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秸稈夾持機構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20133420 閱讀: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23:17
    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秸稈夾持機構,涉及夾持工具領域,包括夾持部一、夾持部二和夾持部三,所述夾持部一包括下壓部和承接部,所述夾持部二包括施壓部和受壓部,所述夾持部三包括施力部和受力部,該種秸稈夾持機構,通過夾持部一、夾持部二和夾持部三對秸稈進行分段夾持,能夠對秸稈進行不同部位的操作,并且能夠使秸稈按順序依次排列整齊,不會使秸稈發生散亂,易于整理。

    A Straw Clamping Mechanis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traw clamping mechanism,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clamping tools, including a clamping part 1, a clamping part 2 and a clamping part 3. The clamping part 1 includes a lower pressure part and a bearing part. The clamping part 2 includes a pressure part and a pressure part. The clamping part 3 includes a force part and a stress part. The straw clamping mechanism uses three pairs of straw through a clamping part 1, a clamping part 2 and a clamping part. Stalk segment clamping can operat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straw, and can make the straw in order, not to make straw scattered, easy to arrange.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秸稈夾持機構
    本專利技術涉及夾持工具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秸稈夾持機構。
    技術介紹
    :秸稈在回收利用時,需要對秸稈進行清洗、消毒、烘干等操作,因此需要對秸稈進行對種處理,然而一般的處理方式如果不對秸稈進行就夾持,會使秸稈發生散亂,不便于整理,因此需要一種能夠對秸稈進行分段夾持的夾持機構能夠方便對秸稈進行加工處理。如申請號為CN201410314259.3公開了一種立輥式玉米收獲機用秸稈夾持輸送裝置,它主要由撥禾鏈、農業機械專用夾持輸送鏈、彈簧、浮動壓桿及張緊機構組成。其結構特征在于夾持輸送裝置由夾持輸送鏈和多個浮動壓桿組成,夾持輸送鏈上、下鏈板與浮動壓桿形成三點夾持狀態將玉米秸稈夾持。浮動壓桿的前端呈弧形開口狀,彈簧預緊力可調,浮動壓桿根據玉米秸稈直徑不同自由浮動調整壓緊夾持強度,但是該種秸稈劫持輸送裝置并未公開如何在秸稈加工時對其進行有效的夾持。如申請號為CN200820187883.1公開了一種小行距玉米收獲機收獲單元體,包括在割臺固定架上設有的若干組收獲體和一秸稈切斷器,其中每組收獲體均包括一對摘穗輥;及一對安裝在割臺固定架前端撥禾器;及在每對撥禾器的撥禾出口與摘穗輥導入端之間的割臺固定架上安裝一秸稈夾持輸送器,特點是相鄰兩組收獲體的每對撥禾器的撥禾出口與摘穗輥導入端之間的、安裝有秸稈夾持輸送器的割臺固定架,其架體以相鄰兩組收獲體的摘穗輥對稱中心線為基準,向該中心線對稱傾斜,該相鄰秸稈夾持輸送器的兩夾持輸入端的中心距保持在350-450mm,其兩夾持輸出端分別與摘穗輥導入端相對應,但是該種小行距玉米收獲機收獲單元體并未公開如何在秸稈加工時對其進行有效的夾持。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秸稈夾持機構,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導致的上述多項缺陷。一種秸稈夾持機構,包括夾持部一、夾持部二和夾持部三,所述夾持部一包括下壓部和承接部,所述夾持部二包括施壓部和受壓部,所述夾持部三包括施力部和受力部。優選的,所述下壓部包括主動輥一、從動輥一、從動輥二以及包裹連接主動輥一、從動輥一、從動輥二的皮帶,所述承接部包括主動輥二、從動輥三、牽引輥一以及包裹連接于主動輥二、從動輥三、牽引輥二的皮帶,所述下壓部皮帶與承接部皮帶接觸連接。優選的,所述施壓部包括主動輥三、從動輥四以及包裹連接主動輥三和從動輥四的皮帶,所述受壓部包括主動輥四、從動輥五以及包裹連接主動輥四和從動輥五的皮帶,所述受壓部皮帶與施壓部皮帶接觸連接,所述受壓部與施壓部上下對稱設置。優選的,所述施力部包括主動輥五、從動輥六以及包裹連接主動輥五和從動輥六的皮帶,所述受力部包括主動輥六、從動輥七以及包裹連接主動輥六和從動輥七的皮帶,所述受壓部皮帶與施壓部皮帶接觸連接,所述受壓部與施壓部上下對稱設置。優選的,所述受壓部與施壓部、施力部和受力部的皮帶內側設有上下對稱的牽引棒。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在于:該種秸稈夾持機構,通過夾持部一、夾持部二和夾持部三對秸稈進行分段夾持,能夠對秸稈進行不同部位的操作,并且能夠使秸稈按順序依次排列整齊,不會使秸稈發生散亂,易于整理。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1中夾持部一的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1中夾持部二的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1中的夾持部三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1的俯視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2的俯視圖。其中:1—夾持部一,2—夾持部二,3—夾持部三,4—承接部,5—受力部,6—施力部,7—主動輥二,8—主動輥一,9—下壓部,10—施力部,11—受壓部,12—牽引棒,13—從動輥二,14—從動輥一,15—從動輥三,16—牽引輥一,17—主動輥三,18—主動輥四,19—從動輥四,20—從動輥五,21—主動輥五,22—主動輥六,23—從動輥六,24—從動輥七,25—受壓部,26—施壓部,27—主動輥九,28—主動輥七,29—主動輥八,30—從動輥十一,31—從動輥八,32—從動輥十二,33—皮帶一,34—從動輥九,35—從動輥十三,36—從動輥十,37—從動輥十四,38—皮帶二。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專利技術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專利技術。實施例1如圖1至圖5所示,一種秸稈夾持機構,包括夾持部一1、夾持部二2和夾持部三3,所述夾持部一1包括下壓部9和承接部4,所述夾持部二2包括施壓部10和受壓部5,所述夾持部三3包括施力部6和受力部11。值得注意的是,所述下壓部9包括主動輥一8、從動輥一14、從動輥二13以及包裹連接主動輥一8、從動輥一14、從動輥二13的皮帶,所述承接部4包括主動輥二7、從動輥三15、牽引輥一16以及包裹連接于主動輥二7、從動輥三15、牽引輥一16的皮帶,所述下壓部9皮帶與承接部4皮帶接觸連接。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施壓部10包括主動輥三17、從動輥四19以及包裹連接主動輥三17和從動輥四19的皮帶,所述受壓部5包括主動輥四18、從動輥五20以及包裹連接主動輥四18和從動輥五20的皮帶,所述受壓部5皮帶與施壓部10皮帶接觸連接,所述受壓部5與施壓部10上下對稱設置。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施力部6包括主動輥五21、從動輥六23以及包裹連接主動輥五21和從動輥六23的皮帶,所述受力部11包括主動輥六22、從動輥七24以及包裹連接主動輥六22和從動輥七24的皮帶,所述受壓部11皮帶與施壓部。此外,所述受壓部11與施壓部6、施力部10和受力部5的皮帶內側設有上下對稱的牽引棒12。實施例2如圖6至圖7所示,一種秸稈夾持機構,所述夾持機構包括施壓部26和受壓部25,所述施壓部26包括主動輥七28、主動輥八29、從動輥八31、從動輥九34、從動輥十36、從動輥十一30和皮帶一33,所述皮帶一33包裹連接于主動輥七28、主動輥八29、從動輥八31、從動輥九34、從動輥十36和從動輥十一30的外側,所述受壓部25包括主動輥九27、從動輥十二32、從動輥十三35、從動輥十四37和皮帶二38,所述皮帶二38包裹連接于主動輥八29、從動輥十二32、從動輥十三35和從動輥十四37的外側。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皮帶一33的外表面與從動輥十二32、從動輥十36和從動輥十四37貼合,所述皮帶二38的外表面與從動輥十一30貼合。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皮帶一33的表面和皮帶二38的表面于從動輥十一30、從動輥十二32、從動輥十三35和從動輥十四37處緊密貼合。此外,所述皮帶一33和皮帶二38為若干寬度均勻的橡膠帶。基于上述,該種秸稈夾持機構,通過夾持部一、夾持部二和夾持部三對秸稈進行分段夾持,能夠對秸稈進行不同部位的操作,并且能夠使秸稈按順序依次排列整齊,不會使秸稈發生散亂,易于整理。由技術常識可知,本專利技術可以通過其它的不脫離其精神實質或必要特征的實施方案來實現。因此,上述公開的實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舉例說明,并不是僅有的。所有在本專利技術范圍內或在等同于本專利技術的范圍內的改變均被本專利技術包含。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秸稈夾持機構,包括夾持部一(1)、夾持部二(2)和夾持部三(3),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持部一(1)包括下壓部(9)和承接部(4),所述夾持部二(2)包括施壓部(10)和受壓部(5),所述夾持部三(3)包括施力部(6)和受力部(11)。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秸稈夾持機構,包括夾持部一(1)、夾持部二(2)和夾持部三(3),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持部一(1)包括下壓部(9)和承接部(4),所述夾持部二(2)包括施壓部(10)和受壓部(5),所述夾持部三(3)包括施力部(6)和受力部(1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秸稈夾持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壓部(9)包括主動輥一(8)、從動輥一(14)、從動輥二(13)以及包裹連接主動輥一(8)、從動輥一(14)、從動輥二(13)的皮帶,所述承接部(4)包括主動輥二(7)、從動輥三(15)、牽引輥一(16)以及包裹連接于主動輥二(7)、從動輥三(15)、牽引輥一(16)的皮帶,所述下壓部(9)皮帶與承接部(4)皮帶接觸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秸稈夾持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壓部(10)包括主動輥三(17)、從動輥四(19)以及包裹連接主動輥三(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繼宏劉昌晟王鳳美李磊李小飛李金龍俞標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繼宏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安徽,34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无码av天堂|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98| 蜜桃臀无码内射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ⅴ国产v天堂a无码二区| 无码人妻丝袜在线视频| 内射无码午夜多人| 亚洲日韩中文无码久久|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中文无码日韩欧免费视频| 日日摸夜夜添无码AVA片| 国产精品va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丰满乱子伦无码专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牲色| 免费无码H肉动漫在线观看麻豆| 亚洲啪AV永久无码精品放毛片| 国产成人午夜无码电影在线观看 | 在线无码午夜福利高潮视频| 无码专区天天躁天天躁在线|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浪潮| 深夜a级毛片免费无码| 中文字幕无码视频手机免费看|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 国产自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无码专区在中文字幕| 亚洲熟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导航|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 久久午夜无码免费| 国产爆乳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无码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色综合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波多|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中文字幕无码亚洲欧洲日韩|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2021| 无码AV片在线观看免费| 日韩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 | 69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日韩欧精品无码视频无删节| 亚洲AV成人噜噜无码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