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處理裝置,其包含:輸入值接收單元、校正值計算單元、輸出值計算單元與輸出值指定單元。接收單元分別接收第一像素與相鄰于第一像素之第二像素之輸入值。校正值計算單元根據相鄰于第一像素的多個第一相鄰像素的多個分量誤差值與第一像素的輸入數來計算第一像素的校正值,且根據相鄰于第二像素的多個第二相鄰像素的多個分量誤差值與第二像素的輸入值來計算第二像素的校正值。輸出值計算單元根據第一像素與第二像素的校正值來分別計算第一像素與第二像素的輸出值。輸出值指定單元分別將第一像素與第二像素的輸出值指定給第一像素與第二像素。借助本申請的影像處理裝置,能夠取得降低硬件設計成本、提高輸出的信息處理量、加快傳遞時序等效益。
image setter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影像處理裝置
本公開實施例是有關于一種影像處理裝置,且特別是有關于一種以誤差擴散(errordiffusion)為基礎并加以改良的影像處理裝置。
技術介紹
影像的像素值的量化(quantization)處理是影像處理中常見的技術,然而量化處理通常會造成影像的像素值的量化誤差。為了讓影像不會因為這些量化誤差而讓人眼感受到明顯的差異,誤差擴散(errordiffusion)處理技術為一種常見的半色調(halftone)影像處理技術,誤差擴散處理技術乃是將影像中的像素的量化誤差分配到鄰近像素,從而分散量化誤差。相較于其他的半色調影像處理技術,誤差擴散處理技術在調和半色調影像品質與影像處理效率方面具有相當的優勢。舉例而言,其中一種傳統的誤差擴散處理方式是將誤差擴散至右側像素(水平方向擴散)及下方像素(垂直方向擴散)。然而,水平方向擴散的作法對于硬件是不利的,例如硬件設計成本高、輸出的信息處理量受限、傳遞時序不夠快等,因此傳統的誤差擴散處理方式仍有改善的空間。
技術實現思路
本公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影像處理裝置,以誤差擴散(errordiffusion)為基礎并加以改良,從而改善傳統的誤差擴散處理方式的缺陷。根據本公開的上述目的,提出一種影像處理裝置包含:輸入值接收單元、校正值計算單元、輸出值計算單元與輸出值指定單元。輸入值接收單元用以接收影像的第一像素的輸入值與第二像素的輸入值,其中第一像素相鄰于第二像素,其中第一像素與第二像素分別位于第一位置(x,y)與第二位置(x+1,y)。校正值計算單元用以根據相鄰于第一像素的多個第一相鄰像素的多個分量誤差值與第一像素的輸入值來計算第一像素的校正值,且根據相鄰于第二像素的多個第二相鄰像素的多個分量誤差值與第二像素的輸入值來計算第二像素的校正值,其中多個第一相鄰像素分別位于第三位置(x-1,y)、第四位置(x-1,y-1)、第五位置(x,y-1)與第六位置(x+1,y-1),其中多個第二相鄰像素分別位于第五位置(x,y-1)、第六位置(x+1,y-1)與第七位置(x+2,y-1)。輸出值計算單元用以根據第一像素的校正值來計算第一像素的輸出值,且根據第二像素的校正值來計算第二像素的輸出值。輸出值指定單元用以將第一像素的輸出值指定給第一像素,且將第二像素的輸出值指定給第二像素。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第一像素的校正值為多個第一相鄰像素的多個分量誤差值與第一像素的輸入值的總和,上述第二像素的校正值為多個第二相鄰像素的多個分量誤差值與第二像素的輸入值的總和。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第一像素的輸出值為第一像素的校正值的最高有效位(mostsignificantbit,MSB)值,上述第二像素的輸出值為第二像素的校正值的最高有效位值。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影像處理裝置更包含誤差值計算單元,用以根據第一像素的校正值來計算第一像素的誤差值,且根據第二像素的校正值來計算第二像素的誤差值。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第一像素的誤差值為第一像素的校正值的最低有效位(leastsignificantbit,LSB)值,上述第二像素的誤差值為第二像素的校正值的最低有效位值。在一些實施例中,位于第三位置(x-1,y)的第一相鄰像素的分量誤差值為位于第三位置(x-1,y)的第一相鄰像素的誤差值的A/Z;位于第四位置(x-1,y-1)的第一相鄰像素的分量誤差值為位于第四位置(x-1,y-1)的第一相鄰像素的誤差值的B/Z;位于第五位置(x,y-1)的第一相鄰像素的分量誤差值為位于第五位置(x,y-1)的第一相鄰像素的誤差值的C/Z;位于第六位置(x+1,y-1)的第一相鄰像素的分量誤差值為位于第六位置(x+1,y-1)的第一相鄰像素的誤差值的D/Z;位于第五位置(x,y-1)的第二相鄰像素的分量誤差值為位于第五位置(x,y-1)的第二相鄰像素的誤差值的E/Z;位于第六位置(x+1,y-1)的第二相鄰像素的分量誤差值為位于第六位置(x+1,y-1)的第二相鄰像素的誤差值的F/Z;位于第七位置(x+2,y-1)的第二相鄰像素的分量誤差值為位于第七位置(x+2,y-1)的第二相鄰像素的誤差值的G/Z;其中A、B、C、D、E、F、G、Z為正整數,且A+B+C+D+E+F+G=2*Z。在一些實施例中,A=7,B=3,C=6,D=1,E=F=G=5。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第一相鄰像素的誤差值為第一相鄰像素的校正值的最低有效位(leastsignificantbit,LSB)值,上述第二相鄰像素的誤差值為第二相鄰像素的校正值的最低有效位值。在一些實施例中,位于第五位置(x,y-1)的第一相鄰像素與位于第五位置(x,y-1)的第二相鄰像素為同一像素,位于第六位置(x+1,y-1)的第一相鄰像素與位于第六位置(x+1,y-1)的第二相鄰像素為同一像素。附圖說明為讓本公開的上述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并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從以下結合所附圖式所做的詳細描述,可對本公開的方案有更好的了解。需注意的是,根據業界的標準實務,各特征并未依比例繪示。事實上,為了使討論更為清楚,各特征的尺寸都可任意地增加或減少。圖1為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的影像處理裝置的系統方塊圖。圖2為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的像素配置示意圖。圖3為根據本公開的一實施例的第一相鄰像素的分量誤差值的擴散示意圖。圖4為根據本公開的一實施例的第二相鄰像素的分量誤差值的擴散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100:影像處理裝置110:輸入值接收單元120:校正值計算單元130:輸出值計算單元140:輸出值指定單元150:誤差值計算單元E3、E4、E5、E6、E7:誤差值I1、I2:輸入值P(x,y):第一像素P(x+1,y):第二像素P(x-1,y)、P(x-1,y-1):第一相鄰像素P(x+2,y-1):第二相鄰像素P(x,y-1)、P(x+1,y-1):第一相鄰像素/第二相鄰像素具體實施方式以下仔細討論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然而,可以理解的是,實施例提供許多可應用的概念,其可實施于各式各樣的特定內容中。所討論、揭示的實施例僅供說明,并非用以限定本專利技術的范圍。圖1為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的影像處理裝置100的系統方塊圖。圖2為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的像素配置示意圖。在此,先定義圖2中的符號所代表的意義,例如位于位置(x,y)的像素以P(x,y)表示,以此類推。請一并參照圖1與圖2,影像處理裝置100包含步驟輸入值接收單元110、校正值計算單元120、輸出值計算單元130、輸出值指定單元140與誤差值計算單元150。輸入值接收單元110接收影像的第一像素P(x,y)的輸入值I1與第二像素P(x+1,y)的輸入值I2。舉例而言,第一像素P(x,y)的輸入值I1為第一像素P(x,y)于所接收的影像中的像素數據,第二像素P(x+1,y)的輸入值I2為第二像素P(x+1,y)于所接收的影像中的像素數據。校正值計算單元120用以根據相鄰于第一像素P(x,y)的第一相鄰像素P(x-1,y)的分量誤差值EC11、相鄰于第一像素P(x,y)的第一相鄰像素P(x-1,y-1)的分量誤差值EC12、相鄰于第一像素P(x,y)的第一相鄰像素P(x,y-1)的分量誤差值EC13、相鄰于第一像素P(x,y)的第一相鄰像素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影像處理裝置,包含:一輸入值接收單元,用以接收一影像的一第一像素的一輸入值與一第二像素的一輸入值,其中該第一像素相鄰于該第二像素,其中該第一像素與該第二像素分別位于一第一位置(x,y)與一第二位置(x+1,y);一校正值計算單元,用以根據相鄰于該第一像素的多個第一相鄰像素的多個分量誤差值與該第一像素的該輸入值來計算該第一像素的一校正值,且根據相鄰于該第二像素的多個第二相鄰像素的多個分量誤差值與該第二像素的該輸入值來計算該第二像素的一校正值,其中該多個第一相鄰像素分別位于一第三位置(x?1,y)、一第四位置(x?1,y?1)、一第五位置(x,y?1)與一第六位置(x+1,y?1),其中該多個第二相鄰像素分別位于該第五位置(x,y?1)、該第六位置(x+1,y?1)與一第七位置(x+2,y?1);一輸出值計算單元,用以根據該第一像素的該校正值來計算該第一像素的一輸出值,且根據該第二像素的該校正值來計算該第二像素的一輸出值;以及一輸出值指定單元,用以將該第一像素的該輸出值指定給該第一像素,且將該第二像素的該輸出值指定給該第二像素。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影像處理裝置,包含:一輸入值接收單元,用以接收一影像的一第一像素的一輸入值與一第二像素的一輸入值,其中該第一像素相鄰于該第二像素,其中該第一像素與該第二像素分別位于一第一位置(x,y)與一第二位置(x+1,y);一校正值計算單元,用以根據相鄰于該第一像素的多個第一相鄰像素的多個分量誤差值與該第一像素的該輸入值來計算該第一像素的一校正值,且根據相鄰于該第二像素的多個第二相鄰像素的多個分量誤差值與該第二像素的該輸入值來計算該第二像素的一校正值,其中該多個第一相鄰像素分別位于一第三位置(x-1,y)、一第四位置(x-1,y-1)、一第五位置(x,y-1)與一第六位置(x+1,y-1),其中該多個第二相鄰像素分別位于該第五位置(x,y-1)、該第六位置(x+1,y-1)與一第七位置(x+2,y-1);一輸出值計算單元,用以根據該第一像素的該校正值來計算該第一像素的一輸出值,且根據該第二像素的該校正值來計算該第二像素的一輸出值;以及一輸出值指定單元,用以將該第一像素的該輸出值指定給該第一像素,且將該第二像素的該輸出值指定給該第二像素。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處理裝置,其中該第一像素的該校正值為該多個第一相鄰像素的該多個分量誤差值與該第一像素的該輸入值的總和,其中該第二像素的該校正值為該多個第二相鄰像素的該多個分量誤差值與該第二像素的該輸入值的總和。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處理裝置,其中該第一像素的該輸出值為該第一像素的該校正值的一最高有效位值,其中該第二像素的該輸出值為該第二像素的該校正值的一最高有效位值。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處理裝置,更包含:一誤差值計算單元,用以根據該第一像素的該校正值來計算該第一像素的一誤差值,且根據該第二像素的該校正值來計算該第二像素的一誤差值。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影像處理裝置,其中該第一像素的該誤差值為該第一像素的該校正值的一最低有效位值,其中該第二像素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林柏睿,葉盈翰,
申請(專利權)人:奇景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中國臺灣,7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