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基于差分定位的線路弧垂在線檢測系統及檢測方法技術方案

    技術編號:20795843 閱讀: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9:29
    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基于差分定位的線路弧垂在線檢測系統,包括基準站和監測站,所述基準站上固定設有太陽能供電系統、第一衛星接收模塊、第一CPU處理器、第一無線數傳電臺、4G通訊模塊和現場擴展通訊接口,所述監測站上固定設有第二衛星接收模塊、第二CPU處理器、第二無線數傳電臺、姿態和運動測量單元、非接觸紅外測溫傳感器和線路取電模塊。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將基準站設置于桿塔或其他可靠的固定位置,將監測站安裝于線路弧垂點,采用衛星差分定位技術,基準站和監測站同時接收衛星信號,通過無線差分鏈路,進行實時差分解算,實現對監測點高程和水平位置的測量,結合線路測溫、姿態以及運動測量等數據,對線路弧垂進行實時監測。

    A Line Sag Online Detection System and Detection Method Based on Differential Loca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on-line line line sag detection system based on differential positioning, which comprises a reference station and a monitoring station. The reference station is fixed with a solar power supply system, a first satellite receiving module, a first CPU processor, a first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station, a 4G communication module and a field extended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The monitoring station is fixed with a second satellite receiving module and a second CPU. Processor, second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radio, attitude and motion measurement unit, non-contact infrared temperature sensor and line power acquisition module. By setting the reference station at the tower or other reliable fixed position, installing the monitoring station at the line sag point, adopting the satellite differential positioning technology, the reference station and the monitoring station receive satellite signals simultaneously, and calculating the real-time difference through the wireless differential link, the method realizes the measurement of the elevation and horizontal position of the monitoring point, and combines the lin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attitude measurement and motion measurement, etc. Data, real-time monitoring of line sag.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基于差分定位的線路弧垂在線檢測系統及檢測方法
    本專利技術涉及線路弧垂檢測
    ,特別涉及一種基于差分定位的線路弧垂在線檢測系統及檢測方法。
    技術介紹
    輸電線路中,如果導線的弧垂高度超出一定范圍,會使得導線由于交叉跨越距離不夠而放電,危及電力生產和輸電線路周邊安全,因此,導線的弧垂高度必須限制在一定的閾值范圍內,以保障輸電線路的安全穩定運行。傳統的弧垂監測方法有異長法、角度法、檔端觀測法等,這些方法需要派巡檢人員到現場進行測量,其精度受到角度測量和目估讀數的影響較大,測量過程煩瑣,且周期長、費用高。隨著圖像處理技術和通信技術的發展,出現了基于圖像識別的弧垂監測方法。但是受圖像識別技術限制,只能識別環境簡單、目標清晰的弧垂高度,不能識別出處于復雜環境中的輸電線的弧垂高度,并且檢測過程復雜。因此,專利技術一種基于差分定位的線路弧垂在線檢測方法及檢測系統來解決上述問題很有必要。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差分定位的線路弧垂在線檢測方法及檢測系統,通過將基準站設置于桿塔或其他可靠的固定位置,將監測站安裝于線路弧垂點,采用衛星差分定位技術,基準站和監測站同時接收衛星信號,通過無線差分鏈路,進行實時差分解算,實現對監測點高程和水平位置的測量,結合線路測溫、姿態以及運動測量等數據,對線路弧垂進行實時監測,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基于差分定位的線路弧垂在線檢測系統,包括基準站和監測站,所述基準站上固定設有太陽能供電系統、第一衛星接收模塊、第一CPU處理器、第一無線數傳電臺、4G通訊模塊和現場擴展通訊接口,所述監測站上固定設有第二衛星接收模塊、第二CPU處理器、第二無線數傳電臺、姿態和運動測量單元、非接觸紅外測溫傳感器和線路取電模塊,所述第一衛星接收模塊和第二衛星接收模塊均與北斗/GPS導航衛星信號連接,所述基準站和監測站通過第一無線數傳電臺和第二無線數傳電臺無線連接。優選的,所述基準站固定設置于桿塔上,所述基準站通過無線模塊連接監測主站,所述現場擴展通訊接口設置為多個,用于接入攝像頭和其他設備,擴展外設。優選的,所述太陽能供電系統包括太陽能板、太陽能控制器和蓄電池組,所述太陽能控制器與太陽能板電性連接,所述蓄電池組與太陽能控制器電性連接,所述蓄電池組通過導線與基準站連接。優選的,所述第一衛星接收模塊輸出端與第一CPU處理器輸入端連接,所述第一無線數傳電臺、現場擴展通訊接口和4G通訊模塊均與第一CPU處理器連接,所述4G通訊模塊外部連接4G天線。優選的,所述監測站安裝于線路弧垂點,所述監測站底部設有用于固定高壓線纜的卡箍,所述卡箍與監測站螺紋連接,所述非接觸紅外測溫傳感器固定設置于卡箍內側。優選的,所述第二衛星接收模塊輸出端與第二CPU處理器輸入端連接,所述第二無線數傳電臺與第二CPU處理器連接,所述姿態和運動測量單元和非接觸紅外測溫傳感器輸出端均與第二無線數傳電臺輸入端連接,所述姿態和運動測量單元具體為傾斜角度傳感器,所述線路取電模塊卡接于高壓線纜外側,用于從高壓線纜感應取電,供監測站使用。優選的,所述第一衛星接收模塊和第二衛星接收模塊均包括天線低噪放、RTK衛星模塊和衛星接收天線,所述天線低噪放、衛星接收天線和RTK衛星模塊依次連接,所述第一無線數傳電臺和第二無線數傳電臺均連接有鏈路天線。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基于差分定位的線路弧垂在線檢測方法,具體檢測步驟如下:步驟一:基準站和監測站定位安裝,將基準站安裝于桿塔或其他可靠的固定位置,采用太陽能供電系統給基準站供電,將監測站安裝于線路弧垂點,并通過卡箍與高壓線纜固定連接,通過線路取電模塊從高壓線纜感應取電,供監測站使用,基準站和監測站分離設計,單一基準站支持多個監測站;步驟二:通信連接,將基準站和監測站分別通過第一衛星接收模塊和第二衛星接收模塊接收北斗/GPS導航衛星的信號,基準站和監測站通過第一無線數傳電臺和第二無線數傳電臺進行通信聯系,基準站通過G公網與中心站建立通信;步驟三:采用北斗/GPS雙模芯片衛星定位技術,基準站內第一衛星接收模塊接收北斗/GPS導航衛星信號,計算位置信息,并通過已知的固定狀態條件,求取衛星定位差分修正數據;步驟四:基準站內第一衛星接收模塊接收衛星信號,經第一CPU處理器處理,通過無線鏈路將差分數據實時發給監測站,實現差分數據分發以及數據匯總通訊;步驟五:監測站內,通過姿態和運動測量單元和非接觸紅外測溫傳感器檢測高壓線路的溫度以及姿態和運動狀態,監測站內的第二衛星接收模塊將接收到的衛星信號和收到基準站發送到的差分數據采用衛星差分定位技術進行實時聯合解算,求取空間位置數據,實現對目標點高程和水平位置的精確測量,結合線路測溫和姿態以及運動測量數據,對線路弧垂進行實時監測,測量數據經第二CPU處理器處理,并通過無線鏈路發送至基準站,基準站匯總數據由配備的4G通訊模塊或其他鏈路統一傳送至監測主站。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效果和優點:1、本專利技術通過將基準站設置于桿塔或其他可靠的固定位置,將監測站安裝于線路弧垂點,采用衛星差分定位技術,基準站和監測站同時接收衛星信號,通過無線差分鏈路,進行實時差分解算,實現對監測點高程和水平位置的測量,結合線路測溫、姿態以及運動測量等數據,對線路弧垂進行實時監測,現場一套基準站可管理數公里范圍內的多套監測站,數據通過現場無線鏈路匯總至基準站,由基準站配備的4G通訊模塊或其他鏈路統一傳送至監測主站;2、基準站預留有現場擴展通訊接口,支持接入攝像頭等擴展外設,監測站集成衛星天線、無線數傳天線、紅外非接觸測溫,獨立的線路取電模塊,可適配不同類型線路取電,可更換式安裝卡箍,可適配不同規格類型的線纜,安裝簡便。3、采用北斗/GPS雙模芯片衛星定位技術,弧垂精度<2cm,基準站和監測站分離設計,單一基準站支持多個監測站,無線數傳通訊鏈路,自動頻點切換,抗干擾,裝置就地高壓線路感應取電,最低啟動線路電流低至20A,裝置支持定時、連續、召測等多種工作模塊設置,整個系統能夠實現高程測量、弧垂計算、傾角姿態測量、運動偵測、線路溫度測量,通過CPU處理器的設置,能夠實現數據自動測量、上報、統計、主動告警、數據曲線、趨勢、歷史事件記錄;4、整個系統采用全無線設計,就地取電、北斗/GPS雙模芯片衛星無線接收、裝置無線互聯、數據無線上傳,輕巧一體化結構,便于安裝維護。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基準站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的監測站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的基準站外部結構示意圖。圖中:1基準站、2監測站、3太陽能供電系統、31太陽能板、32太陽能控制器、33蓄電池組、4第一衛星接收模塊、5第一CPU處理器、6第一無線數傳電臺、74G通訊模塊、8現場擴展通訊接口、9第二衛星接收模塊、10第二CPU處理器、11第二無線數傳電臺、12姿態和運動測量單元、13非接觸紅外測溫傳感器、14線路取電模塊、15北斗/GPS導航衛星、16桿塔、17攝像頭、18卡箍、19天線低噪放、20RTK衛星模塊、21衛星接收天線、22鏈路天線、234G天線。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基于差分定位的線路弧垂在線檢測系統,包括基準站(1)和監測站(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準站(1)上固定設有太陽能供電系統(3)、第一衛星接收模塊(4)、第一CPU處理器(5)、第一無線數傳電臺(6)、4G通訊模塊(7)和現場擴展通訊接口(8),所述監測站(2)上固定設有第二衛星接收模塊(9)、第二CPU處理器(10)、第二無線數傳電臺(11)、姿態和運動測量單元(12)、非接觸紅外測溫傳感器(13)和線路取電模塊(14),所述第一衛星接收模塊(4)和第二衛星接收模塊(9)均與北斗/GPS導航衛星(15)信號連接,所述基準站(1)和監測站(2)通過第一無線數傳電臺(6)和第二無線數傳電臺(11)無線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基于差分定位的線路弧垂在線檢測系統,包括基準站(1)和監測站(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準站(1)上固定設有太陽能供電系統(3)、第一衛星接收模塊(4)、第一CPU處理器(5)、第一無線數傳電臺(6)、4G通訊模塊(7)和現場擴展通訊接口(8),所述監測站(2)上固定設有第二衛星接收模塊(9)、第二CPU處理器(10)、第二無線數傳電臺(11)、姿態和運動測量單元(12)、非接觸紅外測溫傳感器(13)和線路取電模塊(14),所述第一衛星接收模塊(4)和第二衛星接收模塊(9)均與北斗/GPS導航衛星(15)信號連接,所述基準站(1)和監測站(2)通過第一無線數傳電臺(6)和第二無線數傳電臺(11)無線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差分定位的線路弧垂在線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準站(1)固定設置于桿塔(16)上,所述基準站(1)通過無線模塊連接監測主站,所述現場擴展通訊接口(8)設置為多個,用于接入攝像頭(17)和其他設備,擴展外設。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差分定位的線路弧垂在線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陽能供電系統(3)包括太陽能板(31)、太陽能控制器(32)和蓄電池組(33),所述太陽能控制器(32)與太陽能板(31)電性連接,所述蓄電池組(33)與太陽能控制器(32)電性連接,所述蓄電池組(33)通過導線與基準站(1)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差分定位的線路弧垂在線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衛星接收模塊(4)輸出端與第一CPU處理器(5)輸入端連接,所述第一無線數傳電臺(6)、現場擴展通訊接口(8)和4G通訊模塊(7)均與第一CPU處理器(5)連接,所述4G通訊模塊(7)外部連接4G天線(23)。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差分定位的線路弧垂在線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監測站(2)安裝于線路弧垂點,所述監測站(2)底部設有用于固定高壓線纜的卡箍(18),所述卡箍(18)與監測站(2)螺紋連接,所述非接觸紅外測溫傳感器(13)固定設置于卡箍(18)內側。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差分定位的線路弧垂在線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衛星接收模塊(9)輸出端與第二CPU處理器(10)輸入端連接,所述第二無線數傳電臺(11)與第二CPU處理器(10)連接,所述姿態和運動測量單元(12)和非接觸紅外測溫傳感器(13)輸出端均與第二無線數傳電臺(11)輸入端連接,所述姿態和運動測量單元(...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鷗王峭峻鄧曉航黃凱沈星夏陳定坤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申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上海,31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AV中文字幕久久专区| 免费A级毛片无码A∨免费| av潮喷大喷水系列无码|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蜜桃| 亚洲av午夜精品无码专区|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gv| 亚洲AⅤ永久无码精品AA|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老人 | 久久久久久精品无码人妻|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麻豆穿越 |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不卡| 国产强伦姧在线观看无码|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96|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色欲|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专区|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 国产成人无码18禁午夜福利p| 无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入口|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 |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 青青爽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拍揄自揄拍无码| 国产色无码精品视频国产|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麻豆|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系列第三区| 无码精油按摩潮喷在播放| 日韩免费人妻AV无码专区蜜桃 |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不卡|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日韩| 色综合久久久久无码专区|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网址|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 |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 18禁无遮挡无码网站免费|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 免费无码AV电影在线观看| 毛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片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