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適用于鍋爐煙氣、催化裂化再生煙氣脫硫節水消白煙系統,其包括依次設置的煙氣換熱單元、文丘里洗滌單元、脫硫單元、冷凝高效協同單元和煙囪,所述煙氣換熱單元包括第一煙氣換熱單元和第二煙氣換熱單元,所述第一煙氣換熱單元的入口與待處理煙氣連接,其出口與文丘里洗滌單元的入口連接,所述文丘里洗滌單元的出口與脫硫單元的入口連接,所述脫硫單元的出口與冷凝高效協同單元的入口連接,所述冷凝高效協同單元的出口與第二煙氣換熱單元的入口連接,所述第二煙氣換熱單元的出口與煙囪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適用于鍋爐煙氣、催化裂化再生煙氣脫硫節水消白煙的系統適用于工業煙氣脫硫的消白煙,該系統還節約用水,減少環境污染。
Applicable to boiler flue gas, FCC regeneration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water saving and white smoke elimination system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適用于鍋爐煙氣、催化裂化再生煙氣脫硫節水消白煙系統
本技術具體涉及一種脫硫煙氣消白煙的系統,尤其涉及一種適用于鍋爐煙氣、催化裂化(FCC)再生煙氣脫硫節水消白煙的系統,屬于化工和環保
技術介紹
據統計,煉油廠排放的SOx占總排放量的6%~7%,其中僅催化裂化(FCC)再生煙氣就占了5%左右。不僅如此,FCC再生煙氣中還含有大量的NOx、顆粒物及CO,FCC再生煙氣排放帶來的污染問題正日益受到關注。為適應國家環保的要求,對于大多數煉化企業均需要增上煙氣脫硫設施。燃煤電廠等鍋爐產生的煙氣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直接排放會污染空氣,形成酸雨等環境災害。工業上都設有脫硫裝置來脫除煙氣中的二氧化硫。在世界各國現有的煙氣脫硫技術中,濕法煙氣脫硫技術約占85%。根據吸收劑和工藝的不同特點,濕法煙氣脫硫技術可分為非再生濕法脫硫工藝(即拋棄法)和可再生濕法脫硫工藝。典型的已工業化的非再生濕法煙氣脫硫工藝有美國BELCO公司的EDV工藝和Exxon公司的WGS工藝,已實現工業應用的國產化非再生濕法脫硫工藝還有中國石化的雙循環新型湍沖文丘里除塵脫硫技術。濕式煙氣脫硫是目前市場上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脫硫工藝,具有脫硫效率高、投資適中、結構簡單等優點。脫硫后的煙氣由于溫度低,濕度大,排出煙囪后與冷空氣混合,導致煙氣中的水汽驟然凝結形成白煙,尤其在冬天,容易造成視覺上的污染,影響環境美觀。主要原因如下:1)濕飽和煙氣通過煙囪排放到大氣后擴散過程中快速降溫而冷凝析出液滴,形成白色煙羽;2)濕法脫硫系統出口煙氣含有少量未被除霧器充分收集的液滴、SO3氣溶膠、飛灰等污染物,液滴中含有可溶鹽等物質,上述物質可作為凝結核促進氣相水在降溫過程中快速冷凝并在凝結核上析出;3)脫硫后濕飽和煙氣在煙道和煙囪中流動過程中,由于風道和煙囪散熱原因,有部分氣相水冷凝,被煙氣夾帶排入大氣,這也是造成白色煙羽的一個重要原因。綜上,消除濕法脫硫白色煙羽,不僅解決視覺污染,還可以對污染物深度減排,并增強煙氣的擴散能力,環保意義重大。最為傳統的消除煙氣白色煙羽的方法是利用煙氣余熱加熱脫硫后煙氣,即煙氣再熱,典型技術有GGH(Gas-GasHeater)。然而該技術由于早期應用存在堵塞、泄露等問題,最終在中國市場逐步被棄用。隨著環保要求的不斷提高,經濟發達地區部分電廠采用水媒式GGH技術方案,加熱脫硫塔出口濕飽和煙氣,在一定程度上實現白色煙羽的消除,因而得到了較多的應用。上述兩種濕飽和煙氣加熱消除白色煙羽的技術,均是采用降低相對濕度的方法來消除白煙,煙氣含水量未發生變化,只解決視覺污染,無法在消除白煙的同時協同脫除污染物。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適用于鍋爐煙氣、催化裂化(FCC)再生煙氣脫硫節水消白煙系統,從而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為實現前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包括: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適用于鍋爐煙氣、催化裂化再生煙氣脫硫節水消白煙系統,其包括依次設置的煙氣換熱單元、文丘里洗滌單元、脫硫單元、冷凝高效協同單元和煙囪,所述煙氣換熱單元包括第一煙氣換熱單元和第二煙氣換熱單元;其中,所述第一煙氣換熱單元的入口與待處理煙氣連接,所述第一煙氣換熱單元的出口與所述文丘里洗滌單元的入口連接,所述文丘里洗滌單元的出口與所述脫硫單元的入口連接,所述脫硫單元的出口與所述冷凝高效協同單元的入口連接,所述冷凝高效協同單元的出口與所述第二煙氣換熱單元的入口連接,所述第二煙氣換熱單元的出口與所述煙囪連接。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煙氣換熱單元包括依次連接的第二煙氣換熱單元、第一煙氣換熱單元、泵和緩沖罐,所述第一煙氣換熱單元和第二煙氣換熱單元采用水介質進行熱量的傳遞,所述第一煙氣換熱單元至少用以使待處理煙氣的溫度降低后進行脫硫單元,所述第二煙氣換熱單元至少用以使從冷凝高效協同單元排出的煙氣的溫度升高后進入煙囪。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煙氣換熱單元的入口處設置有引風機,至少用以使待處理煙氣進入所述第一煙氣換熱單元。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煙氣換熱單元的出口與文丘里洗滌單元的入口之間設置有引風機。較之現有技術,本技術的優點在于:本技術提供的適用于鍋爐煙氣、催化裂化再生煙氣脫硫節水消白煙的系統結構設計合理,使用工藝簡單,利用出口煙氣熱能,通過降低煙氣溫度脫除煙氣中所含大量凝結水,解決外排煙氣的煙羽問題,解決煙氣凝結白煙現象,適用于工業煙氣、鍋爐煙氣等脫硫的消白煙,也適用于FCC再生煙氣已有脫硫裝置的消白煙改造;同時,該系統能節約用水,減少環境污染。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1中一種適用于鍋爐煙氣、催化裂化再生煙氣脫硫節水消白煙系統的結構及FCC煙氣脫硫消白煙的工藝流程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1-煙氣換熱單元,101-第一煙氣換熱器,102-第二煙氣換熱器,103-緩沖罐,104-泵,2-文丘里洗滌塔,201-第一洗液冷卻器,202-第二洗液冷卻器,3-脫硫塔,4-冷凝高效協同單元,401-換熱系統,402-循環水泵,5-煙囪。具體實施方式鑒于現有技術的不足,煙氣冷凝再熱工藝被提出,即先降低濕飽和煙氣的溫度,將煙氣中部分水冷凝析出,在此過程中實現污染物的協同脫除。本案專利技術人經長期研究和實踐,得以提出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將予以更為詳細的解釋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適用于鍋爐煙氣、催化裂化再生煙氣脫硫節水消白煙系統,其包括依次設置的煙氣換熱單元、文丘里洗滌單元、脫硫單元、冷凝高效協同單元和煙囪,所述煙氣換熱單元包括第一煙氣換熱單元和第二煙氣換熱單元;其中,所述第一煙氣換熱單元的入口與待處理煙氣連接,所述第一煙氣換熱單元的出口與所述文丘里洗滌單元的入口連接,所述文丘里洗滌單元的出口與所述脫硫單元的入口連接,所述脫硫單元的出口與所述冷凝高效協同單元的入口連接,所述冷凝高效協同單元的出口與所述第二煙氣換熱單元的入口連接,所述第二煙氣換熱單元的出口與所述煙囪連接。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煙氣換熱單元包括依次連接的第二煙氣換熱單元、第一煙氣換熱單元、泵和緩沖罐,所述第一煙氣換熱單元和第二煙氣換熱單元采用水介質進行熱量的傳遞,水系統為閉環循環,脫硫單元前設有所述第一煙氣換熱單元,其至少用以使待處理煙氣的溫度降低后進行脫硫單元,冷凝高效協同單元后設有所述第二煙氣換熱單元,其至少用以使從冷凝高效協同單元排出的煙氣的溫度升高后進入煙囪。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煙氣換熱單元的入口煙氣溫度為160~180℃,出口煙氣溫度為120~140℃;所述第二煙氣換熱單元的入口煙氣溫度為35~45℃,出口煙氣溫度為50~80℃。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煙氣換熱單元包括第一煙氣換熱器,所述第二煙氣換熱單元包括第二煙氣換熱器,所述脫硫單元包括脫硫塔。具體的講,所述的煙氣換熱單元包括兩個換熱器,以水為換熱介質;脫硫單元前煙氣溫度高(160-180℃),利用其熱量來加熱冷凝高效協同單元后的煙氣(35-45℃),用水介質來進行傳遞。水系統為閉環循環,內有一緩沖罐和泵。共設置兩個換熱器。第一煙氣換熱器將煙氣溫度降至120~140℃(優選90-130℃)后進入濕法脫硫單元;在冷凝高效協同單元后設有第二煙氣換熱器,其作用是提高脫硫塔的排煙溫度,降低煙囪進大氣的露點溫度,使“白煙”最終消失。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適用于鍋爐煙氣、催化裂化再生煙氣脫硫節水消白煙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設置的煙氣換熱單元、文丘里洗滌單元、脫硫單元、冷凝高效協同單元和煙囪,所述煙氣換熱單元包括第一煙氣換熱單元和第二煙氣換熱單元;其中,所述第一煙氣換熱單元的入口與待處理煙氣連接,所述第一煙氣換熱單元的出口與所述文丘里洗滌單元的入口連接,所述文丘里洗滌單元的出口與所述脫硫單元的入口連接,所述脫硫單元的出口與所述冷凝高效協同單元的入口連接,所述冷凝高效協同單元的出口與所述第二煙氣換熱單元的入口連接,所述第二煙氣換熱單元的出口與所述煙囪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適用于鍋爐煙氣、催化裂化再生煙氣脫硫節水消白煙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設置的煙氣換熱單元、文丘里洗滌單元、脫硫單元、冷凝高效協同單元和煙囪,所述煙氣換熱單元包括第一煙氣換熱單元和第二煙氣換熱單元;其中,所述第一煙氣換熱單元的入口與待處理煙氣連接,所述第一煙氣換熱單元的出口與所述文丘里洗滌單元的入口連接,所述文丘里洗滌單元的出口與所述脫硫單元的入口連接,所述脫硫單元的出口與所述冷凝高效協同單元的入口連接,所述冷凝高效協同單元的出口與所述第二煙氣換熱單元的入口連接,所述第二煙氣換熱單元的出口與所述煙囪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用于鍋爐煙氣、催化裂化再生煙氣脫硫節水消白煙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煙氣換熱單元包括依次連接的第二煙氣換熱單元、第一煙氣換熱單元、泵和緩沖罐,所述第一煙氣換熱單元和第二煙氣換熱單元采用水介質進行熱量的傳遞,所述第一煙氣換熱單元至少用以使待處理煙氣的溫度降低后進行脫硫單元,所述第二煙氣換熱單元至少用以使從冷凝高效協同單元排出的煙氣的溫度升高后進入煙囪。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用于鍋爐煙氣、催化裂化再生煙氣脫硫節水消白煙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煙氣換熱單元的入口處設置有引風機,至少用以使待處理煙氣進入所述第一煙氣換熱單元;和/或,所述第一煙氣換熱單元的出口與文丘里洗滌單元的入口之間設置有引風機。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用于鍋爐煙氣、催化裂化再生煙氣脫硫節水消白煙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丘里洗滌單元與第一洗液冷卻器、第二洗液冷卻...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榮,程磊,高立東,趙宏,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友聯哈博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化工大學蘇州相城研究院,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