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簾體葉片,設有若干相互錯置并列的撐桿與撐塊,于每一撐桿及撐塊的下表面設一與一織物相互粘結的黏膠層,令織物的織結處及每一撐桿及撐塊的相鄰處一一受黏結層黏結固定而形成一硬挺片狀飾體,并于片狀飾體的表面等距裁切出若干葉片。藉由上述結構,俾令葉片于翻轉旋動時,上、下兩側所設的撐桿、撐塊及織物即會形成圖案造型上的特殊變化。(*該技術在201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家居用品,更確切地說,涉及一種簾體葉片。
技術介紹
現今一般習見簾體葉片,均是以塑料制作成型出具有足夠韌性及硬度的長薄素色片狀體,然后在橫式葉片及立式葉片表面印刷或以熱轉印的方式令橫式葉片及立式葉片附著圖案以增加美感,最后再沖設供梯繩穿設的穿繩孔。如上所述的習知結構尚有下列缺失1.葉片以塑膠制成,而于加工上尤以模具射出成型定長等多道程序,無法快速大量生產,且須另外以印刷或熱轉印的程序進行葉片的表面加工,故制作成本高,不符合經濟效益的原則;2.葉片的圖案于長期反復磨擦下,會產生剝離脫落的現象,破壞簾體的整體美感,進而降低使用壽命;3.葉片為塑膠材質,致使于回收上會增加環保負擔,且焚毀時亦會造成空氣污染,故不具環保效益。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簾體葉片,藉由若干撐桿與撐塊相互錯置并列與黏膠層及織物相互緊密黏結后形成的片狀飾體,即可在片狀飾體的表面裁切出若干具編織圖案造型及色彩的葉片,俾使加工程序更為簡易、迅速,進而降低加工成本,達到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本技術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簾體葉片,該葉片于翻轉旋動時,上、下兩側相互錯置并列的撐桿與撐塊及織物即會形成圖案造型上的特殊變化區分,達到視覺上的特殊風格享受,同時,利用織物的編織,俾使葉片更具有豐富的色彩及立體圖案造型,且織物與每一撐桿在黏膠層的緊密黏結下,無織物及撐桿經裁切后產生脫線情形之虞。本技術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簾體葉片,其葉片為藉由竹類撐桿、撐塊、織物及食品用膠的黏膠層所形成的片狀飾體,俾使葉片在回收或焚毀時,均不會增加環保負擔及空氣污染,進而達到環保的效益。本技術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手段實現的一種簾體葉片,設有若干相互錯置并列的撐桿與撐塊,每一撐桿及撐塊的下表面設一與一織物相互黏結的黏膠層,織物的織結處及每一撐桿與撐塊的相鄰處一一受黏膠層黏結固定而形成一硬挺片狀飾體,片狀飾體的表面等距裁切出若干葉片。藉此,俾今葉片于翻轉旋動時,上、下兩側相互錯置排列的撐桿與撐塊及織物即會形成圖案造型上的特殊變化區分,同時利用織物的編織,俾使葉片更具有豐富的色彩及立體圖案造型。所述的簾體葉片,撐桿及撐塊可為竹類材質。所述的簾體葉片,撐桿可設呈柱形。所述的簾體葉片,撐塊可設呈板形。所述的簾體葉片,黏膠層可設為食品用膠及可透視的。所述的簾體葉片,相鄰兩撐桿間可并列一塊或一塊以上的撐塊。所述的簾體葉片,織物可設一層或一層以上,并在每一層織物間設有一相互黏結的黏膠層。所述的簾體葉片,葉片的兩側預定處貫設有供梯繩穿設的穿繩孔。所述的簾體葉片,葉片的一側預定處貫設出一鉤孔。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立體分解圖。圖2為本技術的組合剖面圖。圖3為本技術的橫式葉片立體圖。圖4為本技術的立式葉片立體圖。圖5為本技術另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圖6為本技術另一實施例的剖面圖。圖7為本技術又一實施例的剖面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舉最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本技術的結構和功效。圖1所示為本技術的立體分解圖,請同時參考圖2,圖2所示為本技術的組合剖面圖,本技術的簾體葉片設有若干竹類柱形撐桿11及板形撐塊12并相互錯置并列,并于每柱形撐桿11及板形撐塊12的下表面設一為食品用膠及可透視的黏膠層13,與一具各式圖案造型的織物14相互黏結,令織物14的織結處及每一撐桿11與撐塊12的相鄰處一一受黏膠層13黏結固定而形成一硬梃片狀飾體10,并于片狀飾體10的表面等距裁切出若干葉片101(如圖3所示)的預定尺寸后,即可在葉片101的兩側預定處貫設出供梯繩穿設的穿繩孔102而形成橫式葉片,或是于葉片101’(如圖4所示)的一側預定處貫設出一鉤孔102’而形成一立式葉片;藉此結構,俾令葉片101、101’于翻轉旋動時,上、下兩側相互錯置排列的撐桿11與撐塊12及織物14即會形成圖案造型上的特殊變化區分,同時利用織物14的編織,俾使葉片101、101’更具有豐富的色彩及立體圖案造型,且織物14與每一撐桿11及撐塊12在受黏膠層13的緊密黏結下,不會出現織物14經裁切后產生脫線的情形。圖5所示為本技術另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請同時參考圖6,圖6所示為本技術另一實施例的剖面圖,其中于兩兩柱形撐桿21間可并列一塊或一塊以上的板形撐塊22,并于每一撐桿21及撐塊22的下表面設一黏膠層23與一具各式圖案造型的織物24相互黏結,令織物24的織結處及每一撐桿21與撐塊22的相鄰處一一受黏膠層23黏結固定而形成一硬梃片狀飾體20。圖7所示為本技術又一實施例的剖面圖,其中片狀飾體10或20的織物14或24設有一層或一層以上,于每一織物14或24間設有一黏膠層13或23相互黏結。權利要求1.一種簾體葉片,其特征在于設有若干相互錯置并列的撐桿與撐塊,每一撐桿及撐塊的下表面設一與一織物相互黏結的黏膠層,織物的織結處及每一撐桿與撐塊的相鄰處一一受黏膠層黏結固定而形成一硬挺片狀飾體,片狀飾體的表面等距裁切出若干葉片。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簾體葉片,其特征在于撐桿及撐塊可為竹類材質。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簾體葉片,其特征在于撐桿可設呈柱形。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簾體葉片,其特征在于撐塊可設呈板形。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簾體葉片,其特征在于黏膠層可設為食品用膠及可透視的。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簾體葉片,其特征在于相鄰兩撐桿間可并列一塊或一塊以上的撐塊。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簾體葉片,其特征在于織物可設一層或一層以上,并在每一層織物間設有一相互黏結的黏膠層。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簾體葉片,其特征在于葉片的兩側預定處貫設有供梯繩穿設的穿繩孔。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簾體葉片,其特征在于葉片的一側預定處貫設出一鉤孔。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簾體葉片,設有若干相互錯置并列的撐桿與撐塊,于每一撐桿及撐塊的下表面設一與一織物相互粘結的黏膠層,令織物的織結處及每一撐桿及撐塊的相鄰處一一受黏結層黏結固定而形成一硬挺片狀飾體,并于片狀飾體的表面等距裁切出若干葉片。藉由上述結構,俾令葉片于翻轉旋動時,上、下兩側所設的撐桿、撐塊及織物即會形成圖案造型上的特殊變化。文檔編號E06B9/262GK2700528SQ200420008990公開日2005年5月18日 申請日期2004年4月16日 優先權日2004年4月16日專利技術者粘效維 申請人:粘效維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簾體葉片,其特征在于:設有若干相互錯置并列的撐桿與撐塊,每一撐桿及撐塊的下表面設一與一織物相互黏結的黏膠層,織物的織結處及每一撐桿與撐塊的相鄰處一一受黏膠層黏結固定而形成一硬挺片狀飾體,片狀飾體的表面等距裁切出若干葉片。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粘效維,
申請(專利權)人:粘效維,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71[中國|臺灣]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