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實施例公開了一種可實現風速智能控制的可照明風扇,該可實現風速智能控制的可照明風扇包括風扇底座,與風扇底座活動連接的扇體,而扇體包括扇罩和設置在扇罩內的扇葉,扇罩上設置有電機、距離檢測模塊、照明模塊和電源,通過電源為電機、距離檢測模塊和照明模塊供電,照明模塊設置于扇罩的外表面,可以在送風的同時為用戶提供照明,實現風扇的多功能化,本實施例的風扇的電機與扇葉和距離檢測模塊連接,距離檢測模塊檢測自身與用戶的距離,根據距離控制電機的轉速,實現了風扇風速的自動、智能控制,在用戶與風扇的距離發生變化后,根據用戶和風扇的距離為用戶提供合適的風速,確保用戶的降溫體驗。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可實現風速智能控制的可照明風扇
本技術涉及風扇
,尤其涉及一種可實現風速智能控制的可照明風扇。
技術介紹
電風扇是為了應對夏季炎熱天氣的電器,所以多年以來,電風扇的功能開發只考慮了降溫功能。但是隨著人們的生活質量的提升,多功能化和智能化的電器越來越成為人們追逐的目標。夜間的時候,人們往往會用到臺燈進行照明,在夏天的夜晚,若用臺燈照明則用戶一般需要在房間中擺放臺燈和風扇,占用比較大的空間;另外,現有的風扇大多采用的是機械方式進行控制,風速的調整只能依靠用戶對風速旋轉開關的旋轉進行,而旋轉開關一旦被選定,風速就恒定了,當用戶遠離風扇時,當前的風速可能不能為用戶提供良好的降溫體驗。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實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實現風速智能控制的可照明風扇,可以實現風速的智能控制以及通過風扇進行照明。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可實現風速智能控制的可照明風扇,該風扇包括:風扇底座,與風扇底座連接的扇體,扇體包括扇罩和設置在扇罩內的扇葉,扇罩上設置有電機、距離檢測模塊、照明模塊和電源,電源為電機、距離檢測模塊和照明模塊供電,照明模塊設置于扇罩的外表面,電機與扇葉和距離檢測模塊分別連接,距離檢測模塊檢測自身與用戶的距離,根據距離控制電機的轉速。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可實現風速智能控制的可照明風扇,該風扇包括風扇底座,與風扇底座活動連接的扇體,而扇體包括扇罩和設置在扇罩內的扇葉,扇罩上設置有電機、距離檢測模塊、照明模塊和電源,通過電源為電機、距離檢測模塊和照明模塊供電,照明模塊設置于扇罩的外表面,可以在送風的同時為用戶提供照明,實現風扇的多功能化,本實施例的風扇的電機與扇葉和距離檢測模塊連接,距離檢測模塊檢測自身與用戶的距離,根據距離控制電機的轉速,實現了風扇的風速的自動、智能控制,在用戶與風扇的距離發生變化后,根據用戶和風扇的距離為用戶提供合適的風速,確保用戶的降溫體驗。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中可實現風速智能控制的可照明風扇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中可實現風速智能控制的可照明風扇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實施例中可實現風速智能控制的可照明風扇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使得本技術的技術目的、特征、優點能夠更加的明顯和易懂,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非全部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由于現有技術中,風扇更多地只考慮到了降溫的作用,隨著用戶對家用電器的多功能化和智能化的要求,單一功能的風扇已經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了,為此,本技術提出了一種可實現風速智能控制的可照明風扇。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可實現風速智能控制的可照明風扇包括風扇底座11和與該風扇底座11連接的扇體12。扇體12包括扇罩121和設置在扇罩121內的扇葉122,扇罩121上設置有照明模塊1211、電機、距離檢測模塊和電源,電源為電機、距離檢測模塊和照明模塊供電,照明模塊1211設置于扇罩121的外表面,電機與扇葉和距離檢測模塊分別連接,距離檢測模塊檢測自身與用戶的距離,根據距離控制電機的轉速。本實施例中電機上具有旋轉軸,旋轉軸與扇葉連接,為扇葉提供旋轉的動力。如圖2所示,電機設置在扇葉122和背風面的扇罩121間的空間中,在扇罩的背風面設置有帶有內凹的電池容置腔,用于放置電池;為了便于電池的充電以及更換,本實施例的電池可從電池容置腔拆卸下來。正常情況下,電池容置腔蓋板1212蓋在該電池容置腔上。本實施例的電池可以是具有安全、無公害、無記憶、無污染以及使用壽命長等優點的鋰離子電池,鋰離子電池的容量隨實際的需要選擇,例如2000mAH的3.7V鋰離子電池。為了避免將電池取下來進行充電,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風扇上還具有與電源連接的充電接口1213,該充電接口與可與手機的充電線匹配。其中,充電接口可以是MicroUSB輸入接口(如圖2所示)、或Type-c接口、或其它類型的輸入接口,本實施例對此沒有限制。為了保護電源,充電接口1213通過充電電路與風扇的電源連接,該充電電路具有過充過放保護、輸出短路保護以及涓流充電的功能,在充電接口附近的扇罩表面還可以設置指示燈,將該指示燈與充電電路連接,通過該指示燈的顏色變化或亮滅變化對充電狀態和滿充狀態進行指示。指示燈還可以在電池電源不足時,通過點亮或閃爍來提醒用戶。在另一個示例中,為了避免照明模塊對風扇的外形簡潔程度的影響,可以在風扇的扇罩上設置內凹的安裝區域來安裝照明裝置。具體的,為了保證照風扇工作過程中的照明效果,本實施例優選將安裝區域設置在扇罩上與出風面垂直的表面外側和/或在扇罩出風面一側的外表面。可選的,本實施例的安裝區域可以設置在扇罩的與出風面垂直的外表面上,照明裝置安裝在該安裝區域內。例如,如圖3所示,扇罩121上與出風面垂直的外表面(扇罩的環形側面的外側)上設置有內凹的安裝區域1214,照明模塊設置在安裝區域內。可以理解的是,本實施例中的安裝區域的形狀不限于圖3中的形狀,為了照明效果,可以增大出光面的面積,例如將安裝區域1214設置為環繞扇罩側面的環形凹槽等。實際中,安裝區域內可以設置與照明裝置進行電連接的接頭(圖3中未示出),該接頭通過電線與風扇的電源連接,該電線可以敷設在特定的電線管道中,該電線管道固定在扇罩上。可選的,本實施例的安裝區域還可以設置在扇罩出風面一側的外表面上,照明模塊安裝在該安裝區域內。本實施例的安裝區域的面積,體積,深度等可以隨照明需求設置。為了節能,照明模塊的燈源可以是LED燈源。為了美觀,本實施例的安裝區域大多隨著扇罩的弧度設計,為了適應安裝區域,照明模塊可以是燈帶或LED燈條。在一個示例中,為了提升照明效果,可以將照明模塊通過連接裝置固定在扇罩上。可選的,在扇罩上的與出風面垂直的外表面上設置有連接裝置,本實施例的照明模塊通過連接裝置固定在扇罩上。本示例中,連接裝置可以是與扇罩一體成型的,連接裝置可通過例如卡扣、磁吸等方式與照明模塊實現連接固定;或者,連接裝置與扇罩的連接為可拆卸連接,連接裝置包括與照明模塊連接的第一連接部和與扇罩連接的第二連接部,第一連接部可以通過卡扣、磁吸等方式與照明模塊實現連接,第二連接部可以通過插接的方式實現與扇罩的可拆卸連接,當然,在其它示例中,連接裝置與扇罩和照明模塊還可以采用其它的連接方式實現連接,并不局限于上述列舉的連接方式。在另一個示例中,連接裝置還可以設置在扇罩上位于出風面一側的外表面上,照明模塊通過連接裝置固定在扇罩上。對于連接裝置的設置可以參見上述另一示例中的對于連接裝置的相關敘述,在此不再贅述。在一個示例中,為了簡化對距離檢測模塊的供電,避免增設電線,本實施例將傳感器設置在扇罩121的背風面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可實現風速智能控制的可照明風扇,其特征在于,包括:風扇底座,與所述風扇底座連接的扇體,所述扇體包括扇罩和設置在所述扇罩內的扇葉,所述扇罩上設置有電機、距離檢測模塊、照明模塊和電源,所述電源為所述電機、距離檢測模塊和照明模塊供電,所述照明模塊設置于所述扇罩的外表面,所述電機與所述扇葉和所述距離檢測模塊分別連接,所述距離檢測模塊檢測自身與用戶的距離,根據所述距離控制所述電機的轉速。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可實現風速智能控制的可照明風扇,其特征在于,包括:風扇底座,與所述風扇底座連接的扇體,所述扇體包括扇罩和設置在所述扇罩內的扇葉,所述扇罩上設置有電機、距離檢測模塊、照明模塊和電源,所述電源為所述電機、距離檢測模塊和照明模塊供電,所述照明模塊設置于所述扇罩的外表面,所述電機與所述扇葉和所述距離檢測模塊分別連接,所述距離檢測模塊檢測自身與用戶的距離,根據所述距離控制所述電機的轉速。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實現風速智能控制的可照明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扇罩上位于出風面一側的外表面上設置有內凹的安裝區域,所述照明模塊設置在所述安裝區域內。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實現風速智能控制的可照明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扇罩上位于出風面一側的外表面上設置有連接裝置,所述照明模塊通過所述連接裝置固定在所述扇罩上。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可實現風速智能控制的可照明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裝置與所述扇罩的連接為可拆卸連接。...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迪初,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康銘盛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