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協同脫硝脫汞催化劑性能評價裝置
本技術涉及催化劑
,具體為協同脫硝脫汞催化劑性能評價裝置。
技術介紹
催化劑活性的好壞不僅直接影響到燃煤電廠脫除NOX的效果,更影響到相關反應器設計、催化劑選型和脫硝脫汞整套工藝的設計,其中,活性評價裝置是一種現有可直接評價催化劑性能好壞的設備,在催化劑生產、應用過程中亦作為必要和關鍵的設備,如在大氣污染控制技術與策略叢書《煙氣催化脫硝關鍵技術研發及應用》中提到的活性評價裝置,但現有催化劑活性評價裝置只能進行脫硝性能的評價測試,而不能進行脫汞性能評價,同時其安全性能也有待商榷;以及現有催化劑活性評價裝置僅能使用有限的幾種標準氣體(如SO2、NO、H2O、NH3、O2和N2)混合物作為氣源,而在實際燃煤、燃氣電廠中煙氣的組分遠非上述幾種氣體,因此,現有催化劑活性評價裝置的應用也比較受限,可靠性差。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催化劑活性評價裝置只能進行脫硝性能的評價測試,而不能進行脫汞性能評價,安全性能低,應用受限,可靠性差的問題,本技術提供了協同脫硝脫汞催化劑性能評價裝置,其可同時檢測催化劑的脫汞和脫硝性能,安全性高,應用范圍廣,可靠性好。其技術方案是這樣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分別與儀表控制系統電控連接的配氣系統、吹掃系統、反應系統、分離系統、真空系統、尾氣檢測及處理系統,所述配氣系統分別與所述吹掃系統、所述反應系統相連接,所述反應系統與所述分離系統、真空系統、尾氣檢測及處理系統順序連接,且在所述配氣系統連接有安全閥。其進一步特征在于:所述反應系統包括反應器R01,所述反應器R01分別連接熱電偶TT07、TT08、TT09,所述 ...
【技術保護點】
1.協同脫硝脫汞催化劑性能評價裝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分別與儀表控制系統電控連接的配氣系統、吹掃系統、反應系統、分離系統、真空系統、尾氣檢測及處理系統,所述配氣系統分別與所述吹掃系統、所述反應系統相連接,所述反應系統與所述分離系統、真空系統、尾氣檢測及處理系統順序連接,且在所述配氣系統連接有安全閥。
【技術特征摘要】
1.協同脫硝脫汞催化劑性能評價裝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分別與儀表控制系統電控連接的配氣系統、吹掃系統、反應系統、分離系統、真空系統、尾氣檢測及處理系統,所述配氣系統分別與所述吹掃系統、所述反應系統相連接,所述反應系統與所述分離系統、真空系統、尾氣檢測及處理系統順序連接,且在所述配氣系統連接有安全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協同脫硝脫汞催化劑性能評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系統包括反應器R01,所述反應器R01分別連接熱電偶TT07、TT08、TT09,所述熱電偶TT07、TT08、TT09分別對應連接有加熱器加熱爐控溫TICA07、TICA08、TICA09,所述反應器R01內部設有相連接的熱電偶TT10、溫度傳感器TIA10,且所述反應器R01連接過濾器GL10后與針形閥JV01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協同脫硝脫汞催化劑性能評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氣系統包括裝有不同氣體的氣瓶,分為CO2氣瓶、NO氣瓶、CO氣瓶、SO2氣瓶、N2氣瓶、NH3氣瓶、HCL氣瓶、O2氣瓶;且還包括有2路氣源,分別為Hg源和H2O源,Hg源和H2O源分別儲存于Hg源罐體F05、H2O源罐體F06中。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協同脫硝脫汞催化劑性能評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O2氣瓶與進氣閥QV05、過濾器GL02、穩壓閥WPV02、球閥QV06、質量流量計MFC02、球閥QV08、單向閥DV02依次連接,在所述過濾器GL02、穩壓閥WPV02之間連接壓力表PG03,在所述穩壓閥WPV02、球閥QV06之間分別連接壓力表PG04、壓力傳感器PIA02,且在所述球閥QV06、球閥QV08之間連接球閥QV07;所述NO氣瓶與三通切換閥QV09、進氣閥QV10、過濾器GL03、穩壓閥WPV03、球閥QV11、質量流量計MFC03、球閥QV13、單向閥DV03依次連接,在所述過濾器GL03、穩壓閥WPV03之間連接壓力表PG05,在所述穩壓閥WPV03、球閥QV11之間分別連接壓力表PG06、壓力傳感器PIA03,且在所述球閥QV11、球閥QV13之間連接球閥QV12;所述CO氣瓶與三通切換閥QV14、進氣閥QV15、過濾器GL04、穩壓閥WPV04、球閥QV16、質量流量計MFC04、球閥QV18、單向閥DV04依次連接,在所述過濾器GL04、穩壓閥WPV04之間連接壓力表PG07,在所述穩壓閥WPV04、球閥QV16之間分別連接壓力表PG08、壓力傳感器PIA04,且在所述球閥QV16、球閥QV18之間連接球閥QV17;所述SO2氣瓶與三通切換閥QV19、進氣閥QV20、過濾器GL05、穩壓閥WPV05、球閥QV21、質量流量計MFC05、球閥QV23、單向閥DV05依次連接,在所述過濾器GL05、穩壓閥WPV05之間連接壓力表PG09,在所述穩壓閥WPV05、球閥QV21之間分別連接壓力表PG10、壓力傳感器PIA05,且在所述球閥QV21、球閥QV23之間連接球閥QV22;所述N2氣瓶分別與進氣閥QV24、QV72連接,所述進氣閥QV24與過濾器GL06、球閥QV25、穩壓閥WPV06、球閥QV26、質量流量計MFC06、球閥QV28、單向閥DV06依次連接,在所述球閥QV25、穩壓閥WPV06之間連接壓力表PG11,在所述穩壓閥WPV06、球閥QV26之間分別連接壓力表PG12、壓力傳感器PIA06,且在所述球閥QV26、球閥QV28之間連接球閥QV27;所述進氣閥QV72與球閥QV01、過濾器GL01、穩壓閥WPV01依次連接,在所述過濾器GL01、穩壓閥WPV01之間連接壓力表PG01,所述穩壓閥WPV01分別與球閥QV02、球閥QV03連接,所述球閥QV02、球閥QV03之間的連接端與所述穩壓閥WPV01之間分別連接壓力表PG02、壓力傳感器PIA01,所述球閥QV02與質量流量計MFC01、球閥QV70、單向閥DV70依次連接后與Hg源罐體F05連接,且所述Hg源罐體F05經球閥QV71與所述反應器R01連接,球閥QV03與單向閥DV01連接;所述Hg源罐體F05具有熱電偶TT20和混合預熱器加熱爐控溫TICA20;所述單向閥DV01、DV02、DV03、DV04、DV05和DV06分別與混合器V03連接,所述混合器V03與三通切換閥QV43連接,所述三通切換閥QV43與混合預熱器F01連接,所述混合預熱器F01與單向閥DV15連接后分別與安全閥PSV1、環形盤管C01、和反應器R01連接,所述環形盤管C01與壓力表PG20、壓力傳感器PIA10均相連接,所述混合預熱器F01具有熱電偶TT01和混合預熱器加熱爐控溫TICA01;所述NH3氣瓶與三通切換閥QV29、進氣閥QV30、過濾器GL07、穩壓閥WPV07、球閥QV31、質量流量計MFC07、球閥QV33、單向閥DV07依次...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孟德海,錢軍,孫志翱,高寬峰,陳玲,趙建新,
申請(專利權)人:無錫華光新動力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