鍋爐排煙溫度調控裝置,包括:隔墻水冷壁1、工藝彎管2、工藝孔3、煙氣流量調節(jié)閥4和換熱裝置;其中,所述立式余熱鍋爐的隔墻水冷壁1上開設若干個工藝孔3,彎制處理工藝彎管2,將工藝彎管2安裝在工藝孔3處,所述工藝孔3處設置有煙氣流量調節(jié)閥4,所述換熱裝置為立式余熱鍋爐原有的對流管束,包括:Ⅰ級對流管束5、Ⅱ級對流管束6、Ⅲ級對流管束7、Ⅰ級對流管束下集箱8、Ⅰ級對流管束上集箱9、Ⅱ級對流管束下集箱10、Ⅱ級對流管束上集箱11、Ⅲ級對流管束下集箱12和Ⅲ級對流管束上集箱13;所述Ⅰ級對流管束5的上下兩端分別與Ⅰ級對流管束上集箱9和Ⅰ級對流管束下集箱8連通;所述Ⅱ級對流管束6的上下兩端分別與Ⅱ級對流管束上集箱11和Ⅱ級對流管束下集箱10連通;所述Ⅲ級對流管束7的上下兩端分別與Ⅲ級對流管束上集箱13和Ⅲ級對流管束下集箱12連通;所述Ⅰ級對流管束上集箱9與Ⅱ級對流管束下集箱10通過管道相連通;所述Ⅱ級對流管束上集箱11與Ⅲ級對流管束下集箱12通過管道相連通;所述給水管道上設置旁通管道,旁通管道上安裝調節(jié)閥,所述旁通管道與換熱裝置的Ⅰ級對流管束下集箱8相連通。所述煙氣流量調節(jié)閥4和調節(jié)閥為電動調節(jié)閥或手動調節(jié)閥。所述煙氣流量調節(jié)閥4和調節(jié)閥的開度大小根據余熱鍋爐排煙溫度進行調節(jié)。實施例1如圖1所示,一種固廢垃圾立式余熱鍋爐排煙溫度調控裝置應用于立式余熱鍋爐,使用時根據煙氣量計算后,在隔墻水冷壁1上開設若干個工藝孔3,彎制處理工藝彎管2,將加工好的工藝彎管2安裝在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固廢垃圾立式余熱鍋爐排煙溫度調控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隔墻水冷壁(1)、工藝彎管(2)、工藝孔(3)、煙氣流量調節(jié)閥(4)和換熱裝置;/n其中,所述立式余熱鍋爐的隔墻水冷壁(1)上開設若干個工藝孔(3),彎制處理工藝彎管(2),將工藝彎管(2)安裝在工藝孔(3)處,所述工藝孔(3)處設置有煙氣流量調節(jié)閥(4);/n所述換熱裝置為立式余熱鍋爐原有的對流管束,包括:Ⅰ級對流管束(5)、Ⅱ級對流管束(6)、Ⅲ級對流管束(7)、Ⅰ級對流管束下集箱(8)、Ⅰ級對流管束上集箱(9)、Ⅱ級對流管束下集箱(10)、Ⅱ級對流管束上集箱(11)、Ⅲ級對流管束下集箱(12)和Ⅲ級對流管束上集箱(13);/n所述Ⅰ級對流管束(5)的上下兩端分別與Ⅰ級對流管束上集箱(9)和Ⅰ級對流管束下集箱(8)連通;所述Ⅱ級對流管束(6)的上下兩端分別與Ⅱ級對流管束上集箱(11)和Ⅱ級對流管束下集箱(10)連通;所述Ⅲ級對流管束(7)的上下兩端分別與Ⅲ級對流管束上集箱(13)和Ⅲ級對流管束下集箱(12)連通;所述Ⅰ級對流管束上集箱(9)與Ⅱ級對流管束下集箱(10)通過管道相連通;所述Ⅱ級對流管束上集箱(11)與Ⅲ級對流管束下集箱(12)通過管道相連通;/n給水管道上設置旁通管道,旁通管道上安裝調節(jié)閥,所述旁通管道與換熱裝置的Ⅰ級對流管束下集箱(8)相連通。/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固廢垃圾立式余熱鍋爐排煙溫度調控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隔墻水冷壁(1)、工藝彎管(2)、工藝孔(3)、煙氣流量調節(jié)閥(4)和換熱裝置;
其中,所述立式余熱鍋爐的隔墻水冷壁(1)上開設若干個工藝孔(3),彎制處理工藝彎管(2),將工藝彎管(2)安裝在工藝孔(3)處,所述工藝孔(3)處設置有煙氣流量調節(jié)閥(4);
所述換熱裝置為立式余熱鍋爐原有的對流管束,包括:Ⅰ級對流管束(5)、Ⅱ級對流管束(6)、Ⅲ級對流管束(7)、Ⅰ級對流管束下集箱(8)、Ⅰ級對流管束上集箱(9)、Ⅱ級對流管束下集箱(10)、Ⅱ級對流管束上集箱(11)、Ⅲ級對流管束下集箱(12)和Ⅲ級對流管束上集箱(13);
所述Ⅰ級對流管束(5)的上下兩端分別與Ⅰ級對流管束上集箱(9)和Ⅰ級對流管束下集箱(8)連通;所述Ⅱ級對流管束(6)的上下兩端分別與...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李翠平,
申請(專利權)人:李翠平,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黑龍;2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