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專用門鎖機構,包括可帶動鎖桿上、下移動的滑塊、與鎖架連接的鎖套座,設于鎖套座內的鎖套,設于鎖套內的鎖芯,鎖芯由前軸段、中軸段、后軸段構成,鎖芯中軸段的后端面抵靠在設于鎖套內的定位件上,鎖芯后軸段上套有與滑塊連接的驅動組件,驅動組件經定位彈簧與鎖套座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簡化了鎖結構,克服了以往鎖的結構復雜,加工、安裝工作量較大的缺點,降低了成本。同時通過簡單的機械結構即可完成開鎖、關鎖功能。鎖具所需零部件少、各部件加工簡易,鎖具具有安裝、維護方便,性能穩定的特點。(*該技術在2017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鎖機構。
技術介紹
地鐵屏蔽門系統運營時滑動門由控制系統自動控制作開、關門運動而無 須人工開啟,但在某些特殊時段可由授權人員在站臺側用專用鑰匙手動實現開門操作;而應急門和端門正常狀態下應保持關閉并鎖緊,當人員需要進出 時可由授權人員在站臺側用專用鑰匙手動實現開門操作?,F有常用鎖機構因 其結構比較復雜,使其性能不夠穩定可靠,不符合地鐵屏蔽門系統特殊的使 用要求。同時常用鎖機構在加工、安裝、維護方面不是很方便。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是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加工、安 裝、維護均很方便的專用門鎖機構。為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構造一種專用門鎖機構,包 括可帶動鎖桿上、下移動的滑塊、與鎖架連接的鎖套座,設于鎖套座內的鎖 套,設于鎖套內的鎖芯,鎖芯由朝向鎖套口截面為多邊形的前軸段、與鎖套 內孔適配圓柱形的中軸段、穿出鎖套后端面的矩形后軸段構成,鎖芯中軸段 的后端面抵靠在設于鎖套內的定位件上,鎖芯后軸段上套有與滑塊連接的驅 動組件,驅動組件經定位彈簧與鎖套座連接。其中,所述驅動組件包括套于鎖芯后軸段上的鎖芯套及設于鎖芯套中部 的環形翼板構成的中間連接板、設于鎖芯套上翼板后側的連接板、穿入連接 板與翼板設于鎖芯后軸段兩側的兩根連接銷構成,連接板后側于鎖芯套上設 有后卡環,鎖芯套前部穿入鎖套座內并于其前端處設有阻隔鎖套座的前卡環, 兩連接銷自由端插入滑塊內,中間連接板經定位彈簧與鎖套座連接。所述鎖套口中設有一套裝于鎖芯前軸段和鎖套之間的鎖芯護板,在該鎖 芯護板與鎖芯中軸段之間設有壓簧,該鎖芯護板上的孔與鎖芯前軸段外型相吻合。所述鎖芯中軸段的前端面還設有一柱型凸臺,鎖芯前軸段與凸臺連接。所述定位件由嵌卡于鎖套內壁面上的擋圈、設于擋圏與鎖芯中4由段間的 鎖芯定位套構成。所述鎖芯前軸4殳為截面為四邊形或三角形。本技術鎖芯前軸段為特殊結構,必須使用專用鑰匙才能從鎖套口插入;插入鑰匙后旋動帶動鎖芯,鎖芯帶動驅動組件直接作用滑塊,通過滑塊 使鎖桿移動實現開鎖操作。在拔出鑰匙后,定位彈簧能帶動驅動組件,使滑 塊、鎖芯回復到初始位置。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簡化了鎖結構,克 服了以往鎖的結構復雜,加工、安裝工作量較大的缺點,降低了成本。同時 通過簡單的機械結構即可完成的開鎖、關鎖功能。鎖具所需零部件少、各部 件加工簡易,鎖具具有安裝、維護方便,性能穩定的特點。同時鎖芯護+反由 壓簧推動擋住鎖套孔可以防止無關人員的破壞。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做進一步的說明,其中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較佳實施例的剖視圖2為本技術較佳實施例鎖芯的主視圖3為本技術較佳實施例中間連接板的剖視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示出了本技術較佳實施例的基本結構, 一種專用門鎖機構, 包括可帶動鎖桿(圖中未示出)上、下移動的滑塊1、與鎖架2連接的鎖套座3, 設于鎖套座3內的鎖套4,設于鎖套4內的鎖芯5,該鎖芯5由朝向鎖套4 口 截面為多邊形的前軸段6、與鎖套4內孔適配圓柱形的中軸段7、穿出鎖套4 后端面的矩形后軸段8構成(參照圖2 ),鎖芯中軸段7的后端面抵靠在設于 鎖套4內的定位件上,鎖芯后軸段8上套有與滑塊1連接的驅動組件,驅動 組件經定位彈簧9與鎖套座3連接。鎖芯前軸段6截面可為三角形、四邊形 等各種多邊型。本實施例中,鎖芯前軸—提6截面為四邊形的,并配置與其適 配的鑰匙。定位件由嵌卡于鎖套4內壁面上的擋圈20、設于擋圏20與鎖芯中軸段7間的鎖芯定位套21構成如圖1所示,鎖套4 口中設有一套裝于鎖芯前軸段6和鎖套4之間的鎖 芯護板17,在鎖芯護板17與鎖芯中軸段7之間設有壓簧18,鎖芯護板17上 的孔與鎖芯前軸段6外型相吻合。鎖芯護板17由壓簧18推動擋住鎖套4孔 可以防止無關人員的破壞。本實施例中,鎖芯中軸段7的前端面還設有一柱 型凸臺19,鎖芯前軸段6與凸臺19連接(參照圖2),該凸臺19可避免鑰匙 插入鎖套4中時,過度壓持壓簧18,使壓簧18收縮過度,造成壓簧18扭曲 變形,影響壓簧18彈力。本技術中,驅動組件包括套于鎖芯后軸段8上的鎖芯套10及設于 鎖芯套IO中部的環形翼板11構成的中間連接板12 (參照圖3)、設于鎖芯套 10上翼板11后側的連接板13、分別設于鎖芯后軸段8兩側穿入連接板13與 翼板11的兩根連接銷14構成,連接板13后側于鎖芯套10上設有后卡環15, 鎖芯套10前部穿入鎖套座3內并于其前端處設有阻隔鎖套座3的前卡環16, 兩連接銷14自由端插入滑塊1內,中間連接板12經定位彈簧9與鎖套座10 連接。通過前卡環16與翼板11配合使中間連接板12不能前后移動。本技術鎖芯前軸段6為特殊結構,必須使用專用鑰匙才能從鎖套4 口插入。操作時,將鑰匙套于鎖芯前軸段6上,鑰匙套于鎖芯前軸段6上時, 須輕壓鎖芯護板17,使壓簧18收縮,進而將鑰匙套于鎖芯前軸段6上。轉動 鑰匙時,鎖芯5帶動中間連接板12、連接板13、兩根連接銷14轉動,兩根 連接銷14帶動滑塊1的移動,通過滑塊l使鎖桿移動實現開鎖操作;在中間 連接板12轉動時,定位彈簧9被拉伸變形。當鑰匙脫離鎖芯前軸段6后,在 壓簧18回復力作用下,鎖芯護板17復位,擋住鎖套4孔;同時在定位彈簧9 回復力作用下,定位彈簧9帶動驅動組件,使滑塊1、鎖芯5回復到初始位置, 滑塊1復位同時帶動鎖桿復位。本技術通過對面板鎖進行優化設計,克服了以往鎖的結構復雜,加 工、安裝工作量較大的缺點,降低了成本。同時通過簡單的機械結構即可完 成的開鎖、關鎖功能。鎖具所需零部件少、各部件加工簡易,鎖具具有安裝、 維護方便,性能穩定的特點。權利要求1、一種專用門鎖機構,包括可帶動鎖桿上、下移動的滑塊(1)、與鎖架(2)連接的鎖套座(3),設于該鎖套座(3)內的鎖套(4),設于該鎖套(4)內的鎖芯(5),其特征在于該鎖芯(5)由朝向所述鎖套(4)口截面為多邊形的前軸段(6)、與所述鎖套(4)內孔適配圓柱形的中軸段(7)、穿出所述鎖套(4)后端面的矩形后軸段(8)構成,所述鎖芯中軸段(7)的后端面抵靠在設于所述鎖套(4)內的定位件上,所述鎖芯后軸段(8)上套有與所述滑塊(1)連接的驅動組件,所述驅動組件經定位彈簧(9)與所述鎖套座(3)連接。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專用門鎖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組件包 括套于所述鎖芯后軸段(8)上的鎖芯套(10)及設于所述鎖芯套(10)中部的環 形翼板(11)構成的中間連接板(12)、設于所述的鎖芯套(10)上翼板(11)后側 的連接板(13)、穿入所述連接板(13)與翼板(11)設于所述鎖芯后軸段(8)兩側 的兩根連接銷(14)構成,所述連接板(13)后側于所述鎖芯套(10)上設有后卡 環(15),所述鎖芯套(10)前部穿入所述鎖套座(3)內并于其前端處設有阻隔所 述鎖套座(3)的前卡環(16),所述的兩連接銷(14)自由端插入所述滑塊(1)內, 所述中間連接板(12)經定位彈簧(9)與所述鎖套座(3)連接。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專用門鎖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鎖套(4)口 中設有一套裝于所述鎖芯前軸段(6)和所述鎖套(4)之間的鎖芯護板(17),在 該鎖芯護板(17)與所述鎖芯中軸段(7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專用門鎖機構,包括可帶動鎖桿上、下移動的滑塊(1)、與鎖架(2)連接的鎖套座(3),設于該鎖套座(3)內的鎖套(4),設于該鎖套(4)內的鎖芯(5),其特征在于:該鎖芯(5)由朝向所述鎖套(4)口截面為多邊形的前軸段(6)、與所述鎖套(4)內孔適配圓柱形的中軸段(7)、穿出所述鎖套(4)后端面的矩形后軸段(8)構成,所述鎖芯中軸段(7)的后端面抵靠在設于所述鎖套(4)內的定位件上,所述鎖芯后軸段(8)上套有與所述滑塊(1)連接的驅動組件,所述驅動組件經定位彈簧(9)與所述鎖套座(3)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羅慶高,
申請(專利權)人:方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94[中國|深圳]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