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emiconductor device structure and its forming method, including: a semiconductor substrate, on which an active region and an isolation region are arranged, an interlayer dielectric layer and a patterned metal layer are successively superimposed along the semiconductor substrate, and a first metal plug and a second metal plug penetrating the interlayer dielectric layer are formed in the interlayer dielectric layer. The first metal plug is located in the active area, the second metal plug is located in the isolation area, and the second metal plug is the alignment mark when forming the patterned metal layer. In the present invention, the second metal plug is used as the alignment mark of the patterned metal layer. During the through-hole etching process, a part of the isolation medium of the isolation zone is etched, so that the depth of the alignment mark can be increased, that is, the alignment mark can be deepened, and the alignment signal of the alignment mark when the patterned metal layer is formed can be strengthened, so that the patterned metal layer and the patterned metal layer can be enhanced. The alignment of the alignment markers is described.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半導體器件結構及其形成方法
本專利技術涉及半導體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半導體器件結構及其形成方法。
技術介紹
目前在集成電路制作過程中,一個完整的芯片通常都需要經過數十次以上的光刻,通常除了第一次光刻以外,其余層的光刻均是與前面的層所留下的圖形進行對準。由于半導體器件結構制程復雜,光刻工藝的次數較多,以致于很多層在曝光時對位標記變得不清晰而難以識別,通常利用EGA(增強全局對位)對對位標記進行識別,并且要求對位標記具有較好的信號對比度。對于不同工藝節點下的集成電路工藝,上述對位標記的信號對比度也會有所差別。以90納米嵌入式閃存工藝為例,在層間介質(ILD)層中形成導電插塞(CT)并進行化學機械拋光(CMP)工藝之后,由于設計厚度降低以及負載效應的關系,在用于EGA識別的對位標記處的層間介質層厚度較低,當后續在層間介質層上方通過圖形化工藝形成金屬層時,由于對準信號微弱,導致金屬層和CT對準時出現偏差。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半導體器件結構及其形成方法,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由于對準信號微弱,導致金屬層和CT對準時出現偏差的問題。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半導體器件結構,包括:半導體基底,所述半導體基底上設置了有源區和隔離區,沿所述半導體基底依次疊加形成有層間介質層和圖案化金屬層,在所述層間介質層中形成有貫穿所述層間介質層的第一金屬插塞以及第二金屬插塞,所述第一金屬插塞位于所述有源區,所述第二金屬插塞位于所述隔離區,所述第二金屬插塞為形成所述圖案化金屬層時的對位標記。可選的,在所述半導體器件結構中,所述第二金屬插塞的深度大于所述第 ...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半導體器件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導體基底,所述半導體基底上設置了有源區和隔離區,沿所述半導體基底依次疊加形成有層間介質層和圖案化金屬層,在所述層間介質層中形成有貫穿所述層間介質層的第一金屬插塞以及第二金屬插塞,所述第一金屬插塞位于所述有源區,所述第二金屬插塞位于所述隔離區,所述第二金屬插塞為形成所述圖案化金屬層時的對位標記。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半導體器件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導體基底,所述半導體基底上設置了有源區和隔離區,沿所述半導體基底依次疊加形成有層間介質層和圖案化金屬層,在所述層間介質層中形成有貫穿所述層間介質層的第一金屬插塞以及第二金屬插塞,所述第一金屬插塞位于所述有源區,所述第二金屬插塞位于所述隔離區,所述第二金屬插塞為形成所述圖案化金屬層時的對位標記。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半導體器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屬插塞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一金屬插塞的深度。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半導體器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屬插塞的深度為3100埃~3200埃;所述第二金屬插塞的深度為3600埃~3800埃。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半導體器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離區的半導體基底中設置有隔離結構,所述第二金屬插塞位于所述隔離結構中。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半導體器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離結構的深度為4200埃~4800埃。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半導體器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屬插塞的深度與所述層間介質層的厚度相等。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半導體器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層間介質層包括氧化物、氮化物和氮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種。8...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宏,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華虹宏力半導體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