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還原張拉劈裂產生的圍巖-襯砌接觸面的裝置及方法
本專利技術屬于巖土實驗裝置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還原張拉劈裂產生的圍巖-襯砌接觸面的裝置,還涉及一種還原張拉劈裂產生的圍巖-襯砌接觸面的方法。
技術介紹
當前隧洞開挖多采用鉆爆法施工,爆破所發射的應力波產生徑向裂隙,這些裂隙會優先平行于局部應力場主應力的方向傳播,即環向,這樣就在相鄰炮孔中間形成了巖體劈裂面,一般在爆破施工完成后,即進行噴射混凝土支護,巖體劈裂面邊演化為了圍巖-襯砌接觸面,與研究巖體結構面類似,研究因鉆爆法施工形成的圍巖-襯砌接觸面也具有重要意義,這是研究圍巖與襯砌接觸作用的一個突破口。研究圍巖與襯砌相互作用時,接觸作用是一個重要方面,而圍巖與襯砌之間的接觸面是發生接觸作用的主要載體。已有研究表明,圍巖-襯砌接觸面的力學性質不僅與其兩側巖體和混凝土有關,還與接觸面的表面形態密切相關,要研究圍巖-襯砌接觸面的力學行為、獲取相關力學參數、研究幾何形貌與力學性質之間的關系,就要展開大量不同表面形態的圍巖-襯砌接觸面剪切試驗。但目前在現場采樣和室內還原圍巖-襯砌接觸面上還存在以下困難:1、現場獲取真實接觸面試樣存在困難,尤其是采用鉆爆法施工后形成的劈裂面,因為需要及時支護,所以在形成之際便被混凝土層覆蓋,不易取得劈裂面試樣;2、“真實接觸面試驗的不可重復性”。即使在現場取到了真實接觸面試樣,用其進行室內壓縮或剪切試驗,試驗后接觸面當即破壞,不可重塑,換一組接觸面進行試驗,又因每組接觸面試樣表面形態不一,導致試驗結果不同,因此存在室內試驗不可重復的問題;3、“規則角度模擬不能反映真實形貌特征”,為了解決 ...
【技術保護點】
1.一種還原張拉劈裂產生的圍巖?襯砌接觸面的裝置,包括底板(6),其特征在于,底板(6)上設置有方框模具,方框模具包括豎直設置在底板(6)上的左側板(4)、右側板(5)、前面板(2)和后面板(3),方框模具內設置有圍巖?襯砌接觸面模型(1),左側板(4)上開設有若干個左側板螺紋孔(1401),右側板(5)上開設有若干個右側板螺紋孔(1402),左側固定螺栓(1101)的螺紋端擰入左側板螺紋孔(1401)并與圍巖?襯砌接觸面模型(1)一面相抵,右側固定螺栓(1102)的螺紋端擰入右側板螺紋孔(1402)并與圍巖?襯砌接觸面模型(1)另一面相抵。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還原張拉劈裂產生的圍巖-襯砌接觸面的裝置,包括底板(6),其特征在于,底板(6)上設置有方框模具,方框模具包括豎直設置在底板(6)上的左側板(4)、右側板(5)、前面板(2)和后面板(3),方框模具內設置有圍巖-襯砌接觸面模型(1),左側板(4)上開設有若干個左側板螺紋孔(1401),右側板(5)上開設有若干個右側板螺紋孔(1402),左側固定螺栓(1101)的螺紋端擰入左側板螺紋孔(1401)并與圍巖-襯砌接觸面模型(1)一面相抵,右側固定螺栓(1102)的螺紋端擰入右側板螺紋孔(1402)并與圍巖-襯砌接觸面模型(1)另一面相抵。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還原張拉劈裂產生的圍巖-襯砌接觸面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側固定螺栓(1101)和右側固定螺栓(1102)的螺紋端上均套設有配套螺母(12)。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還原張拉劈裂產生的圍巖-襯砌接觸面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面板(3)頂部沿左側板(4)至右側板(5)的方向設置有長度刻度(9)。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還原張拉劈裂產生的圍巖-襯砌接觸面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圍巖-襯砌接觸面模型(1)的側部開設有調角孔,后面板(3)上開設有與調角孔位置相對應的調角開關預留孔(13),后面板(3)上以調角開關預留孔(13)為旋轉圓心設置有角度刻度(10),調角開關(8)整體呈L型,調角開關(8)一端為插入端,另一端為指示端,調角開關(8)的插入端貫穿調角開關預留孔(13)后插緊在調角孔中。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還原張拉劈裂產生的圍巖-襯砌接觸面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側板螺紋孔(1401)和右側板螺紋孔(1402)錯開分布。6.一種還原張拉劈裂產生的圍巖-襯砌接觸面的方法,利用權利要求4所述的還原張拉劈裂產生的圍巖-襯砌接觸面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將左側板(4)、右側板(5)、前面板(2)和后面板(3)固定在底板(6)上,左側板(4)、右側板(5)、前面板(2)和后面板(3)圍成方框模具,將圍巖-襯砌接觸面模型(1)放置在方框模具中,步驟2、將左側固定螺栓(1101)的螺紋端擰入到左側板螺紋孔(1401)中并與圍巖-襯砌接觸面模型(1)一面相抵,將右側固定螺栓(1102)的螺紋端擰入到右側板螺紋孔(1402)中并與圍巖-襯砌接觸面模型(1)另一面相抵,擰緊配套螺母(12),步驟3、在方框模具中的圍巖-襯砌接觸面模型(1)兩側面填入模擬填充料,進行人工插搗模擬填充料或采用機器振搗使模擬填充料密實,養護...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茂礎,崔臻,盛謙,周光新,馬亞麗娜,梅賢丞,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湖北,4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