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電力電子裝置的冷卻系統及電力電子裝置,冷卻系統包括用于為電力電子裝置冷卻的第一冷卻循環回路、第二冷卻循環回路及板式換熱器,板式換熱器的第一組端口串設在第一冷卻循環回路中,板式換熱器的第二組端口串設在第二冷卻循環回路中,第二冷卻循環回路中串設有冷凍機,第一冷卻循環回路串設有第一循環水泵。當電力電力裝置的溫度比較高,需要快速降溫時,通過冷凍機將冷卻液的溫度降低到合適的溫度,然后通過板式換熱器換熱將冷卻后的冷卻液流過電力電子裝置,以達到為電力電子裝置快速冷卻的目的,提高了電力電子裝置的冷卻效率,使電力電子裝置在很短的時間內降溫,不影響電力電子裝置的正常工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電力電子裝置的冷卻系統及電力電子裝置
本技術屬于電力電子裝置冷卻領域,特別涉及電力電子裝置的冷卻系統及電力電子裝置。
技術介紹
電力電子裝置包括穩定式發熱的電力電子裝置和間歇式發熱的電力電子裝置,在穩定式發熱的電力電子裝置和電力電力裝置運行中均會產生大量熱量,需要采用冷卻系統對其冷卻,冷卻系統包括敞開式和密閉式兩種,敞開式冷卻系統極易造成循環介質的流失,同時很容易發生管道的堵塞,損壞率比較高,因此,密閉式冷卻系統逐漸成為了應用主流。那么,對于電力電子裝置,也采用密閉式冷卻系統對其冷卻,以保證電力電子裝置的正常工作溫度。如公告號為“CN203840691U”,名稱為“一種適用于電力電子裝置的密封式循環冷卻系統”的中國專利,該專利提供了一種密封式循環冷卻系統為電力電子裝置冷卻,該冷卻系統包括主循環回路和與之并列連接的并列回路,主循環回路上包括有雙水泵裝置、水風換熱器以及與水風換熱器連接的三通水量調節閥,通過檢測流出待冷卻電力電子裝置的循環介質的溫度,控制三通水量調節閥開通或關閉,再通過水風換熱器進行換熱,達到對待冷卻電力電子裝置的冷卻。該專利主要是通過對循環介質自然冷卻的方式來實現對待冷卻電力電子裝置的冷卻,當流出待冷卻電力電子裝置的循環介質的溫度很高時,通過一次換熱可能不能很好的對待冷卻電力電子裝置進行降溫,需要重復多次上述的冷卻過程,這將造成待冷卻電力電子裝置的冷卻時間拉長,冷卻效率不高,影響待冷卻電力電子裝置的正常工作。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電力電子裝置的冷卻系統及電力電子裝置,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電力電子裝置的冷卻效率不高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了一種電力電子裝置的冷卻系統,冷卻系統包括用于為電力電子裝置冷卻的第一冷卻循環回路、第二冷卻循環回路及板式換熱器,所述板式換熱器的第一組端口串設在所述第一冷卻循環回路中,所述板式換熱器的第二組端口串設在所述第二冷卻循環回路中,所述第一冷卻循環回路包括第一循環水泵,所述第二冷卻循環回路中串設有冷凍機。為了控制流入板式換熱器內的冷卻液的流量,所述板式換熱器的第一組端口兩端并聯有用于調節流入所述板式換熱器的冷卻液流量的閥門,實現了通過調節閥門的開度合理控制冷卻液的流量。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冷卻循環回路與用于設置在電力電子裝置上的冷卻管道連接。為了解決人工控制冷凍機的不方便及耗費人力的問題,冷卻系統還包括控制模塊及設置在冷卻管道的冷卻液進口處的溫度傳感器,所述第二冷卻循環回路中還串設有第二循環水泵,所述控制模塊采樣連接所述溫度傳感器,且所述控制模塊控制連接所述冷凍機及所述第二循環水泵。實現了根據溫度傳感器采集的電力電子裝置進口處的冷卻液的溫度對冷凍機的自動控制的目的。為了解決第一冷卻循環回路的冷卻液容量不足的問題,所述第一冷卻循環回路中還設置有蓄冷罐,所述蓄冷罐的一端與所述第一循環水泵的一端連接,所述蓄冷罐的另一端與所述冷卻管道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一循環水泵的另一端用于與所述冷卻管道的另一端連接。為了解決冷卻液壓力不穩定的問題,所述第一循環水泵的進水端設置有穩壓裝置,冷卻管道的冷卻液進口處設置有壓力傳感器,所述控制模塊采集連接所述壓力傳感器,且所述控制模塊控制連接所述穩壓裝置。為了解決冷卻液長期循環造成冷卻液導電率增加的問題,所述第一循環水泵兩端并聯設置有去離子支路,所述去離子支路的一端連接有補水泵和補水罐。實現了冷卻液長期循環仍然能夠維持極低導電率的目的。進一步地,所述穩壓裝置為囊式膨脹閥、氮氣穩壓罐或水箱。本技術還提供了一種電力電子裝置,包括電力電子裝置本體及冷卻系統,所述冷卻系統包括用于為電力電子裝置冷卻的第一冷卻循環回路、第二冷卻循環回路及板式換熱器,所述板式換熱器的第一組端口串設在所述第一冷卻循環回路中,所述板式換熱器的第二組端口串設在所述第二冷卻循環回路中,所述第一冷卻循環回路包括第一循環水泵,所述第二冷卻循環回路中串設有冷凍機。為了控制流入板式換熱器內的冷卻液的流量,所述板式換熱器的第一組端口兩端并聯有用于調節流入所述板式換熱器的冷卻液流量的閥門,實現了通過調節閥門的開度合理控制冷卻液的流量。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冷卻循環回路與設置在電力電子裝置上的冷卻管道連接。為了解決人工控制冷凍機的不方便及耗費人力的問題,冷卻系統還包括控制模塊及設置在冷卻管道的冷卻液進口處的溫度傳感器,所述第二冷卻循環回路中還串設有第二循環水泵,所述控制模塊采樣連接所述溫度傳感器,且所述控制模塊控制連接所述冷凍機及所述第二循環水泵。實現了根據溫度傳感器采集的電力電子裝置進口處的冷卻液的溫度對冷凍機的自動控制的目的。為了解決第一冷卻循環回路的冷卻液容量不足的問題,所述第一冷卻循環回路中還設置有蓄冷罐,所述蓄冷罐的一端與所述第一循環水泵的一端連接,所述蓄冷罐的另一端與所述冷卻管道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一循環水泵的另一端用于與所述冷卻管道的另一端連接。為了解決冷卻液壓力不穩定的問題,所述第一循環水泵的進水端設置有穩壓裝置,冷卻管道的冷卻液進口處設置有壓力傳感器,所述控制模塊采集連接所述壓力傳感器,且所述控制模塊控制連接所述穩壓裝置。為了解決冷卻液長期循環造成冷卻液導電率增加的問題,所述第一循環水泵兩端并聯設置有去離子支路,所述去離子支路的一端連接有補水泵和補水罐。實現了冷卻液長期循環仍然能夠維持極低導電率的目的。進一步地,所述穩壓裝置為囊式膨脹閥、氮氣穩壓罐或水箱。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包括用于為電力電子裝置冷卻的第一冷卻循環回路、第二冷卻循環回路及板式換熱器,板式換熱器的第一組端口串設在第一冷卻循環回路中,板式換熱器的第二組端口串設在第二冷卻循環回路中,第二冷卻循環回路中串設有冷凍機,第一冷卻循環回路串設有第一循環水泵。當電力電力裝置的溫度比較高,需要快速將電力電子裝置的溫度降低到電力電子裝置的正常工作溫度時,通過冷凍機將冷卻液的溫度降低到合適的溫度,然后通過板式換熱器換熱將冷卻后的冷卻液流過電力電子裝置,以達到為電力電子裝置快速冷卻的目的,本技術提高了電力電子裝置的冷卻效率,使電力電子裝置在很短的時間內降溫,不影響電力電子裝置的正常工作。附圖說明圖1為電力電子裝置的冷卻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說明:一種電力電子裝置,包括電力電子裝置本體及冷卻系統,其中,冷卻系統包括用于為電力電子裝置冷卻的第一冷卻循環回路、第二冷卻循環回路及板式換熱器,板式換熱器的第一組端口串設在第一冷卻循環回路中,板式換熱器的第二組端口串設在第二冷卻循環回路中,第一冷卻循環回路包括第一循環水泵,第二冷卻循環回路中串設有冷凍機。電力電子裝置可以是晶閘管組件、IGBT組件、電感組件等多種原理及形式的電力電子裝置。本技術的電力電子裝置的冷卻系統適用于穩定發熱的電力電子裝置和間歇發熱的電力電子裝置。無論是哪種形式的電力電子裝置在運行期間均會產生大量的熱量,為了保證電力電子裝置的正常工作,必須將電力電子裝置的工作溫度控制在允許的溫度范圍內。當為穩定發熱的電力電子裝置冷卻時,需要將電力電子裝置運行期間產生的熱量全部帶走,因此第一冷卻循環回路應確保有足夠的冷卻液流量,且需要將通過電力電子裝置換熱后的冷卻液全部流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電力電子裝置的冷卻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為電力電子裝置冷卻的第一冷卻循環回路、第二冷卻循環回路及板式換熱器,所述板式換熱器的第一組端口串設在所述第一冷卻循環回路中,所述板式換熱器的第二組端口串設在所述第二冷卻循環回路中,所述第一冷卻循環回路包括第一循環水泵,所述第二冷卻循環回路中串設有冷凍機。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電力電子裝置的冷卻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為電力電子裝置冷卻的第一冷卻循環回路、第二冷卻循環回路及板式換熱器,所述板式換熱器的第一組端口串設在所述第一冷卻循環回路中,所述板式換熱器的第二組端口串設在所述第二冷卻循環回路中,所述第一冷卻循環回路包括第一循環水泵,所述第二冷卻循環回路中串設有冷凍機。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力電子裝置的冷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換熱器的第一組端口兩端并聯有用于調節流入所述板式換熱器的冷卻液流量的閥門。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力電子裝置的冷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卻循環回路與用于設置在電力電子裝置上的冷卻管道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力電子裝置的冷卻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控制模塊及設置在冷卻管道的冷卻液進口處的溫度傳感器,所述第二冷卻循環回路中還串設有第二循環水泵,所述控制模塊采樣連接所述溫度傳感器,且所述控制模塊控制連接所述冷凍機及所述第二循環水泵。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力電子裝置的冷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卻循環回路中還設置有蓄冷罐,所述蓄冷罐的一端與所述第一循環水泵的一端連接,所述蓄冷罐的另一端與所述冷卻管道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一循環水泵的另一端用于與所述冷卻管道的另一端連接。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力電子裝置的冷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環水泵的進水端設置有穩壓裝置,冷卻管道的冷卻液進口處設置有壓力傳感器,所述控制模塊采集連接所述壓力傳感器,且所述控制模塊控制連接所述穩壓裝置。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力電子裝置的冷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環水泵兩端并聯設置有去離子支路,所述去離子支路的一端連接有補水泵和補水罐。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力電子裝置的冷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穩壓裝置為囊式膨脹閥、氮氣穩壓罐...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強,溫亞磊,于林科,劉俊杰,
申請(專利權)人:許昌許繼晶銳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河南,4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