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木蠟油刷,包括外殼、圓柱形絲瓜絡、固定組件,外殼的內部空心且一端開口,外殼的開口端端面向內凹陷形成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圓柱形絲瓜絡可轉動且部分內置于外殼,圓柱形絲瓜絡同軸開設有一第三通孔;固定組件包括一轉軸、兩個夾緊盤、第一旋鈕、第二旋鈕,轉軸的一端可轉動穿過第三通孔、第一通孔,轉軸的另一端可轉動穿過第二通孔,且轉軸的外周面設置有外螺紋;兩個夾緊盤同軸設置于圓柱形絲瓜絡的兩端,每一夾緊盤沿軸向開設有一第一螺紋孔,夾緊盤經第一螺紋孔螺紋連接于轉軸;第一旋鈕螺紋連接于轉軸的一端,第二旋鈕螺紋連接于轉軸的另一端。通過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刷木蠟油不回將油粘在手上。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木蠟油刷
本技術涉及刷油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木蠟油刷。
技術介紹
在對木制品涂刷木蠟油的過程,先使用海綿的一端清理木制品的表面,然后使用海綿的另一端蘸取木蠟油,將木蠟油均勻的涂在木制品表面,待木蠟油干燥一定時間后,使用海綿的一端對涂有木蠟油的木制品的表面進行清理、打磨;這種對木制品涂刷木蠟油的方法存在缺陷,對木制品涂木蠟油后,再使用粘有木蠟油的海綿對木制品進行清理、打磨,人的手會接觸到含有木蠟油的海綿,會導致木蠟油粘在手上。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術不足,提供一種木蠟油刷,解決現有技術中在刷木蠟油時容易將木蠟油粘在手上的技術問題。為達到上述技術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提供一種木蠟油刷,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殼,所述外殼的內部空心且一端開口,所述外殼的開口端端面向內凹陷形成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同軸設置于所述外殼的兩端;圓柱形絲瓜絡,所述圓柱形絲瓜絡可轉動且部分內置于所述外殼,所述圓柱形絲瓜絡同軸開設有一第三通孔;固定組件,所述固定組件包括一轉軸、兩個夾緊盤、第一旋鈕、第二旋鈕,所述轉軸的一端可轉動穿過所述第三通孔、第一通孔,所述轉軸的另一端可轉動穿過所述第二通孔,且所述轉軸的外周面設置有外螺紋;兩個所述夾緊盤同軸設置于所述圓柱形絲瓜絡的兩端,每一所述夾緊盤沿軸向開設有一第一螺紋孔,所述夾緊盤經所述第一螺紋孔螺紋連接于所述轉軸,且所述夾緊盤抵接于所述圓柱形絲瓜絡,所述夾緊盤的直徑小于所述圓柱形絲瓜絡的直徑;所述第一旋鈕同軸開設有一第一螺紋通孔,所述第一旋鈕經所述第一螺紋通孔螺紋連接于所述轉軸的一端,所述第二旋鈕同軸開設有一第二螺紋通孔,所述第二旋鈕經所述第二螺紋通孔螺紋連接于所述轉軸的另一端。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包括:當有需要時,通過圓柱形絲瓜絡可對木制品表面進行清理,也通過圓柱形絲瓜絡蘸取木蠟油涂在木制品表面,當木蠟油字在木制品表面干燥后,通過圓柱形絲瓜絡可對木制品表面進行清理、拋光;當需要通過圓柱形絲瓜絡通過木制品表面清理、拋光時,擰松第一旋鈕或第二旋鈕,然后轉動轉軸、圓柱形絲瓜絡,使用圓柱形絲瓜絡的另一端清理、拋光木制品表面,使用的過程中一直手持外殼,不會接觸到木蠟油,手上不會粘木蠟油。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三維示意圖;圖2是圖1中A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另一視角的三維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中外殼的三維示意圖;圖5是本技術中外殼另一視角的三維示意圖;圖6是本技術中圓柱形絲瓜絡和固定組件的三維示意圖;圖7是本技術中圓柱形絲瓜絡和固定組件另一視角的三維示意圖;圖8是本技術中轉軸、第一旋鈕、第二旋鈕、摩擦片、螺釘以及方塊的三維示意圖;圖9是圖8中B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實施例一: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木蠟油刷,如圖1至9所示,包括外殼1、圓柱形絲瓜絡2、固定組件3,外殼1的內部空心且一端開口,外殼1的開口端端面向內凹陷形成有第一通孔4、第二通孔5,所述第一通孔4、第二通孔5同軸設置于外殼1的兩端;優選的,外殼1可以為方形或半圓形,進一步優選的,外殼1呈半圓形;半圓形的外殼1便于手持。圓柱形絲瓜絡2可轉動且部分內置于外殼1,圓柱形絲瓜絡2同軸開設有一第三通孔。當有需要時,通過圓柱形絲瓜絡2可對木制品表面進行清理,也通過圓柱形絲瓜絡2蘸取木蠟油涂在木制品表面,當木蠟油字在木制品表面干燥后,通過圓柱形絲瓜絡2可對木制品表面進行清理、拋光。固定組件3包括一轉軸31、兩個夾緊盤32、第一旋鈕33、第二旋鈕34、一摩擦片35,轉軸31的一端可轉動穿過所述第三通孔、第一通孔4,轉軸31的另一端可轉動穿過所述第二通孔5,且轉軸31的外周面設置有外螺紋。兩個夾緊盤32同軸設置于圓柱形絲瓜絡2的兩端,每一夾緊盤32沿軸向開設有一第一螺紋孔,夾緊盤32經所述第一螺紋孔螺紋連接于轉軸31,且夾緊盤32抵接于圓柱形絲瓜絡2,夾緊盤32的直徑小于圓柱形絲瓜絡2的直徑;通過設置兩個夾緊盤32,能壓縮以及夾緊圓柱形絲瓜絡2,防止圓柱形絲瓜絡2相對轉軸31轉動,且夾緊盤32可拆卸連接于轉軸31,能方便圓柱形絲瓜絡2的更換。第一旋鈕33同軸開設有一第一螺紋通孔,第一旋鈕33經所述第一螺紋通孔螺紋連接于轉軸31的一端,第二旋鈕34同軸開設有一第二螺紋通孔,第二旋鈕34經所述第二螺紋通孔螺紋連接于轉軸31的另一端。摩擦片35呈圓柱形,且摩擦片35同軸開設有一第四通孔,摩擦片35經所述第四通孔套設于轉軸31,且摩擦片35的一端可拆卸連接于第二旋鈕34、另一端抵接于外殼1的外壁。優選的,摩擦片35遠離第二旋鈕34的一端沿軸向開設有至少一個沉頭孔,固定組件3還包括至少一個螺釘36,螺釘36與所述沉頭孔一一對應設置,螺釘36的螺紋端穿過所述沉頭孔,且螺釘36的螺紋端螺紋連接于第二旋鈕34,螺釘36的頭部內置于所述沉頭孔;進一點優選的所述沉頭孔、螺釘36的數量為四個,四個所述沉頭孔沿摩擦片35的周向均勻分布。通過設置摩擦片35,當第二旋鈕34將摩擦片35壓緊在外殼1的外壁上時,能防第二旋鈕34相對轉軸31轉動,摩擦片35通過螺釘36可拆卸連接于第二旋鈕34,當需要更換摩擦片35時,便于摩擦片35的更換。實施例二:如圖1至9所示,實施例二與實施例一相同之處不再闡述,實施例二與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在于,外殼1靠近第一旋鈕33的一端向內凹陷形成有一方孔,固定組件3還包括一方塊37,方塊37沿軸向開設有一第二螺紋通孔,方塊37經所述第二螺紋通孔螺紋連接于轉軸31,方塊37的一端可滑動插設于所述方孔、另一端抵接于第一旋鈕33;優選的,方塊37的截面為正方形,所述方孔所圍成的空腔的截面呈正方形。通過設置方塊37、方孔,即使第一旋鈕33、第二旋鈕34存在松動,也能限制轉軸31的移動和轉動,防止刷木蠟油時轉軸31自由轉動;且當需要轉動轉軸31時,通過方塊37能簡單的將圓柱形絲瓜絡2轉動180度。所述第一通孔4、第二通孔5呈L形,所述第一通孔4沿軸向貫穿外殼1的一端,所述第二通孔5沿軸向貫穿外殼1的另一端;優選的,所述第一通孔4包括第一連接孔41、第二連接孔42,所述第一連接孔41的一端穿出外殼1的開口端端面,所述第二連接孔42垂直連接于所述第一連接孔41的另一端;所述第二通孔5包括第三連接孔51、第四連接孔52,所述第三連接孔51的一端穿出外殼1的開口端端面,所述第四連接孔52垂直連接于所述第一連接孔41的另一端。轉軸31的一端可轉動穿過所述第二連接孔42、另一端可轉動穿過所述第四連接孔52,轉軸31的豎直截面呈圓形,且轉軸31的直徑小于所述第一連接孔41、第二連接孔42的寬度。本技術的具體工作流程:當我們需要對木制品的表面進行清理時,用手抓住外殼1,使用圓柱形絲瓜絡2對木制品的表面進行清理,當需要對木制品的表面進行刷木蠟油時,轉動第二旋鈕34,使摩擦片35遠離外殼1,轉動第二旋鈕34到一定程度后,通過拉第一旋鈕33使方塊37脫離方孔,轉動轉軸31,轉軸3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木蠟油刷,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殼,所述外殼的內部空心且一端開口,所述外殼的開口端端面向內凹陷形成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同軸設置于所述外殼的兩端;圓柱形絲瓜絡,所述圓柱形絲瓜絡可轉動且部分內置于所述外殼,所述圓柱形絲瓜絡同軸開設有一第三通孔;固定組件,所述固定組件包括一轉軸、兩個夾緊盤、第一旋鈕、第二旋鈕,所述轉軸的一端可轉動穿過所述第三通孔、第一通孔,所述轉軸的另一端可轉動穿過所述第二通孔,且所述轉軸的外周面設置有外螺紋;兩個所述夾緊盤同軸設置于所述圓柱形絲瓜絡的兩端,每一所述夾緊盤沿軸向開設有一第一螺紋孔,所述夾緊盤經所述第一螺紋孔螺紋連接于所述轉軸,且所述夾緊盤抵接于所述圓柱形絲瓜絡,所述夾緊盤的直徑小于所述圓柱形絲瓜絡的直徑;所述第一旋鈕同軸開設有一第一螺紋通孔,所述第一旋鈕經所述第一螺紋通孔螺紋連接于所述轉軸的一端,所述第二旋鈕同軸開設有一第二螺紋通孔,所述第二旋鈕經所述第二螺紋通孔螺紋連接于所述轉軸的另一端。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木蠟油刷,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殼,所述外殼的內部空心且一端開口,所述外殼的開口端端面向內凹陷形成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同軸設置于所述外殼的兩端;圓柱形絲瓜絡,所述圓柱形絲瓜絡可轉動且部分內置于所述外殼,所述圓柱形絲瓜絡同軸開設有一第三通孔;固定組件,所述固定組件包括一轉軸、兩個夾緊盤、第一旋鈕、第二旋鈕,所述轉軸的一端可轉動穿過所述第三通孔、第一通孔,所述轉軸的另一端可轉動穿過所述第二通孔,且所述轉軸的外周面設置有外螺紋;兩個所述夾緊盤同軸設置于所述圓柱形絲瓜絡的兩端,每一所述夾緊盤沿軸向開設有一第一螺紋孔,所述夾緊盤經所述第一螺紋孔螺紋連接于所述轉軸,且所述夾緊盤抵接于所述圓柱形絲瓜絡,所述夾緊盤的直徑小于所述圓柱形絲瓜絡的直徑;所述第一旋鈕同軸開設有一第一螺紋通孔,所述第一旋鈕經所述第一螺紋通孔螺紋連接于所述轉軸的一端,所述第二旋鈕同軸開設有一第二螺紋通孔,所述第二旋鈕經所述第二螺紋通孔螺紋連接于所述轉軸的另一端。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木蠟油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靠近所述第一旋鈕的一端向內凹陷形成有一方孔,所述固定組件還包括一方塊,所述方塊沿...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蔚,
申請(專利權)人:武漢職業技術學院,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湖北,4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