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公開了一種自動供水裝置,特別是公開了一種農村戶用型自動供水設備。
技術介紹
目前農村供水多采用手壓井,露天井和最原始的供水方式,條件稍好一點的采用抽水到樓面上蓋的水池內,衛(wèi)生條件極其不好,農民使用這種水源易受污染,嚴重影響農民身心健康,我國目前推廣使用農村飲水工程,即是為了解決我國農村飲水難和飲水衛(wèi)生問題。自動供水設備即應運而生,目前市場上使用的小型供水裝置由于壓力容器在使用過程中因水壓較大,造成水倒灌致使水泵電機易損壞,電機水泵與壓力容器分開安裝,而且安裝調試復雜。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在使用過程中不會造成電機水泵損壞,電機水泵與壓力容器為一體,且安裝調試簡單方便的農村戶用型自動供應設備。本技術的目的是這樣來實現(xiàn)的它包括電機水泵、壓力容器、水管、閥門及控制開關組成,其中在電機水泵與壓力容器之間的連接管上設有止回裝置。所述的止回裝置為止回閥。所述電機水泵、控制開關與壓力容器裝設為一體。所述的自來水供水設備,其電機水泵直接設在壓力容器頂部。在吸水管處于水面下的一端設有底閥,所述底閥由過慮網和止回閥組成。本技術采用上述結構后,壓力容器中的水不會因為水壓過高而倒灌入電機水泵中造成電機水泵的損壞。同時因為電機水泵直接安裝于壓力容器的頂部,避免了到農村現(xiàn)場安裝時由于受地理環(huán)境條件限制而造成安裝困難,大大方便了安裝使用。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安裝結構示意圖。圖中1、底閥,2、吸水管,3、水泵,4、補氣開關,5、止回閥,6、電機/水泵,7、壓力容器,8、控制開關,9、出水閥,10、出水管,11、連接管。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 ...
【技術保護點】
一種農村戶用型自動供水設備,包括電機水泵(6)、吸水管(2)、壓力容器(7)、水管、閥門及控制開關,其特征是:在電機水泵(6)與壓力容器(7)之間的連接管(11)上設有止回裝置,所述止回裝置為止回閥(5),所述電機水泵(6)、控制開頭(8)與壓力容器(7)裝設為一體。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熊藝平,吳俊淵,萬杰,李建萍,
申請(專利權)人:江西省宜春市工業(yè)技術研究所,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36[中國|江西]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