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高產金銀花的種植方法,包含以下步驟:(1)育苗;(2)整地移栽;(3)除草施肥;(4)整形修剪;(5)采收加工。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的高產金銀花的種植方法,移栽后第二年即進入盛產期,且產量高,金銀花干花花蕾畝產量400kg以上;同時使用有機復合肥料,免受病蟲害;另外金銀花產品沒有農藥殘留,為環保綠色產品。
A Planting Method for High Yield Honeysuckle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高產金銀花的種植方法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高產金銀花的種植方法。
技術介紹
金銀花(學名:Lonicerajaponica)自古以來就以它的藥用價值廣泛而著名。其功效主要是清熱解毒,主治溫病發熱、熱毒血痢、癰疽疔毒等。現代研究證明,金銀花含有綠原酸、木犀草素苷等藥理活性成分,對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葡萄球菌等多種致病菌及上呼吸道感染致病病毒等有較強的抑制力,另外還可增強免疫力、抗早孕、護肝、抗腫瘤、消炎、解熱、止血(凝血)、抑制腸道吸收膽固醇等,其臨床用途非常廣泛,可與其它藥物配伍用于治療呼吸道感染、菌痢、急性泌尿系統感染、高血壓等40余種病癥。除藥用外,金銀花在水土保持、綠化觀賞、日用化工、食品飲料、牲畜養殖等領域也都有著非常廣泛的用途。金銀花集藥用觀賞等用途于一身,經濟價值高,市場需求量很大,現有金銀花種植技術落后,僅靠農戶種植經驗,造成金銀花質量層次不齊,同時也降低了金銀花的產量。
技術實現思路
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高產金銀花的種植方法,該方法種植得到的金銀花干花花蕾畝產量可以達到400kg以上。本專利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高產金銀花的種植方法,包含以下步驟:(1)育苗:第一年秋季,選取植株上長勢良好枝條,截取28-30cm,將其1/3處插入土質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灌溉方便的苗床上,所述苗床為砂質土壤,保持株距12-14cm,行距16-18cm,每株施放由堆肥、綠肥、泥肥組成的有機復合肥料1.5-1.8kg,其混合比例為2:3:3;第二年春季,每株繼續施放由堆肥、綠肥、泥肥組成的有機復合肥料1.5-1.8kg,其混合比例為3:3:2,并對植株進行修剪,使主要枝條高度在18-20cm,去除雜枝,然后起苗移栽;(2)整地移栽:選擇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肥沃沙壤土進行移栽,保持株距0.6-0.9m,行距1.2-1.5m,按照行株距挖成直徑26-28cm、深32-35cm的移栽穴,每穴施放由堆肥、綠肥、泥肥組成的有機復合肥料2.5-2.8kg,其混合比例為5:4:3,然后澆水,覆土壓實;(3)除草施肥:移栽成活后,每年要施肥3-5次,在春季發芽前,每株施放由堆肥、綠肥、泥肥組成的有機復合肥料2.6-2.9kg,其混合比例為4:3:1;在11-12月,每株施放由堆肥、綠肥、泥肥組成的有機復合肥料2.6-2.8kg,其混合比例為4:3:1,每次施肥前除去雜草;(4)整形修剪:春季發芽前修剪,使主要枝條高度在39-42cm,重剪弱枝、密枝,然后每茬花后修剪一次,以輕剪側枝的梢尖部為主;(5)采收加工:采收,金銀花開放時間較集中,大約16-18天,在花蕾顏色變淺時采摘,由于金銀花開花不一致,所以要每天進行,分批采摘,上午9時前采收;加工方法為烘干,在26-28℃烘4-5小時,再把溫度提到45℃保持若干小時,當金銀花近干時,把溫度提到55℃,使花迅速干透。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提供的高產金銀花的種植方法,移栽后第二年即進入盛產期,且產量高,金銀花干花花蕾畝產量400kg以上;同時使用有機復合肥料,免受病蟲害;另外金銀花產品沒有農藥殘留,為環保綠色產品。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具體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專利技術,在此本專利技術的示意性實施例以及說明用來解釋本專利技術,但并不作為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定。實施例1一種高產金銀花的種植方法,包含以下步驟:(1)育苗:第一年秋季,選取植株上長勢良好枝條,截取28cm,將其1/3處插入土質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灌溉方便的苗床上,所述苗床為砂質土壤,保持株距12cm,行距16cm,每株施放由堆肥、綠肥、泥肥組成的有機復合肥料1.5kg,其混合比例為2:3:3;第二年春季,每株繼續施放由堆肥、綠肥、泥肥組成的有機復合肥料1.5kg,其混合比例為3:3:2,并對植株進行修剪,使主要枝條高度在18cm,去除雜枝,然后起苗移栽;(2)整地移栽:選擇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肥沃沙壤土進行移栽,保持株距0.6m,行距1.2m,按照行株距挖成直徑26cm、深32cm的移栽穴,每穴施放由堆肥、綠肥、泥肥組成的有機復合肥料2.5kg,其混合比例為5:4:3,然后澆水,覆土壓實;(3)除草施肥:移栽成活后,每年要施肥3次,在春季發芽前,每株施放由堆肥、綠肥、泥肥組成的有機復合肥料2.6kg,其混合比例為4:3:1;在11-12月,每株施放由堆肥、綠肥、泥肥組成的有機復合肥料2.6kg,其混合比例為4:3:1,每次施肥前除去雜草;(4)整形修剪:春季發芽前修剪,使主要枝條高度在39cm,重剪弱枝、密枝,然后每茬花后修剪一次,以輕剪側枝的梢尖部為主;(5)采收加工:采收,金銀花開放時間較集中,大約16天,在花蕾顏色變淺時采摘,由于金銀花開花不一致,所以要每天進行,分批采摘,上午9時前采收;加工方法為烘干,在26℃烘4小時,再把溫度提到45℃保持若干小時,當金銀花近干時,把溫度提到55℃,使花迅速干透實施例2一種高產金銀花的種植方法,包含以下步驟:(1)育苗:第一年秋季,選取植株上長勢良好枝條,截取30cm,將其1/3處插入土質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灌溉方便的苗床上,所述苗床為砂質土壤,保持株距14cm,行距18cm,每株施放由堆肥、綠肥、泥肥組成的有機復合肥料1.8kg,其混合比例為2:3:3;第二年春季,每株繼續施放由堆肥、綠肥、泥肥組成的有機復合肥料1.8kg,其混合比例為3:3:2,并對植株進行修剪,使主要枝條高度在20cm,去除雜枝,然后起苗移栽;(2)整地移栽:選擇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肥沃沙壤土進行移栽,保持株距0.9m,行距1.5m,按照行株距挖成直徑28cm、深35cm的移栽穴,每穴施放由堆肥、綠肥、泥肥組成的有機復合肥料2.8kg,其混合比例為5:4:3,然后澆水,覆土壓實;(3)除草施肥:移栽成活后,每年要施肥5次,在春季發芽前,每株施放由堆肥、綠肥、泥肥組成的有機復合肥料2.9kg,其混合比例為4:3:1;在11-12月,每株施放由堆肥、綠肥、泥肥組成的有機復合肥料2.8kg,其混合比例為4:3:1,每次施肥前除去雜草;(4)整形修剪:春季發芽前修剪,使主要枝條高度在42cm,重剪弱枝、密枝,然后每茬花后修剪一次,以輕剪側枝的梢尖部為主;(5)采收加工:采收,金銀花開放時間較集中,大約18天,在花蕾顏色變淺時采摘,由于金銀花開花不一致,所以要每天進行,分批采摘,上午9時前采收;加工方法為烘干,在28℃烘5小時,再把溫度提到45℃保持若干小時,當金銀花近干時,把溫度提到55℃,使花迅速干透實施例3一種高產金銀花的種植方法,包含以下步驟:(1)育苗:第一年秋季,選取植株上長勢良好枝條,截取29cm,將其1/3處插入土質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灌溉方便的苗床上,所述苗床為砂質土壤,保持株距13cm,行距17cm,每株施放由堆肥、綠肥、泥肥組成的有機復合肥料1.7kg,其混合比例為2:3:3;第二年春季,每株繼續施放由堆肥、綠肥、泥肥組成的有機復合肥料1.6kg,其混合比例為3:3:2,并對植株進行修剪,使主要枝條高度在19cm,去除雜枝,然后起苗移栽;(2)整地移栽:選擇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肥沃沙壤土進行移栽,保持株距0.8m,行距1.3m,按照行株距挖成直徑27cm、深33cm的移栽穴,每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高產金銀花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驟:(1)育苗:第一年秋季,選取植株上長勢良好枝條,截取28?30cm,將其1/3處插入土質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灌溉方便的苗床上,所述苗床為砂質土壤,保持株距12?14cm,行距16?18cm,每株施放由堆肥、綠肥、泥肥組成的有機復合肥料1.5?1.8kg,其混合比例為2:3:3;第二年春季,每株繼續施放由堆肥、綠肥、泥肥組成的有機復合肥料1.5?1.8kg,其混合比例為3:3:2,并對植株進行修剪,使主要枝條高度在18?20cm,去除雜枝,然后起苗移栽;(2)整地移栽:選擇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肥沃沙壤土進行移栽,保持株距0.6?0.9m,行距1.2?1.5m,按照行株距挖成直徑26?28cm、深32?35cm的移栽穴,每穴施放由堆肥、綠肥、泥肥組成的有機復合肥料2.5?2.8kg,其混合比例為5:4:3,然后澆水,覆土壓實;(3)除草施肥:移栽成活后,每年要施肥3?5次,在春季發芽前,每株施放由堆肥、綠肥、泥肥組成的有機復合肥料2.6?2.9kg,其混合比例為4:3:1;在11?12月,每株施放由堆肥、綠肥、泥肥組成的有機復合肥料2.6?2.8kg,其混合比例為4:3:1,每次施肥前除去雜草;(4)整形修剪:春季發芽前修剪,使主要枝條高度在39?42cm,重剪弱枝、密枝,然后每茬花后修剪一次,以輕剪側枝的梢尖部為主;(5)采收加工:采收,金銀花開放時間較集中,大約16?18天,在花蕾顏色變淺時采摘,由于金銀花開花不一致,所以要每天進行,分批采摘,上午9時前采收;加工方法為烘干,在26?28℃烘4?5小時,再把溫度提到45℃保持若干小時,當金銀花近干時,把溫度提到55℃,使花迅速干透。...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高產金銀花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驟:(1)育苗:第一年秋季,選取植株上長勢良好枝條,截取28-30cm,將其1/3處插入土質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灌溉方便的苗床上,所述苗床為砂質土壤,保持株距12-14cm,行距16-18cm,每株施放由堆肥、綠肥、泥肥組成的有機復合肥料1.5-1.8kg,其混合比例為2:3:3;第二年春季,每株繼續施放由堆肥、綠肥、泥肥組成的有機復合肥料1.5-1.8kg,其混合比例為3:3:2,并對植株進行修剪,使主要枝條高度在18-20cm,去除雜枝,然后起苗移栽;(2)整地移栽:選擇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肥沃沙壤土進行移栽,保持株距0.6-0.9m,行距1.2-1.5m,按照行株距挖成直徑26-28cm、深32-35cm的移栽穴,每穴施放由堆肥、綠肥、泥肥組成的有機復合肥料2.5...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先鋒,
申請(專利權)人:李先鋒,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湖南,4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