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optical compensation module, a display panel, a display substrate and a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in which the optical compensation module includes: a reflective layer, including a first and a second side opposite to each other, for projecting light on the first side, reflecting partly and transmitting partly; a shading layer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of the second side of the reflective layer, and a plurality of light-passing holes are arranged on the shading layer; A light convergence structure placed in a through hole, each light convergence structure is used to converge the light projected on the light convergence structure; a detection layer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of the shading layer away from the reflective layer, and the detection layer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detection units. Each detection unit is aimed at a through hole, and is used to detect the light projected onto the detection unit through the convergent lens in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on through the through the through hole. Light parameters. In this way, the technical problem of light energy loss caused by the illumination angle which can not be projected to the detection unit is effectively solved, and the display brightness of the light source is improved.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光學補償模組、顯示面板、顯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
本專利技術涉及顯示
,尤其涉及光學補償模組、顯示面板、顯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
技術介紹
現階段的顯示模組,隨著運行時間以及外界環境的改變,發光強度會產生一定的變化,影響顯示效果?,F行的光學補償方案中,是在每個發光單元對應位置增加一個探測單元,利用探測單元實時監測每個發光單元的發光強度,從而進行實時補償。與常規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機發光二極管)相比,光學補償方法需要將OLED發出的一部分光用于探測單元的實時監測,這將降低OLED的顯示亮度,因此,如何提高用于實時監測的光能的利用效率,降低用于實時監測的光能比例,提高用于正常顯示的光能比例,變得尤為重要。現有的光學補償方案為,在每個發光單元的發光層下方分別設置一個探測單元,發光層和探測單元之間設置開孔的遮光層,孔位于探測單元的正上方,發光單元發出的光束經遮光層的孔位置入射到探測單元表面。該技術的缺點是:發光層發出的光有一定的發光角度,從孔位置發出的光線沒有全部入射到探測單元表面,導致一定的光能損失??梢?,現有顯示模組的光學補償方案存在光能損失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光學補償模組、顯示面板、顯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以解決現有顯示模組的光學補償方案存在光能損失的技術問題。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具體方案如下:第一方面,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光學補償模組,包括:透反層,包括相背設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用于將投射到所述第一面上的光線,部分反射,部分透射;遮光層,設置于所述透反層的第二 ...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光學補償模組,其特征在于,包括:透反層,包括相背設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用于將投射到所述第一面上的光線,部分反射,部分透射;遮光層,設置于所述透反層的第二面所在側,所述遮光層上開設有多個通光孔;設置于所述通光孔內的光線會聚結構,每個所述光線會聚結構用于會聚投射到所述光線會聚結構上的光線;探測層,設置于所述遮光層遠離所述透反層的一側,所述探測層包括多個探測單元,每個探測單元對準一個通光孔,用于探測經由對應位置通光孔內的會聚透鏡投射到探測單元上的光線的光線參數。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光學補償模組,其特征在于,包括:透反層,包括相背設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用于將投射到所述第一面上的光線,部分反射,部分透射;遮光層,設置于所述透反層的第二面所在側,所述遮光層上開設有多個通光孔;設置于所述通光孔內的光線會聚結構,每個所述光線會聚結構用于會聚投射到所述光線會聚結構上的光線;探測層,設置于所述遮光層遠離所述透反層的一側,所述探測層包括多個探測單元,每個探測單元對準一個通光孔,用于探測經由對應位置通光孔內的會聚透鏡投射到探測單元上的光線的光線參數。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學補償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層為全反射層,所述全反射層的反射面朝向所述透反層的第二面。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學補償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線會聚結構為會聚透鏡。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光學補償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會聚透鏡為準直透鏡。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光學補償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鏡為雙凸柱面透鏡結構...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韓佳慧,祝明,方正,張世玉,石戈,牛海軍,劉玉杰,楊松,王宇瑤,
申請(專利權)人: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