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水窯窖的無砌壁防滲方法,第一步:將水窯窖體開挖完成土方施工后,按照1∶4∶0.02重量份稱取石灰、粘土和黑礬,加水適量糊砌水窯窖體內側壁和頂壁,厚度為1-1.5cm;第二步:待泥層半干后,將水泥、沙子按重量份1∶3的比例稱取加水成漿狀后連續糊砌兩遍,厚度至2cm,用模子板抹實;取白灰、水泥按重量份8∶1.5的比例稱取后加水調成灰漿,再次砌抹厚度達1cm,并壓實壓光;第三步:取石灰、粘土按重量份1∶3的比例稱取后加水適量燜透后平攤在水窯窖體的底壁,厚度為10-15cm,然后夯實;取白灰、水泥按重量份8∶1.5的比例稱取后加水適量調成漿狀后再向底壁上平鋪1-1.5cm厚;第四步:每天一次向水窯窖體內灑水適量進行養護,養護7-15天即可蓄水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農業灌溉用的蓄水水窯窖,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水窯窖的無砌壁防滲方法。
技術介紹
我國是世界上水資源最為緊缺的13個國家之一,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相當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今后農業的發展,水資源短缺是首要的制約因素,發展節水農業是帶有全局性、長期性、根本性的戰略問題。在糧食生產中,農業高效用水水平的高低,通常以每立方米水量生產糧食公斤數為評價指標。我國目前水的生產率一般只有0.8-1.5kg/m3左右,而先進國家一般為2kg/m3,以色列則可高達2.35kg/m3。水資源短缺已成為制約我國農業乃至整個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由于缺水而造成的水土環境退化、土壤荒漠化、河流斷流及沙塵暴等,已經給我們的生存環境和經濟發展帶來了嚴重的影響,解決該問題的關鍵是提高水資源的有效利用率,農業是我國國民經濟中最主要的用水大戶,大規模提高農業特別是旱地農業的高效率用水技術是解決上述問題的關鍵。我國現有耕地1.3億多公頃,灌溉面積不到5400萬公頃,還有8000萬公頃耕地缺少灌溉,其中北方地區就占5400萬公頃,主要分布在年降水250-600毫米范圍內。由于我國北方地區地上水分布少,利用率較高,地下水開發率也很高,不少地方甚至超采,產生大面積地下水漏斗和其它一些生態環境惡化的問題。南方山坡旱地,跑水跑土,面積分散,高差變化大,發展灌溉也很困難。因此,這些旱地只能是走集水、微灌溉的路子,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我國8000萬公頃旱地農業問題,旱地微集節水農業高效用水技術是指在旱地農業生產中通過建造微集節水窯窖,并采取相應的農業綜合配套技術措施,對水充分而高效率的利用,但常規的水窯窖修建時,是將水窯窖體挖成后內壁采用砌壁技術來防止窯窖內存儲的水滲漏,這樣的方法直接導致水窯窖成本高,給農民造成很大負擔。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成本低、防滲效果好的用于水窯窖的無砌壁防滲方法。-->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可采取下述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所述的用于水窯窖的無砌壁防滲方法,它包括下述步驟:第一步:將水窯窖體開挖完成土方施工后,將石灰、粘土過篩去除雜質,按照1∶4∶0.02重量份稱取石灰、粘土和黑礬,先將石灰、粘土加水適量燜透至不結塊,再加入黑礬混勻后糊砌水窯窖體內側壁和頂壁,厚度為1-1.5cm,抹完后用均勻的彈性平板在上表面來回拍打,使之與內壁連為一體;第二步:待第一步糊砌在側壁和頂壁上的泥層半干后,將水泥、沙子按重量份1∶3的比例稱取混合、加水適量成漿狀后連續糊砌側壁和頂壁兩遍,厚度至2cm,用模子板抹實;取白灰、水泥按重量份8∶1.5的比例稱取后加水調成灰漿,再次抹于側壁和頂壁上,厚度達1cm,并壓實壓光至無細縫、崩口為止;第三步:取石灰、粘土按重量份1∶3的比例稱取后加水適量燜透,加水量以用手輕握成塊狀,在0.5米高度落下自然散開為宜,燜至無石灰塊和硬土粒后平攤在水窯窖體的底壁,厚度為10-15cm,然后用木板錘或橡皮錘夯實至出漿水為止;取白灰、水泥按重量份8∶1.5的比例稱取后加水適量調成漿狀后,再向底壁上平鋪1-1.5cm厚;第四步:每天一次向水窯窖體內灑水適量進行養護,養護7-15天即可蓄水使用。為了保證水窯窖不滲漏,在完成上述第三步步驟之后,取水泥、防滲劑按重量份24∶1的比例稱取后加適量水調成漿狀在水窯窖體內壁上刷3-5遍,每遍間隔時間為5-7小時。在上述用水泥和防滲劑混合而成的水泥漿中再加入適量水泥專用膨化劑A1或水泥專用膨化劑A2或水泥專用膨化劑A3,將此水泥漿在水窯窖體內壁上刷3-5遍后,刷好的窯窖體內壁表面呈黑綠色半透明狀,防滲效果極好。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在于在旱地缺水地區修建這種微集水窯窖時,采用此技術對水窯窖體的內壁進行防滲處理,修建成本低,不會給農民增加負擔,防滲效果好,達到甚至超過采用砌壁方法修建的水窯窖,下面是修建一個4×4×4M3的水窯窖分別采用上述兩種方法所需物料及金額的對比:-->所需物料數量及金額水泥????石沫??石子??石灰??機磚蓋板??鋼筋陶瓷管????防滲劑數量(噸)??金額??(元)????數量????(方)??金額??(元)??數量??(方)??金額??(元)??數量??(方)金額(元)??數量??(件)??金額??(元)數量(塊)金額(元)??數量??(Kg)金額(元)數量(根)金額(元)????數量????(Kg)??金額??(元)????無????砌????壁?2.5???600?????5???200???3???150???0.5?50???3???96???50?190?2?15?????0.5???20????砌????壁3??720????8??320??2??100??40??12807350215????0.5??20備注:所需物料按市場價計算,其中水泥:240元/噸;石沫:40元/方;石子:50元/方;石灰:100元/方;機磚:32元/件;蓋板:50元/塊;鋼筋:3000元/噸;陶瓷管:7.5元/根;防滲劑:40元/公斤。從上表中可看出:采用砌壁方法修建的水窯窖所需資金總額為2805元,而采用無砌壁方法修建水窯窖僅需資金1321元,節約資金53%,這種投資符合我國現在廣大農村的基本國情,更有利于在我國廣大旱地區域推廣微集節水技術,以緩解我國農業用水總量緊缺和供需錯位的問題。具體實施方式本專利技術所述的用于水窯窖的無砌壁防滲方法,它包括下述步驟:第一步:將水窯窖體開挖完成土方施工后,將石灰、粘土過篩去除雜質,按照1∶4∶0.02重量份稱取石灰、粘土和黑礬,先將石灰、粘土加水適量燜透至不結塊,再加入黑礬混勻后糊砌水窯窖體內側壁和頂壁,厚度為1-1.5cm,抹完后用均勻的彈性平板(最好用農村自制的布鞋底)在上表面來回拍打,使泥層與內壁連為一體;第二步:待第一步糊砌在側壁和頂壁上的泥層半干后,將水泥、沙子按重量份1∶3的比例稱取混合、加水適量成漿狀后連續糊砌側壁和頂壁兩遍,厚度至2cm,用模子板抹實;然后取白灰、水泥按重量份8∶1.5的比例稱取后加水調成灰漿,-->再次抹于側壁和頂壁上,厚度達1cm,灰漿應一次抹畢,并反復壓實、壓光,細看無一細縫、崩口,即達要求;這時,要及時修整窯窖口,取白灰、沙土按照重量份1∶2的比例稱取后加水適量調成沙漿,用擠漿法壘砌,嚴禁蒙漿和灌漿,便于以后密封窯窖體;第三步:取石灰、粘土按重量份1∶3的比例稱取后加水適量燜透,加水量以用手輕握成塊狀,在0.5米高度落下自然散開為宜,燜至無石灰塊和硬土粒后平攤在水窯窖體的底壁上,厚度為10-15cm,然后用木板錘或橡皮錘夯實至出漿水為止;取白灰、水泥按重量份8∶1.5的比例稱取后加水適量調成漿狀后,再向底壁上平鋪1-1.5cm厚;取水泥、防滲劑按重量份24∶1的比例稱取后加適量水調成漿狀,并按照說明書的說明再加入適量水泥專用膨化劑A1、A2或A3,在水窯窖體內壁上刷3-5遍,每遍間隔時間為5-7小時,刷好后窯窖體內表面顏色呈黑綠色半透明狀;第四步:每天一次向水窯窖體內灑水適量進行養護,灑水量一般為100M3的水窯窖需要80kg水,灑水后即將窯窖蓋蓋好并密封,養護7-15天即可蓄水使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水窯窖的無砌壁防滲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述步驟:第一步:將水窯窖體開挖完成土方施工后,將石灰、粘土過篩去除雜質,按照1∶4∶0.02重量份稱取石灰、粘土和黑礬,先將石灰、粘土加水適量燜透至不結塊,再加入黑礬混勻后糊砌水窯 窖體內側壁和頂壁,厚度為1-1.5cm,抹完后用均勻的彈性平板在上表面來回拍打,使之與內壁連為一體;第二步:待第一步糊砌在側壁和頂壁上的泥層半干后,將水泥、沙子按重量份1∶3的比例稱取混合、加水適量成漿狀后連續糊砌側壁和頂壁兩遍,厚 度至2cm,用模子板抹實;取白灰、水泥按重量份8∶1.5的比例稱取后加水調成灰漿,再次抹于側壁和頂壁上,厚度達1cm,并壓實壓光至無細縫、崩口為止;第三步:取石灰、粘土按重量份1∶3的比例稱取后加水適量燜透,加水量以用手輕握成塊狀, 在0.5米高度落下自然散開為宜,燜至無石灰塊和硬土粒后平攤在水窯窖體的底壁上,厚度為10-15cm,然后用木板錘或橡皮錘夯實至出漿水為止;取白灰、水泥按重量份8∶1.5的比例稱取后加水適量調成漿狀后,再向底壁上平鋪1-1.5cm厚; 第四步:每天一次向水窯窖體內灑水適量進行養護,養護7-15天即可蓄水使用。...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水窯窖的無砌壁防滲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述步驟:第一步:將水窯窖體開挖完成土方施工后,將石灰、粘土過篩去除雜質,按照1∶4∶0.02重量份稱取石灰、粘土和黑礬,先將石灰、粘土加水適量燜透至不結塊,再加入黑礬混勻后糊砌水窯窖體內側壁和頂壁,厚度為1-1.5cm,抹完后用均勻的彈性平板在上表面來回拍打,使之與內壁連為一體;第二步:待第一步糊砌在側壁和頂壁上的泥層半干后,將水泥、沙子按重量份1∶3的比例稱取混合、加水適量成漿狀后連續糊砌側壁和頂壁兩遍,厚度至2cm,用模子板抹實;取白灰、水泥按重量份8∶1.5的比例稱取后加水調成灰漿,再次抹于側壁和頂壁上,厚度達1cm,并壓實壓光至無細縫、崩口為止;第三步:取石灰、粘土按重量份1∶3的比例稱取后加水適量燜透,加水量以用手輕...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朝倫,王震,王喜安,馬紅彬,高亮,
申請(專利權)人:鄭州市農業技術推廣站,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41[中國|河南]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