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帶有密封結構的推拉窗,包括多扇相互平行的窗扇,用于支撐所述窗扇的窗框,所述窗扇包括橫窗邊和豎窗邊,所述窗框包括橫窗框和豎窗框,所述橫窗框設有滑道,所述窗扇可在所述窗框的滑道上平行滑動,所述橫窗邊上設有一組或一組以上的膠條組,所述橫窗框設有與所述膠條組配合形成迷路通道的密封裝置。由于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推拉窗設有多道密封結構,它不影響推拉窗滑行功能,還能提高推拉窗的密封性能。即在窗框與窗扇之間、窗扇與窗扇之間都設有膠條密封,橫豎膠條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環形密封體系,這種推拉窗,加上原有的毛條密封,構造了多道密封結構,其密封防水性能可以與平開窗相媲美。(*該技術在201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建筑門窗中的推拉窗,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帶有密封結構的推拉窗。
技術介紹
推拉窗啟閉方便,占用空間小,長期以來受到人們的青睞,但是推拉窗的各項物理性能較低,已經滿足不了高層住宅的要求。推拉窗的開啟是由兩個窗扇相對平行移動來實現開啟功能的,由于它們分別處于兩個不同平面,這樣使得其在水密、氣密、隔聲、防噪等性能方面存在著不足。如何提高推拉窗的密封性能成為該產品的關鍵。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密封性能較差的缺陷,提供一種密封性能好的、能滿足高層住宅門窗高性能要求的推拉窗。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構造一種帶有密封結構的推拉窗,包括多扇相互平行的窗扇,用于支撐所述窗扇的窗框,所述窗扇包括橫窗邊和豎窗邊,所述窗框包括橫窗框和豎窗框,所述橫窗框設有滑道,所述窗扇可在所述窗框的滑道上平行滑動,所述橫窗邊上設有一組或一組以上的膠條組,所述橫窗框設有與所述膠條組配合形成迷路通道的密封裝置。在本技術所述的推拉窗中,所述橫窗邊包括上橫窗邊,所述上橫窗邊設有二組膠條組,每組膠條組設有分隔開的二條膠條,所述滑道包括與所述上橫窗邊配合的上滑道,每條上滑道設有二個凹槽,一組膠條組插在一個凹槽中形成迷路通道,所述膠條與所述上滑道留有間隙。在本技術所述的推拉窗中,所述橫窗邊包括下橫窗邊,所述下橫窗邊設有二組膠條組,每組膠條組設有兩條膠條,所述滑道包括與所述下橫窗邊配合的下滑道,每條下滑道設有二條凸柱,一條凸柱插在一組膠條組的間隙中形成迷路通道,所述膠條與所述下滑道留有間隙。在本技術所述的推拉窗中,所述下滑道為傾斜結構,所述下滑道靠近室內的部分高于靠近室外的部分。在本技術所述的推拉窗中,所述下橫窗邊靠近室外的部分設有排水等壓腔,所述排水等壓腔設在所述下滑道下方。在本技術所述的推拉窗中,所述豎窗框上設有與所述豎窗邊配合的第一防撞膠條。在本技術所述的推拉窗中,所述兩扇窗扇重疊的部分設有方向相對的折形扇對疊挺,所述扇對疊挺配合形成回形結構。在本技術所述的推拉窗中,所述扇對疊挺相互接觸的部位設有第二防撞膠條。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技術的推拉窗設有多道密封結構,它不影響推拉窗滑行功能,還能提高推拉窗的密封性能。即在窗框與窗扇之間、窗扇與窗扇之間都設有膠條密封,橫豎膠條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環形密封體系,這種推拉窗,加上原有的毛條密封(還保留現有技術的毛條密封),構造了多道密封結構,其密封防水性能可以與平開窗相媲美。附圖說明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附圖中圖1為本技術的帶有密封結構的推拉窗的上滑道密封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帶有密封結構的推拉窗的下滑道密封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的帶有密封結構的推拉窗的豎窗邊與豎窗框密封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的帶有密封結構的推拉窗的兩扇窗扇的扇對疊挺密封結構示意圖。附圖標注如下上滑道1 下滑道2 膠條3豎窗框4 扇對疊挺5 第一防撞膠條6上橫窗邊7 豎窗邊8 凹槽9凸柱10 下橫窗邊11 第二防撞膠條12室內13 室外14 排水等壓腔15固定鎖扣16 導軌1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的推拉窗包含多扇相互平行的窗扇,窗扇可在窗框的滑道上平行移動,通過窗扇之間的位移實現窗戶的開啟和閉合。本技術的推拉窗采用全膠條密封,在窗框與窗扇之間、窗扇與窗扇之間都有膠條密封,橫豎膠條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環形密封體系。下面結合圖1至圖4介紹本技術的一種優選實施例。如圖1所示,為本技術的推拉窗的上滑道的密封結構,即窗框的上滑道1與窗扇的上橫窗邊7密封的結構示意圖。圖中示出了三扇窗扇與窗框的上橫框的截面圖,為了能更好的顯示圖中的結構,其中第三扇窗示出了窗扇的剖面圖。密封部位的具體結構為,窗扇的上橫窗邊7設有二組膠條組,每組膠條組設有分隔開的二條膠條3,所述橫窗框設有與所述上橫窗邊7配合的上滑道1,每條上滑道1設有與膠條組配合的二個凹槽9,一組膠條組插在一個凹槽9中,為了讓膠條3不影響窗扇在滑道中的滑動,膠條組插在凹槽9并與凹槽9留有間隙,膠條組與凹槽9形成可以防水、防氣的迷路通道,所謂迷路通道是指帶有多個拐角的通道,經過該通道需要經過多次轉彎,即保證膠條3與滑道的間隙、不影響窗扇在滑道中的推拉滑行、使之形成通道的同時還設置了多重回路和阻隔物,使得雨水、風沙經過該通道必須經過多重回路和阻隔。這樣的結構增加了窗扇與窗框縫隙的空氣滲透阻力,提高了氣密性能,把水進入的運動能消耗掉,還能保證窗扇的正常開啟。經過凹槽9和插在凹槽9中的膠條組,室外14部分的雨水、空氣就很難進入室內13部分,而且每扇窗扇與上滑道1設有兩個凹槽9和兩組膠條組,即可形成兩組防水、防氣的迷路通道,實現非常好的密封效果。本技術還可以有其他的實施方式,可根據窗扇的具體厚度設置凹槽9和膠條組的個數,也可根據具體情況設置每組膠條3的條數。如圖2所示,為本技術的推拉窗的下滑道2的密封結構,即推拉窗的窗框的下滑道2與窗扇的下橫窗邊11密封的結構示意圖。其具體結構如下,下滑道2設有導軌17,下橫窗邊11與導軌17配合并壓在其上,窗扇通過導軌17支撐。為了起到密封作用,下橫窗邊11還設有二組膠條組,每組膠條組設有兩條膠條3,每條下滑道2上還設有二條凸柱10,一條凸柱10插在一組膠條組中的兩條膠條3形成的間隙中,所述膠條3與下滑道2留有間隙,所述凸柱10與所述膠條組形成兩組防水、防氣的迷路通道,實現了很好的密封效果。為了讓室外14的雨水不能進入室內13,下橫窗邊11的下滑道2靠近室內13的部分高于靠近室外14的部分,這樣雨水就更難進入室內13部分了。本技術還可以有其他的實施方式,可根據窗扇的具體厚度設置凸柱10和膠條組的個數,也可根據具體情況設置每組膠條的條數。如圖3所示,為本技術的帶有密封結構的推拉窗的豎窗邊8與豎窗框4密封結構示意圖,豎窗邊8與豎窗框4通過固定鎖扣16固定,為了實現所述豎窗邊8和豎窗框4的密封,豎窗框4上設有第一防撞膠條6,當窗扇關閉后通過固定鎖扣16固定,并且豎窗邊8與第一防撞膠條6壓緊,實現水、氣密封。通過上述密封結構,在上滑道1、下滑道2、橫窗邊中設置氯丁薄膠條3,構成水、氣迷路通道,增加了門窗縫隙的空氣滲透阻力,提高了氣密性能,并且保證正常開啟時,保證膠條3與窗框的間隙,不影響推拉滑行。當受正負風壓時,氯丁薄膠條3壓緊防水上滑道1、下滑道2確保密封效果。密封結構也形成了水滲透的迷路,把水進入的運動能消耗掉,同時保證下滑水密壁的高度,提高推拉窗的水密性能。在窗扇關閉時,窗扇與窗扇不在同一平面,其間也會有間隙,為了實現窗扇與窗扇之間的密封,在兩扇窗扇重疊的部分,設有扇對疊挺5。如圖4所示,為本技術的帶有密封結構的推拉窗的兩扇窗扇的扇對疊挺密封結構示意圖。兩扇窗扇重疊的部分設有方向相對的折形扇對疊挺5,并且在扇對疊挺5相互接觸的部分設有第二防撞膠條12,當窗扇關閉時,兩扇窗扇重疊的部分的扇對疊挺5和第二防撞膠條12形成完全的封閉結構。使得窗扇在關閉時,窗扇壓緊第二防撞膠條12,形成等壓雨幕,阻擋水、氣和噪音進入室內13。為了能及時將滲入下滑道2的雨水排出,下橫窗邊11靠近室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帶有密封結構的推拉窗,包括多扇相互平行的窗扇,用于支撐所述窗扇的窗框,所述窗扇包括橫窗邊和豎窗邊(8),所述窗框包括橫窗框和豎窗框(4),所述橫窗框設有滑道,所述窗扇可在所述窗框的滑道上平行滑動,其特征在于,所述橫窗邊上設有一組或一組以上的膠條組,所述滑道上設有與所述膠條組配合形成迷路通道的密封裝置。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謝士濤,余永照,麥飛龍,
申請(專利權)人:方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94[中國|深圳]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