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地毯技術領域,尤其是指一種增韌耐磨地毯,包括軟膠層,所述軟膠層的上方設置有表面層,所述表面層的外表面交替排列有若干個耐磨塊與韌性塊,所述軟膠層與表面層之間設置有連接層,所述連接層的下表面設置有若干個安裝凹槽,所述連接層的兩端均設置有連接塊,所述軟膠層的上表面設置有若干個與安裝凹槽相匹配的安裝凸塊,所述軟膠層的兩端均設置有與連接塊相匹配的連接槽,所述軟膠層的下方設置有胚布層。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表面層組合使用耐磨塊與韌性塊,提高地毯的耐磨性與韌性,表面層通過連接層與軟膠層可拆卸連接,便于裝卸與更換,提高地毯的使用性能與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增韌耐磨地毯
本技術涉及地毯
,尤其是指一種增韌耐磨地毯。
技術介紹
地毯是以棉、麻、毛、絲、草紗線等天然纖維或化學合成纖維類原料,經手工或機械工藝進行編結、栽絨或紡織而成的地面鋪敷物,它是世界范圍內具有悠久歷史傳統的工藝美術品類之一,覆蓋于住宅、賓館、酒店、會議室、娛樂場所、體育館、展覽廳、車輛、船舶、飛機等的地面,具有減少噪聲、隔熱、防止滑倒等作用。現有的地毯大多采用紗線編織而成,隨著地毯使用時間的不斷推移,就會極大降低地毯的韌性與耐磨性,尤其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地毯表面磨損更嚴重,同時,地毯的表層與底層大多為一體成型設計,無法相互安裝與拆卸,降低使用性能。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針對現有技術的問題提供一種增韌耐磨地毯,表面層組合使用耐磨塊與韌性塊,提高地毯的耐磨性與韌性,表面層通過連接層與軟膠層可拆卸連接,便于裝卸與更換,提高地毯的使用性能與使用壽命。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本技術提供的一種增韌耐磨地毯,包括軟膠層,所述軟膠層的上方設置有表面層,所述表面層的外表面交替排列有若干個耐磨塊與韌性塊,所述軟膠層與表面層之間設置有連接層,所述連接層的下表面設置有若干個安裝凹槽,所述連接層的兩端均設置有連接塊,所述軟膠層的上表面設置有若干個與安裝凹槽相匹配的安裝凸塊,所述軟膠層的兩端均設置有與連接塊相匹配的連接槽,所述軟膠層的下方設置有胚布層。優選的,所述軟膠層的下表面設置有PVC發泡吸音層,所述PVC發泡吸音層內設置有若干個吸音腔,所述PVC發泡吸音層與胚布層之間涂覆有粘合劑。優選的,所述吸音腔呈倒梯形結構。優選的,所述耐磨塊與韌性塊的高度相同且高度范圍均為11mm至15mm。優選的,所述安裝凹槽和安裝凸塊均為半球形結構。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本技術提供的一種增韌耐磨地毯,包括軟膠層,所述軟膠層的上方設置有表面層,所述表面層的外表面交替排列有若干個耐磨塊與韌性塊,所述軟膠層與表面層之間設置有連接層,所述連接層的下表面設置有若干個安裝凹槽,所述連接層的兩端均設置有連接塊,所述軟膠層的上表面設置有若干個與安裝凹槽相匹配的安裝凸塊,所述軟膠層的兩端均設置有與連接塊相匹配的連接槽,所述軟膠層的下方設置有胚布層。地毯的表面層由多個交替排列的耐磨塊與韌性塊構成,連接層的上表面與表面層固定連接,表面層通過連接層下表面的多個安裝凹槽與軟膠層的多個安裝凸塊對應連接,再通過設置于連接層兩端的連接塊與設置于軟膠層兩端的連接槽相互連接來固定位置,實現表面層通過連接層與軟膠層可拆卸連接,軟膠層能夠有效改善人們踩踏在地毯上的體驗感,腳部踩踏上去會感到輕盈舒適,設置于軟膠層下方的胚布層能夠增大與地面的摩擦力,可防止地毯使用時產生位置的移位偏離。本技術表面層組合使用耐磨塊與韌性塊,提高地毯的耐磨性與韌性,表面層通過連接層與軟膠層可拆卸連接,便于裝卸與更換,提高地毯的使用性能與使用壽命。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軟膠層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連接層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包括:1——軟膠層11——安裝凸塊12——連接槽2——表面層3——耐磨塊4——韌性塊5——連接層51——安裝凹槽52——連接塊6——胚布層7——粘合劑8——PVC發泡吸音層9——吸音腔。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便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的理解,下面結合實施例與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實施方式提及的內容并非對本技術的限定。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進行詳細的描述。如圖1至圖3所示,本技術的一種增韌耐磨地毯,包括軟膠層1,所述軟膠層1的上方設置有表面層2,所述表面層2的外表面交替排列有若干個耐磨塊3和韌性塊4,所述軟膠層1與表面層2之間設置有連接層5,所述連接層5的下表面設置有若干個安裝凹槽51,所述連接層5的兩端均設置有連接塊52,所述軟膠層1的上表面設置有若干個與安裝凹槽51相匹配的安裝凸塊11,所述軟膠層1的兩端均設置有與連接塊52相匹配的連接槽12,所述軟膠層1的下方設置有胚布層6。地毯的表面層2由多個交替排列的耐磨塊3與韌性塊4構成,連接層5的上表面與表面層2固定連接,表面層2通過連接層5下表面的多個安裝凹槽51與軟膠層1的多個安裝凸塊11對應連接,再通過設置于連接層5兩端的連接塊52與設置于軟膠層1兩端的連接槽12相互連接來固定位置,實現表面層2通過連接層5與軟膠層1可拆卸連接,軟膠層1能夠有效改善人們踩踏在地毯上的體驗感,腳部踩踏上去會感到輕盈舒適,設置于軟膠層1下方的胚布層6能夠增大與地面的摩擦力,可防止地毯使用時產生位置的移位偏離。本技術表面層2組合使用耐磨塊3與韌性塊4,提高地毯的耐磨性與韌性,表面層2通過連接層5與軟膠層1可拆卸連接,便于裝卸與更換,提高地毯的使用性能與使用壽命。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軟膠層1的下表面設置有PVC發泡吸音層8,所述PVC發泡吸音層8內設置有若干個吸音腔9,所述PVC發泡吸音層8與胚布層6之間涂覆有粘合劑7。具體地,PVC發泡吸音層8不僅柔軟度適中,而且配合多個吸音腔9能夠對外界的噪聲進行有效阻隔和吸收作用。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吸音腔9呈倒梯形結構。具體地,倒梯形結構的吸音腔9可以有效反射和折射一定波長的聲波,將噪音進行吸收弱化,進一步加強隔音效果。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耐磨塊3與韌性塊4的高度相同且高度范圍均為11mm至15mm。具體地,作為優選,耐磨塊3與韌性塊4的高度均為12mm,使地毯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與韌性。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本實施例的安裝凹槽51和安裝凸塊11均為半球形結構。具體地,皆為半球形結構的安裝凹槽51和安裝凸塊11能夠更好地連接結合,結構簡單緊湊,連接穩定性好,從而實現表面層2通過連接層5與軟膠層1快速可拆卸連接。以上所述,僅是本技術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技術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技術以較佳實施例公開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術,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技術技術方案范圍內,當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術實現思路
作出些許變更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技術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技術技術是指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屬于本技術技術方案的范圍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增韌耐磨地毯,其特征在于:包括軟膠層,所述軟膠層的上方設置有表面層,所述表面層的外表面交替排列有若干個耐磨塊與韌性塊,所述軟膠層與表面層之間設置有連接層,所述連接層的下表面設置有若干個安裝凹槽,所述連接層的兩端均設置有連接塊,所述軟膠層的上表面設置有若干個與安裝凹槽相匹配的安裝凸塊,所述軟膠層的兩端均設置有與連接塊相匹配的連接槽,所述軟膠層的下方設置有胚布層。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增韌耐磨地毯,其特征在于:包括軟膠層,所述軟膠層的上方設置有表面層,所述表面層的外表面交替排列有若干個耐磨塊與韌性塊,所述軟膠層與表面層之間設置有連接層,所述連接層的下表面設置有若干個安裝凹槽,所述連接層的兩端均設置有連接塊,所述軟膠層的上表面設置有若干個與安裝凹槽相匹配的安裝凸塊,所述軟膠層的兩端均設置有與連接塊相匹配的連接槽,所述軟膠層的下方設置有胚布層。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增韌耐磨地毯,其特征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祥林,羅愷青,宋娟娟,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雅麗斯佳紡織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